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临床观察与护理

储梅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 高压氧治疗, 护理
摘要: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常见于居室内置放煤火炉、地炉、烧木炭等,燃烧不完全可产生大量CO.炉盖不严、烟囱堵塞、排烟不畅及使用热水器淋浴时易发生CO中毒.急性CO中毒后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常见,临床表现轻、中度为头痛、眩晕、恶心、呕吐、乏力、口唇及面颊部呈樱桃红色;重度中毒者可表现为昏迷,并发脑水肿、肺水肿、心律失常等,部分中、重度中毒者,尤其是昏迷>4h者,在常规治疗清醒后,经一段假愈期会出现急性CO中毒性迟发脑病,故及时合理的治疗与护理是CO中毒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患儿抗生素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住院患儿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 利用医院药房信息系统对1560例住院患儿抗生素的使用率、联合用药情况、给药目的、给药频率及途径等项目进行分析.结果 1560例住院患儿中使用抗生素1017例(65.2%),其中单独用药538例占52.9%;二联用药463例占45.5%;三联用药16例占1.6%.其中静脉给药807例占79.4%;肌内注射109例占10.7%,口服给药101例占9.9%.使用品种多的为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构成金额多者为头孢菌素类药物.结论 儿科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应明确用药指征,根据药敏试验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避免滥用.

    作者:崔玉纯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注射用丹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0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综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丹参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风敏;刘雪丽;左平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注意事项

    随着医学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外科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此,我院手术室在医院感染、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及抗生素合理使用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淑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药事管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双语教学,即在学校里对所授学科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就我国而言,目前的双语教学指在课堂上使用汉语和英语2种语言进行学科内容的教育,并且英语的使用应>50%.教育部在2001年第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1].

    作者:张季;严春临;张丹参;王树;王金;李春雨;张海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3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 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改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方面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一起中学腮腺炎暴发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011年3月28日临洮县峡口镇峡口中学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接到报告后,临洮县疾控中心立即成立疫情调查处理小组,赶到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生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乳腺癌术后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术后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更为完善的综合护理,观察2组心理恢复状况及对综合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干预组心理良好率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凡尼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肾功能衰竭验证方案(A)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肾功能衰竭临床验证方案(A)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验证方案(A):辨证论治+冬虫夏草制剂+尿毒清+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京东中美医院方案:中医辩证+中成药内服+静脉输液+中药灌肠治疗.结果 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疗效:2组总有效率均为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及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功能衰竭验证方案(A)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王建华;晋中恒;张晓霞;卢志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跟骨骨折手术82例临床分析

    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通常的损伤原因是从高处坠落,10%~15%是双侧的,5%患者并发腰、胸椎损伤,同时还并发其他脏器损伤,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共手术治疗跟骨骨折8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帅省夫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现代医院经济管理体会

    在新世纪之初,分析医院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明晰医院经济管理的对策与方法,将有利于顺应社会潮流,抓住发展机遇,拓展优势,避短扬长,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益[1].

    作者:王永强;徐春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保留了传统中药的治疗特点,且起效快,在急危重症的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增多,引起了国内医药界的广泛关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吴享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48例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停药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抗病毒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艾滋病并发乳腺癌的治疗体会

    我县2004年确定为中南五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示范基地以来,对近5千人次采取抗机会性感染治疗、中医药治疗和抗病毒药物治疗等综合救治措施,使全县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年限得到很大提高,艾滋病病死率呈平稳状态,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发生率上升,其中包括乳腺癌.现代生物学观点认为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而非局限性疾病[1].

    作者:商道峰;商玉林;商武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突出物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突出物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7例,在CT引导下应用21G穿刺针穿刺病变颈椎间盘,并给予椎间盘内注射臭氧和突出物注射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结果 47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0%.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随访并复查CT,其中优18例(38.3%)、良25例(53.2%)、差4例(8.5%),优良率为91.5%.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突出物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微创、疗效确切的方法.

    作者:文海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阴道超声观察卵巢囊肿的临床应用

    经阴道超声能够清晰地显示卵巢囊肿内部结构且便于追踪观察,对卵巢囊肿类型的判断有很大价值.但因其判断方法不全一致,使临床对其实用性评价不一.本资料通过对42例卵巢囊肿经阴道超声追踪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卵巢囊肿的类型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我院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现状,评估其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8月-2011年1月择期手术患者病历150份,对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48例占98.67%;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8类、20个品种,存在无指征应用、选择药物不合理、用药时机不当、用药时间过长等现象.结论 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必须引起重视.

    作者:许沧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钙通道阻滞剂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

    钙通道阻滞剂又称钙拮抗剂,是一类选择性阻滞钙通道,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对心肌收缩性、窦房结功能、房室传导、周围血管、脑血管和冠脉循环有广泛作用的药物[1].各种制剂目前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肌病等,长期应用可保护血管床,抗动脉粥样硬化,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和改善舒张功能.

    作者:张健;石文静;代汝佃;孙玉香;朱红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可吸收棒在手掌指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机器挤压造成手部骨折事件越来越多.2009-2010年我科对手掌、指骨斜行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棒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亚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的护理配合

    随着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泌尿外科利用腹腔镜实施经腹膜后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已逐步成为标准术式,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创伤小,侵袭性小,避免了腹膜刺激和肠管损伤,减少了腹腔感染和肠粘连的机会[1].2010年7月-2011年5月我院实施了45例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均获满意疗效,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陆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联合钛夹挟闭治疗大肠广基息肉的配合和护理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是近年来发展的内镜治疗新方法,因其效果好、易操作、较安全,已逐渐在临床推广普及[1],钛夹的安置为EMR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了有力保障.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密切的配合和术后精心的护理是EMR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元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