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产舍曲林与进口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分析

金雅君;陈致宇

关键词:舍曲林, 抑郁症
摘要:目的 探讨国产舍曲林与进口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57例抑郁症患者分别给予国产舍曲林(唯他停组,29例)和进口舍曲林(左洛复组,28例)治疗,疗程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唯他亭组出现不良反应15例(51.7%),左洛复组出现不良反应12例(42.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唯他停和左洛复的疗效和安全性无显著差异,但唯他停更经济,是临床治疗的较佳选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管理所属人员时形成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的一种特殊的专门档案,是全面地历史地考察和了解一个人的依据,是党的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依据.人事档案管理又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资源优势,更好地为医院选拔和使用人才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材料,就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袁晶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女用甾体激素避孕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自从20世纪70年代女用甾体激素避孕药应用于临床实验开始,各个国家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致力于甾体类激素避孕药的研究,用药途径、剂量、配方、有效性及安全性都有了改进.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临床上女性常用的甾体激素类避孕药,并对国内外关于这种药的研究做简要分析.

    作者:王莲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溶液2 ml/d)、缺血再灌注组(0.9%氯化钠溶液2 ml/d)、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20 mg·kg-1·d-1)、阿托伐他汀+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阿托伐他汀20 mg·kg-1·d-1、L-硝基精氨酸甲酯15 mg/kg).灌喂3 d后制作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L-硝基精氨酸甲酯于缺血前15 min尾静脉注射.再灌注后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心肌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及丙二醛(MDA)水平;Hoechst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凋亡蛋白Fas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O水平、TSOD活性、MDA水平、Fas蛋白阳性表达率及AI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托伐他汀+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NO水平、TSOD活性、MDA水平、Fas蛋白阳性表达率及AI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O、MDA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清除氧自由基,干预Fas蛋白表达,从而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一氧化氮合酶(NOS)-NO途径可能是阿托伐他汀抑制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

    作者:孟红;张英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的变化,对于各种异常的临床表现,要予以重视.并且同时要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应用胰岛素护理、监测血糖、预防感染等护理方法.结果 6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24例痊愈,治愈率为40%;28例好转,好转率为46.7%;8例没有治愈,其中2例患者死亡,未愈率为13.3%.其中有肺部感染患者9例,发生低血糖反应患者12例,口腔溃疡患者4例,所有患者均未有褥疮的发生.结论 适当的护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该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云谷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29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约2周[平均(12.7±2.7)d]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或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比较治疗前后8:00、16:00、24:00患者的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24 h尿总皮质醇(UTC)水平,血糖[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糖负荷后早相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I30'/△G30').结果 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患者8:00、16:00、24:00血浆皮质醇水平[分别为(508±188)nmol/L、(170±96)nmol/L、(40±29)nmol/L]及24 h UTC[(956±410)nmol/24 h]与治疗前[分别为(609±260)nmol/L、(291±167)nmol/L、(94±98)nmol/L和(1 488±727)nmol/24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点血浆ACT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FPG、2 hPG、TC、TG、LDL-C、hs-CRP水平及HOMA-IR[分别为(7.1±1.2)mmol/L、(18.9±2.9)mmol/L、(3.9±0.9)mmol/L、(1.3±0.6)mmol/L、(2.2±0.7)mmol/L、(1.0±1.1)mg/L、(1.8±1.3)]较治疗前[分别为(12.9±3.0)mmol/L、(27.0±5.2)mmol/L、(4.9±1.3)mmol/L、(3.2±3.7)mmol/L、(2.9±1.0)mmol/L、(2.6±2.8)mg/L和(3.7±3.5)]降低,而HDL-C水平及HOMA-β、△I30'/△G30'[分别为(1.16±0.30)mmol/L、(38±27)和(2.3±2.4)]较治疗前[分别为(1.04±0.29)mmol/L、(17±16)和(1.0±1.1)]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初诊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和胰岛分泌功能,缓解胰岛素抵抗,有效降低血、尿皮质醇水平,促进HPA轴功能恢复.

    作者:马玲;成丹;钟立;李启富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儿童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临床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2003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儿的临床护理.结果 本组患儿经过积极的急救、心理、术前及术后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后,均达到了预期疗效,功能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紧急救治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和康复指导是儿童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

    作者:陈玲;蒋小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食管癌术后抗生素单药与多药联合应用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抗生素的利弊.方法 回顾性分析27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抗生素应用情况分为单药组和多药组.统计分析患者术后严重感染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组间差别.结果 单药组135例患者与多药组138例患者相比,在胸腔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患者腹泻发生率较多药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应用单种抗生素预防感染安全有效,与联合应用抗生素相比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20周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20周妊娠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100例宫内妊娠10~20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第1、2天口服米非司酮,第3天加服米索前列醇.若米索前列醇给药四次后尚未排出者行钳刮术.结果 100例全部成功,其中91例为完全流产,9例为不全流产,行清宫术.无一例行钳刮术.结论 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10~20周妊娠,可极大减少钳刮术的风险及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流产方法.

    作者:孙玉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晚期妊娠合并小量脑出血二例报告

    晚期妊娠合并脑出血临床少见,易被误诊、漏诊.该症病因尚未明了,一旦发生,往往威胁母婴生命,后果严重,甚至导致死亡.为使晚期妊娠合并脑出血患者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争取良好的妊娠结局,现将已治愈的2例晚期妊娠合并小量脑出血病例报告如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加以讨论.

    作者:王晓君;王平;王君武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参苓白术散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诱导小鼠造成免疫抑制动物模型,观察其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以及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结果 参苓白术散能显著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结论 参苓白术散有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袁丕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方法.方法 50例门诊患者运用中药,针对病因、病机进行辨证施治,并配转移因子注射液,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5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6.0%,20d内久治不愈的口腔溃疡治愈.结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应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不易复发.

    作者:王晓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就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1],防止药物资源浪费,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随机抽查我门诊部2008、2009、2010年共3000张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富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国产舍曲林与进口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国产舍曲林与进口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57例抑郁症患者分别给予国产舍曲林(唯他停组,29例)和进口舍曲林(左洛复组,28例)治疗,疗程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唯他亭组出现不良反应15例(51.7%),左洛复组出现不良反应12例(42.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唯他停和左洛复的疗效和安全性无显著差异,但唯他停更经济,是临床治疗的较佳选择.

    作者:金雅君;陈致宇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含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观察由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组成的10d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序贯疗法)采用前5d雷贝拉唑(10mg,2次/d)+ 阿莫西林(1000mg,2次/d),后5d雷贝拉唑(10mg,2次/d)+左氧氟沙星(500mg,1次/d)+ 克拉霉素(500mg,2次/d);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2次/d)、克拉霉素(500mg,2次/d)、甲硝唑(400mg,2次/d),治疗10d.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碳14呼气试验,观察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按意向治疗(ITT)和试验方案 (PP) 分析Hp根除率分别为92.5%和94.9%,而对照组分别为75.0%和78.9%,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分别为2例和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10d序贯疗法是一种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的Hp根除方案,可作为Hp根除的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邵淑维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对5-氟尿嘧啶耐药的食管癌的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耐5-氟尿嘧啶(5-FU)食管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48例对5-FU耐药的食管癌患者,接受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21d为1个周期.结果 共完成192个周期,6例完全缓解,28例部分缓解,10例病灶稳定,4例病灶进展,总有效率为6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耐5-FU食管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轻,可作为5-FU治疗失败的食管癌的解救方案.

    作者:郑铁桩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临床用药是否合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按月份随机抽取2009-2010年我院门诊处方5000张,对其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我院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抽取门诊处方的3.32%,主要表现为:药物联用不合理、药物使用方法不合理、重复用药、选药不合理、药物使用剂量不合理.结论 我院2009-2010年临床处方中仍存在有一定数量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引起关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秀恩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犬灭鼠药中毒的临床诊治

    犬因误食灭鼠药毒饵或被灭鼠药毒死的鼠尸所引发的中毒病常有发生,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必须及时诊治.犬灭鼠药中毒的分类:安妥中毒、磷化锌中毒、有机氟中毒、敌鼠钠中毒、毒鼠磷中毒.五种中毒临床症状不同,准确识别中毒之因,对症下药.在临床诊治中我的体会是:犬灭鼠药中毒作为一种常见中毒病,应该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准确诊断是否中毒与就诊时间的早晚是治愈本病的关键;对于中毒的犬应避免其大量饮水.

    作者:牛丽泊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缓释烟酸的调脂及抗颈动脉硬化的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缓释烟酸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调节和防止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治疗组每晚联合口服缓释烟酸(阿昔莫司)500mg和阿托伐他汀10mg.观察两组患者的调脂和消除颈动脉斑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及颈动脉斑块消退程度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的降脂作用.缓释烟酸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更明显,联合缓释烟酸更有利于全面调脂,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梁小卫;罗兴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推拿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笔者在2008年1月-2010年8月收治典型的单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推拿正骨手法治疗总有效率92.8%.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长喜;史险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2009-2010年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销售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有所下降;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喹诺酮类药销售金额排序各年度均列抗菌药物的前3位;庆大霉素注射液和庆大霉素片分列DDDs排序首位.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性和盲目性、用药档次偏高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覃英镨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