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慧敏;顾菁;李海云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病或调解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近年来我国对ADR监测工作越来越重视,ADR事件的信息也越来越公开.尽管如此,许多人对ADR任然存在许多误解.有人认为,只有假药、质量不合格的劣药、医务人员或患者自己用药不当,才会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钟传书;刘学菲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疼痛评估是控制癌痛的关键的一步,治疗开始前必须对疼痛做好详尽又全面的评估.通过评估,医师可了解疼痛的原因、部位、程度、性质,是持续还是间歇性及减轻或加重因素,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当药物,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在了解病史的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反应,这有助于发现那些需要特别精神心理支持的患者,以便做出相应的支持治疗.疼痛评估不足,是有效治疗癌症疼痛的大障碍.
作者:李树芬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应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意识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动脉压.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意识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动脉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显著,催醒时间短,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亚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嵩县城镇职工乙型肝炎感染情况,为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对嵩县城镇职工6100人进行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104人,阳性率为1.70%,其中男73人(2.35%),女31人(1.03%);HBsAb阳性3421人,阳性率为56.08%;有46人单项HBcAb-IgG阳性,占0.75%;其余2529人为乙型肝炎五项全阴(41.46%).嵩县城镇职工的HBsAg携带率(1.70%)显著低于卫生部公布的全国15~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8.57%)(P<0.05),但其HBsAb阳性率(56.08%)显著高于全国HBsAb阳性率(47.38%)(P<0.05).结论 通过调查,总结原因,以期改善该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作者:高娅;翟丽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它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老年人是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人群,合理选择降压药物,是防止和减缓老年人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对合理应用降压药物简述如下.
作者:卢建军;邓东华;李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辅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嗪10mg口服,每天2次;地芬尼多25mg口服,每天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咯地尔2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组均用药5d.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咯地尔辅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安俊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白冰连滴耳液治疗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将337例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9例和对照组148例.治疗组给予白冰连滴耳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冰连滴耳液治疗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白荣蕾;韩秀华;于彦录;郭之银;郭保祥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注射用灯盏花素由灯盏花素、甘露醇(辅料)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能,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等症.说明书中说明:可用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但近期我院外科护士在配伍时发现:灯盏花素溶于10%葡萄糖溶液250ml中,放置后有黄色小颗粒,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报道如下.
作者:王连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评价多糖铁胶囊治疗围生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8例围生期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12例给予多糖铁胶囊治疗,对照组106例给予硫酸亚铁治疗.4周后复查,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5.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低于对照组的2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糖铁胶囊治疗围生期缺铁性贫血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应作为治疗缺铁性贫血孕产妇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绍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护理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是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和健康服务过程中所遵循的行为标准,是护理人员素质、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也是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良好的护理礼仪不但可营造完美的医疗护理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充满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而且优美的仪表、端庄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还可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使患者在心理上得以平衡和稳定,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服务工作质量[1].
作者:张林红;李玉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糖异常的意义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151例住院的老年ACS患者做标准75g葡萄糖口服试验.根据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异常组(IFG组)、餐后血糖异常组(IGT组)和糖尿病(DM)组.利用心电图和B型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中大面积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率、心力衰竭发生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 DM组DM检出率均高于血糖正常组、IFG组及I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大面积心肌缺血/梗死率高于血糖正常组和IFG组,且DM组高于血糖正常组、IFG组和I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M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前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病死率高于前3组(P<0.05),且IFG组和IGT组病死率亦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 老年ACS患者血糖异常水平与心肌梗死及(或)心肌缺血范围、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密切相关,餐后血糖水平增高及DM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作者:陈龙营;张庆安;张广庆;武凤玉;辛德友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该院3种清洁手术(颅脑、骨科、眼内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 调查该院2010年1-12月期间的111例(129例次)3种清洁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129例次清洁手术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100.00%.其中术前未应用13例次,术前应用≤2h者95例次,>2h者21例次;术中追加8例次;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其中应用时间≤24h者6例次,24h~48h者18例次,超过2d者105例次.结论 该院3种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梁汉钦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1],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右下腹或脐周阵发性隐痛或痉挛性痛,有压痛但无反跳痛,呈阵发性发作,痛点多不固定,范围较大,无肌紧张[2],超声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以往主要靠病史、症状、体征来确诊,高频彩超的普及应用为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为正确治疗争取了时间.
作者:马筱聪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创伤骨科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措施.方法 将38例骨科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观察组于围术期使用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不采用抗栓溶栓措施.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2%高于对照组的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7.26±10.55)d短于对照组的(32.66±10.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静脉血栓起病比较隐蔽,在骨科围术期应加强警惕.使用血塞通注射液防治深静脉血栓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在防治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鹏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抗生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医院2010年门诊处方中抗生素类处方101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生素应用存在的问题中,用药时间不合理所占比例大,其次是选择溶媒不当.结论 应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执行<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及时查找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合用应用抗生素.
作者:麻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近年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意外怀孕的人工流产,因其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少,越来越受到广大育龄妇女及医师的重视和欢迎.但也有流产不全、大出血、流血时间过长而引起盆腔感染等不利因素存在.自2007年以来来我站行药物流产的育龄妇女,通过护理人员配合医师细致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无1例发生大出血和感染,受到育龄妇女和医师的肯定和好评.现将观察经验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郑惠;王燕平;朱雪荣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晕厥是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短暂的、自限性的意识丧失症状,在发生意识丧失前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眼花、出冷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1].本文对我院门诊手术室术后晕厥的病因和防护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方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患者,男,85岁,因外伤后右髋关节活动障碍1d入院.查体:右下肢外旋畸形,大转子部叩击痛明显,髋关节活动障碍.骨盆正位X线片示右股骨颈骨折头下型.临床诊断:右股骨颈骨折.入院后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前查血小板:150×109/L,术前1d应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次日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650ml.术后6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2500U,此后每天1次皮下注射5000U.术后6d查血小板40×109/L停用低分子肝素钠并应用激素治疗,术后7d查血小板20×109/L继续应用激素及1个单位血小板治疗,术后8d查血小板10×109/L,患者出现喘憋、皮肤淤斑,肺部CT广泛肺栓塞,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作者:智慧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心肌病.其主要的病理基础是心脏扩大和心室收缩功能降低,临床表现主要是心功能不全的症状,然而早期病例的症状可不明显.本文对7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丽;陈为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更适合老年患者静脉采血的方法,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轻血管损伤、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将84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3例采用传统法采血,试验组423例采用改良法采血.比较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舒适度、拔针后穿刺点出血及皮下淤血现象.结果 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舒适度和按压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患者采用改良后的静脉采血法能有效增加舒适度,减轻穿刺点出血及皮下淤血现象.
作者:仝开美 刊期: 2011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