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陈日亮

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麻醉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2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麻醉.观察2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 观察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麻醉效果显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动脉血乳酸浓度动态变化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动脉血乳酸浓度动态变化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脓毒性休克患者40例,采用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将其中死亡患者15例作为死亡组,其余25例作为存活组,比较其在入院时、入院6h和入院24h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结果 存活组入院时、入院6h、入院24h血乳酸浓度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6h乳酸清除率和24h乳酸清除率均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血乳酸浓度持续增高或6h乳酸清除率低的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差,6h乳酸清除率较24h乳酸清除率具有良好的早期预后评估作用.

    作者:沙玉霞;李学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手术中诱发压疮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压疮是机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致使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而形成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好发于老年、伤残、急危重症及体质虚弱长期卧床的人群.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受神经支配的皮肤能忍受5h或更长时间的缺血,在69.75mm Hg(1mm Hg=0.133kPa)压力下组织持续受压2h以上就能产生不可逆损害[1],有些复杂外科手术需要时间长,患者长时间处于同一种体位,致使皮肤压疮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因此,有些如脊髓损伤的手术、神经血管外科手术及较长时间俯卧位、侧卧位手术患者是压疮好发的高危人群,麻醉状态下的患者,身体全部或部分知觉已消失,肌肉失去自主调节能力,摆置手术体位后负重点和支点发生变化,导致皮肤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损伤[2],患者一旦术中发生压疮,将给患者已受到手术创伤的身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延长术后康复的时间,引起术后并发症,因此术中预防压疮是很重要的.

    作者:胡小琴;张金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小儿中毒型菌痢诊治体会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病原菌是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也称痢疾杆菌,该病为小儿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为特点.凡急性菌痢,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并伴有呼吸循环衰竭者,称之为急性菌痢中毒型或称中毒型菌痢.

    作者:蔺党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产程图的临床应用分析

    产程图就是将分娩过程中的一些指标信息记录在一张图纸上,它是产程监护人员对产妇情况做出正确判断的重要依据和手段[1].下面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50例产妇产程图分析,将其临床应用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产妇350例,排除不能正常分娩和极力要求剖宫产的初产妇,孕周37~41周,年龄<33岁,对其产程图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靳李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近年来随着介入器材的不断更新和技术方法的日臻成熟,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取得了重大发展,其疗效性好、操作简便、恢复快、创伤性小,患者痛苦小、风险小、已被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普遍接受,其应用也日益广泛,范围也逐渐扩展至心脏病学的各个领域.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共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28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雷;邱晓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我院15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探讨该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因素、一般规律及特征,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收集整理的159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按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由抗菌药物导致的ADR多,共69例占43.40%;静脉滴注方式引起ADR 99例占62.26%.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普遍,共81例占50.94%.结论 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特别应注意观察老年人用药过程,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作者:王俊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视网膜脱离的诊断价值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目前超声已成为眼科医师佳的辅助检查之一.临床上可借助眼底镜、三面镜或裂隙灯等检查,但当眼屈光系统的间质浑浊时,无法窥见眼底,此时二维超声则显示出独特的诊断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更能凸显其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曾枝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我院于2008年1~12月共收治流浪精神病患者76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76例患者中男40例,女36例.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1]诊断为精神分裂症30例,分裂样精神病20例,精神发育迟滞9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行为障碍9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2例,酒中毒所致精神障碍6例.

    作者:任晓红;蒋春晖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加强护士长自身修养是做好护理管理的关键

    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完成医治患者、临床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宣教和预防疾病等任务中护士长起着主导作用.目前,我国的护理专业正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这对护理管理者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科学性强,涉及面广,内容复杂而繁琐.为了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护士长具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又有从事全面管理的技能,使自己真正成为护理队伍中的中流砥柱,带好护理队伍.作为护士长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作者:王艳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体会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临床常见重症急腹症之一,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护理对其预后有重要作用.寻求有效、合理的治疗护理手段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笔者就近几年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侯铭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戒烟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影响

    目的 探讨戒烟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且有吸烟史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另给予戒烟干预.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烟可导致患者的肺功能下降,加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戒烟则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锐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百草枯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透析治疗护理体会(附1例报告)

    百草枯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目前治疗尚无特效解毒剂,且明确有效的救治措施较少.早期积极反复洗胃,血液灌流,促进毒物排泄,大剂量使用抗氧化剂,减少毒物吸收和对肌体的损害,同时维持内环境稳定,预防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有效可行.我们对收治的百草枯中毒1例患者行血液灌流,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马珊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护理综合执行单在临床工作中设计与应用

    临床护理工作中,医嘱的处理与执行,都离不开执行单,常用的有护理单、治疗单、服药单、输液单.在多年的护理实践中发现医嘱的处理繁琐、查对差错率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的治疗项目了解单一,在病房工作中不能很快告知患者当天的治疗项目.本表格设计以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为原则,经临床验证,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冉红;王婷婷;周莹莹;李晓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91例临床分析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以下简称结脑)是小儿肺外结核中严重的一种类型,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临床表现特异性差,脑脊液改变不典型,早期易误诊误治.诊断和治疗不及时会危及患儿生命或留下严重后遗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笔者就2007年1月-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91例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继敏;边程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隐形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隐形义齿又称弹性仿生义齿,是由一种具有弹性的高分子树脂材料制成,即奥伦材料取代传统义齿的金属卡环和基托部分,具有美观、舒适、坚固、耐用等优点[1].其使用为临床牙列缺损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修复方法和选择途径.笔者现将其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陶晓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高海拔地区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高海拔地区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低分子肝素5000IU腹壁皮下注射,联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氯呲格雷联合治疗1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出凝血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出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TIA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临床应用方便,对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且出血的发生率低.

    作者:姜南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多媒体课件在护理实践教学中使用问题分析

    近年来,多媒体课件已为广大教师所熟悉,所接受,并且在护理理论教学中广为应用,并在护理实践教学中配合多媒体课件也有人尝试[1,2].然而,要让多媒体课件在护理实践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笔者认为要处理好3个问题.

    作者:裘璘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护理对策

    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脊髓牵拉、圆锥底位、脊髓病理改变而引起的一组神经损害征候群,包括多系统畸形、下肢运动感觉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MRI检查是诊断TCS的首选方法.治疗TCS唯一有效的手段是手术,目的是松解脊髓粘连,解除对脊髓的牵拉,恢复受损部位的循环,大限度地恢复受损神经功能.

    作者:陈凯琪;周土芬;李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重度肺功能不全肺癌20例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体会

    肺癌是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首选手术切除.但当患者合并重度肺功能不全时,比较公认的治疗方法是积极创造条件实施手术治疗,以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53~72岁,中位年龄66岁.

    作者:夏晓琨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分析

    胫腓骨骨折是四肢骨折中较常见的一类,其特点是下肢开放性外伤所占比例较高,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发生的同时,常伴有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挫裂伤,肌肉、血管、神经断裂或缺损,并有严重感染[1].特别是由于胫腓骨解剖、血供特殊,其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并发感染等十分常见.近年来外固定支架治疗各种骨折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主要用于胫腓骨骨折、开放性骨折、创口条件不好、不能I期手术的以及多段骨折伴有骨缺损、内固定困难的骨折,都可以考虑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

    作者:穆海林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