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德胜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692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CEA、CA199、CA125均高于良性消化疾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癌、胃癌和胰腺癌患者CA153高于良性消化疾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AFP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结肠癌、直肠癌CEA阳性率为52.8%,胰腺癌CA199阳性率为93.1%肝癌AFP阳性率为89.5%.结论 CEA、 AFP、CA153、CA125、 CA199可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张斓;邹前芽;王建宇;涂平;郭玮;郭菊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46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常规运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洋地黄制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组均治疗1个月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组治疗后心功能Ⅰ、Ⅱ级患者比率均增加,Ⅲ、Ⅳ级比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奎硫平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具有精神行为症状的8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治疗药物分成奎硫平组和奋乃静组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BPRS评分均有所改善(P<0.01),2组之间治疗后BP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奋乃静组肌强直、震颤、静坐不能、口干、视物模糊、流涎、心动过速、并用抗胆碱药的发生率均高于奎硫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奎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疗效与奋乃静相当,但在安全方面则优于奋乃静.
作者:卓子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对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 140例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70例.镇痛组术后施行自控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术后6~8h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镇痛.观察2组术后24h内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镇痛组24h内泌乳及24h内哺乳次数≥10次的产妇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能提早产妇早期哺乳及喂奶时间,有利于早开奶,明显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肖长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是治疗痔病的新技术,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我院自2003年以来开展PPH手术325例,现将其并发症的情况及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唐剑;郭会文;李铂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风险管理是指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为目的,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发现、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对他人的身体发生医疗侵权行为所负的法律和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医疗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医疗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
作者:余学燕;杨凤琴;计永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中晚期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 45例中晚期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予以胸腺肽α1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鳖甲软肝片,2组均同时予以综合保肝、降酶、利尿治疗.治疗16周后观察2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腹水吸收等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TBiL、PT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LB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ALT、AST、TBiL、P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水吸收总有效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胸腺肽α1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中晚期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且明显缩短疗程.
作者:金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血脂及红细胞压积等指标改变.方法 将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320mg+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2周.对照组予血栓通0.45g+生理盐水250ml加胞磷胆碱0.5g+生理盐水100m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周.记录治疗前后2组血脂及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并进行疗效评定.治疗前及治疗后28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ESS)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治疗前,但仅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ESS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李少梅;林耀波;许倩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社会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要求矫治的错颌畸形患者日益增多.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正畸治疗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作为正畸治疗中的一个常见反应,影响到患者对正畸治疗的接受及配合程度,关系到正畸疗效,因而正畸治疗中疼痛的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1].1 正畸疼痛发生的原因疼痛是正畸治疗中的一个常见反应.正畸治疗中牙齿疼痛与不适症状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生理过程.
作者:黄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静脉输液是治疗儿科疾病的常用方法.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才能在救治过程中迅速、快捷的补液及给药.但由于反复多次静脉穿刺,造成患儿痛苦,又易损伤浅表静脉,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静脉留置针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既可减轻患儿多次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又可降低护士反复穿刺的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因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难点,笔者现将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工作中的使用技巧,总结如下 .
作者:张建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羊水过少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应用超声测定羊水指数(AFI),对估测过少的121例妊娠妇女临床情况及围生期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多发生于孕40~44周,占14.89%,有妊娠合并症的高危妊娠羊水过少多发生于37~40周,占60.71%.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69%.结论 应根据综合检查及羊水量情况选择佳分娩方式或及时终止妊娠,可以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赵秀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静脉采血检查是临床和体检的常规项目之一,已普遍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效果评价或健康检查等工作中.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怎样使送检的静脉血标本测定值更准确,是提高静脉采血质量的中心内容,笔者现将多年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400例需要行妇科手术者根据其意愿随机分为丙泊酚静脉麻醉组(A组)150例,笑气吸入麻醉组(B组)150例及无任何干预组(C组)100例,比较3组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镇痛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妇科门诊手术时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可行.
作者:刘巧风;王惠珍;潘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按作用机制和结构主要分为胰岛素、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释放促进剂、胰岛素增敏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糖原异生抑制剂8种.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不断有新的药物研究成功、投入生产、应用临床.本文就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作者:王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脑卒中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病之一,对中老年患者的健康危害较大,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和高血压患者的增多,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有上升趋势.因此,治疗及护理非常重要.体位护理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及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及肌萎缩等.我科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对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早期进行正确的体位护理,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靳彦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具有疗效好、用量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东游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Smartcare(SC)智能化脱机的安全性.方法 准备撤机的37例患者应用SC脱机,分别监测脱机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的pH值、PaO2、PaCO2、乳酸(Lac)值,进行脱机前后的比较.结果 SC脱机前后pH值、PaO2、PaCO2、L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智能化脱机能够保持血气稳定.
作者:成永晖;曹相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2例老年晚期无手术及化疗指征的NSCLC患者给予吉非替尼250mg口服,每天1次,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评价近期疗效、生存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3例,进展(PD)2例,有效率为41.67%,临床受益率为58.33%;中位无疾进展时间为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1年生存率为63.23%;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者占66.67%;药物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皮疹及腹泻.结论 吉非替尼应用于老年晚期不能手术和化疗的NSCLC患者的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国林;林伟;王继成;陆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水平在糖尿病大鼠血浆中的变化及厄贝沙坦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30只Wistar雄性大鼠为对照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54只随机分为糖尿病未干预组及糖尿病干预组各27只.糖尿病干预组给予厄贝沙坦灌胃,其余2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给药4周,给药前后测定血糖及血浆UⅡ水平.结果 用药前后各组大鼠血糖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大鼠U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干预组用药后UⅡ降低(P<0.05),且低于糖尿病未干预组(P<0.05).结论 UⅡ系统活化可能在糖尿病的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受到RAS系统的调控.
作者:何涛;戴红艳;李晓鲁;池一凡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352株病原菌进行ESBLs确证筛选,选择18种抗菌药物对其进行药敏实验,并分析其致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检出产ESBLs菌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57株,克雷伯杆菌12株,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对头孢唑林耐药率高;年龄≥60岁、住院时间≥10d,留置尿管,第3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泌尿系手术等是致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产ESBLs菌致尿路感染可首选亚胺培南治疗,但应避免滥用,临床应注意避免产ESBLs菌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皓;兰戴天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