何艳春;董玲;李小远
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产褥期母体各系统变化很大,虽属生理范畴,但若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感染及其他病理情况.产褥期可影响到今后的身心健康,所以必须做好这一阶段的心理保健.本研究在孕产妇及家属常规的健康教育中增加心理保健内容,讲解孕产期、产褥期、哺乳期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心理咨询等,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麦娟;李彩霞;王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1例.2组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肠溶片、川芎嗪注射液、胞磷胆碱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14d后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伊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国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ADR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6年1月~2010年6月收集的已上报的ADR报告11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诊科上报例数多为55例占48.67%,其次为内科,口腔科少.男58例占51.33%,女55例占48.67%.患者年龄为0~99岁,各个年龄段均有ADR发生.其中以0~18岁的患者为主占26.55%.共涉及药品7类,其中以抗感染药物为主占67.2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83.19%.ADR所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是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结论 要加强ADR监测,强化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莫逢伟;付远清;骆远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下颌骨骨折主要由事故、打架及运动损伤所致,少数由医源性损伤所致,常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传统治疗方法以牙弓夹板颌间牵引为主,但其效果不甚理想.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及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领骨骨折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瑾成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滋养细胞肿瘤(GTN)是一组来缘于胎盘滋养细胞的肿瘤,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1].1956年首次报到甲氨蝶吟(MTX)可治愈转移性绒毛膜癌以来,对于GTN的化学治疗已十分成熟并形成规范化模式.但对高危和耐药病例的治疗仍是探索的焦点[2].近20多年来,EMA-CO方案被滋养细胞肿瘤专家推荐治疗高危GTN的一线化疗选择[3].笔者总结分析了使用EMA-CO方案治疗的高危耐药GTN患者158例的临床资料,以期正确认识和使用该方案.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对卒中单元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疗效.方法 1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入住卒中单元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2组均给予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结果 2组治疗前SDS、SAS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DS和SDS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2组治疗后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支持性心理干预是促进脑卒中患者身心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康复.
作者:张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测定马齿苋水煎液在细胞培养条件下抗单纯疱疹病毒Ⅰ(HSV-Ⅰ)的作用.方法 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系统中,采用对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实验,观察马齿苋水煎液抗HSV-I的药效,加入细胞培养板内观察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以能抑制大病毒感染量的药物浓度为判断结果的标准.结果 马齿苋水煎液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98 μg/ml;小有效浓度(MIC)为1.95 μg/ml;治疗指数(TI)为128.结论 马齿苋水煎液有较显著的抗HSV-I作用,且对细胞毒性低.
作者:王毅兵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口腔颌面部位置暴露,交通事故伤、工伤、生活异等常导致领面部损伤,常伴颌骨骨折.颌骨骨折的治疗不仅要恢复功能,也要注重面部形态的恢复.我科2007年8月-2009年8月采用小型钦质接骨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1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景霞;马敬斋;郝杰兵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前,腹腔镜可完成腹部绝大部分手术,而腹腔镜胆囊切除已成为治疗有症状胆囊疾病的首选方式[1].2007年10月~2009年5月我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4例,经精心的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静;冯志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重比重布比卡因药液施行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果及特点.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做好术前准备,对照组注药后保持麻醉体位10min,观察组注药后改平卧位,保持l0min后改手术体位.观察2组感觉、运动阻滞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感觉阻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感觉平面固定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运动阻滞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运动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重比重布比卡因在施行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时,可以为单侧肢体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较双侧的蛛网膜下腔阻滞效果好.
作者:张临群;雷蕾;邓登和;梁厚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OTC药物是指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不需医师处方,消费者据药品说明书可自行判断和使用的安全有效的药品但应保证在药品质量,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如果不合理使用不仅浪费医药资源,更重要的是给消费者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我们针对零售药店OTC管理的现状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作者:孟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28岁,G2P1.主因人工流产术后持续阴道出血2+月,于2010年11月30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周期正常,末次月经2010年7月23日,量、色同以往月经.停经33d,阴道少量出血,在当地医院查尿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阳性,B型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宫腔中段囊性结构.
作者:李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是以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为原料,在其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加接不同的侧链而制成的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其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其中又以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在内的第3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报到为普遍.
作者:图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中年妇女的子宫体部,主要由不成熟的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雌激素可诱发和促进子宫肌瘤的生长和发展[1].超声检查有助于子宫肌瘤的诊断,典型的子宫肌瘤声像图特征明显,表现为边界规则清晰的低回声团.为了进一步提高诊断率,现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月经B型超声诊断的子宫肌瘤患者59例的诊断结果及病理诊断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翠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是由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血管反应性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或机体功能失调紊乱,自身体内存在相应抗体,当受到外界诱因刺激后,体内发生Ⅳ型变态反应,导致全身出现过敏表现.其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可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与丘疹状荨麻疹等.
作者:戴志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前、后回顾性总结与分析及问卷调查,分析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的效果.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后治疗包和消毒包、手术器械包、各种管道类物品、外来医疗器械、外院消毒包、总收入均多于管理前,且满意度高于管理前.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可以保证物品的消毒灭菌质量,有效保障医疗护理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而且可以使医院人力、设备等达到资源共享,从而减少投入,减少资源的浪费.
作者:蒋凤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我院第2类精神药品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使用的含第2类精神药品的处方1296张.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所用药品、用药剂量和用药总天数等.结果 本组患者女893例(68.9%);男403例(31.1%).药品应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艾司哇仑、地西泮、氯硝西泮、唑哇吡坦、苯巴比妥、硝西泮.门诊常用6种精神药物的DUI均<1.0.结论 我院第2类精神药品临床用药较为合理,但仍存在少数不合理用药的现象.
作者:王静;安彩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妇科疾病,据报道,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症状是痛经、月经量增多,生育年龄女性较多,对妇女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我院2009年2月~2010年1月收治子宫腺肌病患者128例,笔者对临床表现和采取的诊断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克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导致晕厥的病因很多,机制复杂.患者发病急,意识丧失时间短暂,到就诊时意识往往已恢复,临床医师难于观察到晕厥发作的全过程,极易造成漏诊或误诊.部分晕厥患者具有高度猝死危险,不同原因所致的晕厥预后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寻找病因对晕厥的治疗和预后的评估都十分重要.笔者对375例晕厥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焕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是人类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疾病之一.笔者对我科98例老年人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旨在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萍;曾永寿;凤武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