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阑尾切除术护理体会

杨先芳

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 阑尾
摘要:胆囊炎、胆石症、阑尾炎属腹部外科疾病,发病率均较高,并存现象多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金标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临床上也得到广泛应用,且疗效确切.随着腔镜器械的更新及手术技术的发展,在不增加腹部切口或少量增加切口的情况下能够同时完成≥2种疾病的治疗[1],近年腹腔镜胆囊阑尾切除术也得到了临床发展与应用.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炎性肺癌的影像学诊断探索

    肺炎性肺癌又称周围大灶性肺炎性肺癌,其发病率低,误诊率高,往往影像学检查的首次诊断为肺炎,在治疗无明显好转后逐步证实为肺癌.我院2006-2010年诊治肺炎型肺癌患者25例,现对其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及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TWAR)感染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AMI患者35例作为AMI组,另选同期住院排除冠心病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ml,送中心实验室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gM、IgG抗体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 AMI组的IgM、IgG抗体阳性率及CRP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MI患者中,TWAR感染参与炎性反应,造成心肌缺血.

    作者:刘祖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疗程均为7d,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4例,对照组发生上腹部不适2例,皮疹4例(P>0.05).结论 阿奇霉素对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疗效,可作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较好药物.

    作者:严安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急诊科危重患者医患纠纷的预防措施

    急诊科是医院诊治急重症患者的场所,患者一般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不可逆转性强,当危重患者病情出现紧急情况时,放在第一位的是抢救患者生命.此时患者家属心理处于一种高危状态,若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有些家属会认为医院抢救不力,对医疗护理技术产生质疑,在语言或行为上出现一些过激行为;有些家属则表现为哭泣、无语、表情淡漠、绝望,甚至出现轻生等行为.上述举动无疑会严重影响其他就诊患者,给医护工作带来不便,如果处理不当则可引起医患纠纷.医护人员在抢救患者的同时应注重与家属的沟通,以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赢得家属的信任与配合,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赵利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静脉干不同处理方法 对远端带蒂皮瓣影响的临床分析

    以远端为蒂包含皮神经浅静脉的筋膜皮瓣自Bertelli[1]首先报道以来,临床应用较多,但术后皮瓣肿胀甚至淤血、坏死在临床上时有发生,目前对皮神经血管丛供血作用的认识已较统一,但对浅静脉干在远端蒂皮瓣中的利弊争论较多[2].我院2005-2010年共采用4种方法 处理远端带蒂皮神经浅静脉的筋膜皮瓣5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进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8例临床分析

    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前置胎盘患者82例,其中凶险性前置胎盘8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2例,发生凶险型前置胎盘8例占9.8%.年龄24~42岁,中位年龄30.12岁,孕周30~36周.均有前次剖宫产史,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平均8年,平均流产次数>2次.孕28周后无痛性阴道少量出血2~3次.实验室检查:8例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贫血,血红蛋白70~90g/L,RBC(2.0~3.0)×1012/L,血压100~120/70~90mm Hg(1mm Hg=0.133kPa).孕28周后B型超声检查胎盘位于子宫前壁,胎盘后方与子宫肌壁间低回声带变薄或消失,子宫与膀胱间强回声带消失或断续不规则,胎盘血流侵入子宫肌层.其中完全性前置3例,部分性前置4例,边缘性前置1例.

    作者:崔东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研究进展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多,老年患者的手术量也日趋增多.老年人全身各器官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组织、细胞都逐渐改变而使其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1].了解这些生理变化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麻醉医师还必须掌握麻醉的特殊性、药物的药理作用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老年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笔者现对老年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麻醉药物的特点、术后常见并发症等综述如下.

    作者:陆利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盐酸苯海拉明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22岁,因食虾后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散在丘疹伴瘙痒就诊.给予盐酸苯海拉明20mg肌内注射,用药后5min,患者出现呼吸急促、胸闷、大汗淋漓、行走困难、双手痉挛及面颈部皮肤潮红等症状.测血压120/70mm Hg(1mm Hg=0.133kPa),呼吸24次/min,心率102次/min.立刻给予吸氧,10%葡萄糖20ml加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呼吸渐平稳,但双手仍呈痉挛状,再用5%葡萄糖100ml加10%葡萄糖酸钙10ml、地塞米松5mg、维生素C 2g静脉滴注,10min后症状缓解.

    作者:于萍;梁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难治性肺结核的外科治疗进展

    从1882年Forlanini首创人工气胸术治疗肺结核至20世纪40年代抗结核药物的出现,外科手术曾经是治疗肺结核唯一的手段.随着高效抗结核药物,如链霉素、对氨水杨酸、异烟肼(INH)、乙胺丁醇、利福平(RFP)的问世,大大的缩小了外科治疗的适应范围,而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蔓延,肺结核的治疗再一次成为全球性的难题.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受耐药结核菌感染的人数已达5000万,现结核病患者中≥2/3的患者有发生耐药的危险.1989-1990年,我国第3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调查显示,耐INH和RFP初始耐药达0.5%,获得性耐药达0.8%[1].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调结果 初始耐药达7.6%,获得性耐药达17.1%[2].肺结核的某些病理状态,由于组织结构的改变,血液很难进入到受损的病理组织,有的组织结构的破坏,功能丧失,成为结核菌的滋生地,单纯依靠结核药化疗效果欠佳甚至无效,随着外科手术的进步,外科治疗肺结核再一次成为另一选择.

    作者:周有森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咳嗽变异型哮喘22例诊治体会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哮喘特殊类型,多发生于小儿.由于其缺乏一般哮喘喘息、气促等特异性表现,加之其少见于成人,常被误诊.我院2006年7月-2010年5月收治CVA患者22例,现将其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文宏;程兵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睾丸微石症患者30例精液质量分析

    目的 探讨睾丸微石症(TM)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方法 TM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超声证实无阴囊内疾病及TM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精液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精子活动率、成活率及密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畸形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患者精液质量有所下降,可能是男性不育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罗博文;罗宇迪;陈波;党坚;龙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阑尾炎手术患者109例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该院阑尾炎手术后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阑尾炎手术病历109份,对其进行调查分析,按照统一自制表格详细填写,依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药品说明书评价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109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涉及7类18种,包括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注射用头孢孟多酯、注射用头孢美唑钠、注射用头孢米诺等.结论 我院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预防用药时间过长、重复用药、违规选用氟喹诺酮类和第4代头孢菌素等问题.

    作者:刘蓉;姚岚;汪宇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提高护患有效沟通的技巧分析

    护患有效沟通可获得完整的患者资料,有利于了解患者的身心健康问题,增进其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及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1].1 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1.1 观念差异是护患沟通的障碍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观念认为,护士只是被动执行医嘱进行操作,致使护士缺乏与患者沟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作者:曲连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乙氧苯柳胺软膏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乙氧苯柳胺软膏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每日晨起和晚上临睡前外用乙氧苯柳胺软膏各1次,中午外用卤米松乳膏;对照组单纯外用卤米松乳膏,每天2次,均3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28.3%高于对照组的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高于对照组的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发生11例均无需停药或特殊处理,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乙氧苯柳胺软膏联合卤米松乳膏外用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金妹;侯宜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肺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肺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变化特点,并掌握其意义.方法 对50例哮喘患者分别于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进行肺通气功能、肺容量、脉冲震荡法检测,比较参数,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大用力呼气峰流量(PEF)及25%、50%、75%肺活量时大用力呼气流量(FEF25、FEF50、FEF75)、深吸气量(IC)、残气量(RV)、残气和肺总量比(RV/TLC)、共振频率(Fres)、呼吸总阻抗(Z5)、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外周气道阻力(R5-R20)、震荡频率为5Hz时电抗值(X5)等的变化.结果 FVC、FEV1/FVC、FVC/pre、FEV1、FEV1/pre、PEF、PEF/pre、FEF25、FEF50、FEF75、FEF25/pre、FEF50/pre、FEF75/pre、X5在急性发作期显著低于缓解期,RV、RV/TLC、Fres、Z5、R5、R20在急性发作期显著高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EV1缓解期较急性发作期的改善值和改善率均显著高于FVC,PEF的改善率高,FEV1/FVC的改善率低.另外,RV也有较高的改善率.Z5、R5缓解期较急性发作期的改善值增大,R20改善值>R5-R20,X5改善率高,Fres也有较高的改善率.结论 哮喘气道阻力的增加以中心气道阻力为主,其治疗反应以流速改善型为主.IOS在区分气道阻塞的部位和治疗反应类型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国文;朱利永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例护理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由噬菌体Ⅱ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皮肤感染性疾病.噬菌体Ⅱ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红疹毒素和剥脱毒素可使皮肤出现广泛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起病急,触痛显著,伴发热及其他全身症状,感染灶以体表化脓性感染多见,偶见于成年人.病情集中,病死率高,护理难度大.我科于2009年8月13日收治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1例,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金宁雀;肖春利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护理工作中如何防止差错事故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医疗安全意识的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用法律衡量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做好医疗事故的防范工作对医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笔者就多年来的护理工作浅谈防止差错事故的一点体会.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实践与体会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通过精细化社会分工,实现对服务质量的控制,以精和细作为特征,在管理过程中精益求精,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把质量、服务和管理做精[1].手术室作为医院治疗、抢救的工作场所,工作节奏快、任务繁重,涉及面广而繁琐,手术室人员任何一个细小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有效的管理对于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有重要作用[2].2008年我院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手术室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患者和医师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手术室环境和服务态度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护理质量逐年提升.现将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苏钰斌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逍遥丸、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逍遥丸、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自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每晚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治疗组同时口服逍遥丸、桂枝茯苓胶囊,观察2组子宫肌瘤变化、血红蛋白变化、月经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 2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服药早期出现轻度恶心12例,无呕吐,余无明显不良反应,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改变.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在停药后按期随诊,停药3个月内肌瘤均无明显增大,对照组3~6个月再次发生月经过多,肌瘤明显增大13例,于停药后半年肌瘤又复原至用药前大小;而治疗组在6个月后再次月经过多,肌瘤明显增大仅有5例,但未达到用药前大小.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逍遥丸、桂枝茯苓胶囊可以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提高血红蛋白,不良反应轻,远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雪风;姜家全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腹腔镜胆囊阑尾切除术护理体会

    胆囊炎、胆石症、阑尾炎属腹部外科疾病,发病率均较高,并存现象多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金标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临床上也得到广泛应用,且疗效确切.随着腔镜器械的更新及手术技术的发展,在不增加腹部切口或少量增加切口的情况下能够同时完成≥2种疾病的治疗[1],近年腹腔镜胆囊阑尾切除术也得到了临床发展与应用.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先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