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丹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0例效果观察

梁风敏;刘雪丽;左平祥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 注射用丹参, 血气分析,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综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丹参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丙泊芬配伍芬太尼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应用于胃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需胃镜检查的患者2400例,静脉注射芬太尼、丙泊酚,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胃镜检查,视情况静脉追加丙泊酚,观察操作时间、检查反应、清醒时间,用药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平均用药量:芬太尼0.08~0.16(0.10±0.02)mg,丙泊酚100~180(150±47)mg,维持用量0~60(42.5±11.73)mg,总用药量100~300(188.33±39.99)mg,胃镜操作时间2~10(4.6±1.5)min,麻醉时间5~19(9.35±4.99)min.全部病例麻醉诱导及维持效果满意,对胃镜的操作耐受良好.诱导后2min SBP、DBP、HR及SpO2均低于诱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检查结束5min回升.结论 胃镜检查前联合应用芬太尼和丙泊酚镇静镇痛效果满意,安全有效.

    作者:李媛;苏敏;杜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百日咳4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百日咳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患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中医组各14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西医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中医组的85.71%,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百日咳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为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临床标本中酵母样真菌的分离及耐药分析

    当前,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有增无减,其中由真菌引起的感染也因免疫受损宿主的不断增多而日渐突出,随着免疫抑制剂介入性检查等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临床标本中酵母样真菌的分离率明显增加[1];再加上近年来为了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大量新的高效广谱抗生素不适宜用于临床,使真菌引起的临床感染也随之增加,国内近年也有报道,机会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病死率呈急剧上升趋势,并出现一定程度的耐药性.

    作者:马颖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丹红注射液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74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和稳心颗粒治疗,观察2组治疗12周后总疗效.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英霞;黄丽琴;赵少伟;李落彩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危重甲型H1N1流感的无创通气治疗

    2009年3月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暴发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由于其传染性强,病死率相对较高,曾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危重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病死率尤其高,很多患者死于呼吸衰竭.本资料就无创通气的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刘洋;杜庶芳;王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临床实习过程中的护生管理

    临床实习是学校专业教育的后阶段,是将在学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是实现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1].而对初至临床的护生来说,实习是一个陌生而又全新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所以安全管理就变得至关重要.笔者就此谈谈工作体会.

    作者:吕小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中药注射液的使用状况

    中药制剂和剂型在中国创用甚早, 夏商时代已有药酒汤液的制作和应用.<内经>载医方13首记述了汤、丸、散、膏、丹等剂型, 并对各种制剂的制法、用法、用量及适应证均有较明确的规定. 秦汉时期医书<五十二病方>、<山海经>就记载将药物制成各种制剂进行使用,中国药物制剂的知识和理论有了显著的发展. 伟大的医药学家张仲景编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两书共收医方314首, 其中记载有煎剂、浸剂、丸剂、散剂、酒剂、浸膏剂、糖浆剂、洗剂、软膏剂、栓剂等十余种剂型. 书中各种制剂的药物加工炮制、加水量、煮取量、用法用量等项均有明确规定. 制剂的制备方法更为完备,其中很多内容蕴涵着相当深刻的道理.

    作者:段秀芬;任超英;张浩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葛根素对大鼠缺血心肌组织内皮素-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葛根素预处理对垂体后叶素(Pit)诱导的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组织内皮素-1(ET-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约20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组(空白对照组)、C组(缺血对照组)、P组(葛根素实验组).其中P组又分P1、P2、P3三个亚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5次;N、C组分别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5次.第5次给药2h后,C、P组大鼠腹腔内注射Pit,N组则注射同剂量生理盐水;随后记录体表心电图(ECG),并计算药物注射后J点变化的绝对值;取房室沟以下心肌组织作组织ET-1 mRAN表达.结果 腹腔注射Pit后15min,C组J点变化值明显大于N组(P<0.01);P1、P2、P3组J点变化值明显低于C组(P<0.05),但P1、P2、P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大鼠的ET-1 mRAN表达显著高于N组(P<0.01),P1、P2、P3组的灰度值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1、P2、P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预处理后能减少Pit诱导的缺血心肌组织内ET-1 mRAN表达.

    作者:涂国胜;胡建新;程晓曙;苏海;吴清华;吴延庆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尼尔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体会

    目的 观察尼尔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绝经后>1年要求取环的妇女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术前应用尼尔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照组术前不用任何药物,按常规取环.比较2组取环成功率及术中综合反应程度. 结果试验组均1次取环成功,成功率100%;对照组33例取环成功,成功率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术中综合反应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口服尼尔雌醇配伍阴道置放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术,是一种理想、简单、安全的方法,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金华;李素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突出物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突出物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7例,在CT引导下应用21G穿刺针穿刺病变颈椎间盘,并给予椎间盘内注射臭氧和突出物注射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结果 47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0%.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随访并复查CT,其中优18例(38.3%)、良25例(53.2%)、差4例(8.5%),优良率为91.5%.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突出物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微创、疗效确切的方法.

    作者:文海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浅谈妊娠期的合理用药

    妊娠是女性一生中重要的特殊生理时期,在这期间很多孕妇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药物.但药物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可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如致畸等,因此孕妇用药需十分谨慎.

    作者:韩菊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200例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Ⅰ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5月Ⅰ类手术切口病例资料200份,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Ⅰ类手术切口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24h用药者占91.0%,>48h用药者占68.0%,二联以上用药占3.5%,频繁更换抗菌药物占12.0%,超<指导原则>规定范围选药占23.0%,溶媒不当占2.0%,用法选择不当占11.5%. 结论我院I类手术切口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问题较为严重,应制定干预措施,严肃处理违规违纪行为,提高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张明芝;毛胜启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药事管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双语教学,即在学校里对所授学科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就我国而言,目前的双语教学指在课堂上使用汉语和英语2种语言进行学科内容的教育,并且英语的使用应>50%.教育部在2001年第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1].

    作者:张季;严春临;张丹参;王树;王金;李春雨;张海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血小板去除术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59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血小板去除术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59例,行血小板去除术后,联合多种药物治疗,记录其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结果 经血小板去除术治疗后,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和血小板取出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小板去除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明显,术后联合多种药物治疗能进一步巩固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杨馨芸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艾滋病并发乳腺癌的治疗体会

    我县2004年确定为中南五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示范基地以来,对近5千人次采取抗机会性感染治疗、中医药治疗和抗病毒药物治疗等综合救治措施,使全县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年限得到很大提高,艾滋病病死率呈平稳状态,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发生率上升,其中包括乳腺癌.现代生物学观点认为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而非局限性疾病[1].

    作者:商道峰;商玉林;商武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106例报告

    精索静脉曲张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多数影响左侧睾丸,也可能双侧受累.传统手术主要经腹股沟或腹膜外途径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但有损伤大、住院时间长、恢复慢等缺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对106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赖广平;陈勇;梁聪;包华宇;邓程恩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普外科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与分析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医患纠纷、护患纠纷逐年增多,特别是举证责任倒置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在法律上对医疗护理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管理在医疗、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普外科病情杂、急症多、变化快、手术多,护理工作繁重,客观存在或潜在诸多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有效处理医疗护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自2008年我科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收到一定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林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腘窝囊肿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腘窝囊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的腘窝囊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并与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21例患者中,共发现囊肿25个,其中单侧发病17例,双侧发病4例,均经术后病理结果证实.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准确、费用低等优点,是腘窝囊肿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熊莲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3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 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改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方面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极化心脏停搏液对离体成熟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Na+通道阻滞剂河豚毒素(TTX)极化心脏停搏液对离体成熟大鼠心肌细胞内[Ca2+]I的影响,探讨其对成熟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成年Wistar大鼠心脏,用酶解法分离成具有搏动性的单个成熟心室肌细胞悬液,随机分成基础组、STH2组和TTX组,STH2组和TTX组分别应用St.Thomas Ⅱ号停搏液和TTX停搏液处理,建立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停搏/复搏细胞模型,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测定各组细胞不同时期的[Ca2+]I.结果 TTX组和STH2组成熟心肌细胞复搏后[Ca2+]I均明显高于基础组,TTX组明显低于STH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极化心脏停搏液较去极化心脏停搏液能减轻成熟心肌细胞Ca2+超载,对离体成熟心肌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朝坤;杨双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