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力·艾麦特;张莲;谢党恩
食管癌在我国是仅次于胃癌的消化道常见肿瘤,多为鳞癌.对于早期及中期患者,多在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选择手术切除.晚期食管癌患者因食管狭窄而导致吞咽困难,而食管支架的应用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提高了食管良、恶性狭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2003年9月-2011年3月完成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及食管瘘患者共86例,手术成功率100%,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永芳;王鹏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踝关节骨折属关节内骨折,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为早期活动提供充分稳定性.踝穴的稳定性是由骨的形态和骨的韧带结构系统共同支撑的,踝关节骨折是否需要手术,不仅仅取决于骨折类型,软组织薄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2007年2月-2010年8月我科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8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季有亮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肾移植患者环孢素A(CsA)血药浓度变化情况,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0年1月我院197例肾移植受者术后CsA血药浓度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97例肾移植患者906例次CsA血药浓度监测中,达到有效血药浓度(100~400μg/L)569例次(62.8%),平均浓度为(175.33±65 97)μg/L;低于有效血药浓度(<100μg/L)145例次(16.0%),平均浓度为(72.99±19.22)μg/L;高于有效血药浓度(>400μg/L)192例次(21.2%),平均浓度为(808.25±279.78)μg/L.结论根据患者CsA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可避免毒性反应和排异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庆娥 刊期: 2011年第26期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结膜囊内致病菌种的耐药性、药敏性也在变化,避免眼内感染是眼科手术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眼科术前结膜囊冲洗彻底与否对手术至关重要,如何选用舒适、清洁、抑菌、安全、有效而又经济的冲洗液,提供清洁的手术区域,减少眼内炎的发生,是眼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结膜囊冲洗是眼科手术前的常规术野消毒环节,理想的冲洗液既要有消毒效果、又要对眼部的不良反应轻,从而提高手术效果[1].目前,国内对结膜囊冲洗液的选用尚无统一标准,各家医院眼科使用的结膜囊冲洗液不一致.本资料根据近年来临床眼科在结膜囊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及对各种临床应用的结膜囊冲洗液作一概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莫贻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小儿疝手术一般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但常常出现用药量已经偏大但仍然躁动的情况.2008年1月-2010年1月笔者试用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小儿疝手术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期行疝手术患儿80例,年龄2~6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
作者:陈文豪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沧州市公共场所女性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2009年对公共场所女性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公共场所女性从业人员对艾滋病认知率逐年提高,但也存在着对日常生活不传播艾滋病的认识误区.结论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水平.
作者:李晓梅;阎瑞霞;王金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0.25%甲磺酸罗比卡因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安全性及其麻醉效果.方法 80例上肢手术患儿随机分为R组和B组各40例,B组局麻药使用0.25%布比卡因,R组使用0.25%甲磺酸罗比卡因.观察2组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麻醉起效时间、术中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氯胺酮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R组麻醉起效时间较B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R组发生霍纳综合征2例,B组在阻滞后即刻发生抽搐1例.结论 0.25%甲磺酸罗比卡因用于小儿臂丛神经阻滞,安全性高,麻醉效果满意,并发症少,较0.25%布比卡因更适用于小儿上肢手术.
作者:李成宏;沈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奥硝唑是继甲硝唑、替硝唑之后的第3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该药抗菌、杀虫活性高,体内半衰期长,组织渗透性好,不良反应较小,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厌氧菌、阿米巴原虫、贾滴虫、毛滴虫等引起的感染.头孢噻肟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对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及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淋球菌都有较强大的抗菌活性,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在临床上对于混合感染,2种药物经常联合应用.但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也发现了在联合应用中药物的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
作者:李华芹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碳酸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 拟行阑尾切除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A、B、C、D组各40例,A组予1.72%碳酸利多卡因,B组予2%盐酸利多卡因,C组予1.72%碳酸利多卡因复合2%盐酸利多卡因,D组予1.72%碳酸利多卡因复合2%盐酸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麻醉.观察4组患者术后舒适度(BCS)评分,监测并记录麻醉不良反应,感觉神经阻滞情况(采用针刺皮肤法)、切皮前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和术前(T0)、切皮(T1)、术毕(T2)的HR、MAP、SpO2.结果 A组、B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C组、D组;BCS评分D组低于其他组;A组、C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高平面时间显著短于B组、D组;A组、C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优于B组、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1 72%碳酸利多卡因复合2%盐酸利多卡因(3:1)用于硬膜外麻醉效果好.
作者:刘波;王两忠;王雪莲 刊期: 2011年第26期
患儿在家长的陪护下,因牙痛或牙外伤等症状来口腔科就诊时,对看到的一切,常常感到害怕和恐惧,有些患儿表现哭闹、不合作,给牙病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对患儿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何帮助和管理好不合作的儿童克服看牙时的惧怕心理以及牙痛时选择镇静技术,就成了口腔科医师探讨解决的主要问题.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外界的适应力还较弱,易产生恐惧心理,不能配合治疗,现针对不同儿童行为所采用的管理和镇静技术探讨如下.
作者:祖力皮也木·阿布都热合曼;张莲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早期分阶段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分阶段早期康复护理指导,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2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和肢体功能(Fugl Meyen积分).结果 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Fugl Meyer积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指导,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郑凤霄;李来有;韩颖;李欣 刊期: 2011年第26期
我院2008-2010年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50例,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后痊愈40例,死亡10例.现将其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0例,其中由于助产时外力作用不当而致胎儿头颅变形引起损伤性颅内出血8例,多合并有缺氧性出血.宫内窒息20例,出生后发生窒息30例,其中1例窒息长达40min.
作者:黄锋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微管微创无痛人工流产术与药物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440例要求终止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无痛人工流产术,对照组采用药物流产术.观察2组流产效果、腹痛发生率、阴道出血及月经复潮时间.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对照组中度腹痛68例(30 91%),其他不良反应轻微,观察组无腹痛发生.结论 微管微创无痛人工流产术与药物流产相比,具有疼痛小、出血少、恢复快、完全流产率高等优点,是终止早孕的较理想选择.
作者:赵志宇;王会玲;冯美玲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时间治疗学在非杓型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非杓型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根据不同时间给药,对照组在早晨6∶00~7∶00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组在晚上18∶00~19∶00服用降压药物,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2组治疗后血压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时间治疗学,能使血压控制到比较理想的水平,多数患者可恢复24h血压的昼夜节律,降低靶器官损害.
作者:郑晓玲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动脉血、末梢血标本血糖仪测定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择30例住院患者,对其动脉血和末梢血标本用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值.比较2种方法测定的结果.结果 动脉血标本血糖值为(8.2±1.8)mmol/L,末梢血标本血糖值为(8.8±1.5)mmol/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可以用动脉血直接监测末梢血糖.
作者:刘小妹;吴雪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型胸痹的疗效.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服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倍他乐克.2组对原发病治疗用药不变,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4 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型胸痹疗效肯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艳玲;牛明慧 刊期: 2011年第26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增多,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对其生命和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其突出优点是创伤小、低风险、疗效显著[1、2].我院2002年10月-2007年3月完成心脏介入手术4967例,经护理人员的严密观察和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治疗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林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化学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PICC导管为乳腺癌患者化疗提供了安全、方便的治疗途径,对保证化疗计划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PDCA循环理论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适应性运行质量管理的方法[2].其特点是细节量化,环节监控,全程互动.我科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乳腺癌PICC留置患者的管理中,对于PICC留置者实施全程环节质量控制,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爱民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查2011年3~5月门诊处方21450张,筛选出含抗菌药物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资料,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 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0.5%,其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处方236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3.61%.结论 该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偏高,须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
作者:陈楚雄;罗嘉玲;刘超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机械通气可改善患者通气和换气功能,减少呼吸做功,而对于自主呼吸较强的患者,如果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不协调或发生对抗,则可增加呼吸做功的消耗,如处理不当会加重患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现回顾性分析我科人机对抗患者102例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作者:赵志梅;姚振秀;庞晓军 刊期: 2011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