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琴;娄燕;王振荣;徐丽瑾;杨艳章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旨在探索更好的慢性鼻窦炎治疗方案.方法 将6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利鼻片.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97.81%高于对照组的5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鼻片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粟红燕;杜再坪;杨登权;张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评价晚期鼻咽癌(NPC)患者应用尼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脂质体、顺铂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6例晚期NPC患者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脂质体、顺铂方案治疗:尼妥珠单抗200mg,每周1次,连用6个周期,之后同剂量每2周1次进行巩固治疗,至病情进展停用;紫杉醇脂质体175mg/m2静脉滴注;顺铂(DDP) 75mg/m2 静脉滴注,分3d用,21d为1个周期.治疗后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18.75%),部分缓解12例(75.00%),疾病稳定1例(6.25%),进展0例,总有效率(RR)为93.75%.1年总生存率(OS)为93.75%,1年无瘤生存率(DFS)为87.5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关节肌肉疼痛,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8.7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脂质体、顺铂辅治晚期NPC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倩之;罗以;袁志军;朱跃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以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方法 对2006-2010年感染性疾病科从事护理工作人员45名进行调查,分析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情况.结果 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锐器刺伤所占比例较高.结论 要强化必要防护措施,确保职业安全.
作者:刘平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肝加欣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80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肝加欣治疗,对照组不使用任何保肝药物.治疗后比较2组肝损害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肝损害发生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肝加欣能够显著降低使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率,可有效避免药物性肝炎的发生.
作者:李文洪;周渊;唐晓琦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9例UAP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辛伐他汀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辅治UPA疗效较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克玲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刘文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第四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40余年,治学严谨,临床经验丰富,对各类常见及疑难内科杂病有独特见解,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诊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刘教授治疗胸痹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杜瑞斌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辅治喘息型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6例在吸氧、解痉、平喘以及抗炎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酮替芬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喘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韦茂汉;凌卫滨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卡马西平的化学结构近似于三环类抗抑郁药,是一种钠通道阻滞药,可使动作电位兴奋期延长,抑制丘脑腹前核到额叶的神经兴奋传导,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痛、癫痫、精神性疾病.因每位患者的病情差异,临床用药时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和他药合用,随着卡马西平临床应用的增多,特别是合并用药的增多,其药品不良反应(ADR)呈现严重及增多的趋势,有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1].笔者就1年来我院使用卡马西平的情况及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卡马西平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卡马西平提供参考.
作者:夏益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嵩县城镇职工乙型肝炎感染情况,为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对嵩县城镇职工6100人进行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104人,阳性率为1.70%,其中男73人(2.35%),女31人(1.03%);HBsAb阳性3421人,阳性率为56.08%;有46人单项HBcAb-IgG阳性,占0.75%;其余2529人为乙型肝炎五项全阴(41.46%).嵩县城镇职工的HBsAg携带率(1.70%)显著低于卫生部公布的全国15~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8.57%)(P<0.05),但其HBsAb阳性率(56.08%)显著高于全国HBsAb阳性率(47.38%)(P<0.05).结论 通过调查,总结原因,以期改善该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作者:高娅;翟丽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建立大印象减肥茶中山柰素含量测定方法,为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Hypersil ODS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54:46),检测波长367nm,流速1.0ml/min.结果 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峰形好,分离度好,杂质无干扰,山柰素在0.014~0.280μg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1%(RSD=1.2%),回归方程为Y=3887.4X-0.6384,r=0.9999.结论 该方法分离度高、专属性强、重现好,可有效用于大印象减肥茶中山柰素含量的测定.
作者:梁钰华;何正;梁丽嫦;袁江旭 刊期: 2011年第25期
近年来,眼科中老年患者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多.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眼科手术的要求,我院开展了术前访视,注重访视技巧,根据访视结果制订护理计划,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52例,入选条件:(1)年龄60岁以上,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开眶手术的患者;(2)全身合并有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其中男23例,女29例;年龄61~85岁,中位年龄73岁;右眼30例,左眼22例;单眼视力>0.1者43例,0.1至数指/30cm者7例,光感2例.麻醉方法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睫状神经节阻滞.
作者:谢俊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处方59例股骨骨折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9例,男19例,女40例;年龄32~87岁,中位年龄67岁;其中股骨头坏死9例,股骨颈骨折48例,双关节强直性脊柱炎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例;术前合并高血压3例,合并糖尿病2例;住院时间16~26d.
作者:吴巧玲;顾小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物理疗法联合强化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方法 对126例确诊为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外,加用脑反射治疗、穴位按摩、光疗、音乐疗法等物理治疗,每天1~2次,每月进行总结,及时调整其内容和进度,连续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对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价,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NE)对患者语言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预治后患者躯体生活自理能力量表(PSMS)、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及ADL评分均低于预治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治后患者的听理解力、复述、阅读、计算、朗读、命名方面能力评分明显高于预治前(P<0.05或P<0.01).结论 物理疗法、强化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语言能力和生活能力有明显提高,并对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魏淑芬;宋红霞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3例(256膝)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各51例.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照Ⅰ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对照Ⅱ组采用手法按摩并结合功能锻炼等综合性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3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Ⅰ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Ⅱ组,且治疗组高于对照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方法对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崔和平;张增军;王宝明;陈峰;冀振亮;常富军;张玉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辅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心功能Ⅱ、Ⅲ级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6例予以常规强心、利尿、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治疗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和比索洛尔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心率、脉搏、血压、心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心率、脉搏及血压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率、脉搏及血压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均有显著变化(P<0.05或P<0.01);且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辅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慧敏;顾菁;李海云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患者,男,85岁,因外伤后右髋关节活动障碍1d入院.查体:右下肢外旋畸形,大转子部叩击痛明显,髋关节活动障碍.骨盆正位X线片示右股骨颈骨折头下型.临床诊断:右股骨颈骨折.入院后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前查血小板:150×109/L,术前1d应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次日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650ml.术后6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2500U,此后每天1次皮下注射5000U.术后6d查血小板40×109/L停用低分子肝素钠并应用激素治疗,术后7d查血小板20×109/L继续应用激素及1个单位血小板治疗,术后8d查血小板10×109/L,患者出现喘憋、皮肤淤斑,肺部CT广泛肺栓塞,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作者:智慧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麻醉成功后于阴道后穹窿及直肠分别置入米索前列醇2枚(400μg),胎儿取出后子宫壁肌内注射缩宫素20U及静脉注射缩宫素20U;对照组仅于胎儿取出后子宫壁肌内注射缩宫素20U及静脉注射缩宫素20U.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产褥病发生时间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褥病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应用米索前列醇安全有效.
作者:梁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患者,男,62岁.2010年7月10日因不明原因脐周及剑突下胀痛、乏力、体质量下降2个月入院.诉进食后腹痛加重,无畏寒发热,无咯血盗汗,无胸闷心悸.既往有阑尾炎手术史,无输血及其他疾病史.体温36.6℃,脉搏78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90/60mm Hg(1mm Hg=0.133kPa),精神差,消瘦面容,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巩膜不黄,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脏未闻及杂音.
作者:段元志;刘仁鹏;余桂枝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创伤骨科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措施.方法 将38例骨科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观察组于围术期使用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不采用抗栓溶栓措施.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2%高于对照组的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7.26±10.55)d短于对照组的(32.66±10.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静脉血栓起病比较隐蔽,在骨科围术期应加强警惕.使用血塞通注射液防治深静脉血栓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在防治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鹏 刊期: 2011年第25期
为满足复方制剂和临床联合用药的需要,药物配伍应用在药物制剂生产和临床用药中是经常发生的,也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进行药物配伍,其目的主要有复方配伍或联合用药发挥协同作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少或延缓耐药性发生及满足临床预防或治疗合并症需要等.因此,药物制剂之间的配伍是否科学、合理,对于增强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月兵;李莉 刊期: 2011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