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儿科病房管理减少护理纠纷

袁晓燕

关键词:儿科, 护理纠纷, 法律知识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医疗体制改革及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逐渐加强,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儿科病房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如果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护理质量及医院的声誉.因此,在儿科病房中进行有效的护理管理,减少护理纠纷尤为重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死与血脂和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血脂、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诊断为脑梗死患者240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其中38例提示有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狭窄组),其余52例为非狭窄患者(非狭窄组),另选择40名年龄和性别与狭窄组、非狭窄组相匹配的体格检查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组患者血脂、血尿酸水平.结果 血管狭窄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 ( TG )、低密度脂蛋白 (LDL-c)及血尿酸(UA)分别为(4.7±0.7)mmol/L、(1.7±0.8) mmol/L、(3.7±0.8)mmol/L和(420.1±98.2)μmol/L;非狭窄组患者为(4.2±1.0)mmol/L、(1.6±0.5) mmol/L、(3.4±0.6) mmol/L和(398.6±78.1)μmol/L;对照组为(3.5±0.9)mmol/L、(1.4±0.7) mmol/L、(2.8±0.9) mmol/L和(310.5±60.6)μmol/L.狭窄组、非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狭窄组与非狭窄组血浆TC、TG、LDL-c、UA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UA与TC、TG、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血浆TC、TG、LDL-C、UA水平增高,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独立危险因素,且与血管狭窄相关.

    作者:肖利杰;魏秀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两组患者的对比治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无论是在治愈情况、死亡率的控制情况都有很好的作用.结论健康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明显,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健康护理来改善患者的情况.

    作者:谢娟文;吴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浅谈小儿静脉输液的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一项基本但又重要的基本功,它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挽救危重患儿生命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通过我在临床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一些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的护理体会.

    作者:洪洁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两种中药注射液致输液样反应二例

    1 病例简介病例1:患者,男,83岁,因反复咳嗽咳痰五年,再发加重入院.查体:体温 36.9℃,呼吸18次/min,心率82次/min,血压100/60mmHg.神清,对答切题,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存在,口唇发绀,咽红,双侧扁桃体不大,伸舌居中,颈软,气管居中;肺气肿征(+),双肺呼吸音低,双肺底少许湿啰音,右肺明显.初步诊断: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急发;阻塞性肺气肿,肺部感染待查.

    作者:晏黎;周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血清白介素-18水平变化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动态变化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6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31例,中度中毒组24例,重度中毒组13例,并设健康对照组20例.中毒患者入院第1d(治疗前)、第3d、第7d及第14d分别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清IL-18含量测定.结果 入院第1d、第3d、第7d及第14d百草枯中毒者血清IL-18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除轻度中毒组外,其余2组患者血清IL-18水平在14d内持续高水平,随发病时间的延长无明显下降(P>0.01).结论 血清IL-18水平在中、重度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体内持续高水平,与病情危重程度正相关,可能是肺纤维化的重要预测因子,可以作为临床病情判断及预后分析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刘云海;宋大庆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深静脉穿刺致导丝皮下打折一例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锁穿)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代替了静脉切开,及时建立输液通道,保证抢救顺利有效进行.但锁骨下静脉穿刺,如技术操作不当,可发生气胸、血肿、血胸、气栓、感染等并发症,故应掌握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作者:刘自双;孔亮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分析比较2006年1月-2011年1月10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和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完整取出胆囊,术中未发生意外,无死亡病例;C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切口愈合情况方面均优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康复快,手术疗效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可作为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术式.

    作者:武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个体量化教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行为改变的影响

    目的 为进一步探讨了解个体量化教育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 5月期间收治的11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随机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患者预先设计好的个体量化健康教育.通过问卷形式调查,评价患者在治疗时的依从性和遵医行为.结果 两组患者在同类项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行为改变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个体量化教育可以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和遵医行为改变.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98例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07-2010年,手足口病在我国各地大范围流行,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不断有死亡病倒出现,因而受到民众和政府广泛关注,国家将其列为丙类传染病.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 16型是目前引发手足口病的两种主要病原体,重症病例多由EV71感染引起.我科从2007-2010年共收治98例手足口病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皮雪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期前收缩(PVS)患者(观察组)51例.另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有PVS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对照组)50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心脏超声、B型脑钠肽(BNP)及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计算HRT指标: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值.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TO为(0.89±2.12)%,TS为(3.01±1.21)mm/RR,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35.40±7.49)%,左室舒张末径(LVEDD)为(60.30±7.01)mm,BNP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或消失,此值可能成为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新指标.

    作者:王卫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支气管镜检查在肺部疾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在肺部疾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6例肺部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及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结果 286例患者中,确诊肺癌116例、炎症111例、结核52例、异物4例、痰栓3例.单纯予钳检、刷检、支气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对肺癌诊断率分别为56.9%、40.5%、13.7%,而三者联合细胞学检查阳性率达84.5%,较单纯钳检、刷检、灌洗液检查阳性率显著提高(P<0.01);单纯予保护性毛刷、支气管灌洗液行细菌学培养,病原学检测率分别为49.5%、42.3%,而两者联合病原学检测率达67.6%,较单纯保护性毛刷、灌洗液培养阳性率显著提高(P<0.01).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支气管镜检查是肺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且安全可靠,患者易于耐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芳;夏明成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大出血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 分析改良B-Lynch缝合术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对16例运用改良B-Lynch缝合术的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该16例患者在运用改良B-Lynch缝合术后均成功止血,且术后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改良B-Lynch 缝合术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安全可靠,比传统剖宫产止血方法 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是目前用于宫缩乏力性大出血止血有效的方法.

    作者:唐立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慢性疾病.我科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将一次性50ml注射器与吸痰管联合应用于该项操作中,药液保留时间长,局部黏膜损伤小,减轻了患者痛苦,舒适感增强,且疗效满意.

    作者:缪志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西罗莫司与器官移植

    西罗莫司(SRL),是一种大环内酯抗生素类免疫抑制剂.1975年加拿大Ayerst研究室从太平洋Easter岛的土壤样品中分离链霉菌AYB-944产生的代谢产物,1977年SRL被发现具有免疫抑制作用,1999年9月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用于预防肾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由于SRL在肾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疗效,临床医生开始对它在肝移植中的应用及疗效产生兴趣和期待,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作者:魏炯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舒适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疼痛的语言描述评分法(VRS)评估,根据自身感受将疼痛分成4级.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头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头痛减轻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及时给予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头痛,促进康复.

    作者:张蓓蓓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会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择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91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护理干预,应用WHOQOL-100问卷评价OP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 除社会关系领域外,其他6项生活质量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延伸医疗机构的康复治疗效果,对改善OP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敏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一次性根充法与传统根充法治疗急性牙髓炎疗效分析

    一次性根充法是近年来开始应用于临床的根管填充技术,其适用于有瘘管的单根管牙齿,不可复牙髓炎症早期(活髓牙),尚未感染根尖组织,残根但长期无症状,且能保证根管预备等操作完全在根管内的患者[1-2].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分别采用一次性根充法与传统根充法治疗急性牙髓炎各5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士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几种复杂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往往需要急诊手术来处理,如果发现早,手术往往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如果未及时诊治,容易出现合并症,手术处理相对困难,并发症也较多.自2003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对50例复杂性阑尾炎采用特殊手术方法,术后恢复较顺利,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俊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围生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对母婴的影响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条件致病菌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多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据资料统计,有75%的女性一生至少患病一次,其中50%反复感染发作,且孕妇感染较高.

    作者:崔红香;周顺延;王雅倩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盐酸赛庚啶片联合气管炎咳喘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标准的4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盐酸赛庚啶片等药物,治疗组加用气管炎咳喘方,接受8周2疗程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5%,治疗组远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联合疗法可很好地控制临床症状,修复病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