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分析

卢建军;邓东华;李维

关键词:老年人, 高血压, 合理用药
摘要: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它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老年人是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人群,合理选择降压药物,是防止和减缓老年人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对合理应用降压药物简述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处方分析

    目的 探讨抗生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医院2010年门诊处方中抗生素类处方101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生素应用存在的问题中,用药时间不合理所占比例大,其次是选择溶媒不当.结论 应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执行<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及时查找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合用应用抗生素.

    作者:麻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医师处方行为分析的研究现状

    在不断加强安全用药、规范用药、加强行业规范以及全民普及医疗保险的大环境中,研究医师处方行为及影响因素,对医疗改革方案政策的制定、医院药事的管理、制药企业的行为控制、医师的合理用药、医师的处方规范、患者用药管理、制药企业销售政策的制定以及提高医师处方的经济性等方面都会有所帮助.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的详细分析发现,国外学术界对医师处方行为的研究要远早于国内.

    作者:毛华娟;戴伟辉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病房药品管理中的护理差错隐患

    通常情况下病房储存一定数量的药品,药品的管理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患者用药是否安全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重视.护理部通过对病房进行药品专项检查,发现病房药品管理存在很多漏洞,现将病房备用药品的贮存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尚慧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野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对野菊花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首先,采用95%乙醇组织破碎提取得到野菊花总提取物,然后用石油醚、石油醚∶乙酸乙酯(80:20,v/v)、乙酸乙酯、乙酸乙酯:95%乙醇(80:20,v/v)梯度萃取,再利用硅胶、ODS、SephadexLH-20等色谱层析方法对石油醚:乙酸乙酯(80:20,v/v)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3个化合物单体,并通过NMR、MS、IR、UV等手段鉴定其结构分别为:5,7,4′-二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1,小麦黄素);5,7,4′-三羟基黄酮(2,芹菜素);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3).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野菊花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青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卡马西平不良反应

    卡马西平的化学结构近似于三环类抗抑郁药,是一种钠通道阻滞药,可使动作电位兴奋期延长,抑制丘脑腹前核到额叶的神经兴奋传导,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痛、癫痫、精神性疾病.因每位患者的病情差异,临床用药时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和他药合用,随着卡马西平临床应用的增多,特别是合并用药的增多,其药品不良反应(ADR)呈现严重及增多的趋势,有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1].笔者就1年来我院使用卡马西平的情况及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卡马西平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卡马西平提供参考.

    作者:夏益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以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方法 对2006-2010年感染性疾病科从事护理工作人员45名进行调查,分析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情况.结果 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锐器刺伤所占比例较高.结论 要强化必要防护措施,确保职业安全.

    作者:刘平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我院3种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3种清洁手术(颅脑、骨科、眼内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 调查该院2010年1-12月期间的111例(129例次)3种清洁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129例次清洁手术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100.00%.其中术前未应用13例次,术前应用≤2h者95例次,>2h者21例次;术中追加8例次;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其中应用时间≤24h者6例次,24h~48h者18例次,超过2d者105例次.结论 该院3种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梁汉钦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冠心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痉挛,其中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个常见临床类型.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增多,心脑血管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呈增长趋势,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城乡居民生命及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中药在防治冠心病心绞痛方面取得了很好疗效,现将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张莉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分析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它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老年人是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人群,合理选择降压药物,是防止和减缓老年人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对合理应用降压药物简述如下.

    作者:卢建军;邓东华;李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及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探讨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年高血压的患病人数日益增多,且在诸多方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1].因此,迫切需要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使其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2].为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如何合理选择药物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忠东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静脉输液是护理临床技能操作中常进行的一项工作,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我院从2009年4月-2010年12月,共发生输液不良事件10例,其中患者投诉3例,药物丢失2例,输液错误5例.现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管理措施.

    作者:吴桂萍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术剔除子宫肌瘤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麻醉成功后于阴道后穹窿及直肠分别置入米索前列醇2枚(400μg),胎儿取出后子宫壁肌内注射缩宫素20U及静脉注射缩宫素20U;对照组仅于胎儿取出后子宫壁肌内注射缩宫素20U及静脉注射缩宫素20U.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产褥病发生时间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褥病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应用米索前列醇安全有效.

    作者:梁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2种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连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对照组给予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剂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可加快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谢本招;曹颖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女性艾滋病患者接受奈韦拉平抗病毒治疗方案致肝毒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女性艾滋病患者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时使用奈韦拉平(NVP)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否会增加肝毒性.方法 选取女性艾滋患者158例,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者86例设为高CD4+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者72例设为低CD4+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检测肝功能、血常规、CD4+ T淋巴细胞等,分析2组患者3个月内的肝功能变化,并观察2组肝损害程度.结果 低CD4+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CD4+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TBI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肝损害程度明显增加(P<0.05),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奈韦拉平发生肝毒性较常见,女性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时使用含有奈韦拉平的治疗方案未增加肝毒性.

    作者:杨成彬;梁成;岑一虎;伍敏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小儿咳喘灵泡腾片佐治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咳喘灵泡腾片佐治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支气管肺炎患儿106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咳喘灵泡腾片;对照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肺力咳合剂.比较2组疗效及症状、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咳喘灵泡腾片佐治支气管肺炎具有退热快、肺部啰音消失早、疗程短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星虹;唐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丁咯地尔辅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辅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嗪10mg口服,每天2次;地芬尼多25mg口服,每天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咯地尔2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组均用药5d.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咯地尔辅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安俊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美托洛尔致白发脱发1例

    患者,男,62岁,退休干部,心悸1周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平素自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每天2次,卡托普利25mg,每天3次,血压控制在140~160/80~100mm Hg,糖尿病史2年,诺和灵50 R16U、18U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近1周心悸乏力、活动后尤甚入院.查BP 150/100mm Hg,神清语利,毛发疏密适中,色黑,偶见白发,颈软,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5次/min,第一心音亢进,节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未及,双下肢略肿.

    作者:教富娥;丛科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眼科老年患者术前访视探讨

    近年来,眼科中老年患者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多.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眼科手术的要求,我院开展了术前访视,注重访视技巧,根据访视结果制订护理计划,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52例,入选条件:(1)年龄60岁以上,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开眶手术的患者;(2)全身合并有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其中男23例,女29例;年龄61~85岁,中位年龄73岁;右眼30例,左眼22例;单眼视力>0.1者43例,0.1至数指/30cm者7例,光感2例.麻醉方法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睫状神经节阻滞.

    作者:谢俊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疝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20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患儿术后无切口感染,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病侧局部均无明显瘢痕.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手术入路损伤小,操作简单,患儿痛苦少,恢复快.

    作者:翟秋建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光学显微技术与应用

    光学显微技术的应用源自显微镜的发明.自1590年Janssen发明显微镜以后,制造工艺和加工水平的改良促进了显微镜性能的提高[1].而光学显微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显微镜有了进一步发展.受可见光波长的限制,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一般不超过0.2μm.电子显微技术和近场光学扫描显微技术的出现使得分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2].而荧光显微技术的提出使得通过显微镜观察无色透明的生物标本成为现实.本文将结合显微镜的实现原理介绍基本的光学显微技术,并对这些技术在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高英 刊期: 2011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