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日亮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病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80%~90%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10%~20%为光滑假丝酵母菌,酸性环境适合假丝酵母菌的生长,发病率较高,国外显示约75%的女性一生中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45%的妇女经历过2次或者以上的发作,有些患者反复发作,身心受到严重影响.
作者:安玉珍 刊期: 2011年第32期
门静脉高压指各种原因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常见原因为肝硬化.笔者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抢救护理1.1 补充血容量 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路,选择大号针头、血管粗、直,且要避开关节处,遵医嘱立即为患者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做好输血前准备,吸氧,行心电监护,测生命体征,适当使用镇静剂,以免因患者紧张引起大量出血.
作者:张立伟 刊期: 2011年第32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关实验研究显示,血压与尿电解质关系密切[1].但高血压合并低血钾的病理生理机制各不相同,目前多数认为是口服排钾利尿剂造成失钾过多所致.观察我院高血压患者38例,分析引起低血钾的主要原因,报道如下.
作者:贾中海 刊期: 2011年第32期
我们在对2010年出院病历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将发现的病案缺陷以各种方式进行纠正,结果病案质量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历资料 2010年4~12月全部共6699份出院病案.1.2 检查方法
作者:李奕;钟在英;唐存贵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失血量是指循环血容量的丢失量,包括血液中血浆和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的丢失,循环血容量丢失过多过快,机体得不到有效代偿和及时的体液补充,就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既往健康的患者接受外科手术而大量失血,未能及时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对于存在心肺脑疾病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更为明显,因此快速准确地评估失血量,对指导早期液体复苏,合理输血,维持有效循环容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对该院2008-2010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利用我院药品信息管理系统检索抗菌药物的出库数量、金额,应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中,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结论 我该抗菌药物的应用近年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问题,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
作者:蔡佳莺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我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11600例内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内固定术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 11600例中,发生医院感染594例,感染率5.12%.其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233例,感染发生率2.01%.检出病原菌665株.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等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且存在相当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结论 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慎用广谱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及时公布细菌耐药情况,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提高用药合理性.
作者:耿琳;袁英泽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百草枯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目前治疗尚无特效解毒剂,且明确有效的救治措施较少.早期积极反复洗胃,血液灌流,促进毒物排泄,大剂量使用抗氧化剂,减少毒物吸收和对肌体的损害,同时维持内环境稳定,预防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有效可行.我们对收治的百草枯中毒1例患者行血液灌流,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马珊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手段.心功能不全、低血压、梗死范围大等使PCI手术风险加大,若不及时纠正,进展至泵功能衰竭时,患者往往预后不良.早期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有助于稳定此类患者的病情,使患者终有可能通过PCI手术获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来改善预后.我们观察PCI术中使用IABP患者18例,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庭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是由于各种刺激因素的长期作用,引起食道慢性炎症和上皮增生,后发生癌变,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1].2006-2010年我院收治食管癌患者46例,经过术后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谭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妊娠期对优生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段关键时期不容忽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信号检拾和放大、自动分析及仪器的自动控制等更加理想,胎心监护迅速普及,成为胎儿常用的监护方法.
作者:常菊英;于俊岭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戒烟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且有吸烟史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另给予戒烟干预.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烟可导致患者的肺功能下降,加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戒烟则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锐 刊期: 2011年第32期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目前超声已成为眼科医师佳的辅助检查之一.临床上可借助眼底镜、三面镜或裂隙灯等检查,但当眼屈光系统的间质浑浊时,无法窥见眼底,此时二维超声则显示出独特的诊断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更能凸显其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曾枝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袖带内、袖带外血压测量方法对血压值的影响.方法 1800例患者分为正常血压组1000例,高血压1级组200例,高血压2级组320例,高血压3级组280例.对3组采用听诊器胸件分别放置于血压计袖带内和袖带外不同方法测量血压并记录.结果 正常血压组、高血压1级组和高血压2级组患者袖带外法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均高于袖带内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而高血压3级组2种方法所测血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袖带外法所测血压高于袖带内法,测量方法不同,对不同血压患者所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
作者:郭新胜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复合脉冲治疗仪辅治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秋季腹泻患儿1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电脑中频脉冲药物导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治小儿腹泻效果满意,能缩短病程,可推广运用于临床.
作者:潘晓;崔占杰 刊期: 2011年第32期
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脊髓牵拉、圆锥底位、脊髓病理改变而引起的一组神经损害征候群,包括多系统畸形、下肢运动感觉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MRI检查是诊断TCS的首选方法.治疗TCS唯一有效的手段是手术,目的是松解脊髓粘连,解除对脊髓的牵拉,恢复受损部位的循环,大限度地恢复受损神经功能.
作者:陈凯琪;周土芬;李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准确快速的交叉配血是临床安全输血的重要保证,临床输血完全依赖配血试验结果的正确性,但抢救患者时分秒必争的现实决定了配血必须尽可能缩短时间,因此我们采用了EDTAK2抗凝管与干燥管做了对照性试验.
作者:于芳;蒋乃;刘丽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宫颈糜烂是女性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多数由宫颈炎引起,如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滴虫等感染,由于藏区农牧妇女的生活习惯差,个人卫生差,卫生宣教不到位,宫颈糜烂患者较多.由于炎症未及时控制而入侵子宫颈部,引起鳞柱状上皮区的组织黏膜糜烂、溃破、出血、化脓等一系列的病变,严重的宫颈糜烂如不予治疗,可演变为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作者:周桂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为儿科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因常由感染后并发或继发.临床表现为急性腹痛或腹痛间歇性发作.高频彩色多普勒检查是一种方便、无痛、廉价,而又敏感的检查手段.笔者对急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45例声像图作回顾性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志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单用乌司他丁.结果 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及胰腺水肿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为91.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重症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AP起效快,治疗效果好,尤其对重症胰腺炎患者有更好的疗效,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乌司他丁.
作者:阮明文 刊期: 2011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