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梅;林耀波;许倩茹
慢性咳嗽是一种常见症状.临床诊治过程中时常遇见慢性咳嗽的患者,但因临床症状较轻,大多不被临床医师重视,尤其是通过病史、临床及X线胸片等检查而不能获得明确诊断者,使临床医师无法对其进行正确治疗,以致延误病情.笔者对引起慢性咳嗽(依病史、临床检查及X线胸片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常见疾病进行归纳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惠芳;权开道;阿恩德;孙玉香;周金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诊断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下肢动脉病变患者30例,分别行MSCTA下肢动脉增强扫描和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按国际关节血管学会标准分别对DSA和MSCTA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级并分型,比较MSCTA诊断同DSA之间的接近程度.结果 MSCTA诊断区别狭窄分级结果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法,具有和DSA相当的效能.
作者:宋善军;苑晓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围术期也称手术全期,指护士从迎接患者进入病房到患者术后痊愈出院这段时期.做好老年患者围术期护理对确保手术成功,防止各种并发症,早日实现康复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科2003~2009年行手术治疗老年患者84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按作用机制和结构主要分为胰岛素、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释放促进剂、胰岛素增敏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糖原异生抑制剂8种.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不断有新的药物研究成功、投入生产、应用临床.本文就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作者:王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微创拔牙刀+局麻涡轮钻拔牙法在阻生牙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拔牙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60例.Ⅰ组采用微创拔牙刀+局麻涡轮钻拔牙法,Ⅱ组采用局麻涡轮钻拔牙法,Ⅲ组采用传统拔牙法,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局麻时、拔牙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和拔牙主观感受.结果 Ⅱ、Ⅲ组局麻时和拔牙中MAP、HR均高于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拔牙中MAP、HR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SpO2各时段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主观感受为非常痛苦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Ⅱ、Ⅲ组,无或轻微痛苦发生率高于Ⅱ、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创拔牙刀+局麻涡轮钻拔牙法可达到无痛、安全、微创目的 ,值得在阻生牙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邵丹;李武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水平在糖尿病大鼠血浆中的变化及厄贝沙坦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30只Wistar雄性大鼠为对照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54只随机分为糖尿病未干预组及糖尿病干预组各27只.糖尿病干预组给予厄贝沙坦灌胃,其余2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给药4周,给药前后测定血糖及血浆UⅡ水平.结果 用药前后各组大鼠血糖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大鼠U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干预组用药后UⅡ降低(P<0.05),且低于糖尿病未干预组(P<0.05).结论 UⅡ系统活化可能在糖尿病的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受到RAS系统的调控.
作者:何涛;戴红艳;李晓鲁;池一凡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说课是指在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让教师面对同行或教学研究人员,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口头表述一节课的教学设想,然后由听者评析,以便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是教师在备课或讲课基础上的理性思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使教师的教学实践上升到一定的理性层面[1].
作者:王群;魏志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科自2007年7月-2009年7月,采用急诊手术治疗环状嵌顿痔47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本和;迟景涛;刘春;林少志;韩振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生素物情况及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91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对其用药种类、用药时间、药物联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生素率达79.12%,平均用药时间4.18d,术前用药69例,术后用药3例;用药合理占61.8%,不合理用药占26.8%.结论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用药种类不当及用药过度等问题,丞需加强监管.
作者:周甘平;周舍典;蔡静月;李琼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胚胎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本身存在或分泌的特异性物质,迄今所知的肿瘤标志物中,绝大多数既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因此,这些肿瘤标志物并非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产物,但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明显增多.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是目前医学领域研究的重大课题.肿瘤发生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基因内和基因外的变化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作者:吴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手术室要健全一般规则与制度[1],其规范护理需要多方面的研究,笔者就护理程序、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及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1 护理程序1.1 评估手术前1d手术室护士应到病房探视患者,阅读病历,通过对患者系统观察和交谈,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精神情感、感觉状况、运动神经状况、排泄情况、呼吸、循环、体温、皮肤、水电解质平衡状况等,进行术前评估.1.2 诊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其生理、心理、精神方面的健康问题做出诊断.
作者:宋丽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临床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67株,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结果 MRSA 141株占84.4%,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26株占15.6%.MRSA对万古霉素、呋喃西林的耐药率为0、18.4%,对其他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除万古霉外,MRSA对其余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MRSA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万古霉素、呋喃西林对MRSA有较高活性.重视临床微生物学检查,依据药敏结果优化选择抗菌药物,是提高感染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陈红冰;曾烈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羊水过少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应用超声测定羊水指数(AFI),对估测过少的121例妊娠妇女临床情况及围生期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多发生于孕40~44周,占14.89%,有妊娠合并症的高危妊娠羊水过少多发生于37~40周,占60.71%.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69%.结论 应根据综合检查及羊水量情况选择佳分娩方式或及时终止妊娠,可以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赵秀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脑积水是因颅内疾病引起的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和)循环、吸收障碍而致颅内脑脊液存量增加,脑室扩大的一种顽症.临床患儿多见头颅增大、囟门增大、紧张饱满、颅缝开裂愈期不合、落日目、呕吐、抽搐、语言及运动障碍、智力低下;成人多见间断性头痛、头胀、头沉、头晕、耳鸣、耳堵、视力下降、四肢无力等.我科2006年4月-2009年11月共收治脑积水患者49例,现对其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少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脑钠肽(BNP)又称B型利钠肽,是继心钠肽(ANP)后利钠肽系统的又一成员,由于首先是由日本学者Sudoh等于1988年从猪脑中分离出来因而得名,实际主要来源于心室.
作者:杨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终止带宫内节育器(简称带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带器妊娠行药物流产者121例(观察组)和非带器妊娠行药物流产者12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1.74%和90.83%,清宫数量分别为10例和1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血量、流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复经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流产应用于终止带器妊娠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文月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糖尿病(DM)是以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老年DM患者是指>65岁才发病或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5岁以后的患者.因DM难以根治,需终身用药,而老年患者知识缺乏、记忆力减退等因素影响,用药依从性较差,直接影响到治疗.笔者从2006~2008年收治的老年DM患者中筛选出100例患者加以调查,以便找出原因及解决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焕香;杨海峰;蒙小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糖尿病(DM)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肾病(DN)是DM重要的慢性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DM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随年龄增长,肾脏与其他脏器一样发生组织形态及功能的变化,使得老年人DN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公认的早期DN的诊断标准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在20~200μg/min[1].用常规方法检测出尿蛋白者,5~10年后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RF).近年来,随着对本病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的深入研究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治疗上有了新的突破.笔者就老年DN患者治疗药物研究的新进展,综述此文.
作者:廉德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院急诊观察室负责全院各科门诊患者的临时输液和病情观察工作,平均每天输液120余人次.由于急诊观察患者多,病情复杂,用药量大,从而病情突变的发生率也较多.笔者现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处理病情突变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建兵;王桂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静脉采血检查是临床和体检的常规项目之一,已普遍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效果评价或健康检查等工作中.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怎样使送检的静脉血标本测定值更准确,是提高静脉采血质量的中心内容,笔者现将多年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