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

陈楚雄;罗嘉玲;刘超平

关键词:抗菌药物, 处方分析,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查2011年3~5月门诊处方21450张,筛选出含抗菌药物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资料,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 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0.5%,其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处方236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3.61%.结论 该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偏高,须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 13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采用后踝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80.3%高于对照组的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效果优于外固定.

    作者:王卫军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病区药房药品有效期管理

    药品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合格的期限,要求使用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使用.药品管理法规定,超过有效期的药品按伪劣药品处理.如何做好药品效期的有效管理是每个药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减少资源浪费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就本院病区药房的一些成熟做法及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薛燕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体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1].目前,中药注射剂在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临床应用的一大类药物.然而,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现象已相当普遍.因此,本资料从各方面来分析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使用原因,以求充分发挥中药注射剂的优势,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王瑞芹;冯锐;王欣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脂肪肝患者疗效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脂肪肝患者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脂肪肝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出院后在强化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药物治疗、戒烟限酒、定期复诊、按时服药、家庭配合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分别于3、6、12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3、6、12个月后观察组TG与B型超声的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大大提高脂肪肝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古力·艾麦特;张莲;谢党恩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我院住院药房的退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住院药房退药现状及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分类统计该院住院药房2010年1~6月份各病区退药情况.结果 退药主要集中在内科、外科和ICU.退药原因主要为护士因素和医师因素.结论 建议加大合理用药宣传,完善信息系统管理和加强沟通,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以减少病区药房退药现象.

    作者:邓树强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体会

    肺炎支原体(MP)肺炎是因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多发于秋冬季节,以青少年儿童发病较多,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此病体征表现轻重不一,常伴有肺外合并症,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且可发生周期性流行,较为迁延,临床治疗较为困难.现对2009年9月-2010年9月我科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作芬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有效识别风险是护理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风险可能存在于包括管理在内的各个环节[1].由于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护士与患者接触机会多,也是医疗行为终实施者,故出现护理风险概率相对较高[2].呼吸内科患者多以老年患者为主,其各个脏器功能衰退,免疫力低下,复合病多,病情重,变化快,突发事件多,猝死率高,使其成为风险管理高危人群.自2009年以来我科尝试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通过有效护理风险管理,完善和制定相应管理对策,加大了护理安全管理.

    作者:李光华;秦立玲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近年来,因使用中药而产生不良反应的频率越来越高,轻者会带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的损害,给患者带来痛苦,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必须加强用药安全管理.现就临床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刘雪芳;姚晓霞;林争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纳洛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CHF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纳洛酮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2周后比较2组血浆BNP水平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低于治疗前,6min步行距离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纳洛酮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可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有效降低血浆BNP水平.

    作者:周月涛;张爱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血浆葡萄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本文对我科2008-2010年收治的低血糖症患者20例加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防护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鑫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儿科门诊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对策

    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与患儿之间为了治疗性的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护士在护患关系中占主导地位,这表明护士的行为直接影响着护患关系的好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及患儿家属维权意识的增强,人民对身体健康与与之密切相关的护理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护士稍有不留意,就会引起患儿家属的不满和投诉.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儿科医院,每天有3000~4000例患儿来门诊就医,如何适应时代需求,进行良好沟通,达到患儿家属满意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是儿科护理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护患关系的重要性,常见的护患纠纷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丽珍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沧州市公共场所女性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

    目的 了解沧州市公共场所女性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2009年对公共场所女性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公共场所女性从业人员对艾滋病认知率逐年提高,但也存在着对日常生活不传播艾滋病的认识误区.结论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水平.

    作者:李晓梅;阎瑞霞;王金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中成药的种类繁多,新剂型亦不断涌现,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使用携带方便、奏效快的特点,从而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青睐.本资料从中成药的辨证论治、用药配伍、合并用药等方面,浅谈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作者:王美玲;葛炜炜;胡建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健康教育在预防接种门诊中的实施体会

    预防接种是利用生物制品将免疫原或抗体通过适当的途径有计划地接种于人体,使之对相应疾病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从而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相应的传染病.预防接种不仅是一种方便、有效和经济的手段,而且也是控制以致终消灭某些传染病根本的措施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已被卫生工作人员认识.现在,医院逐步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中心,医院接种门诊的预防接种工作也越来越离不开健康教育.

    作者:畅慧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不同采收期地耳草的色谱图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采收期地耳草的色谱图.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 MS)技术对不同采收期地耳草进行分析,测定其色谱图.结果 不同采收期地耳草HPLC、HSGC MS色谱图的动态变化具有一定规律.结论 为确定地耳草的佳采收期提供了依据.

    作者:顾国栋;刘训红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活跃期应用山莨菪碱配合手法扩张宫颈加速产程进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及手法扩张宫颈促进产程进展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儿情况的影响.方法 240例初产孕妇随机分为A、B组和对照组各80例,A组采用山莨菪碱配合手法扩张宫颈,B组单用山莨菪碱,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比较3组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宫颈裂伤、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 A、B组活跃期、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同时,A组活跃期,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A、B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莨菪碱及手法扩张宫颈缩短了产程,降低了因产程延长对新生儿造成的不良影响,使自然分娩率提高,且安全、方便、经济、有效.

    作者:丁玉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5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我院2008-2010年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50例,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后痊愈40例,死亡10例.现将其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0例,其中由于助产时外力作用不当而致胎儿头颅变形引起损伤性颅内出血8例,多合并有缺氧性出血.宫内窒息20例,出生后发生窒息30例,其中1例窒息长达40min.

    作者:黄锋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良恶性病变86例分析

    食管癌在我国是仅次于胃癌的消化道常见肿瘤,多为鳞癌.对于早期及中期患者,多在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选择手术切除.晚期食管癌患者因食管狭窄而导致吞咽困难,而食管支架的应用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提高了食管良、恶性狭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2003年9月-2011年3月完成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及食管瘘患者共86例,手术成功率100%,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永芳;王鹏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小儿疝手术中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应用

    小儿疝手术一般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但常常出现用药量已经偏大但仍然躁动的情况.2008年1月-2010年1月笔者试用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小儿疝手术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期行疝手术患儿80例,年龄2~6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

    作者:陈文豪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法舒地尔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对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成年大鼠32只分为正常对照3周组(C3),PH模型3、6周组(P3、P6)及法舒地尔治疗组(F6)各8只,F6组给予法舒地尔腹腔内注射治疗.实验后测定右心室收缩压(RVSP)及血浆内皮素 1(ET 1),观察肺小动脉内皮病理变化.结果 P3组较C3组的RVSP、ET 1明显升高,P6组较P3组继续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6组与P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P6组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6组较P3、P6组内皮细胞相对完整,管腔狭窄则显著减轻.结论 法舒地尔能降低RVSP、ET 1水平,显著改善PH大鼠肺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

    作者:左万里;崔健嫦;黄积雄;仝金斋 刊期: 2011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