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感颗粒治疗3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

马遵平;李光贵

关键词:婴幼儿, 手足口病, 抗感颗粒
摘要:目的:探讨抗感颗粒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诊断标准选取52例患儿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抗感颗粒10 g,口服3次/d;对照组给予双黄连(0.5~1)mL·(kg·d)-1加入5%葡萄糖100~250 mL,gtt,qd.两组均使用病毒唑10~15 mg·(kg·d)-1,加入葡萄糖gtt,bid,其他支持治疗相同.两组患儿均用康复新液涂搽口腔患处,2~3次/d.用药后,每隔24 h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0%和87.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抗感颗粒具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临床疗效好,服用方便并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水朝阳旋覆花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水朝阳旋覆花Inula helianthus-aquatica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HL-20凝胶色谱、HPLC等色谱学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MS,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水朝阳旋覆花中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其中7个倍半萜内酯:11α,13-dihydrotomentosin(1),sundiversifolide(2),8-epi-xanthatin-1β,5β-epoxide(3),ivaxillin(4),11,13-dehydroivaxillin(5),1β-hydroxyalantolactone(6),carabrone(7);4个三萜类化合物:taraxasterol 3-O-acetate(8),maniladiol 3-O-palmitate(9),16β-hydroxylupeol 3-O-tetradecanoate(10),arnidiol(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黄火强;闫美娜;朴香兰;崔箭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广西产山豆根HPLC指纹图谱测定

    目的:建立广西主产山豆根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氧化苦参碱为参照物,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水(0.2%磷酸+0.32%三乙胺)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4 min后由220 nm转换到280nm.结果:其重复性、精密度均符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中的有关规定.结论:本实验结果为广豆根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作者:黄颖;王乃平;陈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附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提高附片的质量标准.方法: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附片中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采用RP-HPLC法测定附片中双酯型生物碱和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色谱条件为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 mol·L-1醋酸铵溶液(每1 000 mL加0.5 mL冰醋酸)为A相,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B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 nm.结果:附片中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差异很大;单酯型生物碱总量较为稳定,而双酯型生物碱总量相差较大,提示应制定附片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幅度范围.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可行,结果稳定,为附片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作者:黄志芳;易进海;陈东安;刘云华;陈燕;刘玉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麻藤止眩散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麻藤止眩散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麻藤止眩散中天麻素的含量.采用C18反相键合硅胶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3:9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天麻素对照品进样量在0.1~0.8μg内呈线性关系(r=0.999 8),稳定性试验RSD 0.94%,精密度试验RSD 0.76%,重复性试验RSD 1.1%,平均回收率为98.1%,RSD 1.01%.结论:该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可作为麻藤止眩散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冀小君;赵思俊;张福生;秦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异长春花碱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目的:制备异长春花碱脂质体,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异长春花碱脂质体,考察脂质体形态、粒径分布,透析法测定异长春花碱注射液和异长春花碱脂质体释药的差异.结果:异长春花碱脂质体平均粒径149.2 nm,透射电镜可以明显观察出脂质体的双分子层结构.异长春花碱脂质体和注射液的体外释放规律均符合Higuchi方程,脂质体在24 h内累积释放完而异长春花碱溶液在10 h内累积释放完全.结论:制备的VRB脂质体粒径均匀,外观良好,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作者:李学涛;程岚;贾天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复方全蚕粉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全蚕粉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ip SD大鼠复制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按血糖值将模型大鼠随机分、模型组、复方全蚕粉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5,1.0,2.0 g·kg-1)、阿卡波糖组(3 mg·kg-1),另设正常对照组.给药6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全蚕粉胶囊各剂量组可使FPG,TC,TG,LDL-C和MDA显著降低,而HDL-C和SOD显著升高(P<0.05或P<0.01),能有效地改善高胰岛素血症状态.结论:复方全蚕粉胶囊能有效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作者:曹育;黄亦琦;王梅兰;杨辉;樊希承;黄颖;罗友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从五苓散看水饮内停证便秘的治疗

    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城市人群高发,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各种疾病过程中,给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带来诸多困扰.

    作者:陈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倍生冲剂对血液透析微炎症状态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倍生颗粒对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一般症状、体征的变化,测定治疗前后透前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均检测前白蛋白(Pre-Al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SF)的浓度、血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体重指数(BMI)、SGA评分.结果:治疗组血清Pre-Alb,Alb及SF,IL-6,hs-CRP,BMl,SGA评分与治疗后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倍生颗粒可改善血透患者的微炎症状态,良好的护理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薛健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抗菌消炎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抗菌消炎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百部、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制剂中黄芩苷含量.结果:TLC鉴别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与样品中其他组分分离效果较好,y=43 887 599.5X-4 893.8,线性范围0.01~0.16 g·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56%,RSD为1.01%(n=6).结论:建立的质量标准,简便易行,可用于抗菌消炎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玉琼;张译文;刘建华;刘文炜;霍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HPLC测定青海野生和栽培藏药独一味中山栀苷甲酯

    目的:对野生和栽培藏药独一味中山栀苷甲酯成分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色谱柱WelchromTM Kroma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1min,9%A;11~35 min,9%~18%A;35~45min,18%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5 nm,柱温为25℃.结果:山栀苷甲酯的线性范围0.25~2.12 mg(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为0.89%.结论:野生和栽培独一味的山栀苷甲酯的含量分别为1.81,0.75 mg·g-1.

    作者:金兰;罗桂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越鞠保和胶囊胃肠动力药效研究

    目的:观察越鞠保和胶囊对模型动物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的影响,并与越鞠保和丸进行药效比较,探讨其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特点.方法:对阿托品致胃肠运动抑制的小鼠给予越鞠保和胶囊,含生药1,2,4 g·kg-1口服5 d,以吗丁啉(20 mg·kg-1)为阳性药,观测对模型动物胃肠中酚红推进率,评定越鞠保和胶囊对该模型的治疗功效.结果:越鞠保和胶囊高剂量可明显推进到肠三段、肠四段,越鞠保和胶囊中剂量可明显推进到肠三段.结论:越鞠保和胶囊生药2,4 g·kg-1可对抗阿托品造模所形成的胃肠阻滞,有提高胃肠推进的作用,对机体的胃肠机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沈欣;李德凤;宗桂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青鹏膏剂对豚鼠瘙痒及湿疹模型的影响

    目的:观察青鹏膏剂对豚鼠瘙痒及湿疹模型的影响.方法:豚鼠用磷酸组织胺致痒,观察青鹏膏剂0.48,0.24,0.12 g·kg-1经皮给药3 d后的豚鼠各给药组的致痒阈;造成豚鼠湿疹模型,青鹏膏剂0.48,0.24,0.12 g·kg-1经皮给药10 d后观察综合评分,测定血清中IL-2,IL-4,TNF-α,IFN-γ水平,取背部皮片做病理组织学观察和真皮炎性细胞计数.结果:青鹏膏剂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延长豚鼠舔足时间,提高豚鼠的组胺致痒阈,对湿疹模型豚鼠,青鹏膏剂各给药组红斑缩小或消退,评分较模型组有所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对血清中IL-2,TNF-α,IFN-γ水平无明显影响;青鹏膏剂高、低剂量组IL-4值较模型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青鹏膏剂各给药组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表皮角化、棘细胞层增厚、表皮突延长等病理表现,真皮内炎性细胞计数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青鹏膏剂具有止痒作用,可有效治疗湿疹红斑水肿等症状,其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调节相关致炎、抑炎因子有关.

    作者:王彦礼;包旭宏;王怡薇;李涛;周钟鸣;杨伟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黏膜5-HT,CGRP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血及结肠黏膜中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健脾方高、中、低剂量组和匹维溴胺组;用寒冷-束缚刺激法复制D-IBS大鼠模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各组大鼠血清5-HT含量,放免法检测血浆CGRP水平,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5-HT,CGRP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血中5-HT含量及结肠黏膜中5-HT阳性纤维的平均吸光度(A)升高,CGRP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用药组血中5-HT及其在肠黏膜的表达降低,CGRP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疏肝健脾高、中剂量组差异明显(P<0.01).结论:疏肝健脾方通过调节D-IBS大鼠5-HT,CGRP的变化,是其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杰民;李红灵;胡浩;韩斌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三氧化二砷联合维生素C抑制耐药性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索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维生素C(Vit C)对人耐药性肺腺癌裸鼠移植瘤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裸鼠人耐药性肺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维生素C组(Vit C,250 mg·kg-1),As2031组(1.5 mg·kg-1),As203 2组(As2033 mg·kg-1),As203联合Vit C组(As203,1.5 mg·kg-1+VitC 250 mg·kg-1),ip2周,观察并记录各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及肿瘤体积和裸鼠体重的变化,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用药2周后,取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内生存素(Survivi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Vit C组,As2031,2组,As203联合Vit C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42%,42.3%,66.25%,79.93%.与对照组相比,As203各组和As203+Vit C组治疗后肿瘤体积减少,瘤质量减轻,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与As2O3单独用药组比较,As203+Vit C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瘤质量明显减少(P<0.01),抑瘤率明显增高;而Vit C组治疗后肿瘤体积及瘤质量没有明显减少.病理检查显示各As203组、As203+Vit C组治疗后可见肿瘤坏死增多.RT-PCR及Western,blot结果显示:联合组与As203组、Vit C组比较Survivin、VEGF条带强度显著减小.结论:As203与Vit C联合用药比As203单独应用抑制耐药性肺癌移植瘤生长的作用更强,二者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及VEGF的表达有关.两者联用有望成为低毒高效的化疗组合.

    作者:蒋碧佳;曾锦荣;王绩英;黄岚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治疗脑梗死64例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我国中老年人多发的一种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的疾病,急性期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本文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佘学兵;靳玮;张秀侠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生地马钱丸配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

    目的:观察中药生地马钱丸配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来氟米特口服以及对症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生地马钱丸,3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监测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指标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积分、关节肿胀积分、晨僵时间及20 m步行时间等及血沉(ESR),慢反应物质(CRP)方面均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口服生地马钱丸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生地马钱丸配合来氟米特治疗RA疗效优于单用来氟米特,且安全性好.

    作者:孙智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七味清咽喷雾剂防治流感的药理作用

    目的:观察七味清咽喷雾剂对H1N1流感病毒的防治作用及与达菲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体外试验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观察不同浓度药物对流感病毒FM1病毒株致细胞病变(CPE)的作用;体内试验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滴鼻感染小鼠造成肺炎模型,观察药物的疗效;达菲与七味清咽喷雾剂(剂量均降低50%)联合应用,观察中药的增效减毒作用.结果:①七味清咽喷雾剂对Hela和Hep-2细胞的大无毒浓度(TC0)为0.192 g·L-1,该浓度有一定缓解流感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但作用较弱;②七味清咽喷雾剂高剂量经7 d连续给药,可明显降低H1N1流感病毒感染肺炎模型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提高IL-2水平;③七味清咽喷雾剂中剂量与达菲(较单独应用剂量降低50%)联合应用可降低感染小鼠肺脏指数,肺脏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减轻;④二者联合应用降低感染动物血中神经氨酸酶(NA)活性的作用强于单用达菲组.结论:七味清咽喷雾剂通过影响小鼠免疫功能,改善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炎症状,降低H1N1感染小鼠的肺指数;与达菲联合应用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作者:徐惠波;姚帆;刘博;温富春;纪凤兰;丁涛;孙晓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强心宁煎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气)虚、血瘀水停证患者血浆TNF-α,IL-6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心宁煎剂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6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宁煎剂.2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TNF-α,IL-6水平,同时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治疗后2组NYHA心功能分级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血浆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心宁煎剂能够降低CHF患者血浆TNF-α,IL-6水平,可作为治疗CHF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王祺;杨积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中医外观表征的变化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的中医外观表征变化的规律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0只和模型组60只,采用高脂高热量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ip方式造模,实验期间连续观察12周两组大鼠的外观行为、体重的变化,并分别于第0,6,8,10,12周末禁食12 h后从正常组、模型组各取10只大鼠取血测定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并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外观行为学观察: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从第4周开始均呈明显持续增加,第9周出现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组.模型组大鼠第6~8周出现嗜睡、眯眼、倦怠懒动,被毛脱落,饮水量增加,大便干结,尾巴出汗潮湿等表现;第9~10周出现形体肥胖、拱背扎堆、眯眼、精神萎靡、活动迟缓、背毛油腻等表现;第11~12周继现舌质紫暗、被毛减少,臀毛枯黄,尾部瘀斑.糖代谢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水平(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于第6周末开始持续不断升高,至第12周末达到高峰;胰岛素敏感指数(IAI)于6周末开始不断降低,至12周末降低为显著.结论: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小剂量STZip复制出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可能具有中医证候动态变化的特点,即随造模时间延长表现出由气阴两虚证逐渐发展到气阴两虚证兼痰浊证以及气阴两虚证兼痰浊血瘀证的演变趋势.

    作者:刘玥;谢鸣;张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细叶桉果实提取物抑菌活性及光谱鉴别的研究

    目的:探讨细叶桉果实的体外抑菌作用及光谱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连续稀释法对细叶桉果实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研究,并进行紫外-可见光谱的测定.结果:细叶桉果实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在体外对供试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腐生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经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发现具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结论:细叶桉果实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为药材鉴别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周燕园;黄燕;梁臣艳;梁子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