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红梅;孛淑霞
在医学科学不断进步的今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尊重、沟通是影响服务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制度可缓解医患关系,增加医患间的信任,保证医患双方的利益,正确对待自己,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才能保证医疗服务工作顺利地完成[1].
作者:王伟;杨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疝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20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患儿术后无切口感染,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病侧局部均无明显瘢痕.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手术入路损伤小,操作简单,患儿痛苦少,恢复快.
作者:翟秋建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旨在探索更好的慢性鼻窦炎治疗方案.方法 将6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利鼻片.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97.81%高于对照组的5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鼻片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粟红燕;杜再坪;杨登权;张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急症,多数病情较重,合并症多,预后较差[1].为探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更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我院普外科于2009年11月-2011年1月对73例经手术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了术前、术后综合护理,护理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华珍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6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儿科病房护士108名和普通病房护士110名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儿科病房护士的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普通病房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因子分中除恐怖与精神病性2个因子分外,其余因子得分儿科病房护士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病房护士比较,儿科病房护士显示出较多的心理问题,常见的心理障碍为焦虑、抑郁及强迫.管理者及护理人员自身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维护和促进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胡晓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评价多糖铁胶囊治疗围生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8例围生期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12例给予多糖铁胶囊治疗,对照组106例给予硫酸亚铁治疗.4周后复查,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5.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低于对照组的2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糖铁胶囊治疗围生期缺铁性贫血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应作为治疗缺铁性贫血孕产妇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绍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患者,男,62岁,退休干部,心悸1周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平素自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每天2次,卡托普利25mg,每天3次,血压控制在140~160/80~100mm Hg,糖尿病史2年,诺和灵50 R16U、18U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近1周心悸乏力、活动后尤甚入院.查BP 150/100mm Hg,神清语利,毛发疏密适中,色黑,偶见白发,颈软,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5次/min,第一心音亢进,节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未及,双下肢略肿.
作者:教富娥;丛科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冠心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痉挛,其中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个常见临床类型.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增多,心脑血管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呈增长趋势,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城乡居民生命及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中药在防治冠心病心绞痛方面取得了很好疗效,现将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张莉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物理疗法联合强化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方法 对126例确诊为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外,加用脑反射治疗、穴位按摩、光疗、音乐疗法等物理治疗,每天1~2次,每月进行总结,及时调整其内容和进度,连续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对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价,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NE)对患者语言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预治后患者躯体生活自理能力量表(PSMS)、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及ADL评分均低于预治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治后患者的听理解力、复述、阅读、计算、朗读、命名方面能力评分明显高于预治前(P<0.05或P<0.01).结论 物理疗法、强化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语言能力和生活能力有明显提高,并对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魏淑芬;宋红霞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光学显微技术的应用源自显微镜的发明.自1590年Janssen发明显微镜以后,制造工艺和加工水平的改良促进了显微镜性能的提高[1].而光学显微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显微镜有了进一步发展.受可见光波长的限制,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一般不超过0.2μm.电子显微技术和近场光学扫描显微技术的出现使得分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2].而荧光显微技术的提出使得通过显微镜观察无色透明的生物标本成为现实.本文将结合显微镜的实现原理介绍基本的光学显微技术,并对这些技术在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高英 刊期: 2011年第25期
例1.患者,男,18岁.主因:心慌、乏力、嗜睡6h,呕吐、便血2h,于2010年12月16日2∶ 15入院.患者于6h前因参加重体力劳动后,出现心慌、周身乏力、嗜睡,未治疗,于2h前出现恶心,先后呕吐3次,均为红色血性胃内容物,每次约200ml,大便1次,呈柏油样便,约200ml,伴上腹部不适、口渴、大汗.既往有肝硬化病史10年,于1年前曾有过呕血史,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史,其母有肝炎病、溃疡病病史,系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作者:侯建国;孙光兴;乔瑞平;杨燕芬;尹丽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辅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心功能Ⅱ、Ⅲ级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6例予以常规强心、利尿、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治疗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和比索洛尔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心率、脉搏、血压、心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心率、脉搏及血压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率、脉搏及血压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均有显著变化(P<0.05或P<0.01);且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辅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慧敏;顾菁;李海云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脑复康)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应用银杏达莫30ml加入生理盐水静脉输注,15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同时服用脑复康片,每次0.2g,每天3次.对照组25例服用脑复康片,每次0.2g,每天3次.2组脑复康均连用2个月.2组均于治疗前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及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定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MMSE及HD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MMSE及H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脑复康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萍;王海洋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布拖县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县2004-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为84.8‰,呈逐渐下降趋势;死因前5位为肺炎、腹泻、原因不明、新生儿窒息、营养不良.结论 应当根据该县5岁以下儿童死因特点,加强围生期保健、婴幼保健工作,降低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
作者:苏光玉 刊期: 2011年第25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成为世界上四大慢性病之一[1],其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控制达标,对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合并症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崔红梅;孛淑霞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鼻骨斜位螺旋CT高分辨薄层扫描(HRCT)在鼻区骨折诊断治疗和司法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5例鼻区骨折患者的临床及CT诊断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鼻骨斜位HRCT扫描、多平面重建(MPR)、SSD重建;159例加做横断位HRCT扫描.结果 205例鼻区骨折中单侧鼻骨骨折17例,双侧鼻骨骨折24例,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29例,单纯鼻中隔骨折3例,鼻中隔脱位4例,鼻颌缝分离14例,鼻骨间缝分离11例,鼻泪缝分离5例,鼻泪管骨折1例,泪骨骨折1例,单纯性眶内壁骨折27例,复合性骨折69例.结论 鼻骨斜位HRCT扫描是诊断鼻骨骨折首选检查方法,能提高鼻区细微骨折的检出率,对临床诊断治疗及法医学鉴定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家忠;王培昌;金炳智;刘明丽;杨瑞凡;陈孝谦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1],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右下腹或脐周阵发性隐痛或痉挛性痛,有压痛但无反跳痛,呈阵发性发作,痛点多不固定,范围较大,无肌紧张[2],超声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以往主要靠病史、症状、体征来确诊,高频彩超的普及应用为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为正确治疗争取了时间.
作者:马筱聪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 将300例ASA Ⅰ~Ⅱ级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孕妇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芬太尼组(F组)及丙泊酚组(B组),各100例.比较3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并观察注药前、注药后3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术中镇痛效果、术后宫缩镇痛效果,观察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及麻醉后并发症.结果 L组和F组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3min,3组患者血压、HR及SpO2水平均下降(P<0.05),B组患者SBP、DB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L组和F组术中镇痛效果及术后宫缩痛效果均优于B组(P<0.05),F组术中舌后坠、呼吸暂停、术后头晕、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B组(P<0.05),L组、F组苏醒期兴奋躁动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红春;任永伦;杨丽佳;黄超;杨剑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9例UAP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辛伐他汀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辅治UPA疗效较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克玲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比较分析6~12月婴儿与自然群体3~4岁儿童眼屈光分布,为本地弱视防治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 随机收集3~4岁儿童317例(儿童组)与6~12岁婴儿237例(婴儿组),使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2组患儿进行屈光检查,对屈光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婴儿组远视性屈光占83.12%,近视性屈光占6.12%,混合散光占10.76%;儿童组远视性屈光占96.05%,近视性屈光占1.58%,混合散光占2.37%.2组近视性屈光和混合散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12岁婴儿的屈光状态呈不稳定状态,由近视状态向远视状态发展为主,由远视状态向近视状态发展为次.
作者:张春丽;张宁;陶晗 刊期: 2011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