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治疗中的儿童行为管理和镇静技术探讨

祖力皮也木·阿布都热合曼;张莲

关键词:口腔治疗, 行为, 管理, 儿童, 镇静技术
摘要:患儿在家长的陪护下,因牙痛或牙外伤等症状来口腔科就诊时,对看到的一切,常常感到害怕和恐惧,有些患儿表现哭闹、不合作,给牙病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对患儿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何帮助和管理好不合作的儿童克服看牙时的惧怕心理以及牙痛时选择镇静技术,就成了口腔科医师探讨解决的主要问题.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外界的适应力还较弱,易产生恐惧心理,不能配合治疗,现针对不同儿童行为所采用的管理和镇静技术探讨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酒精是亲神经物质,被吸收后广泛分布到身体的各器官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敏感的器官,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也会受到影响.当少量饮酒时,可使人欣快、健谈、控制力下降及轻度的行为障碍;长期过量饮酒可导致精神和躯体方面的受损,同时影响社会功能.本文就长期饮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和健康宣教知识报道如下.

    作者:韦秀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骨科病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探讨骨科病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出院的骨科手术病历726例,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切口类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26例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100%,抗菌药物术前用药不宜过早,术后用药时间不宜过长;三联及以上用药可致感染率增高.结论 我院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预防用药时间过长,过度联合用药等问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才能有效控制感染率.

    作者:吴玲玲;祁峰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氨氯地平分别与替米沙坦及复方阿米洛利联合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质量指数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分别与替米沙坦及复方阿米洛利联合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 127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68例和B组59例.A组给予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治疗,B组给予氨氯地平加复方阿米洛利治疗,2组疗程均为2年.观察2组左室质量指数(LVMI)变化.结果 B组治疗后LVMI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LVMI变化及2组治疗后LV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降压更有助于降低左室质量指数,从而改善高血压对心脏靶器官的损害作用.

    作者:涂国胜;李鸣媛;陈图刚;方正旭;谭维羚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经外环入路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08例体会

    小儿腹股沟疝都是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本资料回顾了我院2001年4月-2011年6月经外环入路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08例,均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男156例,女52例,男:女为4∶1.年龄1~6岁,双侧29例.单侧179例,其中左侧157例,右侧51例.疝囊未降入阴囊或虽降入阴囊但疝块较小,患儿无发生嵌顿,均为首次手术治疗.

    作者:陈卫诚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结膜囊冲洗液的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结膜囊内致病菌种的耐药性、药敏性也在变化,避免眼内感染是眼科手术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眼科术前结膜囊冲洗彻底与否对手术至关重要,如何选用舒适、清洁、抑菌、安全、有效而又经济的冲洗液,提供清洁的手术区域,减少眼内炎的发生,是眼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结膜囊冲洗是眼科手术前的常规术野消毒环节,理想的冲洗液既要有消毒效果、又要对眼部的不良反应轻,从而提高手术效果[1].目前,国内对结膜囊冲洗液的选用尚无统一标准,各家医院眼科使用的结膜囊冲洗液不一致.本资料根据近年来临床眼科在结膜囊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及对各种临床应用的结膜囊冲洗液作一概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莫贻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病区药房药品有效期管理

    药品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合格的期限,要求使用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使用.药品管理法规定,超过有效期的药品按伪劣药品处理.如何做好药品效期的有效管理是每个药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减少资源浪费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就本院病区药房的一些成熟做法及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薛燕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纳洛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CHF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纳洛酮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2周后比较2组血浆BNP水平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低于治疗前,6min步行距离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纳洛酮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可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有效降低血浆BNP水平.

    作者:周月涛;张爱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小针刀治疗跟痛症85例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跟痛症的远期疗效.方法 1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封闭疗法,通过随访比较2组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6个月和1年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针刀治疗跟痛症,远期疗效满意,方法简便、安全,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新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 13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采用后踝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80.3%高于对照组的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效果优于外固定.

    作者:王卫军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血浆葡萄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本文对我科2008-2010年收治的低血糖症患者20例加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防护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鑫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门急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与建议

    目的 分析该院2008-2010年门急诊药房退药情况.方法 对退药处方进行回顾性统计,并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3年度总退药率为0.53%,每年处方退药率呈总体下降趋势,分别为0.27%、0.17%、0.09%.由药物因素引起退药占首位;由医师因素引起的退药占其次,且逐渐下降;由患者因素引起的退药变化不大,在5%上下波动;因药房或收费因素(收费错误、药房缺药、处方录入有误、药房发药错误)导致退药的比例有所增加.结论 医院应加强管理、规范退药程序,开展用药宣传,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以降低退药率.

    作者:李芳;陈敏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分阶段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分阶段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分阶段早期康复护理指导,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2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和肢体功能(Fugl Meyen积分).结果 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Fugl Meyer积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指导,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郑凤霄;李来有;韩颖;李欣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病毒复制的关系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 乙型肝炎患者65例按外周血病毒量分为HBV DNA阴性组15例、低病毒量组20例和高病毒量组30例.另选本科室健康工作人员10人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 DNA.结果 HBV DNA阴性组、低病毒量组、高病毒量组3组 CD4+和CD4+/CD8+依次下降,而CD8+依次升高.高病毒量组CD3+、CD4+、CD4+/CD8+低于其他3组,CD8+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阴性组,低病毒量组CD3+、CD4+、CD8+及CD4+/CD8+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降低引起HBV活跃复制,而HBV活跃复制反过来又加重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作者:韩宏艳;王鑫;孙静;张敏;李晓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我院2008-2010年抗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该院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核苷类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DDD数排序分析方法,结合年度销售金额及病历资料,对该院2008-2010年抗HBV核苷类药物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HBV核苷类药物销售金额逐年增长.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使用量逐年增加,恩替卡韦用量逐年降低,替比夫定用量有波动.DDDs排序,2009-2010年阿德福韦酯列均第1位,拉米夫定由2008年第1位降至第2位,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分列3、4位.结论该院抗HBV核苷类药物的使用正逐渐规范,但其规范程度有待进一步深化.

    作者:郭永谊;林子玲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老年人血液生化指标特点分析

    目的 研究老年人的血液生化指标的特点.方法 280例体检者中,将212例>60岁老年人作为老年组,将68例40~59岁中青年人作为中青年组,观察2组血糖、肌酐、尿酸、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指标.结果 老年组血糖、肌酐、胆固醇、尿酸等的含量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人生化指标特点为血糖、肌酐、胆固醇、尿酸等的含量明显比中青年对照组高,三酰甘油无明显差异.

    作者:张改云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射频消融术后护理体会

    心律失常的治疗措施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础,但是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药物治疗能控制症状,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但是无法治愈[1].随着医学介入技术的蓬勃发展,射频消融术可以根治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某些已明确异位兴奋点的房颤.射频消融术是微创手术,其创伤小,对患者活动、进食、日常生活影响小,它在B型超声动态观察及引导下,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正确定位介入到局部病变部位[2].我们对25例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通过全面细致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谭治双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门诊输液室患者不满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患者不满意的原因,以提高患者对输液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表对1200例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输液室护理工作不满意的原因.结果 患者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护士服务态度生硬、不主动和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其次是巡回护士巡视不及时主动、输液等候时间过长及护士未交代清楚输液的注意事项等.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平均为95.6%.结论改善护士的服务态度,加强技术训练,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优化输液流程,主动巡回,积极与患者沟通有助于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岳亚琴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动脉血、末梢血标本血糖仪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动脉血、末梢血标本血糖仪测定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择30例住院患者,对其动脉血和末梢血标本用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值.比较2种方法测定的结果.结果 动脉血标本血糖值为(8.2±1.8)mmol/L,末梢血标本血糖值为(8.8±1.5)mmol/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可以用动脉血直接监测末梢血糖.

    作者:刘小妹;吴雪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细胞免疫状况,为防治婴幼儿RV肠炎开辟新思路.方法 RV肠炎患儿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婴幼儿1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观察组重型患儿CD3+、CD4+低于轻型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比值下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因此,测定CD3+、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对肠炎的预后、疗效和转归有辅助指导意义.

    作者:张学军;尹显贵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消毒供应室收发物品质量管理及体会

    消毒供应室被誉为医院的心脏,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也是临床一线重要的支持保障系统.在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工作中,供应室改变了以往的工作形式,开展了每日下收下送的工作,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即保证了临床工作需求,又有效地控制了院内感染.我科室自2003年开展至今,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科室工作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