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芬太尼与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对比观察

卢丽雅;岑燕遗;麦冠梁

关键词:丙泊酚, 舒芬太尼, 地佐辛, 人工流产, 镇痛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与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早期妊振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和地佐辛+丙泊酚组各40例.记录麻醉前即刻、术中、苏醒后的MAP、HR、RR、SpO2;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呼吸抑制情况;观察术后清醒时间、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MAP、HR、R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丙泊酚组术中各观察指标均低于麻醉前,且RR和SpO2低于地佐辛+丙泊酚组,苏醒后MAP、HR及SpO2低于麻醉前(P<0.05).地佐辛+丙泊酚组术中RR及SpO2均低于麻醉前(P<0.05),苏醒后各观察指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和地佐辛+丙泊酚组麻醉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评分、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地佐辛+丙泊酚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舒芬太尼+丙泊酚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与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效果相似,但地佐辛术后清醒较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效果满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280例疗效观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病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80%~90%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10%~20%为光滑假丝酵母菌,酸性环境适合假丝酵母菌的生长,发病率较高,国外显示约75%的女性一生中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45%的妇女经历过2次或者以上的发作,有些患者反复发作,身心受到严重影响.

    作者:安玉珍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药师在临床用药中的作用探讨

    查阅近10年来有关临床药学与临床药师的文献,我们可以看出,临床药学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临床药师的职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临床药师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药师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开展工作,取得长足的进展,如已有临床药师从多学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7],更有临床药师从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对临床药师的工作进行了阐述[8,9].

    作者:张继敏;魏会强;万永占;王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预防FOLFOX4方案化疗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预防FOLFOX4方案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效果.方法 使用FOLFOX4方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化疗同时服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观察2组腹泻程度及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出现腹泻症状5例(7.8%),均为轻度腹泻;对照组出现腹泻症状13例(21.0%),其中轻度腹泻7例,中度腹泻3例,重度腹泻2例,2组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能有效预防FOLFOX4方案CID的发生.

    作者:何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加强护士长自身修养是做好护理管理的关键

    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完成医治患者、临床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宣教和预防疾病等任务中护士长起着主导作用.目前,我国的护理专业正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这对护理管理者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科学性强,涉及面广,内容复杂而繁琐.为了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护士长具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又有从事全面管理的技能,使自己真正成为护理队伍中的中流砥柱,带好护理队伍.作为护士长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作者:王艳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不完全川崎病25例临床分析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增高,尤其是不完全KD发病有增加趋势.本文对我院不完全KD 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其对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如何预防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要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必须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1 产后出血的原因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1)宫缩乏力,包括:全身因素、产科因素、子宫因素;(2)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部分残留;(3)软产道损伤;(4)凝血功能障碍.

    作者:叶晶;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心肌炎等.个别患儿病情进展快,可持续高热,恶心、呕吐,继而引起神志改变,全身弛缓性麻痹,导致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丽;练练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治疗组98例.2组均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片,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治疗组给予麝香保心丸.2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症状疗效和辅助检查疗效.结果 治疗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9.0%高于对照组的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辅助检查疗效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对心绞痛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作者:远庆虎;王耀松;殷国枝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中成药中非法添加西药的防范措施

    中成药是指由中药材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制成,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如各种丸剂、散剂、冲剂等,省去了煎煮过程,消除了中药煎剂服用时特有的异味和不良刺激等.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是,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成药中添加西药成分的现象不断增多.笔者现将其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黄国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EDTAK2真空采血管与干燥管在微柱凝胶法配血中的比较

    准确快速的交叉配血是临床安全输血的重要保证,临床输血完全依赖配血试验结果的正确性,但抢救患者时分秒必争的现实决定了配血必须尽可能缩短时间,因此我们采用了EDTAK2抗凝管与干燥管做了对照性试验.

    作者:于芳;蒋乃;刘丽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桔梗清咽合剂的薄层鉴别研究

    桔梗清咽合剂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开发的医院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咽干涩痛,咽痒咳嗽,咽后壁有增生等症.桔梗清咽合剂由桔梗、木蝴蝶、僵蚕、旋覆花等八味药材组方而成,具有清利咽喉,化痰止咳之功效[1].为了更好地控制药品质量,建立该制剂完善的质量标准,本实验对方中的桔梗、木蝴蝶2味中药进行薄层鉴别研究.

    作者:李兵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观察及护理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糜烂和血栓形成,从而冠状动脉管腔内部分或完全闭塞所致.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STEMI再灌注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斑块破裂和远端栓塞导致的无复流现象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1].

    作者:彭锦妹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我院临床药师参与医疗质量查房的模式及作用探讨

    医疗质量体现着医院的服务宗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代表着医院满足社会医疗需要的程度,是医院赖以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1].控制临床医疗质量,评价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监控和评价临床药物治疗.目前不合理用药现象较普遍,影响因素较多,有些已经发展到滥用的程度,不但严重影响医疗质量,甚至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作者:高宏强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我院2008-2010年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对该院2008-2010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利用我院药品信息管理系统检索抗菌药物的出库数量、金额,应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中,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结论 我该抗菌药物的应用近年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问题,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

    作者:蔡佳莺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健康教育对腰椎结核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腰椎结核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通过自身前后对照,对50例住院期间的腰椎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生活方式的比较.结果 在健康教育前,患者在忌烟酒、服用抗结核药物、保持乐观情绪方面的认知人数较高.健康教育后,认知人数增长率高的是平卧硬板床休息方面,其它方面改变均较明显.结论 对腰椎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改变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对治疗康复、促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静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2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麻醉.观察2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 观察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麻醉效果显著.

    作者:陈日亮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护理体会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全称为直肠下端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切吻合术(PPH手术),是目前治疗内痔的一种新手术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一种特殊的黏膜切除吻合器,可以环形切除痔上黏膜,上提肛垫,从而达到治愈内痔的目的.PPH手术具有减轻术后疼痛、加快康复周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等优点.笔者现将PPH术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钱智静;马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肩难产原因及诊治分析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胎儿平均体质量相应增加,巨大儿也增多,肩难产的发生率升高,其情况紧急,如处理不当,将引起母儿严重并发症,尤其以新生儿并发症更为重要,如窒息、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颅内出血、肺炎,甚至新生儿死亡等,并可由此遗留远期后遗症.因此,产科医师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熟悉各种处理手法,做出正确而快速的处理.

    作者:马艳书;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动脉血乳酸浓度动态变化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动脉血乳酸浓度动态变化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脓毒性休克患者40例,采用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将其中死亡患者15例作为死亡组,其余25例作为存活组,比较其在入院时、入院6h和入院24h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结果 存活组入院时、入院6h、入院24h血乳酸浓度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6h乳酸清除率和24h乳酸清除率均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血乳酸浓度持续增高或6h乳酸清除率低的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差,6h乳酸清除率较24h乳酸清除率具有良好的早期预后评估作用.

    作者:沙玉霞;李学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 了解我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11600例内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内固定术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 11600例中,发生医院感染594例,感染率5.12%.其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233例,感染发生率2.01%.检出病原菌665株.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等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且存在相当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结论 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慎用广谱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及时公布细菌耐药情况,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提高用药合理性.

    作者:耿琳;袁英泽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