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利珍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合并腹水的常规治疗方法 是限钠、水摄入,利尿剂使用及补充蛋白质等.由于人体白蛋白是血液制品且价格偏高,不易为MHD患者所接受.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为CRF患者8例实行血液透析同时行自体腹水超滤回输,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晓霞;刘宝琴;柳春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前在我国已形成中医、西医两大医疗体系并存的状况.由于中医药在临床上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这就增加了中西药联用的机会.不合理的联用会导致药源性疾病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因此需要格外注意中西药联用相互作用问题.
作者:鲍玉洁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是护理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帮助护生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是护生获得专业护士所必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1].所以,在新形势下,不断改进临床教学措施,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是临床教育者的责任.笔者现将临床带教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其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对注射用萘夫西林钠致静脉刺激的不良反应病例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因使用注射用萘夫西林钠引起静脉刺激的12例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报告中,女10例(83.3%);≥60岁5例(41.7%);该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给药途径、药物浓度及血管性质有关.结论 注射用萘夫西林钠所致的静脉刺激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建议完善药品说明书内容,且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其安全性.
作者:颜滢;姚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口服降压药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查 2011年2~3月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1307张.统计抗高血压药物的名称、用法及系统分类用药情况.观察并计算日剂量(DDD) 及用药频度(DDDs).结果 常用10种降压药DDDs排序依次为氨氯地平、吲哚帕胺、美托洛尔、硝苯地平、氯沙坦、非洛地平、缬沙坦、贝那普利、卡托普利、尼群地平.单一用药279张,占21.3%;二联用药771张,占59.0%;三联用药257张,占19.7%.结论 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基本合理,联合用药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崔玉纯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临床上常联合≥2种药物使用,除达到多种治疗目的 外,都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增加疗效,或利用拮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不恰当的联合用药往往由于药物间相互作用而使疗效降低或出现不良反应.笔者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就医院常见处方讨论如下.
作者:陈柳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降压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798张处方.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品种、数量、联用方案、用药频度(DDDs)及排序.结果 798张处方中以男性和60~70岁患者居多.处方数目由多到少依次为钙通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复方制剂及其他.DDDs排序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缬沙坦、坎地沙坦酯、非洛地平、吲达帕胺、氨氯地平、氢氯噻嗪、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卡托普利和贝那普利.结论 患者高血压控制率较高,用药基本合理.临床应用降压药物应综合分析患者血压水平,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心血管系统疾病一直是人类多发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冠心病更加危害人类,尤其是中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1].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近50年来不论在农村或城市,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这对医疗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相应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困难.现将心内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淑英;何宁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急诊科夜班护士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夜班护士20名作为观察组,正常作息的健康人133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值夜班可影响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周德如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并发育于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输卵管常见,其他部位包括卵巢、子宫颈和腹腔.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其危害为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后导致大出血,未及时诊治可危及生命.输卵管妊娠约占异位妊娠95%[1],输卵管妊娠10%患者可复发,不孕率达50%~60%[2].因此,早期诊断并及时正确处理异位妊娠对抢救患者生命及保留其生育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非手术治疗已成为治疗中的主要方法 之一[3].现就异位妊娠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防治状况作一综述.
作者:陈玉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社区门诊处方书写与合理用药方面的质量现状.方法 对该社区2010年门诊51000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格处方2662张占5.22%,其中书写错误处方1000张占1.96%;不合理用药处方1662张占3.26%.结论 该社区门诊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规范和管理.
作者:王有章;冯慧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他克莫司(FK-506)是1984年由Fujisawa药物有限公司发现,是一种来源于真菌的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它是一种选择性的T淋巴细胞钙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大量数据证明了FK-506作为一种首要的或者救援性免疫抑制剂的功效[1].FK-506安全有效的治疗范围很窄,其剂量不足或者血药浓度过低可能会导致移植物的排斥反应[1],而毒性的FK-506会诱导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肾毒性、神经毒性、移植性糖尿病、对传染易感性增加、癌变、高血压以及胃肠功能紊乱[1~2].自2009年以来,我院现已进行了近百例次FK-506的监测,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临床药师的职责,运用自己所学的药学知识,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的使用药物,深受患者和临床医师的好评.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成琼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单侧腹股沟区手术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B组采用单纯全麻.观察2组入手术室时(T1)、手术切皮时(T2)及手术结束时(T3)各时点患儿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氯胺酮、咪达唑仑总用量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A组HR、MAP在各时点无明显改变,B组HR、MAP在T2、T3时点高于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MAP在T2、T3时间点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pO2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氯胺酮和咪达唑仑总用量少于B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较浅全麻下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减少全麻药用量,有利于患儿的术中管理和术后尽快苏醒,是小儿腹股沟区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王绍宇;杨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其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疱液和血液中,经飞沫或直接接触疱液而感染,传染性很强,且具有群发性[1].如果预防和监控不到位,将会引起大范围的暴发流行.一般多发于儿童,但近年来,成人患者也不少见.水痘病毒在儿童初次感染后可引起水痘,部分患者恢复后病毒可潜伏在体内,少数人可在青春期或成年后引起带状疱疹[2].我院在2009-2010年收治水痘患者146例.现将预防和监督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徐秀娟;聂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传统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及呼吸困难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咽部疼痛及呼吸困难显效率分别为67.2%和70.7%高于对照组的32.8%和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和98.3%高于对照组的91.4%和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声嘶及咽部异物感的显效率分别为69.0%和86.2%高于对照组的34.5%和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声嘶及咽部异物感的总有效率为96.6%和100.0%高于对照组的93.1%和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症状缓解明显等优点,雾化吸入给药方式全身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天鸿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静脉输液是护士较重要的一项护理操作,而静脉输液渗漏是临床护理常见的难题,其不仅会给患者造成痛苦,同时也影响治疗、抢救等工作.因此,要求临床护士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而且要勤观察,更要掌握渗漏后的防治方法 .这样不仅能延长静脉使用寿命,保证顺利用药,还能避免医源性伤害.
作者:黄云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前置胎盘患者82例,其中凶险性前置胎盘8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2例,发生凶险型前置胎盘8例占9.8%.年龄24~42岁,中位年龄30.12岁,孕周30~36周.均有前次剖宫产史,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平均8年,平均流产次数>2次.孕28周后无痛性阴道少量出血2~3次.实验室检查:8例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贫血,血红蛋白70~90g/L,RBC(2.0~3.0)×1012/L,血压100~120/70~90mm Hg(1mm Hg=0.133kPa).孕28周后B型超声检查胎盘位于子宫前壁,胎盘后方与子宫肌壁间低回声带变薄或消失,子宫与膀胱间强回声带消失或断续不规则,胎盘血流侵入子宫肌层.其中完全性前置3例,部分性前置4例,边缘性前置1例.
作者:崔东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笔者2009年1月-2011年3月采用微波治疗受风寒后背痛患者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受风寒后背痛患者38例,男32例,女6例,年龄14~76岁,其中14~30岁16例,31~76岁22例.发病1~3d.
作者:许温;王文霞;李富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现状,分析影响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原因,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 对社区160例老年患者发放自行制作的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问卷调查表.结果 本组患者以高中以下学历为主占56.86%,2种疾病并存所占比例较大为35.00%,常2种药物联合应用占37.50%,能按时服药患者占74.38%,能正确服药患者占76.88%,未自行停药患者占65.00%,未自行买药患者占66.88%,对药物有一定了解的患者占60.00%.本组用药不依从患者89例占55.63%,其原因主要是服药种类多,占30.34%,其次是持续服药时间长,占15.73%.结论 医务工作者要正确的指导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也要尽可能的了解用药知识,以提高合理用药和治疗效果.
作者:李向荣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直接测定类风湿因子(RF)失败原因.方法 对采用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直接测定RF失败的55例血清标本进行特殊处理,并重新测定.结果 48例超过测定线范围,5例在检测线范围内但为异常值,2例结果 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超过测定线范围的由免疫前带所致,异常值由药物干扰所致,在正常范围的为血清中含有大量IgM所致.
作者:宁平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