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辅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姜慧敏;顾菁;李海云

关键词:心力衰竭, 慢性, 老年人, 缬沙坦, 比索洛尔
摘要: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辅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心功能Ⅱ、Ⅲ级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6例予以常规强心、利尿、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治疗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和比索洛尔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心率、脉搏、血压、心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心率、脉搏及血压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率、脉搏及血压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均有显著变化(P<0.05或P<0.01);且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辅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师处方行为分析的研究现状

    在不断加强安全用药、规范用药、加强行业规范以及全民普及医疗保险的大环境中,研究医师处方行为及影响因素,对医疗改革方案政策的制定、医院药事的管理、制药企业的行为控制、医师的合理用药、医师的处方规范、患者用药管理、制药企业销售政策的制定以及提高医师处方的经济性等方面都会有所帮助.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的详细分析发现,国外学术界对医师处方行为的研究要远早于国内.

    作者:毛华娟;戴伟辉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脑复康)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应用银杏达莫30ml加入生理盐水静脉输注,15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同时服用脑复康片,每次0.2g,每天3次.对照组25例服用脑复康片,每次0.2g,每天3次.2组脑复康均连用2个月.2组均于治疗前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及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定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MMSE及HD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MMSE及H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脑复康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萍;王海洋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护理体会

    胃镜检查作为诊断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可靠的方法,是目前应用广的内镜检查.由于它是一种侵入性检查,一般都会引起恶心、呕吐、呛咳、咽部不适等反应,致使许多患者很难接受.而无痛胃镜检查是采用静脉推注丙泊芬注射液,使患者在浅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1].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侯网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严格药物制剂配伍保障用药安全——以抗病毒颗粒和强力枇杷露联合用药为例

    为满足复方制剂和临床联合用药的需要,药物配伍应用在药物制剂生产和临床用药中是经常发生的,也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进行药物配伍,其目的主要有复方配伍或联合用药发挥协同作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少或延缓耐药性发生及满足临床预防或治疗合并症需要等.因此,药物制剂之间的配伍是否科学、合理,对于增强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月兵;李莉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卡马西平不良反应

    卡马西平的化学结构近似于三环类抗抑郁药,是一种钠通道阻滞药,可使动作电位兴奋期延长,抑制丘脑腹前核到额叶的神经兴奋传导,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痛、癫痫、精神性疾病.因每位患者的病情差异,临床用药时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和他药合用,随着卡马西平临床应用的增多,特别是合并用药的增多,其药品不良反应(ADR)呈现严重及增多的趋势,有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1].笔者就1年来我院使用卡马西平的情况及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卡马西平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卡马西平提供参考.

    作者:夏益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自拟止痛通经汤佐治原发性痛经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药佐治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和芬必得(布洛芬缓解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止痛通经汤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佐治原发性痛经疗效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淑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双胎之一胎死宫内27例分析

    笔者对199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双胎产妇进行观察,发现1胎胎死宫内者27例,现对其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共有双胎产妇312例,其中因一胎死亡后入院或在院内发生一胎死亡者27例,发生率为8.65%,中位年龄25.48岁,一胎儿发生死亡的孕周为10~40(33±3)周.双胎类型中因性别不同肯定为双卵双胎者9例,单绒毛膜单卵双胎10例,双绒毛膜双羊膜双胎8例.

    作者:崔玉萍;杨春霞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如何加强医患沟通

    在医学科学不断进步的今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尊重、沟通是影响服务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制度可缓解医患关系,增加医患间的信任,保证医患双方的利益,正确对待自己,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才能保证医疗服务工作顺利地完成[1].

    作者:王伟;杨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分析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它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老年人是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人群,合理选择降压药物,是防止和减缓老年人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对合理应用降压药物简述如下.

    作者:卢建军;邓东华;李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老年髋骨骨折49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髋部骨折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极易因外力作用发生髋部骨折.目前,手术仍是较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老年患者大多并存有多脏器功能不全,手术的危险性高,术后易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因此,做好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和预防并发症尤为重要.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49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通过加强围术期护理,收到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金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小儿咳喘灵泡腾片佐治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咳喘灵泡腾片佐治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支气管肺炎患儿106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咳喘灵泡腾片;对照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肺力咳合剂.比较2组疗效及症状、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咳喘灵泡腾片佐治支气管肺炎具有退热快、肺部啰音消失早、疗程短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星虹;唐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四肢骨折患者74例术后护理体会

    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共收治四肢骨折患者74例,通过有效的临床治疗与术后精心细致的护理,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74例,男45例,女29例,年龄15~64岁,中位年龄27.9岁.其中车祸伤59例,坠落伤15例;胫腓骨骨折57例,股骨骨折7例,肱骨骨折5例,桡骨远端粉碎骨折5例.本组病例均采用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行石膏外固定.通过术后精心细致的护理,患者平均住院4周,出院短随访6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无明显功能障碍.

    作者:任彩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灯盏花素与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禁忌

    注射用灯盏花素由灯盏花素、甘露醇(辅料)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能,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等症.说明书中说明:可用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但近期我院外科护士在配伍时发现:灯盏花素溶于10%葡萄糖溶液250ml中,放置后有黄色小颗粒,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报道如下.

    作者:王连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病房药品管理中的护理差错隐患

    通常情况下病房储存一定数量的药品,药品的管理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患者用药是否安全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重视.护理部通过对病房进行药品专项检查,发现病房药品管理存在很多漏洞,现将病房备用药品的贮存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尚慧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改良静脉采血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更适合老年患者静脉采血的方法,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轻血管损伤、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将84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3例采用传统法采血,试验组423例采用改良法采血.比较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舒适度、拔针后穿刺点出血及皮下淤血现象.结果 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舒适度和按压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患者采用改良后的静脉采血法能有效增加舒适度,减轻穿刺点出血及皮下淤血现象.

    作者:仝开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多糖铁胶囊治疗围生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多糖铁胶囊治疗围生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8例围生期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12例给予多糖铁胶囊治疗,对照组106例给予硫酸亚铁治疗.4周后复查,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5.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低于对照组的2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糖铁胶囊治疗围生期缺铁性贫血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应作为治疗缺铁性贫血孕产妇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绍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鼻骨斜位螺旋CT高分辨薄层扫描在鼻区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鼻骨斜位螺旋CT高分辨薄层扫描(HRCT)在鼻区骨折诊断治疗和司法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5例鼻区骨折患者的临床及CT诊断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鼻骨斜位HRCT扫描、多平面重建(MPR)、SSD重建;159例加做横断位HRCT扫描.结果 205例鼻区骨折中单侧鼻骨骨折17例,双侧鼻骨骨折24例,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29例,单纯鼻中隔骨折3例,鼻中隔脱位4例,鼻颌缝分离14例,鼻骨间缝分离11例,鼻泪缝分离5例,鼻泪管骨折1例,泪骨骨折1例,单纯性眶内壁骨折27例,复合性骨折69例.结论 鼻骨斜位HRCT扫描是诊断鼻骨骨折首选检查方法,能提高鼻区细微骨折的检出率,对临床诊断治疗及法医学鉴定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家忠;王培昌;金炳智;刘明丽;杨瑞凡;陈孝谦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尼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脂质体、顺铂辅治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晚期鼻咽癌(NPC)患者应用尼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脂质体、顺铂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6例晚期NPC患者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脂质体、顺铂方案治疗:尼妥珠单抗200mg,每周1次,连用6个周期,之后同剂量每2周1次进行巩固治疗,至病情进展停用;紫杉醇脂质体175mg/m2静脉滴注;顺铂(DDP) 75mg/m2 静脉滴注,分3d用,21d为1个周期.治疗后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18.75%),部分缓解12例(75.00%),疾病稳定1例(6.25%),进展0例,总有效率(RR)为93.75%.1年总生存率(OS)为93.75%,1年无瘤生存率(DFS)为87.5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关节肌肉疼痛,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8.7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脂质体、顺铂辅治晚期NPC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倩之;罗以;袁志军;朱跃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护理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护理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是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和健康服务过程中所遵循的行为标准,是护理人员素质、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也是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良好的护理礼仪不但可营造完美的医疗护理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充满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而且优美的仪表、端庄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还可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使患者在心理上得以平衡和稳定,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服务工作质量[1].

    作者:张林红;李玉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刘文峰治疗胸痹经验

    刘文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第四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40余年,治学严谨,临床经验丰富,对各类常见及疑难内科杂病有独特见解,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诊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刘教授治疗胸痹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杜瑞斌 刊期: 2011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