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克玲
目的 观察白冰连滴耳液治疗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将337例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9例和对照组148例.治疗组给予白冰连滴耳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冰连滴耳液治疗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白荣蕾;韩秀华;于彦录;郭之银;郭保祥 刊期: 2011年第25期
产科护理行业是具有高责任、高风险的服务行业,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如安全隐患未被认知并加以防范将产生难以避免的医疗纠纷.2000年全国326家医院调查显示,发生医疗纠纷的医院占98%.卫生部门统计,在医疗纠纷中,产科发生的医疗纠纷占各科的40%~50%[1].因此,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一直是护理管理者的工作重点.现对我院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策略探讨如下.
作者:陈德芬 刊期: 2011年第25期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过敏反应有增多的趋势.本文综述了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目的在于减少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的过敏因素,促进合理用药.中药注射液是我国独创的新剂型,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的特点.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品种增多,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致死亡病例报道日益增多,过敏反应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过敏反应即变态反应,是外源性抗原物质与体内抗体间所发生的一种非正常的免疫反应.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的发生可能与其成分本身、生产工艺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蒋洪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为满足复方制剂和临床联合用药的需要,药物配伍应用在药物制剂生产和临床用药中是经常发生的,也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进行药物配伍,其目的主要有复方配伍或联合用药发挥协同作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少或延缓耐药性发生及满足临床预防或治疗合并症需要等.因此,药物制剂之间的配伍是否科学、合理,对于增强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月兵;李莉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疼痛评估是控制癌痛的关键的一步,治疗开始前必须对疼痛做好详尽又全面的评估.通过评估,医师可了解疼痛的原因、部位、程度、性质,是持续还是间歇性及减轻或加重因素,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当药物,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在了解病史的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反应,这有助于发现那些需要特别精神心理支持的患者,以便做出相应的支持治疗.疼痛评估不足,是有效治疗癌症疼痛的大障碍.
作者:李树芬 刊期: 2011年第25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成为世界上四大慢性病之一[1],其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控制达标,对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合并症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崔红梅;孛淑霞 刊期: 2011年第25期
胃镜检查作为诊断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可靠的方法,是目前应用广的内镜检查.由于它是一种侵入性检查,一般都会引起恶心、呕吐、呛咳、咽部不适等反应,致使许多患者很难接受.而无痛胃镜检查是采用静脉推注丙泊芬注射液,使患者在浅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1].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侯网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上消化道动力障碍引起的相关性疾病,是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并伴有炎症的疾病[1].反流性食管炎常见症状有烧灼感、咽下疼痛、呕血和便血等症状,饮用酸性饮料症状加重,服用抗酸剂症状减轻,婴幼儿表现为喂食困难、烦躁、拒食、咽下疼痛[2].近年来,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因此,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新安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应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意识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动脉压.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意识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动脉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显著,催醒时间短,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亚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主要累及四肢关节、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致残率高,是世界上导致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发病率为0.32%~0.36%,目前对其尚无治愈的有效方法.给患者带来的大威胁是生理、心理、家庭生活、工作、经济状况、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负面影响[1].早期给予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健康自主效应,减少复发率,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英敏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鼻骨斜位螺旋CT高分辨薄层扫描(HRCT)在鼻区骨折诊断治疗和司法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5例鼻区骨折患者的临床及CT诊断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鼻骨斜位HRCT扫描、多平面重建(MPR)、SSD重建;159例加做横断位HRCT扫描.结果 205例鼻区骨折中单侧鼻骨骨折17例,双侧鼻骨骨折24例,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29例,单纯鼻中隔骨折3例,鼻中隔脱位4例,鼻颌缝分离14例,鼻骨间缝分离11例,鼻泪缝分离5例,鼻泪管骨折1例,泪骨骨折1例,单纯性眶内壁骨折27例,复合性骨折69例.结论 鼻骨斜位HRCT扫描是诊断鼻骨骨折首选检查方法,能提高鼻区细微骨折的检出率,对临床诊断治疗及法医学鉴定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家忠;王培昌;金炳智;刘明丽;杨瑞凡;陈孝谦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建立大印象减肥茶中山柰素含量测定方法,为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Hypersil ODS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54:46),检测波长367nm,流速1.0ml/min.结果 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峰形好,分离度好,杂质无干扰,山柰素在0.014~0.280μg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1%(RSD=1.2%),回归方程为Y=3887.4X-0.6384,r=0.9999.结论 该方法分离度高、专属性强、重现好,可有效用于大印象减肥茶中山柰素含量的测定.
作者:梁钰华;何正;梁丽嫦;袁江旭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佐小儿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0.2~0.4ml·kg-1·d-1 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10~15mg·kg-1·d-1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临床指标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喘憋缓解时间、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肺部哮喘音消失或明显减少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慧勤;罗家德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硝普钠辅治急性左心衰竭伴发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38例急性左心衰竭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硝普钠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普钠辅治急性左心衰竭伴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鲍东来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注射用灯盏花素由灯盏花素、甘露醇(辅料)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能,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等症.说明书中说明:可用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但近期我院外科护士在配伍时发现:灯盏花素溶于10%葡萄糖溶液250ml中,放置后有黄色小颗粒,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报道如下.
作者:王连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辅治喘息型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6例在吸氧、解痉、平喘以及抗炎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酮替芬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喘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韦茂汉;凌卫滨 刊期: 2011年第25期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保障患者健康是进行药品监督管理的根本目的.尽管要求药品要安全,但安全并不意味着药品无不良反应的发生.药品上市后,应用不断扩大,各种不良反应报道逐渐增多,药物能治疗疾病,但也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统计,我国不合理用药者占用药者的12%~30%,每年5000多万住院患者中至少有250万人因药品不良反应(ADR)而入院,其中50万人属严重不良反应,19.2万人因此而死亡[1].因此加强ADR监测和药品的风险管理已刻不容缓.
作者:李丽华;赵喜荣;郝晓菁;张占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旨在探索更好的慢性鼻窦炎治疗方案.方法 将6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利鼻片.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97.81%高于对照组的5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鼻片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粟红燕;杜再坪;杨登权;张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调查分析医院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现状.方法 对医院内科门诊患者及住院患者350例进行病史询问,了解其使用阿司匹林的情况.结果 194例门诊患者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02例(52.58%),156例住院患者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89例(57.05%);191例患者中因服药期间随意停药19例(9.95%),服药剂量不正确10例(5.24%).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在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越来越被临床认可,但使用时仍然存在对其认知的不足.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患者进行阿司匹林基本用药知识的教育,进一步提高患者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雷练仪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对野菊花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首先,采用95%乙醇组织破碎提取得到野菊花总提取物,然后用石油醚、石油醚∶乙酸乙酯(80:20,v/v)、乙酸乙酯、乙酸乙酯:95%乙醇(80:20,v/v)梯度萃取,再利用硅胶、ODS、SephadexLH-20等色谱层析方法对石油醚:乙酸乙酯(80:20,v/v)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3个化合物单体,并通过NMR、MS、IR、UV等手段鉴定其结构分别为:5,7,4′-二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1,小麦黄素);5,7,4′-三羟基黄酮(2,芹菜素);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3).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野菊花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青杰 刊期: 2011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