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伟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进行补阳还五汤加味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志堂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我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11600例内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内固定术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 11600例中,发生医院感染594例,感染率5.12%.其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233例,感染发生率2.01%.检出病原菌665株.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等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且存在相当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结论 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慎用广谱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及时公布细菌耐药情况,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提高用药合理性.
作者:耿琳;袁英泽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医疗器械的清洗工作是消毒和灭菌前重要的一环[1],是影响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彻底清洗污染器械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2],若手术器械清洗后仍残留血迹、污垢等,形成细菌或芽孢的保护膜,即使进行了正确的消毒灭菌程序,仍有致病微生物存在的可能.
作者:戴小凤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病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80%~90%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10%~20%为光滑假丝酵母菌,酸性环境适合假丝酵母菌的生长,发病率较高,国外显示约75%的女性一生中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45%的妇女经历过2次或者以上的发作,有些患者反复发作,身心受到严重影响.
作者:安玉珍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联合维生素B1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10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中药足浴联合维生素B1 100mg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仅给予单纯中药足浴.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足浴联合维生素B1治疗DPN,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中药足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立卫;张晓红;江丹;贺会仙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调查外科护士在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措施.方法 用自制问卷随机对60名外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60名外科护士对经血液传播疾病和机械损伤的认知率高,分别为100.00%和91.67%,其他依次为化学物理因素影响、药物影响、心理社会压力等.结论 了解外科护士在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做好日常防护工作,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汪晓月 刊期: 2011年第32期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是由于各种刺激因素的长期作用,引起食道慢性炎症和上皮增生,后发生癌变,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1].2006-2010年我院收治食管癌患者46例,经过术后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谭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胫腓骨骨折是四肢骨折中较常见的一类,其特点是下肢开放性外伤所占比例较高,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发生的同时,常伴有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挫裂伤,肌肉、血管、神经断裂或缺损,并有严重感染[1].特别是由于胫腓骨解剖、血供特殊,其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并发感染等十分常见.近年来外固定支架治疗各种骨折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主要用于胫腓骨骨折、开放性骨折、创口条件不好、不能I期手术的以及多段骨折伴有骨缺损、内固定困难的骨折,都可以考虑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
作者:穆海林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增高,尤其是不完全KD发病有增加趋势.本文对我院不完全KD 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其对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医嘱的处理与执行,都离不开执行单,常用的有护理单、治疗单、服药单、输液单.在多年的护理实践中发现医嘱的处理繁琐、查对差错率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的治疗项目了解单一,在病房工作中不能很快告知患者当天的治疗项目.本表格设计以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为原则,经临床验证,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冉红;王婷婷;周莹莹;李晓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2组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内注射缩宫素20U,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放置米索前列醇片0.4mg于直肠前壁.观察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产后2、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第3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结论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好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艮珍 刊期: 2011年第32期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是现代治疗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利用高流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由呼吸道吸入,直接作用于局部支气管和肺组织.其特点是可以调节雾量大小均匀,药液随深而慢的吸气可被吸到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达到消炎、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变通气功能等目的,防止术后肺不张,并能缓解术中气管插管带来的不适[1].现报道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方法和护理如下.
作者:钟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产程图就是将分娩过程中的一些指标信息记录在一张图纸上,它是产程监护人员对产妇情况做出正确判断的重要依据和手段[1].下面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50例产妇产程图分析,将其临床应用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产妇350例,排除不能正常分娩和极力要求剖宫产的初产妇,孕周37~41周,年龄<33岁,对其产程图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靳李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腰椎结核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通过自身前后对照,对50例住院期间的腰椎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生活方式的比较.结果 在健康教育前,患者在忌烟酒、服用抗结核药物、保持乐观情绪方面的认知人数较高.健康教育后,认知人数增长率高的是平卧硬板床休息方面,其它方面改变均较明显.结论 对腰椎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改变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对治疗康复、促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静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病原菌是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也称痢疾杆菌,该病为小儿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为特点.凡急性菌痢,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并伴有呼吸循环衰竭者,称之为急性菌痢中毒型或称中毒型菌痢.
作者:蔺党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应激性溃疡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发生的应激反应.脑出血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在临床上较常见,多发生在发病后2~3d,短者可在数小时内出现,病死率甚高[1].现就近年有关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陆仁凤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眼科患者大部分视觉功能受损致视力下降,且以老人、小儿居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医院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又由于眼科疾病的特殊性,眼科护理工作的风险也增大.分析眼科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对提高护理人员应对能力和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尤为重要.为确保患者的安全,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现将眼科护理风险的防范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锦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8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病变血管内径、血流峰值和血流量.结果 右侧腘动脉和右侧足背动脉治疗后内径、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血流峰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刘会卿;王冬玉;张建芳;赵会颖;梁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干预措施对规范抗菌药物应用的可行性,为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实施干预前的2008年8月患者作为对照组,干预后的2009年8月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2组用药情况.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率显著下降;平均药费略有上升,而抗菌药物费用明显降低;喹诺酮类使用率显著下降;医院感染率下降.结论 本研究所采用的合理用药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其中关键的是干预措施的完全实施.
作者:李如标;高山;鲍华;金立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空间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创伤成为当今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仅次于心血管病和肿瘤.多发性损伤简称多发伤,是指由一个机械因素作用下引起人体≥2个部位的创伤.根据AIS-90版所指的9个部位,其中ISS评分>16的为严重多发伤.多发性创伤通常伤情复杂,损伤头、胸、腹部等脏器,由于急性血容量减少引起组织低灌注状态及缺氧,伴随全身应激反应,常迅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而危及生命,ICU监护及治疗在救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向东 刊期: 2011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