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测定青海野生和栽培藏药独一味中山栀苷甲酯

金兰;罗桂花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独一味, 山栀苷甲酯, 野生, 栽培
摘要:目的:对野生和栽培藏药独一味中山栀苷甲酯成分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色谱柱WelchromTM Kroma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1min,9%A;11~35 min,9%~18%A;35~45min,18%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5 nm,柱温为25℃.结果:山栀苷甲酯的线性范围0.25~2.12 mg(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为0.89%.结论:野生和栽培独一味的山栀苷甲酯的含量分别为1.81,0.75 mg·g-1.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优化酶提取贯叶连翘药材活性成分工艺

    目的:探讨贯叶连翘中金丝桃素的酶提取法的优酶及其佳工艺.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丝桃素含量为指标,在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复合酶SPE-007A中筛选出优2种酶,继考察这2种酶复合后的浸提倍数、加酶量、pH、温度、酶解时间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条件,从而得到佳工艺.结果:优酶为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复合酶,pH 4.8、酶用量(纤维素酶/果胶酶)2.0%/2.0%、温度50℃、酶解时间6 h、酶解液浸提倍数15倍.结论:该工艺高效、稳定,可用于今后对贯叶连翘的研究.

    作者:郝鹏飞;卫冰;刘富岗;杨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刺五加胶囊成型工艺

    目的:探讨刺五加胶囊的成型工艺.方法:考察不同辅料对主药吸湿性的影响;以颗粒的合格率作为指标,筛选佳制粒成型工艺条件,并考察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休止角及堆密度.结果:主药与可溶性淀粉、微晶纤维素按40:45:15的比例混匀,加入70%乙醇制软材,20目筛制粒,所得颗粒的休止角为33.5°,堆密度为0.38 g·mL-1,临界相对湿度为66%.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为大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牟洪;刘树民;杨补科;张翀;范振群;方圆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马兜铃酸A在中药饮片及其配方颗粒中的含量分析

    目的:对5种马兜铃科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由相应批次的中药饮片制成)所含马兜铃酸A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YMC-Pack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A)-0.05%磷酸溶液(B),检测波长250nm,流速0.8 mL·min-1,柱温30℃.结果:5种马兜铃科中药饮片(各3批)中马兜铃酸A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关木通4.18mg·g-1,马兜铃0.77 mg·g-1,蜜马兜铃0.46 mg·g-1,青木香0.86 mg·g-1,寻骨风0.53 mg·g-1;5种中药配方颗粒(n=3)马兜铃酸A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关木通1.16 mg·g-1,马兜铃0.31 mg·g-1,蜜马兜铃0.10 mg·g-1,青木香0.39 mg·g-1,寻骨风0.03 mg·g-1.结论:建立的方法对多种含马兜铃酸A药材与配方颗粒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用于其含量测定;中药配方颗粒的制作工艺对中药饮片的成分有一定影响,有必要建立相关生产监控标准、质量控制标准,用来保证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

    作者:黄国鑫;倪晨;李一圣;易宇阳;张仲敏;赵学军;苏子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N-马来酰-L-缬氨酸酯姜黄素对胃癌MGC-803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研究N-马来酰-L-缬氨酸酯姜黄素(MVC)对胃癌MGC-803细胞周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MVC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VC对MGC-803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MVC对MGC-803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蛋白p21WAF1/CIP1,Cdc 2和Cyclin B1表达的影响.结果:20 μmol·L-1MVC可明显抑制MGC-803细胞生长,可明显诱导MGC-803细胞S,G/M期阻滞.20 μmol·L-1MCV作用MGC-803细胞24h,P21WAF1/CIP1蛋白表达增高,Cdc 2蛋白表达减少.结论:MVC可通过增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21WAFl/CIPI1蛋白的表达和下调Cdc 2蛋白表达,使MGC-803细胞的周期阻断在S,G2/M期,从而抑制MGC-803细胞的生长.

    作者:孟爱国;刘春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不同产地普洱茶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

    目的:综合比较并评价云南不同产地普洱茶的质量.方法:选择3年发酵的普洱饼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没食子酸、咖啡因与(+)儿茶素含量,采用NaNO2-A1(N03),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并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其总多糖含量.结果:5个产地普洱饼茶中,没食子酸含量差异较大,思茅产普洱茶含量低为0.308%,大理下关产普洱茶含量高为1.482%;咖啡因含量差异不大,含量均在2.366%~3.750%之间;(+)儿茶素含量均低于0.5‰,以思茅产普洱茶含量低.5个产地普洱茶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也有一定差异,总黄酮含量以思茅产低为2.93%,西双版纳产高为5.94%;总多糖含量以思茅产低为4.35%,大理下关产高为6.18%.结论:不同产地普洱茶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金裕范;高雪岩;王文全;练晶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血降脂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调血降脂丸是濮阳市油田总院在临床实践基础上总结研制出的纯中药制剂.由制首乌、女贞子、丹参、山楂、大黄、泽泻等组成,具有补肾活血、祛湿泻浊之功能.用于肾虚兼痰湿夹瘀所致的头晕、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高血脂症、高血黏综合征、脂肪肝、肥胖症见上述症候者,疗效显著.本品丹参中所含的丹参酮ⅡA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回收率高.

    作者:姚志凌;李明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脾阳虚证大鼠棕色脂肪组织和解偶联蛋白1关联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高脂饮食和中药干预在实验动物能量代谢中的关联性和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①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d70~d98每天按10 g·kg-1体重生理盐水ig.d98检测刺激性产热,观察2 h肛温变化曲线和温度峰值,计算温度曲线下面积;②阳虚组:d42手术切除肩胛间BAT,余同①组;③脾阳虚组:d49~d98高脂饲料(83%普通饲料,15%甘油三酯,2%胆固醇)喂养;隔日19℃环境喂养,余同②组;④中药组:d70~d98每天按4 g·kg-1体重附子理中汤ig.余同③组.每周测体重1次.以效能体重增长率、效能产热温度峰值、产热温度曲线下面积为参考指标.取BAT测UCP1表达量.结果:①效能体重增长率,脾阳虚组与阳虚组相比体重增长减慢(P<0.01);中药组与脾阳虚组相比,体重增长加快(P<0.01).②效能产热温度峰值,脾阳虚组与阳虚组相比效能产热温度峰值升高(P<0.01);中药组与脾阳虚组相比,效能产热温度峰值升高(P<0.01);中药组与脾阳虚组相比,效能体重增长率与效能产热温度峰值变化程度呈正相关.③产热温度曲线下面积,脾阳虚组与阳虚组相比产热曲线下面积增加(P<0.05);中药组与脾阳虚组相比,产热温度曲线下面积增加(P<0.01).效能体重增长率与产热温度曲线下面积变化程度呈正相关.中药组上调UCP1表达量,和阳虚组以及脾阳虚组相比,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温阳健脾中药促使高脂饮食转化为BAT并提高其产热活性.温阳健脾中药上调UCP1在BAT中的表达,通过UCP1的解偶联作用,使BAT分解产热而改善阳虚畏寒的症状.

    作者:吴云起;唐汉庆;吴翠松;劳传君;庞广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脑伤乐生颗粒治疗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评价脑伤乐生颗粒治疗颅脑损伤所致神经功能缺损和中医证候的疗效.方法:2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安装剂组(120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的研究方法,观察脑伤乐生颗粒(15 g,3次/d,口服)治疗颅脑损伤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的总体有效性,观察治疗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和中医证候总积分.结果:试验组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46.29%(P<0.01),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8.18%,对照组总有效率39.81%(P<0.01).结论:脑伤乐生颗粒对改善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及中医症候疗效明显.

    作者:沙松华;李新;罗洁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齿冠周炎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牙齿冠周炎的疗效.方法: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75例牙齿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9.2%,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缓解疼痛作用强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时间(4.1±0.5)d,对照组(5.2±0.5)d,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西医加自拟中药方剂治疗牙齿冠周炎疗效显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

    作者:崔淑霞;闫志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益肾健脾化瘀泄浊解毒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化瘀泄浊解毒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患者46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在常规化疔等治疗基础上,治疗组(26例)加服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对照组(20例)加服包醛氧淀粉10 g,tid,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后中医临床症候变化及肾功能、血液流变性和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22/26例)及55%(11/20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血液流变性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能改善患者症状,清除代谢产物,改善血黏度,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说明益肾健脾化瘀泄浊解毒法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袁忠;吴玉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小鼠皮肤局部药代动力学

    目的:制备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考察原花青素在小鼠腹部皮肤的滞留量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局部经皮给药的药动学,探讨柔性纳米脂质体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的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给药皮肤中原花青素生物滞留量,DAS软件拟合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72.52±8.63)%,平均粒径167.5 nm,Zeta电位-60.3,多分散指数0.309;在小鼠皮肤中滞留量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结论: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中有效成分能较快渗透进入皮肤,并在皮肤局部较长时间蓄积.

    作者:陈燕军;张军斌;熊欣;武惠斌;顼佳音;金日显;郁宝剑;熊维政;黄璐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经鼻脑靶向给药研究进展

    介绍经鼻脑靶向理论及其制剂的研发现状,为开发中药鼻腔脑靶向药物提供依据.以经鼻给药、鼻腔给药、脑靶向等关键词检索中英文文献51篇.通过解释鼻腔生理结构的特点,分析药物经鼻脑靶向转运的作用机制,介绍了经鼻脑靶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实例;通过了解经鼻给药新型制剂(原位凝胶、脂质体、微球、纳米粒制剂),并结合中药鼻疗法,阐述了我国中药现有经鼻制剂的应用及开发中药脑靶向制剂的可能途径,认为中药经鼻给药脑靶向制剂具有广阔开发前景.

    作者:李思佳;杨俊;陈锋;潘艳娟;姜宇;路璐;张静;闫福林;卢光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肝片HPLC特征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建立护肝片HPLC指纹图谱,为进一步提高护肝片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并以此比较不同厂家产品质量的差异.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确认了23个共有特征指纹峰,且方法学实验中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面积的RSD均<5%;不同来源的护肝片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为护肝片的指纹图谱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朱翔;韩立炜;马伟辰;倪健;吴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异鼠李素对H2O2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异鼠李素对H2O2损伤的CRL-1730细胞的活性、凋亡率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55,27.5,13.75 mg·L-13种质量浓度的异鼠李素与培养的CRL-1730细胞置于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共同孵育24 h,再用H2O2氧化损伤4 h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异鼠李素对H2O2损伤的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异鼠李素对H2O2损伤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异鼠李素能够剂量依赖性增强CRL-1730细胞活性,与模型组吸光度(A)0.459比较,高剂量组A 0.503,升高了0.044,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剂量组A0.48,升高了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无明显影响.异鼠李素能够剂量依赖性减少受损细胞的凋亡,降低早期凋亡率,与模型组凋亡率77.78%相比,高剂量组69.28%和中剂量组7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鼠李素能抑制H,O,引起的CRL-1730细胞减少,表现在使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模型组G0/G1期细胞比例为82.23%,异鼠李素高,中,低剂量组该值分别为69.43%,67.05%,69.56%,均有显著性差异;S期和C2/M期细胞比率增加,模型组S期和C2/M期细胞比率为11.77%和1.91%,异鼠李素高剂量组为23.39%和7.18%,中剂量组为29.73%和3.23%,低剂量组为27.42%和3.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异鼠李素对H2O2损伤的CRL-1730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放;程嘉艺;苑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苦参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NF-κB和CT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SD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苦参素组(60mg·kg-1,1次/d,连续10周)、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ip溶液橄榄油)于造模同时开始给予.10周后剖取肝脏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CTGF在肝组织内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苦参素组大鼠肝纤维化水平明显减轻(P<0.01),肝组织NF-κB,CTGF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苦参素可抑制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肝内NF-κB,CTGF表达有关.

    作者:杨华;张知贵;封家福;杨学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l,PD)又称功能性痛经,是青春期女性常见的妇科疾患.本病多因精神紧张,过度劳累,饮食失节或过食生冷,冒雨涉水,及子宫位置的过度前屈或后倾所导致.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质量.常用药物为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布洛芬或萘普生等,但副作用较大,且易产生依赖性.笔者采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大伟;任珊;高希言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从五苓散看水饮内停证便秘的治疗

    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城市人群高发,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各种疾病过程中,给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带来诸多困扰.

    作者:陈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青鹏膏剂对豚鼠瘙痒及湿疹模型的影响

    目的:观察青鹏膏剂对豚鼠瘙痒及湿疹模型的影响.方法:豚鼠用磷酸组织胺致痒,观察青鹏膏剂0.48,0.24,0.12 g·kg-1经皮给药3 d后的豚鼠各给药组的致痒阈;造成豚鼠湿疹模型,青鹏膏剂0.48,0.24,0.12 g·kg-1经皮给药10 d后观察综合评分,测定血清中IL-2,IL-4,TNF-α,IFN-γ水平,取背部皮片做病理组织学观察和真皮炎性细胞计数.结果:青鹏膏剂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延长豚鼠舔足时间,提高豚鼠的组胺致痒阈,对湿疹模型豚鼠,青鹏膏剂各给药组红斑缩小或消退,评分较模型组有所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对血清中IL-2,TNF-α,IFN-γ水平无明显影响;青鹏膏剂高、低剂量组IL-4值较模型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青鹏膏剂各给药组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表皮角化、棘细胞层增厚、表皮突延长等病理表现,真皮内炎性细胞计数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青鹏膏剂具有止痒作用,可有效治疗湿疹红斑水肿等症状,其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调节相关致炎、抑炎因子有关.

    作者:王彦礼;包旭宏;王怡薇;李涛;周钟鸣;杨伟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左旋多巴甲酯对斜视性弱视猫视皮层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甲酯对幼猫斜视性弱视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视皮层17区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正常幼猫30只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左旋多巴甲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5只,于4周龄时行眼外直肌切除术造成人工斜视(正常对照组除外),经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确定形成弱视后,ig左旋多巴甲酯20,40,80 mg·kg-1,阳性对照组ig左旋多巴40 mg·kg-1,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均ig等量生理盐水.观察PVEP的变化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视皮层17区NGF的差异.结果: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VEP的P100波潜时延迟,波幅降低,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相比,P100波潜时缩短,波幅增大,免疫阳性细胞增加(P<0.05).结论:敏感期内斜视性弱视幼猫视皮层17区NGF的表达减弱;左旋多巴甲酯干预治疗后,NGF表达明显增加,弱视眼PVEP明显改善;左旋多巴甲酯能促进实验幼猫弱视眼的视功能改善.

    作者:李勇文;林兴;张士军;黎荣;蒋伟哲;黄仁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通脉止痛方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通脉止痛方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与对照组(n=22),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40 mg,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脉止痛方治疗,以方内各单味药颗粒剂混合开水冲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疗程15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大血流速度(Vs).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63.6%(P<0.05).治疗后两组Vs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更明显(P<0.01).结论:通脉止痛方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曹奔放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