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东来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病或调解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近年来我国对ADR监测工作越来越重视,ADR事件的信息也越来越公开.尽管如此,许多人对ADR任然存在许多误解.有人认为,只有假药、质量不合格的劣药、医务人员或患者自己用药不当,才会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钟传书;刘学菲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评价来曲唑用于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30例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根椐治疗药物不同随机分为来曲唑组(给予来曲唑2.5mg口服,每天1次)和三苯氧胺组(给予三苯氧胺20mg口服),每组15例.完成3个周期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评定2组疗效.结果 来曲唑组总有效率为73.3%显著高于三苯氧胺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来曲唑应用于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秀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T型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1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A组采用T型钢板治疗,B组采用传统手法保守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复位效果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总有效率及复位效果满意度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更好地提高骨折块的稳定性,对正中神经的损伤小,功能活动恢复时间较短,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边绍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硝普钠辅治急性左心衰竭伴发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38例急性左心衰竭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硝普钠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普钠辅治急性左心衰竭伴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鲍东来 刊期: 2011年第25期
近年来,眼科中老年患者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多.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眼科手术的要求,我院开展了术前访视,注重访视技巧,根据访视结果制订护理计划,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52例,入选条件:(1)年龄60岁以上,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开眶手术的患者;(2)全身合并有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其中男23例,女29例;年龄61~85岁,中位年龄73岁;右眼30例,左眼22例;单眼视力>0.1者43例,0.1至数指/30cm者7例,光感2例.麻醉方法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睫状神经节阻滞.
作者:谢俊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处方59例股骨骨折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9例,男19例,女40例;年龄32~87岁,中位年龄67岁;其中股骨头坏死9例,股骨颈骨折48例,双关节强直性脊柱炎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例;术前合并高血压3例,合并糖尿病2例;住院时间16~26d.
作者:吴巧玲;顾小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糖异常的意义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151例住院的老年ACS患者做标准75g葡萄糖口服试验.根据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异常组(IFG组)、餐后血糖异常组(IGT组)和糖尿病(DM)组.利用心电图和B型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中大面积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率、心力衰竭发生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 DM组DM检出率均高于血糖正常组、IFG组及I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大面积心肌缺血/梗死率高于血糖正常组和IFG组,且DM组高于血糖正常组、IFG组和I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M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前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病死率高于前3组(P<0.05),且IFG组和IGT组病死率亦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 老年ACS患者血糖异常水平与心肌梗死及(或)心肌缺血范围、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密切相关,餐后血糖水平增高及DM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作者:陈龙营;张庆安;张广庆;武凤玉;辛德友 刊期: 2011年第25期
胃镜检查作为诊断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可靠的方法,是目前应用广的内镜检查.由于它是一种侵入性检查,一般都会引起恶心、呕吐、呛咳、咽部不适等反应,致使许多患者很难接受.而无痛胃镜检查是采用静脉推注丙泊芬注射液,使患者在浅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1].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侯网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比较腹股沟斜疝传统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腹股沟斜疝患者87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6例采用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41例采用Bassini修补法进行疝修补.记录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感染、切口积液、牵拉疼痛、异物感、坠胀感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4%低于对照组的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张力修补术用于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胜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刘文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第四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40余年,治学严谨,临床经验丰富,对各类常见及疑难内科杂病有独特见解,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诊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刘教授治疗胸痹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杜瑞斌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泛昔洛韦是嘌呤类核苷类似物,是喷昔洛韦的一种口服前体药物.泛昔洛韦被吸收后迅速脱乙酰基氧化生成喷昔洛韦.喷昔洛韦进入人体受病毒感染的细菌内转化成三磷酸喷昔洛韦.后者通过抑制病毒DNA的复制而发挥抗病毒作用.泛昔洛韦具有抗Ⅰ型、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HSV-Ⅱ)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活性.泛昔洛韦可用于带状疱疹、单纯性疱疹和生殖器疱疹的治疗,具有减轻、减少疱疹后神经疼痛症状、缓解皮肤疱疹的胃肠道并发症、缩短病程的特点.新近研究证实,该药还可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现就泛昔洛韦的临床研究情况概要综述如下.
作者:唐建涛;张志刚;马国静;柴振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过敏反应有增多的趋势.本文综述了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目的在于减少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的过敏因素,促进合理用药.中药注射液是我国独创的新剂型,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的特点.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品种增多,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致死亡病例报道日益增多,过敏反应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过敏反应即变态反应,是外源性抗原物质与体内抗体间所发生的一种非正常的免疫反应.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的发生可能与其成分本身、生产工艺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蒋洪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肝加欣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80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肝加欣治疗,对照组不使用任何保肝药物.治疗后比较2组肝损害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肝损害发生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肝加欣能够显著降低使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率,可有效避免药物性肝炎的发生.
作者:李文洪;周渊;唐晓琦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功能衰竭或突然死亡的分娩并发症,少见但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也是孕产妇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迅速出现,发展极快,可因心肺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失血性休克以及急性多功能脏器衰竭死亡.产妇病死率可高达86%[1].本文对我院12年中发生的8例羊水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发病可能的诱发因素,探讨预防羊水栓塞发生的措施及提高早期识别能力、抢救的关键环节,以期减少羊水栓塞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从而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
作者:余文丽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比较分析6~12月婴儿与自然群体3~4岁儿童眼屈光分布,为本地弱视防治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 随机收集3~4岁儿童317例(儿童组)与6~12岁婴儿237例(婴儿组),使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2组患儿进行屈光检查,对屈光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婴儿组远视性屈光占83.12%,近视性屈光占6.12%,混合散光占10.76%;儿童组远视性屈光占96.05%,近视性屈光占1.58%,混合散光占2.37%.2组近视性屈光和混合散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12岁婴儿的屈光状态呈不稳定状态,由近视状态向远视状态发展为主,由远视状态向近视状态发展为次.
作者:张春丽;张宁;陶晗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建立中药退黄外洗液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色谱柱:Phenomenex Gemini 5μm C18 110A 4.6×250.0mm 5micron;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5℃.结果 大黄酸在1.6576~33.1520μg/ml、大黄素在1.4976~29.9520μg/ml、大黄酚在1.7040~34.08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大黄酸平均回收率为99.07%,RSD为0.85%(n=5);大黄素为99.14%,RSD为1.08%(n=5);大黄酚为99.94%,RSD为0.77%(n=5);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专属性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宾驰;颜栋林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对人体危害极大,可有剧烈的胸痛、急性心力衰竭、休克、意识障碍、严重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常可危及生命.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肌梗死.因此,对于有心肌梗死症状的患者,应进行积极的预防.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1年第25期
通常情况下病房储存一定数量的药品,药品的管理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患者用药是否安全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重视.护理部通过对病房进行药品专项检查,发现病房药品管理存在很多漏洞,现将病房备用药品的贮存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尚慧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主要累及四肢关节、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致残率高,是世界上导致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发病率为0.32%~0.36%,目前对其尚无治愈的有效方法.给患者带来的大威胁是生理、心理、家庭生活、工作、经济状况、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负面影响[1].早期给予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健康自主效应,减少复发率,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英敏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对野菊花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首先,采用95%乙醇组织破碎提取得到野菊花总提取物,然后用石油醚、石油醚∶乙酸乙酯(80:20,v/v)、乙酸乙酯、乙酸乙酯:95%乙醇(80:20,v/v)梯度萃取,再利用硅胶、ODS、SephadexLH-20等色谱层析方法对石油醚:乙酸乙酯(80:20,v/v)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3个化合物单体,并通过NMR、MS、IR、UV等手段鉴定其结构分别为:5,7,4′-二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1,小麦黄素);5,7,4′-三羟基黄酮(2,芹菜素);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3).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野菊花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青杰 刊期: 2011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