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云;王玉琴;蒋淑霞
目的 探讨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方法.方法 选择我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减压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应用维生素B1加胃管注入液体石蜡,对照组单一应用维生素B1做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72h内胃肠功能恢复者149例占99.33%;对照组在72h内胃肠功能恢复者43例占28.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管注入液体石蜡对提早恢复患者胃肠功能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病情急,变化快,可在短期内危及患者生命[1],不仅如此,即使经医师抢救暂时脱险,也会因大出血给机体各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导致一系列并发症,而使病情复杂化.
作者:苟爱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碳酸氢钠盐水含漱用于预防放疗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62例放疗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应用碳酸氢钠盐水进行口腔含漱,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含漱.结果 试验组在降低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和口腔黏膜反应程度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酸氢钠盐水含漱能够预防口腔真菌感染.
作者:陈璐;李书梅;杨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患者感染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情况.方法 收集2006年和2008年我院临床标本所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以CLSI推荐的表型确证方法之一的纸片扩散法确定的ESBLs菌株,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121株中,其中产ESBLs检出率是28.9%,2008年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191株中,产ESBLs检出率是47.1%.2006年呼吸道分泌物和尿液产ESBLs检出率分别是43.7%和46.9%,2008年呼吸道分泌物和尿液产ESBLs检出率分别是63.2%和62.3%.结论 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严重,且检出率有增加趋势,呼吸道分泌物和尿液是产ESBLs菌株的主要来源,应引起关注.
作者:黄纯英;肖建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因手术操作的需要,患者常需采取不同的体位.合适的手术体位,常可使手术获得较好的显露,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作者:谭康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采用口服甘露醇治疗便秘86例,效果好、安全、简单易行,患者乐于接受,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汤剂含漱内服法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肿瘤放疗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实验组采用中药含漱内服;对照组采用制霉菌素片含化,每天3次,连用15d.对比2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汤剂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炎可增强免疫力、修复创面、缓解疼痛、改善饮食和睡眠等,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使放射治疗顺利进行,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乔艳萍;王天松;邢玉梅;隋丽红;王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早泄是男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殖器官的炎症、前列腺疾病等,其发病率为35%~50%[1].由于性传播疾病的增加导致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伴随而来的早泄问题也呈不断上升趋势.笔者运用前列康贴治疗前列腺炎引起的早泄患者98例,其中6例效果不满意,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聪华;杨彩风;柳美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动态监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中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分为低危险组24例,中危险组23例,高危险组21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CRP和Fib值;观察UAP患者出院时CRP和Fib与入院时比较结果.结果 UAP患者的CRP与Fib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UAP患者的CRP和Fib值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Fib水平与UAP的危险级别的增加而增高,CRP和Fib水平升高的UAP患者是近期心脏病发作的高危人群,应加强监护.
作者:任国庆;付红霞;牛海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患者,女,37岁,农民工,因反复高热3月余,伴有咳嗽、全身关节疼痛于2009年2月来院,查体:大腿内侧见皮疹,右侧口角皮肤破溃结痂,余正常.外院查血常规提示三系减低,骨髓细胞学示:粒系呈核左移骨髓象,予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无缓解.
作者:姚达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输注20%甘露醇对兔耳缘静脉的影响.方法 取兔12只,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A组)、护理干预的利多卡因组(B组)和硫酸镁组(C组),在每组注射48h后取双侧耳缘静脉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表面大体观察B组静脉炎发生率低、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显示,A组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病理损害加重.主要表现为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淤血,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等,部分静脉内有血栓形成.而B、C组的病理反应减轻,B组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炎细胞浸润和血栓形成.结论 实验结果提示,在输液前小剂量推注利多卡因,可使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能减轻输注静脉的炎症病理反应,为临床应用利多卡因对输液性静脉炎的防护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崔秀云;王玉琴;蒋淑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性痴呆(AD)患者日益增加.AD是大脑高级聚合过程的慢性功能障碍,由于起病隐匿,故使早期症状易被忽略.目前,AD的病因不清,尚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因此,AD患者的护理对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1].现将AD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诸多症状,是基层医院日常诊治多的一种疾病.笔者收集了我院感冒患者120例,分析其用药发现存在一些欠妥之处,现分析如下.
作者:徐国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笔者用小儿退热汤加减治疗疱疹性咽峡炎47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小儿退热汤组成及用法金银花10g、连翘5~10g、柴胡3~5g、黄芩3~5g、生石膏15g、僵蚕3~5g、蝉衣3~5g、仙鹤草5~9g、大黄3g、玄参3~5g、麦冬3~5g、丹皮3~5g、牛黄0.6g.将药物先用冷水浸泡30min,煎沸10min,取第1和第2次药汁兑和.
作者:胡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门诊处方存在问题,探讨合理用药方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处方1 406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书写存在问题的处方134张,主要表现为年龄未注明、无性别、涂改无签名、无临床诊断等;不合理用药处方125张,主要表现为给药次数、给药剂量、选择药物、联合用药、重复给药等方面不合理.结论 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要加强药学专业理论及<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处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赖晓云;陈祖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生脉片(党参方)佐治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2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片(党参方)8片,每天3次口服;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15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2组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的86.95%,LVEF改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药联用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安全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义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前,糖尿病患者正日趋增多,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重大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为常见和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1].
作者:梁春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医院感染细菌学监测结果分析了解和预防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为医院控制感染提供科学的依据并了解不同消毒方法对空气的灭菌效果.方法 消毒后用琼脂平板和增菌肉汤对医院需监测感染环境的空气、物表、手表、碘伏、酒精实施例行监测.结果 监测空气标本3 216个,检测到菌落1 643个,均为杂菌,合格率为92.7%;检测物表标本912个,检测到菌落356个,合格率为95.3%;检测医护人员手表912例,检测到菌落399个,合格率为96.4%,均未检测到致病菌;碘伏和酒精未检测到菌落,合格率为100.0%.结论 通过分析2005-2008年医院感染细菌学监测结果,表明消毒灭菌技术合格,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合理有效.
作者:徐建国;梁彬;刘玉林;陶代秀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用注射器抽吸药液是护士临床工作基本、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也是包括医师在内的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1].目前,静脉输液有成倍增长的趋势,护士配制药液时,如何选用合适的加药注射器,将药液安全、及时、准确地注入患者体内成为护理工作者研究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同行对加药注射器抽吸药液方法及对药液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彦荣;张丽华;李贤;谷聚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剂(商品名:舒利迭)治疗,对照组予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商品名:必可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为60.5%和总有效率94.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4.2%和7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量(PEF)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且使用方便.
作者:左振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