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祺;杨积武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急性子中9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评价药材质量.方法:采用ICP-MS法测定急性子微量元素含量,使用SPSS软件分析急性子中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药材进行质量评价.结果:Fe,Zn,Mn,Cu等对人体有益元素含量丰富.微量元素含量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确定综合评价函数,其函数为F=0.209x1+0.256x2+1.194x3+0.236x4+0.267x5+0.044x6+0.196x7-0.084x8+0.263x9.结论:9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对急性子的药效起主要或辅助的作用,不同产地间含量差异较大,可为不同产地急性子药材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佟苗苗;翟延君;王添敏;李娜;张囡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糖肾清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卡托普利(14 mg·kg-1)组、糖肾清高、中、低剂量(187,93.5,46.75 mg·kg-1)组,用STZ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DN)模型,连续ig 12周后处死大鼠,取肾脏行HE,PAS染色,光镜下对肾组织病变进行分类评分,PAS染色下测定肾小球系膜基质相对面积.结果:糖肾清高剂量组的肾脏病变较模型组有所减轻,其肾小球基质相对面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糖肾清能减轻DN大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增生程度,对其肾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高双荣;孙翠英;郑燕飞;张润云;金磊;刘惠;张春艳;孟凤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细叶桉果实的体外抑菌作用及光谱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连续稀释法对细叶桉果实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研究,并进行紫外-可见光谱的测定.结果:细叶桉果实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在体外对供试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腐生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经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发现具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结论:细叶桉果实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为药材鉴别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周燕园;黄燕;梁臣艳;梁子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建立麻藤止眩散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麻藤止眩散中天麻素的含量.采用C18反相键合硅胶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3:9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天麻素对照品进样量在0.1~0.8μg内呈线性关系(r=0.999 8),稳定性试验RSD 0.94%,精密度试验RSD 0.76%,重复性试验RSD 1.1%,平均回收率为98.1%,RSD 1.01%.结论:该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可作为麻藤止眩散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冀小君;赵思俊;张福生;秦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介绍近年来中药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检测分析方法.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30多篇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并分类汇总.文献报道中药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以血药浓度法为主,还有证治药动学,中药血清药理学,中药胃肠动力学,PK-PD模型等新方法.检测分析方法以液相法为主,而色谱联用技术的应用更为中药代谢动力学研究开创了新的思路.我国中药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已初具规模,对单味中药的单体成分的代谢研究较多,今后的研究应对中药复方的代谢过程及作用机制进行探索,以寻求更好的复方代谢研究途径.
作者:罗芬;池玉梅;吴皓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用气管注射博莱霉素方法模拟肺纤维化模型,观察理肺化纤方对肺纤维化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信号转导通路和纤维连接蛋白(F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片组、理肺化纤方组、醋酸泼尼松片加理肺化纤方组,每组20只.采用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造模法造模,各组均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ig给药,醋酸泼尼松片组大鼠给予醋酸泼尼松片0.9 mg·kg-1ig,理肺化纤方治疗组用理肺化纤方水煎液ig 3.78 g·kg-1,醋酸泼尼松片加理肺化纤方治疗组给醋酸泼尼松片和理肺化纤方水煎液i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等容积生理盐水ig,各组动物分别于7,28 d随机处死10只,末次给药后2 h经腹主动脉放血法处死,取血,肺组织置于4%中性甲醛固定,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改变,血清羟脯氨酸(Hyp)含量测定法检测大鼠的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TGF,FN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评分,血清Hyp含量,CTGF,FN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评分,血清Hyp,CTGF,FN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肺化纤方可能通过抑制大鼠肺组 织CTGF,FN的表达,从而具有抗肺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周语平;郭宏亮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苦皮藤根皮醇提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分离纯化,通过NMR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celahin B(1),celastrine A(2),celahin D(3),苦皮素E(4),苦皮素A(5),celangulatin C(6),苦皮藤素XIX(7),苦皮素P(8),苦皮素H(9),苦皮藤素Ⅲ(10),苦皮素J(11).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苦皮藤中分离得到.
作者:朱文丽;沈国鹏;张海艳;赵天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优化桑椹中芦丁的提取条件并建立芦丁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化桑椹中芦丁的提取条件,采用HPLC法测定芦丁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bax C18(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19:8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结果:芦丁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5,50%乙醇回流60min,芦丁在0.1~2.0μg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2.4%,RSD 1.8%(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桑椹中芦丁含量测定的方法.
作者:耿旦;马雯芳;甄汉深;丘琴;韦良宏;唐霞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对中药矿物药紫石英的现代研究进行介绍.通过对古代及现代医药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分析,总结了紫石英历代用药演变轨迹及现代全国各地用药概况,探讨了中药紫石英的原矿物来源.自汉代<神农本草经>始载,经过历代医家的传承与发展,总结出了现代紫石英的用药理论.现代研究提出了中药紫石英的原矿物来源为矿物萤石(CaF2),这为紫石英的来源考证及质量规范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作者研究了不同炮制方法下的化学成分的变化,并提出了优的炮制条件;总结了不同的测定中药紫石英中氟化钙含量的方法;整理中药紫石英在临床应用方面的各种疗效及历版<中国药典>的收载情况.
作者:朱传静;常琳;康琛;李曼玲;罗永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建立黄精中小分子糖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其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小分子糖含量,以小分子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确定黄精中小分子糖的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2 h.结论:该工艺简便、合理、小分子糖提取率较高.
作者:李晓坤;董晶晶;贺海花;杨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建立广西主产山豆根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氧化苦参碱为参照物,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水(0.2%磷酸+0.32%三乙胺)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4 min后由220 nm转换到280nm.结果:其重复性、精密度均符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中的有关规定.结论:本实验结果为广豆根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作者:黄颖;王乃平;陈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纯化二仙汤有效部位群的佳条件.方法:以复方二仙汤中总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为指标,以动态法考察D101,DM130,HPD100,HPD400 4种树脂对各指标的吸附和解析性能,优选出适宜的树脂,并进一步优化其吸附与解析条件.结果:D101型树脂较适宜纯化复方二仙汤有效部位群,佳条件为二仙汤调药液比1:1.5,加NaCl调至1.5mol·L-1,以2.5 BV上样,6 BV水洗至近无色,再用5 BV的50%乙醇洗脱,得有效部位群.结论:D101型树脂纯化复方二仙汤有效部位群工艺简单可行.
作者:赵法兴;张亚梅;郝岗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介绍经鼻脑靶向理论及其制剂的研发现状,为开发中药鼻腔脑靶向药物提供依据.以经鼻给药、鼻腔给药、脑靶向等关键词检索中英文文献51篇.通过解释鼻腔生理结构的特点,分析药物经鼻脑靶向转运的作用机制,介绍了经鼻脑靶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实例;通过了解经鼻给药新型制剂(原位凝胶、脂质体、微球、纳米粒制剂),并结合中药鼻疗法,阐述了我国中药现有经鼻制剂的应用及开发中药脑靶向制剂的可能途径,认为中药经鼻给药脑靶向制剂具有广阔开发前景.
作者:李思佳;杨俊;陈锋;潘艳娟;姜宇;路璐;张静;闫福林;卢光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制备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考察原花青素在小鼠腹部皮肤的滞留量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局部经皮给药的药动学,探讨柔性纳米脂质体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的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给药皮肤中原花青素生物滞留量,DAS软件拟合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72.52±8.63)%,平均粒径167.5 nm,Zeta电位-60.3,多分散指数0.309;在小鼠皮肤中滞留量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结论: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中有效成分能较快渗透进入皮肤,并在皮肤局部较长时间蓄积.
作者:陈燕军;张军斌;熊欣;武惠斌;顼佳音;金日显;郁宝剑;熊维政;黄璐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建立不合并肾损害的尿结石模型.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5组,空白对照组、化学纯三聚氰胺0.4~0.7 g·kg-1·d-1组,连续给药20,30 d,观察比较结石形成率、肾功能损害情况.结果:0.4,0.5 g·kg-1·d-1化学纯三聚氰胺给药20,30 d,膀胱结石率高,20 d分别为60%,50%,30 d分别为50%,60%,两组及与0.6,0.7 g·kg-1·d-1组、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膀胱结石形成率与剂量、时间不成线形关系;各组比较仅0.4 g·kg-1·d-1组肾和膀胱指数、肌酐、尿素氮、尿酸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化学纯三聚氰胺0.4 g·kg-1·d-1给药20 d对肾脏几乎不造成损害,SD大鼠膀胱结石率达60%,可建立不合并肾损害的尿结石模型.
作者:张薇;陈苑;邹移海;陈嘉;张钟广;梁韦波;高伟;何国振;林以理;黎福荣;郭学军;符路娣;伍军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建立高血脂症大鼠模型,观察毕岱总皂苷(BD-TAS)对高血脂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高脂模型组(HC),血脂康对照组,毕岱总皂苷组(BD-TAS,低、中、高剂量组);除NC组,其余各组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从模型复制成功后第0周开始,NC组和HC组均ig等量生理盐水,BD-TAS低、中、高剂量组(4,9,12 g·kg-1)和血脂康对照组(0.5 g·kg-1)均ig给药,并在第0,2,4,6周后称量体重,眼眶取血,离心取血清,用酶法测定血浆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以及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水平,评价BD-TAS对高血脂症大鼠血脂代谢和肝脏保护作用.结果: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8周后,与NC组相比,HC组TC,TG,HDL-C和LDL-C均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成功复制了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以不同剂量BD-TAS溶液ig后,各组血浆TC,TG水平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在第2,4,6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NC组和HC比较,BD-TAS低、中剂量组TC,TG水平降低明显(P<0.05);BD-TAS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TC,TG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NC组比较,BD-TAS给药组血清MDA差异显著(P<0.05).结论:BD-TAS摄入量越大,其改善血脂水平的效果越好,显示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提示毕岱总皂苷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肝保护作用.
作者:刘斐;陈虹;钟明;魏丽丽;刘春丽;刘春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越鞠保和胶囊对模型动物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的影响,并与越鞠保和丸进行药效比较,探讨其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特点.方法:对阿托品致胃肠运动抑制的小鼠给予越鞠保和胶囊,含生药1,2,4 g·kg-1口服5 d,以吗丁啉(20 mg·kg-1)为阳性药,观测对模型动物胃肠中酚红推进率,评定越鞠保和胶囊对该模型的治疗功效.结果:越鞠保和胶囊高剂量可明显推进到肠三段、肠四段,越鞠保和胶囊中剂量可明显推进到肠三段.结论:越鞠保和胶囊生药2,4 g·kg-1可对抗阿托品造模所形成的胃肠阻滞,有提高胃肠推进的作用,对机体的胃肠机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沈欣;李德凤;宗桂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建立护肝片HPLC指纹图谱,为进一步提高护肝片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并以此比较不同厂家产品质量的差异.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确认了23个共有特征指纹峰,且方法学实验中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面积的RSD均<5%;不同来源的护肝片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为护肝片的指纹图谱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朱翔;韩立炜;马伟辰;倪健;吴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城市人群高发,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各种疾病过程中,给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带来诸多困扰.
作者:陈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以及P-选择素(P-selectin)的表达和黄连素对两者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药组.给药组分别于栓塞前15 min和栓塞后2 h,再灌注时ip给黄连素30 mg·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ip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脑局灶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 h后取脑,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CAM-1和P-selectin的表达.结果:黄连素能够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梗死体积以及脑组织ICAM-1,P-selectin的表达增高(P<0.05).其中梗死体积从25%降至17%;ICAM-1阳性细胞百分率从平均65%降至35%;P-selectin从平均60%降至30%.结论:黄连素能够通过脑缺血再灌注炎性反应的免疫调节机制保护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害.
作者:甘露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