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头颈部癌关系的研究近况

张健;刘磊;田卫东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 头颈部癌, Human papilloma virus, 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 分子流行病学, 口腔疣状癌, 致癌因子, 基础研究, 发生因子, 扁桃体癌, 细胞学, 资料, 显示, 舌癌, 病因
摘要: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s)是头颈部癌的病因之一.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恶变是由HPVs与癌发生因子持续作用引起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口腔疣状癌、扁桃体癌和舌癌与HPVs密切相关.本文对HPVs作为致癌因子及其分子和细胞学基础研究综述如下.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并发严重颌面感染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是全身性进行性单核吞噬系统的组织细胞及其前身细胞弥漫性浸润的恶性疾病,是系统性、进行性、浸润性非典型组织细胞增生的恶性肿瘤.小儿较少见,占小儿恶性肿瘤的10.4%[1],病死率极高,多在发病半年内死亡[2].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结果亦可阴性,病程进展迅速,自然病程短,故确诊较困难.当合并颌面感染时,极易误诊.为了提高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对小儿MH的认识,现报道我科1例小儿MH并发颌面部感染患者的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及实验诊断方法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张彬;陈伟良;黄洪章;潘朝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面神经梳理术治疗面肌抽搐(附28例报告)

    面肌抽搐是以一侧或双侧面部表情肌不自主抽搐或痉挛为特征的病症.由于面部怪异活动,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社交活动.1993~2000年,我科采用面神经梳理的方法治疗面肌抽搐患者,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擘;顾晓明;彭品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拔牙后应用Frialit-2种植体即刻种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Frialit-2种植体拔牙后即刻种植的方法与体会.方法对11例因外伤、牙折、龋齿拔牙者即刻种植16颗Frialit-2台阶柱状种植体,5例骨量不足者合用钛膜或人工骨,术后4~6个月更换愈合基台后行义齿修复.结果 10例患者15颗种植体成功,种植体与骨组织结合稳固,1例1颗种植体因缝合减张不够,拆线后伤口裂开,术后1月拆除行常规种植.结论应严格掌握即刻种植的适应证,拔牙时避免损伤软硬组织,选择适合牙槽窝形状的台阶柱状种植体,轻度骨量不足可联合使用人工骨和骨再生引导膜,应无张力严密封闭创口.

    作者:黄盛兴;张国志;刘宪;许武玲;马丽辉;范海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人成釉细胞瘤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

    目的建立较稳定的人成釉细胞瘤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方法取成釉细胞瘤新鲜组织,应用DMEM培养基对成釉细胞瘤细胞进行原代组织块培养、传代培养及细胞纯化,并行超微结构观察及角蛋白、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细胞可连续传4代,成活50~60天;细胞多边形,呈铺路石状排列;电镜下见细胞间桥粒和胞内束状张力丝等上皮特征性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标记:角蛋白阳性,波形蛋白阴性.结论在此培养体系中,可成功地进行人成釉细胞瘤细胞体外连续培养.

    作者:孙燕;汪说之;陈新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医学科研工作概要

    1 前言医学科研与医学论文是推动医学创新和医学进步的动力.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尽快尽好地掌握,方能在推动学科进步和在学科发展中发挥作用,对个人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也十分有益.可是,医学院校的本科教育中对此缺乏足够重视,常使学生毕业后发生困难.即使是工作多年,已经是位业务熟练并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医师.可对此仍感到棘手以至困惑.而医疗机构对医师的考核、晋升,都有明确的要求,往往酿成许多人的遗憾.

    作者:周正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口腔癌免疫化学治疗的病理学及肿瘤细胞周期时相

    目的研究术前高聚金葡素(HAS)联合化疗后口腔癌病理学及细胞周期的改变,探讨HAS联合化疗的病理特点及作用机制.方法 20例晚期口腔癌进行颞浅动脉逆行插管,分别进行化疗、HAS联合化疗,6例早期口腔癌采用局部HAS治疗.观察疗效和病理改变,结合流式细胞周期分析法,比较治疗前后变化.结果临床及病理分析表明HAS可通过局部免疫反应杀伤肿瘤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HAS治疗后肿瘤异倍体细胞减少,肿瘤Go/G1期细胞及凋亡细胞显著增加,而PI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术前HAS联合化疗可协同杀伤二倍体及异倍体肿瘤细胞,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汤炜;田卫东;任志伟;李声伟;蒋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骨质疏松症对骨内种植体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症对新西兰兔骨内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方法在兔胫骨内植入纯钛螺纹状种植体,并与健康兔进行比较.种植体植入2周、4周和8周后分别获取各组标本2个,行组织学、影像学等检测,观察各组种植体的骨整合效果.结果两组种植体的骨整合效果在植入4周时有较大差异,骨质疏松症组明显低于正常组,但8周时无明显差异.结论骨质疏松症兔骨内种植体可获得良好的骨整合,只是速度较正常稍慢.

    作者:陈守平;周正炎;陆卫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湖南省第六届口腔医学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成釉细胞瘤的体外培养和增殖动力学研究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成釉细胞瘤的生长特点及增殖活力.方法对成釉细胞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DNA含量和增殖活力.结果成釉细胞瘤细胞在体外生存的条件较高,细胞在体外存活时间为35~54天.培养的肿瘤细胞包含两种形态不同的细胞;肿瘤细胞生长缓慢,DI值为0.97±0.03,为二倍体细胞;S期细胞比率(SPF)值为7.77%±1.65%,增殖指数Pl值为8.06±1.40,增殖活力在正常组织范围内;细胞凋亡受到抑制.结论成釉细胞瘤是良性二倍体肿瘤,细胞增殖并不活跃,但细胞凋亡受到抑制.可能与其侵袭性有关.

    作者:陶谦;黄洪章;魏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口腔颌面部慢性自发性血肿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慢性自发性血肿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1987年1月~1999年12月,发生在口腔颌面部自发性血肿39例,分析临床表现、阳性体征及病理形态学特点.结果全部病例经手术治愈,病理诊断:肌间或灶性出血 20例,机化血块10例,机化血栓9例.39例中有血管增生或扩张17例,血管畸形有血管瘤形态改变8例.临床误诊率达84.6%.结论血肿部位存在着血管增生和扩张及动静脉和毛细血管畸形,与颅脑部的慢性自发生血肿有着相同的病理形态学基础.

    作者:陶震江;万林忠;宋晓陵;吴煜农;邢树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永久性面瘫的功能性修复

    造成永久性面瘫的原因复杂,常给神经、肌肉的修复带来极大困难,以往在神经吻合、血管神经吻合的肌肉瓣游离移植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面瘫的功能性修复奠定了基础.近年来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在成肌细胞的分离、提纯、培养及其与生物材料相容性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面瘫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并可望在仿真修复方面取得进展.

    作者:黄桂林;李龙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牙源性影细胞癌的临床病理i研宽

    目的探讨牙源性影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报道4例牙源性影细胞癌,并对文献报道的11例牙源性影细胞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牙源性影细胞癌临床特点与牙源性钙化囊肿明显不同.牙源性影细胞癌的病理表现具有多样性.结论牙源性影细胞癌的病理诊断,要符合WHO(1992)标准.手术方法结合临床及X线表现,对局部破坏严重、复发、癌变的均应进行根治性外科手术切除.

    作者:雷爱萍;汪说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蓝色橡皮大疮样痣综合征合并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目的提高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对蓝色橡皮大疱样痣综合征的认识和鉴别.方法报告1例蓝色橡皮大疱样痣综合征合并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典型病例,并复习了26篇相关文献.结果监色橡皮大疱样痣综合征病例约59%~64%合并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及其它部位皮肤蓝色血管瘤.结论对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同时伴有四肢或躯干部位皮肤蓝色血管瘤的病人,口腔科医生要注意鉴别是否患有蓝色橡皮大疱样痣综合征的可能.该综合征虽然少见,但时刻潜在着消化道致命性大出血的危险.

    作者:秦中平;辛智芳;胡秀启;刘学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头颈部癌关系的研究近况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s)是头颈部癌的病因之一.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恶变是由HPVs与癌发生因子持续作用引起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口腔疣状癌、扁桃体癌和舌癌与HPVs密切相关.本文对HPVs作为致癌因子及其分子和细胞学基础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张健;刘磊;田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反义bcl-2寡脱氧核苷酸对BcaCD885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反义bcl-2寡脱氧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ODN)对BcaCD885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Lepofection为载体,一过性转染20μmot/L反义及正义bcl-2 ODN于BcaCD885细胞后,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及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从形态学及细胞学水平对凋亡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20μmo1/L反义bcl-2 ODN转染组,细胞出现了凋亡形态学改变,FCM检测凋亡率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20μmol/L正义bcl-2ODN转染组与对照组相似,在形态学上未见明显的凋亡细胞出现,FCM检测两者凋亡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反义bcl-2 ODN能促进BcaCD885细胞凋亡.

    作者:赵德萍;毛祖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三维CT立体测量在陈旧性颧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CT立体测量系统对于提高陈旧性颧骨骨折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陈旧性颧骨骨折病人23例,术前进行CT扫描,将原始数据用三维测量软件处理进行三维骨重建,通过测晕颧骨突点(mp)至外耳门一点(po)的距离来反映颧骨的相对突度,颧颌点(zm)至乳突点(ms)的距离来反映颧骨下缘的相对突度.比较健患两侧的差值为颧骨前后移位的程度.在手术中颧弓骨折线两侧作标记,按测量差值定量移动颧骨进行复位.术后进行CT扫描,用上述指标定量评价颧骨复位效果.结果 23例颧骨复位均达到三维对称和基本对称.结论三维CT立体测量系统可以实现对颧骨移位的空间立体测量,准确性高,对陈旧性颧骨骨折的手术复位有指导意义.

    作者:何冬梅;张益;张震康;唐光健;吴林波;冯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舌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定量分析

    目的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近,许多血管生成因子陆续被分离出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其中的一种,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具有选择性作用.本研究目的是检测舌癌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并探讨其与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10名正常献血员和31名舌癌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定量检测血清中VEGF浓度.结果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imples t test).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中VEGF的平均浓度为148.80±64.17pg.ml-1(范围,59~231pg.ml-1),舌癌患者血清中VEGF的平均浓度为567.97±338.17pg.ml-1(范围,136~1892pg·ml-1),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舌癌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的高低与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和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VEGF水平升高是舌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重要原因.检测舌癌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有助于判断有无转移技预后.

    作者:尚政军;李金龙;李祖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游离腹直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游离腹直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方法和价值.方法 1999年7隆2000年7月完成21例游离腹直肌皮瓣,分析组织瓣的大小、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皮瓣成活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影响皮瓣成活等因素.结果 21例组织瓣中20例成活,1例坏死,皮瓣的成功率为95.2%.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早期4例中有2例发生供区切口疝,经保守治疗好转.通过采用聚丙烯酸膜片腹直肌前鞘修补技术,后来的17例均未发生切口疝.吸烟、饮酒、放疗和年龄(高龄和儿童)等均非影响游离腹直肌瓣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游离腹直肌皮瓣适用于口腔颌面部大型缺损的修复与重建,优于传统的带蒂组织瓣移植.

    作者:毛驰;俞光岩;彭歆;郭传殡;黄敏娴;张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内镜下经口底入路行颌下腺切除术

    目的探讨颌下腺切除的新术式,比较以往单纯从口外颌下皮肤切口的术式.方法于经鼻全麻下,切口采用口内入路长约3cm,自第一双尖牙近中至第二磨牙远中舌侧利用窥镜口底入路,分别切断与颌下腺有关的神经、动脉、静脉及导管,完整摘除颌下腺.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切除颌下腺,术后无并发症.结论内窥镜切除颌下腺在临床上是可行的,颌面部皮肤无手术切口,利于美观,同时此术式有效避免了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损伤.

    作者:刘楠;张罗;成道一;刘静明;周兵;王景礼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抗感冒药与小鼠唇腭裂发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抗感冒药与唇腭裂的关系及对胎鼠整体发育的影响.方法选NIH系小鼠,随机分12组,每组各20只.几种常见的抗感冒药用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配成所需的浓度,在受孕的第6~15天按体重给药量灌胃,另设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在受孕第1 8天,剖腹取出胎鼠进行各项指标检查.结果①对照组及各种抗感冒药实验组均未见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生.②康泰克高组有胎鼠发生先天性四肢缺损畸形;各抗感冒药实验组胎鼠身长及尾长明显矩于对照组;阳性对照、圣济低、康泰克低、速效低、速效高、感冒通低及感冒通高各组胎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期服用抗感冒药不会直接导致胎鼠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生,但可导致胎鼠的发育迟缓,可能导致胎鼠先天性四肢畸形的发生.

    作者:黄洪章;孙海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