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道出血的外科治疗与手术时机

陈永京;刘忠民;黄海球;钟毓杰;吴华

关键词:出血, 胆道, 外科治疗, 手术时机
摘要:目的 探讨胆道出血的诊断、外科治疗与手术时机.方法 对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23例胆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顾分析.结果 重症急症胆管炎病变占47.82%、胆道蛔虫占21.74%、急性胆囊炎占13.04%、细菌性肝脓肿占4.35%、外伤性肝破裂占4.35%、高位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出血占4.35%、胆管-空肠Roux-en-Y式吻合术后出血占4.35%;回顾分析显示重症急症胆管炎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 胆道出血应以急诊手术为主.出血期进行探查,病因病灶易于定位,止血效果术中即能确定,从而能增加手术止血的准确性及彻底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需要紧急抢救.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护理的进步,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由过去的30%下降至4%左右.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罗英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提高冰冻切片质量的常见方法

    目的 分析如何提高冷冻切片的质量.方法 选择临床送检各类新鲜组织标本100例.应用SHANDON0620恒冷冰冻切片机进行操作.结果 制作出的冰冻切片厚薄一致,结构完整,背景清晰,对比鲜明.结论 在平时工作中要认真细致,从细节上着手,提高冰冻切片质量.

    作者:沈勤;张彪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胃镜检查的护理体会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消化道的检查与过去相比已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电子胃镜、肠镜的普及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治疗起到了质的飞跃.胃镜检查术前、术后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李淑莹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提高护士长自身素质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护理工作是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抓好病房的管理,为病人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修养环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是我们护理人员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护士长是联系医生、护士、患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护士长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几年来,自己在医院基层管理岗位上不断探索,深刻地体会到:注重培养护士长自身素质在护理管理中至关重要.护士长应针对科学型管理的要求,培养自己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

    作者:王琴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无创通气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30例Ⅱ型呼吸衰竭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无创机械通气前后心率、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无创机械通气后1h、2h、4h、8h、16h、32h、撤机前的心率均较通气前下降(P<0.05),而动脉血气(pH、PCO2、PaO2)亦较通气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对Ⅱ型呼吸衰竭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临床上适当放宽此类患者的上机指征,有利于提高治疗水平.

    作者:郁智慧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放疗垫枕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 主要解决患者俯卧位放疗时因体位造成的气道不畅问题.方法 材料采用优质的木质材料及富有弹性的皮棉包装.结构设为前后两组:前组为三角型构造,下设滑槽板;后组为两边高中间凹的弧形形状.使用时下颌靠在支撑靠垫与两肩靠在后组支撑靠垫,胸部悬浮凹区域内,共同组成三位一体结构.设实验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俯卧时呼吸过程的主观反应、客观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功能放疗枕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合理,使用舒适,解决了长时俯卧位对呼吸运动造成的诸多弊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崔冬青;宫锋岩;王天松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度火焰烧伤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度烧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30例重度火焰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观察两组患者体温、呼吸、心率,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血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浆ALT、AST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显著降低重度烧伤患者的炎症介质水平,有效保护患者的脏器功能.

    作者:吕盛;栾荣刚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把本院妇产科2005年4月-2010年3月正常足月出生且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抚触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新生儿科护理,抚触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正规新生儿抚触,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1年后身长、体质量的变化.结果 1年后,抚触组身长、体质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是提高新生儿生长、发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李杰;张垚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微生态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探讨微生态疗法在小儿腹泻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20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为常规补液、抗病毒治疗,试验组为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微生态制剂,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大便形态、次数、化验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的显效率为57%,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的显效率为26%,总有效率为56%,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生态疗法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内环境,改善异常大便,缩短住院时间,可纳入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案.

    作者:罗玲玲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单独服用缬沙坦治疗,治疗组服用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均显著降低(P均<0.05);但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地减少了尿微量白含量(P<0.01).结论 联合应用药物治疗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基础上,可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管东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逐渐延长,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医疗、护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已成为当今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老年人因年龄的增长,某些器官功能出现衰老性变化,切易患各种慢性疾病,生活和社会交往因此受到影响,继而产生一系列心理反应.此外,丧偶、经济紧迫、再婚、家庭不和也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因此,了解影响老年人心里变化的因素,加强对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的护理很有必要.

    作者:任香兰;窦素莲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均治疗2年,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生化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只有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为4.1%,低于对照组(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好、安全性高,且可明显改善血脂水平.

    作者:花慧莲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抗病毒治疗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30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8周.结果 疗程结束后,联合组HBVDNA、HBeAg阴转率以及HBeAg/抗HBe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CD4+以及CD4+/CD8+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抗病毒治疗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尹蔚华;倪慧慧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合并肛裂的重度混合痔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内括约肌切断术组(观察组)和外剥内扎加肛裂切除术组(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疼痛程度及术后排便疼痛指数、出血、伤口水肿、尿潴留、肛门坠胀、肛门控便能力、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等指标;随访1年并记录痔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4h疼痛指数、术后排便疼痛指数、伤口水肿、肛门控便能力、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尿潴留和肛门坠胀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均有1例复发患者.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内括约肌切断术是治疗合并肛裂的混合痔的安全有效的术式.

    作者:曾勇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年轻恶性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

    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也越年轻化,而现有的技术不能有效地早期诊断,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肿瘤,有的即使可以手术及放化疗,但是很多已经转移,生存期不会很长.怎样让这些年轻的晚期肿瘤患者无痛苦、无遗憾的走完人生的后阶段,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做好临终关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时红珍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糖尿病认知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糖尿病认知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4例糖尿病合并认知障碍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认知训练、心理护理、宣传教育等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糖尿病认知障碍患者有必要采取心理护理和认知训练等手段.

    作者:梁英姿;陈榕沂;夏春波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难治性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研究

    目的 分析难治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短期治疗后的血糖控制状况.方法 114例糖化血红蛋白>7.5%、治疗后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的糖尿病患者,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及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值,将研究对象分为血糖控制理想组、良好组及较差组.结果 血糖控制良好组的收缩压较血糖控制理想组显著增高(P<0.05),空腹C肽、2hC肽较血糖控制理想组明显降低(P<0.05);血糖控制较差组的年龄较血糖控制理想组显著增大(P<0.05),病程较血糖控制理想组及血糖控制良好组明显为长(P<0.05),而空腹C肽及2hC肽较血糖控制理想组有降低趋势.治疗后所有研究对象的糖化血红蛋白为(7.94±1.85)%,其中14.03%与31.58%者达到理想控制或良好控制.理想组、良好组及较差组中,单纯胰岛素治疗的比例分别为23.1%、8.3%及17.0%,胰岛素合并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比例分别为46.1%、41.7%及27.1%.结论 难治性糖尿病患者经过为期3个月的治疗,将近半数的个体糖化血红蛋白达到理想或良好控制,此类患者病程较短;应用胰岛素治疗是使血糖得以控制的有效措施.

    作者:胡圣兵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浅谈我国医院药学服务的现状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药学正经历着从传统药品供应到以患者为中心,强调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药学服务阶段的转变,这是时代赋予药师的使命,同时也是药师们所面临的新的挑战.本研究通过文献查询及结合药学服务现状,综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作者:张茶娣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微波联合消糜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波联合消糜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利用微波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成药制剂消糜栓,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联合消糜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美红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干预方法分析

    高血压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调查显示,我国老年高血压患病率约为50%[1].目前,高血压的治疗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控制血压仍需长期口服药物.所以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病情的发展和治疗的效果,通过分析老年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差的相关因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实施行为干预治疗,普及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以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1年第3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