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医学相关专业常用英语缩写语

关键词:口腔医学, 专业, 英语
摘要: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大型或多发颌骨囊肿的保存治疗

    1前言1 1保存治疗的释义保存治疗(conservative treatment),即通常所称的保守治疗,乃区别于根治性手术而言.保存治疗并非保存了囊肿病变,而是通过非根治性的手术方法,达到治疗颌骨囊肿的目的,保存了按根治性手术原则应切除的组织.

    作者:王能安;黄继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应用外科方法建立幼犬牙槽裂模型的研究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建立与临床牙槽裂相似的动物模型,为牙槽裂的治疗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8周龄杂种犬6只.制备牙槽裂模型:设计唇腭侧2个矩形粘骨膜瓣,切除自第一乳侧切牙远中至乳尖牙近中约7mm的牙槽骨段,两个粘骨膜包裹覆盖切骨创面.通过临床观察、连续X线、头颅干骨测量和组织学检查评价实验结果.结果:所有动物形成规则的牙槽裂,观察期间无自发骨性愈合.各标本裂隙宽度与手术切除宽度基本一致,缺隙两侧的牙齿萌出正常.骨缺损缘表面光滑,有皮质骨形成.X线摄片发现,裂隙边缘密度逐渐增高,类似骨皮质影像,未见新骨向裂隙区生长迹象.组织学发现,牙槽裂缘组织由外向内依次为粘膜鳞状上皮、粘膜下纤维组织、薄层纤维骨膜和骨组织.结论:本实验形成牙槽裂模型与临床情况接近,方法可靠,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作者:梁立民;柳春明;宋儒耀;侯敏;马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下颌骨部分缺损重建的并发症及处理

    目的:探讨下颌骨缺损重建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以64例下颌骨缺损重建患者为研究对象,修复方法包括游离植骨,血管化游离植骨和重建钛板修复,分析其并发症种类和原因.结果:手术成功率90.6%,25位患者发生并发症(39.1%),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良性肿瘤、囊肿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恶性肿瘤.结论:多数并发症是可以治愈的,防止感染、消除死腔、妥善固定是提高下颌骨缺损重建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许亦权;胡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口腔医学主题词(摘录4)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可吸收小夹板内固定治疗髁突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颗突骨折应用可吸收小夹板内固定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12侧髁突骨折的患者行手术切开解剖式复位,应用可吸收小夹板进行内固定,术后观察骨折复位愈合、张口度及(牙合)关系等情况.结果:全部病例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X线检查髁突复位良好,无断端移位、骨不愈或缓迟愈合表现,术后(牙合)关系恢复良好,下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可吸收小夹板治疗髁突骨折,手术可达解剖式复位,固位效果可靠,能自体降解固定材料,无骨折不愈和缓迟愈合表现,其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是髁突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作者:邹弘驹;刘泉;段瑞;陈丽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口腔医学主题词(摘录3)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百安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系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提取物百安(活血化瘀抗肿瘤药)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形态观察法、MTT法及活细胞计数法观察百安对Tca8113细胞的作用,同时以常用化疗药物顺铂为对照.结果:1:50稀释的百安对Tca8113细胞的抑制率1d为50%,且随时间增加而增加,百安联合顺铂对Tca8113细胞的协同作用不明显.结论:中药提取物百安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有直接杀伤作用,且有时间依赖性,在人舌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方面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秀丽;周晓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颞下窝手术与局部解剖相互关系的研究

    目的:针对颞下窝手术研究颞下窝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为术中重要结构的处理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20侧成人头部标本,红色乳胶灌注.采用巨-微解剖相结合的方法分层解剖,并对重要结构测量分析.结果:以翼外肌为参照,其浅深面均有丰富的静脉丛,颌内动脉多水平行走其浅面,下颌神经及分支多垂直行走其深面.颌内动脉翼肌段和翼静脉丛变异较大,下颌神经分支位置恒定.结论:熟悉颞下窝解剖及毗邻关系,术中认真处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胡延佳;翦新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多方向联合切除治疗巨舌症5例

    治疗巨舌症常用的方法是舌部分切除术,本文介绍一种菱形切除联合扇形切除的多方向联合切除术式.

    作者:沈卫;苗向忠;刘凤英;邓爱停;齐亦林;谭晓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细胞周期G1-S的调控与癌症

    癌症的进展涉及无休止的基因突变,并通过进化选择成为具侵袭性的肿瘤表型.

    作者:桑至剑;朱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腭裂修复术松弛切口三种处理方法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研究腭裂修复术松弛切口裸露疗法、填塞碘仿纱条与术后松弛切口内放置生物蛋白胶三种方法对腭裂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近三年来300例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松弛切口直接暴露于口腔;B组,松弛切口内放碘仿纱条;C组;松弛切口内放置生物蛋白胶.观察术后创口出血、体温、创口愈合等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学分析证实A、C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A、C组与B组在术后出血和伤口愈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体温变化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腭裂修复术裸露疗法与填塞碘仿纱条和放置生物蛋白胶比较具有相同的疗效,并且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袁奎封;来庆国;郭秀会;石荣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UPPP、颏前徙术及舌骨悬吊术对OSAS患者上气道影响的初步分析

    目的:本研究通过不同手术方法对上气道影响的初步定量分析,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选择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评估提供有关依据.方法:对10例经手术治疗的OSAS患者做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手术前后上气道结构的变化.结果: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术后腭后气道小矢径平均增加(2 0±0 58)mm,软腭切除长度与腭后气道小矢径增加程度无相关性;颏前徙术后舌后气道小矢径平均增加(4.1±2.2)mm,颏点前移与舌后气道小矢径增加值呈显著正相关;舌骨悬吊术后下咽气道矢径平均增加(2 93±1.2)mm,舌骨前移值与下咽气道矢径增加值呈正相关.结论:UPPP术式对扩大腭后气道矢径有意义;颏前徙术及舌骨悬吊术可以扩大舌后气道及下咽气道.骨组织的前移与咽前壁软组织的前移呈正相关.

    作者:温伟生;胡敏;王照五;石校伟;张晓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口腔手术后低体温3例

    口腔颌面部围术期连续体温监测常被医护人员所忽视,不能作为术中常规监测项目,对病情重、体质差的老人和小儿围术期因保暖措施不够、周围环境温度过低等原因引起的低体温则对病人不利,会造成严重危害,应受到重视,注意预防.现报道3例口腔手术后低体温.

    作者:孙黎生;张兴华;腾学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主办的口腔种植系统第一期学习班圆满结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颌面骨骨折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术后并发症20例分析

    目的:探讨颌面骨骨折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类型、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82例颌面骨骨折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20例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感染6例,错(牙合)5例,神经损伤4例,钛板外露2例,骨坏死1例,牙损伤2例.结论:掌握小型钛板应用手术适应证;术前、术后适时铺以颌间结扎固定;重视操作技术是防治并发症重要措施.

    作者:桂平;张兵;黄宇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65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集1998~2002年行切开引流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住院患者65例,分析多间隙感染的来源、起始部位、易联合感染的间隙及细菌培养结果.结果:本组56例痊愈,9例出现并发症,经抢救和治疗8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应早期积极治疗,发生多间隙感染后,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选用敏感抗生素、切开引流、冲洗换药等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孟海峰;李鹏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颌面部良性肿块手术切除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颜面部良性肿块切除的新术式,以避免对颜面部美观的影响.方法:对18例良性肿块患者采用口内或发际内切口入路切除的疗效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术后组织反应小,无不良并发症.结论:在临床上采用口内或发际内切口入路用于部分良性肿块切除是可行的,避免了颜面部切口,利于美观,不会对面神经及其他重要结构造成伤害.

    作者:尹明平;费伟;李铮;沈志浩;梁清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舌下腺囊肿血栓形成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目的:研究舌下腺囊肿血栓形成与囊肿病程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口腔医院1986年1月~2003年2月间收治的229例舌下腺囊肿.对切片行HE、免疫组织化学SP法CD34、CK染色,采用腺样囊性癌组织作CD34和CK染色对照.结果:229例舌下腺囊肿的血栓形成率为58.52%.有导管扩张的病例血栓形成率(64.33%),明显高于未见导管扩张的标本(9.72%)(P<0.005);囊肿直径大于3cm的血栓形成率(72.22%)高于直径小于的3cm血栓形成率(46.28%)(P<0.005);口内型血栓形成率(49.37%)低于下陷型(77.19%)和混合型(85.71%)(P<0.01);病程大于3月者血栓形成率(69.77%)高于病程不足3月的血栓形成率(51.75%)(P<0.01);术后复发病例(51.85%)与初诊病例(6.85%)血栓形成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舌下腺囊肿血栓形成与囊肿大小、类型、导管扩张及病程有一定关系,与囊肿复发没有关系.

    作者:贾玉林;张文峰;陈新明;赵怡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口腔颌面部外伤中气管切开术的选择性应用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在口腔颌面外伤中应用的适应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总结72例气管切开术患者的适应证、选择时机,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结果:72例患者中未发生窒息死亡病例,9例出现并发症(9/72),主要为创口出血(2例),颈部气肿(3例),创口感染(2例)及肺部、支气管感染(1例),喉狭窄(1例).结论: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手段,气管切开术选择时机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万光勇;侯云;刘太生;赵峰;张明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口腔医学相关专业常用英语缩写语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