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产山豆根HPLC指纹图谱测定

黄颖;王乃平;陈勇

关键词:山豆根,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摘要:目的:建立广西主产山豆根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氧化苦参碱为参照物,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水(0.2%磷酸+0.32%三乙胺)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4 min后由220 nm转换到280nm.结果:其重复性、精密度均符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中的有关规定.结论:本实验结果为广豆根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黑布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胶原合成与降解的影响

    目的:研究黑布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Ⅰ,Ⅲ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瘢痕模型组和黑布药膏治疗组.瘢痕模型组和黑布药膏治疗组建立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21 d后,造模成功.在黑布药膏治疗组瘢痕局部和正常对照组对应皮肤涂抹黑布药膏,每3 d 1次,每次1 g,连续用药56d.在用药后第2,4,6,8周分别切取两组瘢痕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Ⅰ,Ⅲ胶原mRA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的表达.结果:瘢痕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Ⅰ胶原mRAN表达显著增强,Ⅲ胶原mRA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表达显著减弱(P<0.01).黑布药膏治疗组在用药后第2,8周Ⅰ胶原mRAN表达分别为(3.62±1.70),(1.34±0.52);模型对照组第2,8周Ⅰ胶原mRAN表达分别为(3.15±1.24),(4.53±1.71),黑布药膏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减弱(P<0.01);黑布药膏治疗组在用药后第2,8周Ⅲ胶原mRAN表达分别为(1.46±0.34),(2.59±0.35),模型对照组Ⅲ胶原mRAN表达分别为(0.88±0.14),(0.37±0.08),黑布药膏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增强(P<0.01);黑布药膏治疗组在用药后第2,8周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表达分别为(1.77±0.40),(4.76±0.77),模型对照组第2,8周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表达分别为(0.53±0.14),(0.34±0.04),黑布药膏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增强(P<0.01).结论:黑布药膏可以通过抑制I型胶原mRNA的表达,促进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mRNA的表达,增加胶原酶含量,降低瘢痕组织胶原含量,从而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这可能是黑布药膏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增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丽;周晓宏;关洪全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七味清咽喷雾剂防治流感的药理作用

    目的:观察七味清咽喷雾剂对H1N1流感病毒的防治作用及与达菲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体外试验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观察不同浓度药物对流感病毒FM1病毒株致细胞病变(CPE)的作用;体内试验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滴鼻感染小鼠造成肺炎模型,观察药物的疗效;达菲与七味清咽喷雾剂(剂量均降低50%)联合应用,观察中药的增效减毒作用.结果:①七味清咽喷雾剂对Hela和Hep-2细胞的大无毒浓度(TC0)为0.192 g·L-1,该浓度有一定缓解流感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但作用较弱;②七味清咽喷雾剂高剂量经7 d连续给药,可明显降低H1N1流感病毒感染肺炎模型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提高IL-2水平;③七味清咽喷雾剂中剂量与达菲(较单独应用剂量降低50%)联合应用可降低感染小鼠肺脏指数,肺脏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减轻;④二者联合应用降低感染动物血中神经氨酸酶(NA)活性的作用强于单用达菲组.结论:七味清咽喷雾剂通过影响小鼠免疫功能,改善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炎症状,降低H1N1感染小鼠的肺指数;与达菲联合应用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作者:徐惠波;姚帆;刘博;温富春;纪凤兰;丁涛;孙晓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越鞠保和胶囊胃肠动力药效研究

    目的:观察越鞠保和胶囊对模型动物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的影响,并与越鞠保和丸进行药效比较,探讨其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特点.方法:对阿托品致胃肠运动抑制的小鼠给予越鞠保和胶囊,含生药1,2,4 g·kg-1口服5 d,以吗丁啉(20 mg·kg-1)为阳性药,观测对模型动物胃肠中酚红推进率,评定越鞠保和胶囊对该模型的治疗功效.结果:越鞠保和胶囊高剂量可明显推进到肠三段、肠四段,越鞠保和胶囊中剂量可明显推进到肠三段.结论:越鞠保和胶囊生药2,4 g·kg-1可对抗阿托品造模所形成的胃肠阻滞,有提高胃肠推进的作用,对机体的胃肠机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沈欣;李德凤;宗桂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黄连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脑区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以及P-选择素(P-selectin)的表达和黄连素对两者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药组.给药组分别于栓塞前15 min和栓塞后2 h,再灌注时ip给黄连素30 mg·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ip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脑局灶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 h后取脑,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CAM-1和P-selectin的表达.结果:黄连素能够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梗死体积以及脑组织ICAM-1,P-selectin的表达增高(P<0.05).其中梗死体积从25%降至17%;ICAM-1阳性细胞百分率从平均65%降至35%;P-selectin从平均60%降至30%.结论:黄连素能够通过脑缺血再灌注炎性反应的免疫调节机制保护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害.

    作者:甘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马齿苋乙醇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马齿苋乙醇提取物对D-半乳糖(D-gal)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马齿苋乙醇提取物(1.0,0.5 g·kg-1)组.除正常组颈背部sc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均sc D-gal(1g·kg-1),每d 1次,连续给药和造模42 d.用避暗法、水迷宫法和Morris水迷宫法测定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测定小鼠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马齿苋乙醇提取物1.0,0.5g·kg-1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为(174.14±1,85,103.80±3.93)s,(0.11±0.33,0.63±1.41)次,与模型组相比可使衰老小鼠第1次进入暗室的潜伏期明显延长和错误次数明显减少;到达时间和错误次数为(48.45±38.35,58.25±28.41)s,(8.50±4.97,11.50±5.68)次,与模型组相比可使衰老小鼠到达时间缩短和错误次数明显减少;逃避潜伏期和1 min站台穿越次数为(20.33±20.20)s,(3.22±2.86)次,与模型组相比马齿苋乙醇提取物(1 g·kg-1)组可使衰老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和1min站台穿越次数明显增多;同时明显降低衰老小鼠脑组织MDA含量.结论:马齿苋乙醇提取物可提高D-gal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DA含量有关.

    作者:张良和;张红英;孙晓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马兜铃酸A在中药饮片及其配方颗粒中的含量分析

    目的:对5种马兜铃科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由相应批次的中药饮片制成)所含马兜铃酸A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YMC-Pack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A)-0.05%磷酸溶液(B),检测波长250nm,流速0.8 mL·min-1,柱温30℃.结果:5种马兜铃科中药饮片(各3批)中马兜铃酸A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关木通4.18mg·g-1,马兜铃0.77 mg·g-1,蜜马兜铃0.46 mg·g-1,青木香0.86 mg·g-1,寻骨风0.53 mg·g-1;5种中药配方颗粒(n=3)马兜铃酸A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关木通1.16 mg·g-1,马兜铃0.31 mg·g-1,蜜马兜铃0.10 mg·g-1,青木香0.39 mg·g-1,寻骨风0.03 mg·g-1.结论:建立的方法对多种含马兜铃酸A药材与配方颗粒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用于其含量测定;中药配方颗粒的制作工艺对中药饮片的成分有一定影响,有必要建立相关生产监控标准、质量控制标准,用来保证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

    作者:黄国鑫;倪晨;李一圣;易宇阳;张仲敏;赵学军;苏子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小鼠皮肤局部药代动力学

    目的:制备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考察原花青素在小鼠腹部皮肤的滞留量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局部经皮给药的药动学,探讨柔性纳米脂质体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的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给药皮肤中原花青素生物滞留量,DAS软件拟合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72.52±8.63)%,平均粒径167.5 nm,Zeta电位-60.3,多分散指数0.309;在小鼠皮肤中滞留量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结论: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中有效成分能较快渗透进入皮肤,并在皮肤局部较长时间蓄积.

    作者:陈燕军;张军斌;熊欣;武惠斌;顼佳音;金日显;郁宝剑;熊维政;黄璐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小果博落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

    目的:建立测定小果博落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的新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盐酸小檗碱为内标,运行缓冲液为25 mmol·L-1磷酸氢二钠与25 mmol·L-1磷酸二氢钠的混合体系(磷酸调pH为7.0)-甲醇(2.5:1);运行电压18 kV;柱温25℃;检测波长200nm.结果: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24~0.0828mg·mL-1(r=0.999 8);白屈菜红碱的线性范围0.018 8~0.125 6 mg·mL-1(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7%(RSD1.01%)、98.4%(RSD 1.27%).结论:高效毛细管电泳操作简便,分析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小果博落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的测定.

    作者:肖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参麦注射液对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0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4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7例和观察组(参麦注射液组)37例,后将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及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宏革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川芎-白芷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剂型对偏头痛动物模型的影响

    目的:观察川芎-白芷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剂型对偏头痛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利用硝酸甘油(10 mg·kg-1)ip一次造成大鼠偏头痛模型,sc利血平(0.4 mg·kg-1)7 d造成小鼠偏头痛模型,川芎-白芷药对3.5 g·kg-1·d-1进行治疗,对模型动物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5-羟基吲哚乙酸(5-HIAA)、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偏头痛大鼠模型组脑组织中5-HT含量(720.44±92.1)ng.g-1,CGRP含量(618.32±139.3)pg·g-1;与模型组比较,川芎-白芷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剂型3.5 g·kg-1.d-1可升高偏头痛大鼠脑组织中5-HT 48.41%~73.18%,降低头痛大鼠脑组织中CGRP 38.02%~50.02%(P<0.01);与小鼠偏头痛模型组比较,川芎-白芷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剂型5 g·kg-1·d-1可升高偏头痛小鼠脑组织中5-HT 36.60%~69.52%(P<0.05,P<0.01).结论:川芎-白芷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剂型主要是通过影响单胺类递质的释放,缓解神经源性炎症而改善偏头痛的症状.

    作者:杨胜;张定堃;苏柘僮;徐佳丽;杨金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不同剂量化学纯三聚氰胺诱发SD大鼠尿结石的比较

    目的:探讨建立不合并肾损害的尿结石模型.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5组,空白对照组、化学纯三聚氰胺0.4~0.7 g·kg-1·d-1组,连续给药20,30 d,观察比较结石形成率、肾功能损害情况.结果:0.4,0.5 g·kg-1·d-1化学纯三聚氰胺给药20,30 d,膀胱结石率高,20 d分别为60%,50%,30 d分别为50%,60%,两组及与0.6,0.7 g·kg-1·d-1组、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膀胱结石形成率与剂量、时间不成线形关系;各组比较仅0.4 g·kg-1·d-1组肾和膀胱指数、肌酐、尿素氮、尿酸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化学纯三聚氰胺0.4 g·kg-1·d-1给药20 d对肾脏几乎不造成损害,SD大鼠膀胱结石率达60%,可建立不合并肾损害的尿结石模型.

    作者:张薇;陈苑;邹移海;陈嘉;张钟广;梁韦波;高伟;何国振;林以理;黎福荣;郭学军;符路娣;伍军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黏膜5-HT,CGRP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血及结肠黏膜中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健脾方高、中、低剂量组和匹维溴胺组;用寒冷-束缚刺激法复制D-IBS大鼠模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各组大鼠血清5-HT含量,放免法检测血浆CGRP水平,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5-HT,CGRP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血中5-HT含量及结肠黏膜中5-HT阳性纤维的平均吸光度(A)升高,CGRP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用药组血中5-HT及其在肠黏膜的表达降低,CGRP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疏肝健脾高、中剂量组差异明显(P<0.01).结论:疏肝健脾方通过调节D-IBS大鼠5-HT,CGRP的变化,是其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杰民;李红灵;胡浩;韩斌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经鼻脑靶向给药研究进展

    介绍经鼻脑靶向理论及其制剂的研发现状,为开发中药鼻腔脑靶向药物提供依据.以经鼻给药、鼻腔给药、脑靶向等关键词检索中英文文献51篇.通过解释鼻腔生理结构的特点,分析药物经鼻脑靶向转运的作用机制,介绍了经鼻脑靶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实例;通过了解经鼻给药新型制剂(原位凝胶、脂质体、微球、纳米粒制剂),并结合中药鼻疗法,阐述了我国中药现有经鼻制剂的应用及开发中药脑靶向制剂的可能途径,认为中药经鼻给药脑靶向制剂具有广阔开发前景.

    作者:李思佳;杨俊;陈锋;潘艳娟;姜宇;路璐;张静;闫福林;卢光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倍生冲剂对血液透析微炎症状态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倍生颗粒对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一般症状、体征的变化,测定治疗前后透前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均检测前白蛋白(Pre-Al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SF)的浓度、血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体重指数(BMI)、SGA评分.结果:治疗组血清Pre-Alb,Alb及SF,IL-6,hs-CRP,BMl,SGA评分与治疗后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倍生颗粒可改善血透患者的微炎症状态,良好的护理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薛健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藁本、辽藁本和新疆藁本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血管活性观察

    目的:分析比较藁本、辽藁本及代用品新疆藁本共7个样品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观察对离体血管的舒张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7个藁本样品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离体血管实验观察不同品种藁本挥发油对KCI预收缩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结果:从7个藁本样品中共鉴定出82个成分,其中含共有成分14个,各样品所鉴定成分平均占其总挥发油的94%.离体血管实验显示,各样品挥发油对大鼠胸主动脉环均有不同程度的舒张作用,且量效曲线呈非线性关系;半数有效量(ED50)30.4~400.1μg·mL-1.结论:不同品种藁本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差异显著,对大鼠离体血管的舒张活性明显不同.

    作者:张迎春;陈畅;李韶菁;许海玉;李德凤;吴宏伟;杨洪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通脉止痛方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通脉止痛方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与对照组(n=22),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40 mg,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脉止痛方治疗,以方内各单味药颗粒剂混合开水冲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疗程15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大血流速度(Vs).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63.6%(P<0.05).治疗后两组Vs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更明显(P<0.01).结论:通脉止痛方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曹奔放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HPLC测定青海野生和栽培藏药独一味中山栀苷甲酯

    目的:对野生和栽培藏药独一味中山栀苷甲酯成分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色谱柱WelchromTM Kroma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1min,9%A;11~35 min,9%~18%A;35~45min,18%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5 nm,柱温为25℃.结果:山栀苷甲酯的线性范围0.25~2.12 mg(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为0.89%.结论:野生和栽培独一味的山栀苷甲酯的含量分别为1.81,0.75 mg·g-1.

    作者:金兰;罗桂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益肾健脾化瘀泄浊解毒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化瘀泄浊解毒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患者46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在常规化疔等治疗基础上,治疗组(26例)加服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对照组(20例)加服包醛氧淀粉10 g,tid,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后中医临床症候变化及肾功能、血液流变性和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22/26例)及55%(11/20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血液流变性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能改善患者症状,清除代谢产物,改善血黏度,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说明益肾健脾化瘀泄浊解毒法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袁忠;吴玉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江香薷醇提物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研究江香薷醇提物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联分析和鉴定化学成分.结果:在佳分析条件下,经毛细管色谱分离、气相质谱分析工作站WILEY/NBS库,NIST02质谱数据库检索,并参照有关文献,共分离出50个峰,鉴定了38个化学成分.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百里香酚(18.31%),3,13-十八碳二烯-1-醇(10.26%),香荆芥酚(8.60%)等.结论:利用GC-MS分析鉴定江香薷脂溶性成分,具有快速、稳定、重复性好的特点,可用于江香薷药材成分的分析鉴定.

    作者:刘华;李桂生;罗永明;陈钟文;刘文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不同产地普洱茶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

    目的:综合比较并评价云南不同产地普洱茶的质量.方法:选择3年发酵的普洱饼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没食子酸、咖啡因与(+)儿茶素含量,采用NaNO2-A1(N03),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并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其总多糖含量.结果:5个产地普洱饼茶中,没食子酸含量差异较大,思茅产普洱茶含量低为0.308%,大理下关产普洱茶含量高为1.482%;咖啡因含量差异不大,含量均在2.366%~3.750%之间;(+)儿茶素含量均低于0.5‰,以思茅产普洱茶含量低.5个产地普洱茶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也有一定差异,总黄酮含量以思茅产低为2.93%,西双版纳产高为5.94%;总多糖含量以思茅产低为4.35%,大理下关产高为6.18%.结论:不同产地普洱茶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金裕范;高雪岩;王文全;练晶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