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丹参(冻干)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王冬;于杰

关键词:冠心病, 心绞痛, 注射用丹参(冻干),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冻干)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注射用丹参(冻干),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对心绞痛的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心电图的改善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结论 注射用丹参(冻干)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3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总结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结果 38例糖尿病足患者在经过20~60d的住院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后,治愈23例,足痛消失,局部皮肤颜色改善,足背动脉搏动正常,不再有麻木感;有效控制24例,溃疡缩小变浅,无感染,无坏死组织,继续门诊换药可达到愈合;无效1例,转外科治疗.结论 综合护理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平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急诊护士职业暴露现状及防护对策

    目的 探讨急诊科常见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及职业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增强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方法 分析急诊科常见职业性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使职业危害的发生得到有效的控制.结果 多种因素可造成急诊科的健康危害,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相对淡薄.结论 应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职业防护能力,以减少或避免职业损害的发生.

    作者:徐勤环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高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高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高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是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章俊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目的 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选取2005年5月-2010年12月我院特色病房共收住各科病人共315例.创造温馨的就医环境,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开设特色病房,实行全程服务全方位护理.结果 5年来,315例患者在特色病房得到了人性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服务,住院病人满意度100%.结论 坚持人性化护理服务,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作者:田彩燕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胆囊切除术中致肝外胆管损伤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单纯胆囊切除术中损伤肝外胆管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52例胆囊切除术中致肝外胆管损伤患者临床资料,52例患者损伤类型主要有:胆总管横断伤44例、右肝管损伤3例,胆总管部分切除2例、胆总管误扎2例、肝总管横断伤1例.结果 术后行胆肠Roux-Y吻合术.对于误扎患者,则拆除结扎线无胆汁渗漏,胆总管无狭窄及变形的,则未作特殊处理.合并胆漏的则给予修补及T管支撑引流.T管放置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结论 术者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必须掌握胆囊三角区的解剖结构,规范操作技术.

    作者:耿群祥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定量法测定肌钙蛋白T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意义研究

    目的 分析定量法检测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定量法测定疾病组与对照组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结果 在疾病组的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其敏感性分别为93.9%、70.7%、52.3%,对照组分别为9.2%、16.4%、11.9%.结论 心肌肌钙蛋白T是一个特异的、敏感的心肌损伤血清标志物,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郭德芝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在本院就诊的结肠癌患者7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清扫淋巴结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具有损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作者:巩怀玉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棓丙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棓丙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2005年4月-2008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给予棓丙酯(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053302)18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缓慢静滴,1次/d.同时联合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500μg肌肉注射,1次/d.对照组(55例)仅给予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500μg肌肉注射.7d为1疗程,共3个疗程,每2个疗程之间停用3~5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45.5%,对照组总有效率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棓丙酯联合应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较单独应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疗效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梅梅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35岁,反复咳嗽、咳血痰1年余,再发加重伴胸闷、气紧3月余,于2011年6月4日,入院诊断:右肺浸润型肺结核、右肺支气管扩张并肺部感染.患者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 36.2℃,R 20次/min,P 76次/min,BP 120/74mmHg.入院后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2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于16时30分开始静滴,滴速40滴/min,药液即将滴完约17点,患者出现发热、畏寒、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呕吐出胃内容物及胃液约50ml,无咖啡色样物.

    作者:李鲜淑;姚雪梅;卢梅芬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年轻恶性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

    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也越年轻化,而现有的技术不能有效地早期诊断,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肿瘤,有的即使可以手术及放化疗,但是很多已经转移,生存期不会很长.怎样让这些年轻的晚期肿瘤患者无痛苦、无遗憾的走完人生的后阶段,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做好临终关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时红珍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糖尿病认知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糖尿病认知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4例糖尿病合并认知障碍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认知训练、心理护理、宣传教育等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糖尿病认知障碍患者有必要采取心理护理和认知训练等手段.

    作者:梁英姿;陈榕沂;夏春波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 分析社区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107例高血压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进行家访或电话咨询,社区健康教育宣传.结果 社区护理后高血压患者致残率、死亡率都明显小于未进行社区护理的患者,而知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不良生活方式改变率都明显优于其他患者.结论 社区护理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有效的途径.

    作者:蓝岗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放疗垫枕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 主要解决患者俯卧位放疗时因体位造成的气道不畅问题.方法 材料采用优质的木质材料及富有弹性的皮棉包装.结构设为前后两组:前组为三角型构造,下设滑槽板;后组为两边高中间凹的弧形形状.使用时下颌靠在支撑靠垫与两肩靠在后组支撑靠垫,胸部悬浮凹区域内,共同组成三位一体结构.设实验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俯卧时呼吸过程的主观反应、客观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功能放疗枕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合理,使用舒适,解决了长时俯卧位对呼吸运动造成的诸多弊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崔冬青;宫锋岩;王天松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血清sCD44v6和IL-1β水平变化与胃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血清中sCD44v6、IL-1β水平变化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血清sCD44v6、IL-1β水平,同时对40例健康者和40例胃炎患者血清作此项检测,以对照观察.结果 胃癌组血清sCD44v6、IL-1β水平分别为(572.53±158.76) ng/ml、(34.47±15.19)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胃炎组,且血清sCD44v6、IL-1β水平随胃癌TNM分期的升高、转移程度而增加.结论 血清sCD44v6、IL-1β水平与胃癌的侵袭性和转移程度有关,利用其可对肿瘤转移进行早期诊断、预测,并能通过免疫生物学手段干预肿瘤转移.

    作者:余灏东;罗涛;田子道;李宇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浅析产科VIP门诊的人性化服务

    目的 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化关怀和照顾,使其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方面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方法 注重仪表、多几分爱心、加强责任心,及时征求患者的意见.结果 护理人员增强了对病人的理解,服务意识和服务方式都得到了改进,医疗纠纷减少了,医患关系和谐了.结论 人性化服务就是要摸透患者的心理需求,实实在在为患者着想,从点滴做起.事情不在大小,而在于是否到位,而到位的细节服务正是医院赢得患者尊重的一个重要砝码.

    作者:徐静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和内镜特点分析

    目的 提高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16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和内镜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腹痛,腹痛后1~7d出现典型下肢紫癜.胃镜检查显示8例十二指肠黏膜充血糜烂或多发浅表溃疡,以降部显著.结论 对于非急腹症的腹痛病人,在常规治疗效果欠佳时,需要警惕该病的可能并早期行胃镜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治疗.

    作者:欧阳勇文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与居民医保数据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在开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医疗软件过程中,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和居民医疗保险软件的数据接口.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基于PowerBuilder编程语言的接口方法,该方法能够自动或者手动把指定的数据从HIS数据库复制到居民医疗保险数据库,从而实现数据共享.

    作者:员振铎;郑朝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中转开腹的临床分析

    2005年7月-2009年7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共364例,其中术中中转开腹8例,中转率2.2%,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8例,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28~74岁,平均51岁.术前B超提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7例(其中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5例,胆囊萎缩2例),胆囊息肉1例.1.2 中转开腹的原因胆囊炎症急性发作粘连严重2例,胆囊血管变异出血2例,胆囊明显萎缩胆囊三角解剖不清2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1例,器械故障1例.

    作者:周海峰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均治疗2年,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生化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只有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为4.1%,低于对照组(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好、安全性高,且可明显改善血脂水平.

    作者:花慧莲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气管切开病人的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就是以患者为中心,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整体护理的目标是为患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护理服务及护理教育.而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切开气管颈段前壁(甲状软骨上),插入适当大小的气管套管,从而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急救手术.切开后的气道管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因此,对气道阻塞后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尤为重要[1].

    作者:田永青 刊期: 2011年第3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