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高血压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调查显示,我国老年高血压患病率约为50%[1].目前,高血压的治疗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控制血压仍需长期口服药物.所以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病情的发展和治疗的效果,通过分析老年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差的相关因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实施行为干预治疗,普及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以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1年第30期
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具有法律效力.本研究通过对民胜社区3000张处方进行审查,了解处方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便今后有所提高和改进.
作者:宋丽桃 刊期: 2011年第30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需要紧急抢救.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护理的进步,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由过去的30%下降至4%左右.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罗英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配合阴道臭氧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阴道臭氧配合复方沙棘籽油栓阴道上药,口服抗宫炎片及宫血宁胶囊,治疗慢性宫颈炎.结果 140例患者均有效,轻中度宫颈糜烂治愈率为98.8%,中度宫颈糜烂治愈率67.5%.结论 中西药配合阴道臭氧治疗慢性宫颈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玉孜曼 刊期: 2011年第30期
1 病例简介患者,男,35岁,反复咳嗽、咳血痰1年余,再发加重伴胸闷、气紧3月余,于2011年6月4日,入院诊断:右肺浸润型肺结核、右肺支气管扩张并肺部感染.患者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 36.2℃,R 20次/min,P 76次/min,BP 120/74mmHg.入院后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2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于16时30分开始静滴,滴速40滴/min,药液即将滴完约17点,患者出现发热、畏寒、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呕吐出胃内容物及胃液约50ml,无咖啡色样物.
作者:李鲜淑;姚雪梅;卢梅芬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通过对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十县市HIV/AIDS患者艾滋病相关情况调查,发现HIV/AIDS患者及家庭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制定有效的、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十县市395例HIV/AIDS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HIV/AIDS患者生活状况、家庭现状、工作技能、心理状况等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结论 需要对我州的HIV/AIDS患者举办培训班,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通过调查了解我州艾滋病关怀政策的落实情况,哪些工作需要继续完善,通过针对性的帮助措施改善HIV/AIDS患者不断恶化的病情,改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研究者希望通过此项研究得到各级相关机构的支持和关注,使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生存质量更高.
作者:张艳;孙征;蔡乐;马春华;李志刚;张琼;王丽琼 刊期: 2011年第30期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也称之为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病等,多发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见.常常累及膝关节,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更是老年人致残的原因之一.
作者:黄郁斌;黄曼君 刊期: 2011年第30期
在开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医疗软件过程中,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和居民医疗保险软件的数据接口.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基于PowerBuilder编程语言的接口方法,该方法能够自动或者手动把指定的数据从HIS数据库复制到居民医疗保险数据库,从而实现数据共享.
作者:员振铎;郑朝 刊期: 2011年第30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大多由病毒引起,亦可由细菌引起,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较多.轻者仅表现为呼吸道的局部症状,重者可伴有发热,甚至超过39℃.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对收治的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了综合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英英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抗病毒治疗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30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8周.结果 疗程结束后,联合组HBVDNA、HBeAg阴转率以及HBeAg/抗HBe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CD4+以及CD4+/CD8+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抗病毒治疗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尹蔚华;倪慧慧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进一步认识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病例资料,总结和分析临床特点.结果 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头痛、呕吐、发热、精神萎靡,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脑脊液检查与其他病毒性脑膜脑炎相似.结论 本病无特殊药物治疗,主要以积极抗病毒及对症处理为主,预后大多良好.
作者:龙鑫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3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总结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结果 38例糖尿病足患者在经过20~60d的住院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后,治愈23例,足痛消失,局部皮肤颜色改善,足背动脉搏动正常,不再有麻木感;有效控制24例,溃疡缩小变浅,无感染,无坏死组织,继续门诊换药可达到愈合;无效1例,转外科治疗.结论 综合护理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平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比较局部晚期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时辰化疗与常规放疗同步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Ⅲ~ⅣA)随机分为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时辰化疗组(A组)和常规放疗同步化疗组(B组),A组放疗方法为常规放疗50Gy后改三维适形放疗20Gy,B组为全程常规放疗70Gy.两组均于放疗第1、5周化疗2个疗程,A组采用时辰化疗,B组用药量同A组,采用常规化疗.结果 A组和B组完全缓解率、有效率分别为57.9%、94.7%和33.3%、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及腹泻等不良反应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液学不良反应较A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晚期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时辰化疗的近期疗效优于常规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吴仁瑞;刘华峰;肖震宇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常见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及职业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增强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方法 分析急诊科常见职业性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使职业危害的发生得到有效的控制.结果 多种因素可造成急诊科的健康危害,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相对淡薄.结论 应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职业防护能力,以减少或避免职业损害的发生.
作者:徐勤环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胸腔穿刺引流术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107例胸外ICU机械通气合并胸腔积液的重症患者行胸腔穿刺,比较胸腔穿刺前后24h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气道峰压、动态顺应性、呼吸机做功等);血气指标[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等]的变化.结果 107例患者进行胸腔穿刺引流后气道峰压明显下降(P<0.05).肺顺应性穿刺后有显著增加(P<0.05);穿刺前后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胸外ICU重症患者胸腔穿刺引流术是切实可行的,在改善危重患者呼吸力学及增加抢救的成功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科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所致脑肿胀(TACS)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16例颅脑损伤所致脑肿胀患者的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中存活8例,其中轻残和中残2例,重残6例;死亡8例.结论 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是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之一.
作者:黄国洲 刊期: 2011年第30期
急诊抢救病人时,静脉穿刺成功与否是影响病人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抢救的重要因素之一.简单的说,需要护士具有完善的专业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熟练的穿刺技术.在进行静脉穿刺时能针对不同病人、不同的血管情况,做出正确判断,采用不同的入针方法,灵巧的动作来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柯庆梅 刊期: 2011年第30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类恶性克隆造血系统疾病,尚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地西他滨是目前治疗MDS的优先用药,在国内已开始应用.我院对1例老年MDS患者应用地西他滨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磊;徐政永;吴冰;陆泳萍;方奕奇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床位包干制护理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其可行性.方法 将普外二科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实验组病人满意率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明显提高,陪护率明显降低,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床位包干制的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病人满意率,降低陪护率,切实减轻病人负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井秀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高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高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是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章俊 刊期: 2011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