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martcare智能化脱机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成永晖;曹相原

关键词:SmartCare模式, 脱机,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Smartcare(SC)智能化脱机的安全性.方法 准备撤机的37例患者应用SC脱机,分别监测脱机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的pH值、PaO2、PaCO2、乳酸(Lac)值,进行脱机前后的比较.结果 SC脱机前后pH值、PaO2、PaCO2、L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智能化脱机能够保持血气稳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羊水过少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羊水过少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应用超声测定羊水指数(AFI),对估测过少的121例妊娠妇女临床情况及围生期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多发生于孕40~44周,占14.89%,有妊娠合并症的高危妊娠羊水过少多发生于37~40周,占60.71%.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69%.结论 应根据综合检查及羊水量情况选择佳分娩方式或及时终止妊娠,可以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赵秀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Ⅰ类切口手术期抗生素应用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生素物情况及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91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对其用药种类、用药时间、药物联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生素率达79.12%,平均用药时间4.18d,术前用药69例,术后用药3例;用药合理占61.8%,不合理用药占26.8%.结论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用药种类不当及用药过度等问题,丞需加强监管.

    作者:周甘平;周舍典;蔡静月;李琼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益气养血、温经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足5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益气养血、温经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103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足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养血、温经通络中药口服;对照组应用前列腺素E1静脉滴注.观察2组疗效、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5%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的左、右足背动脉平均速度、内径、血流量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右侧内径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益气养血、温经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足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飞;杨海英;韩新玲;彭国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72例单胎、头位、足月妊娠、自然临产阴道分娩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胎肩娩出后肌内注射缩宫素20U,胎儿娩出后一次性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胎肩娩出后肌内注射缩宫素20U.观察2组第3产程时间、产后30min、2h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30min、2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第3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能明显降低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冬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气管推移训练对颈椎前路手术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气管推移训练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70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准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气管推移训练.术中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等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心率、呼吸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气管推移训练可降低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李丽芳;钱元华;方定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救护理》课程说课设计

    说课是指在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让教师面对同行或教学研究人员,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口头表述一节课的教学设想,然后由听者评析,以便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是教师在备课或讲课基础上的理性思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使教师的教学实践上升到一定的理性层面[1].

    作者:王群;魏志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与护理

    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多发生在产后2h内,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产妇贫血、休克、产后感染,重者并发席汉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甚至危及生命[1].为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现对我院5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引发产后出血的相关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张成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早产儿的喂养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的妇幼专门机构于1961年建议,早产儿的概念应为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而出生体质量<2 500g的婴儿应统称为低出生体质量儿.将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 500g的早产儿称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应根据早产儿的成熟程度选择不同喂养方法.

    作者:唐文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造影剂致过敏性休克1例抢救护理体会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与传统有创血管造影相比较,具有安全、无创、快捷等特点,并且费用也较低,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过程中需注射造影剂,现将我科使用碘普罗胺注射液300造影剂后引起的迟发性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叶婷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胸腺肽α1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中晚期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中晚期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 45例中晚期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予以胸腺肽α1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鳖甲软肝片,2组均同时予以综合保肝、降酶、利尿治疗.治疗16周后观察2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腹水吸收等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TBiL、PT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LB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ALT、AST、TBiL、P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水吸收总有效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胸腺肽α1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中晚期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且明显缩短疗程.

    作者:金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无痛、微创技术在阻生牙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微创拔牙刀+局麻涡轮钻拔牙法在阻生牙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拔牙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60例.Ⅰ组采用微创拔牙刀+局麻涡轮钻拔牙法,Ⅱ组采用局麻涡轮钻拔牙法,Ⅲ组采用传统拔牙法,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局麻时、拔牙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和拔牙主观感受.结果 Ⅱ、Ⅲ组局麻时和拔牙中MAP、HR均高于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拔牙中MAP、HR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SpO2各时段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主观感受为非常痛苦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Ⅱ、Ⅲ组,无或轻微痛苦发生率高于Ⅱ、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创拔牙刀+局麻涡轮钻拔牙法可达到无痛、安全、微创目的 ,值得在阻生牙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邵丹;李武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分析

    目的 研究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方法 对300例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本组男性及女性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业间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患者SDS评分高于小学文化程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患者常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

    作者:包广亮;自孝海;李守彦;许光安;于飞;孙亚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近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近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2006年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1997年剖宫产率为21.1%,2006年上升至57.0%,剖宫产率逐年升高.1997~2004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一位,2005~2006年社会因素占首位.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增多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作者:贾秀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脑钠肽的生物学意义与临床价值

    脑钠肽(BNP)又称B型利钠肽,是继心钠肽(ANP)后利钠肽系统的又一成员,由于首先是由日本学者Sudoh等于1988年从猪脑中分离出来因而得名,实际主要来源于心室.

    作者:杨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诊断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下肢动脉病变患者30例,分别行MSCTA下肢动脉增强扫描和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按国际关节血管学会标准分别对DSA和MSCTA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级并分型,比较MSCTA诊断同DSA之间的接近程度.结果 MSCTA诊断区别狭窄分级结果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法,具有和DSA相当的效能.

    作者:宋善军;苑晓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门诊药房咨询服务与合理用药

    合理、正确使用药物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反之,若使用不当,就会减弱药效,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临床医师合理选药是关键,而患者正确掌握用药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药物咨询服务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窗口,满足不同疾患群体,不同层次的需要.

    作者:骆惠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气囊导尿管留置患者尿液外溢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气囊导尿管由于其操作方便,固定稳妥美观,引流通畅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为减轻患者痛苦和避免并发症,笔者通过对气囊导尿管留置患者尿液外溢的原因进行探讨,制定了一系列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晓霞;王亚宁;马风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糖尿病大鼠血浆尾加压素Ⅱ的变化及厄贝沙坦干预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水平在糖尿病大鼠血浆中的变化及厄贝沙坦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30只Wistar雄性大鼠为对照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54只随机分为糖尿病未干预组及糖尿病干预组各27只.糖尿病干预组给予厄贝沙坦灌胃,其余2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给药4周,给药前后测定血糖及血浆UⅡ水平.结果 用药前后各组大鼠血糖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大鼠U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干预组用药后UⅡ降低(P<0.05),且低于糖尿病未干预组(P<0.05).结论 UⅡ系统活化可能在糖尿病的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受到RAS系统的调控.

    作者:何涛;戴红艳;李晓鲁;池一凡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有效性.方法 16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DVT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DVT发生率.

    作者:程素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手术室规范护理探讨

    手术室要健全一般规则与制度[1],其规范护理需要多方面的研究,笔者就护理程序、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及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1 护理程序1.1 评估手术前1d手术室护士应到病房探视患者,阅读病历,通过对患者系统观察和交谈,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精神情感、感觉状况、运动神经状况、排泄情况、呼吸、循环、体温、皮肤、水电解质平衡状况等,进行术前评估.1.2 诊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其生理、心理、精神方面的健康问题做出诊断.

    作者:宋丽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