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外线照射配合红霉素治疗压疮的护理体会

姜新娟;葛利静

关键词:红外线照射, 红霉素, 治疗, 压疮, 护理
摘要: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易得的一种特殊疾病[1].如果压疮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感染,导致败血症而死亡.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并发症,因此压疮一定要及时治疗. 我科2006年6月-2008年10月收治脑卒中瘫痪并发压疮患者9例,经过采用红外线照射配合红霉素治疗,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症手术治疗环状嵌顿痔47例临床分析

    我科自2007年7月-2009年7月,采用急诊手术治疗环状嵌顿痔47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本和;迟景涛;刘春;林少志;韩振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呼吸机是用于各种原因(疾病、中毒、外伤等)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以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手术中需要更有效地氧供及排痰,我科对轻、中度COPD患者在施行下腹部、上下肢、甲状腺等非全麻手术时应用呼吸机施行呼吸管理,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普通儿科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基层医院普通儿科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防治儿科院内感染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普通儿科院内感染的疾病特点与院内感染发病率相关的因素.结果 2006~2008年院内感染率分别是2.4%、1.74%、1.64%.其中上呼吸道感染85例占50.9%;胃肠道感染59例占35.3%;下呼吸道感染23例占13.8%.结论 有针对性、分类收治患儿,避免接触感染,改善环境卫生,做好健康卫生宣传及医务人员的管理对减少儿科院内感染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定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输血前传染病指标的临床应用

    临床输血作为现代医学一种特殊抢救生命的重要医疗手段,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因输血可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直接危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引发的医疗纠纷也在不断发生.

    作者:周长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胸腺肽α1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中晚期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中晚期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 45例中晚期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予以胸腺肽α1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鳖甲软肝片,2组均同时予以综合保肝、降酶、利尿治疗.治疗16周后观察2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腹水吸收等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TBiL、PT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LB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ALT、AST、TBiL、P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水吸收总有效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胸腺肽α1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中晚期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且明显缩短疗程.

    作者:金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早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观察与健康指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以眼压急剧升高为主,伴有相应临床症状和眼前段组织改变为特征的眼部疾病,是常见的类型.通过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痊愈.笔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脑钠素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关系.方法 86例AMI患者经12个月的随访,观察AMI组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及血浆BNP浓度变化,并与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血浆BN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可作为AMI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作者:周志兰;韩凤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167株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临床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67株,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结果 MRSA 141株占84.4%,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26株占15.6%.MRSA对万古霉素、呋喃西林的耐药率为0、18.4%,对其他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除万古霉外,MRSA对其余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MRSA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万古霉素、呋喃西林对MRSA有较高活性.重视临床微生物学检查,依据药敏结果优化选择抗菌药物,是提高感染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陈红冰;曾烈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组46例和B组34例,A组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B组按常规局麻下进行胃镜检查.结果 A组检查后MAP、HR低于检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间段MA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检查时间短于B组,检查结束15min后疼痛评分低于B组,检查成功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胃镜检查可提高检查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延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子宫腺肌病164例诊断分析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侵入和扩散至子宫肌层时引起的良性疾病.近年来子宫腺肌病发病率明显上升,使其临床漏诊率高,并易误诊为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功能性子宫出血.本文通过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白月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有效性.方法 16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DVT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DVT发生率.

    作者:程素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奎硫平与奋乃静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奎硫平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具有精神行为症状的8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治疗药物分成奎硫平组和奋乃静组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BPRS评分均有所改善(P<0.01),2组之间治疗后BP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奋乃静组肌强直、震颤、静坐不能、口干、视物模糊、流涎、心动过速、并用抗胆碱药的发生率均高于奎硫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奎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疗效与奋乃静相当,但在安全方面则优于奋乃静.

    作者:卓子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400例需要行妇科手术者根据其意愿随机分为丙泊酚静脉麻醉组(A组)150例,笑气吸入麻醉组(B组)150例及无任何干预组(C组)100例,比较3组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镇痛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妇科门诊手术时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可行.

    作者:刘巧风;王惠珍;潘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手术室规范护理探讨

    手术室要健全一般规则与制度[1],其规范护理需要多方面的研究,笔者就护理程序、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及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1 护理程序1.1 评估手术前1d手术室护士应到病房探视患者,阅读病历,通过对患者系统观察和交谈,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精神情感、感觉状况、运动神经状况、排泄情况、呼吸、循环、体温、皮肤、水电解质平衡状况等,进行术前评估.1.2 诊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其生理、心理、精神方面的健康问题做出诊断.

    作者:宋丽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吸痰方法的应用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与外界的接触愈加密切,各种意外创伤患者越来越多,尤其多见于重型颅脑损伤.为挽救患者的生命,气管切开术成为救治急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实施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的吸痰方法,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都有一定的影响,笔者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如下.

    作者:潘文波;陈当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关于医院实行绩效管理的探讨

    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流程,旨在提高效率.包括绩效目标制订、绩效辅导、绩效考核和绩效激励等内容.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又有本质上的区别,绩效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的管理过程,通常需要1年时间或一个核算期间为周期完成整个过程,即按月份、季度、年度进行评价和激励,而绩效考核则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环节,通常是在年底或某一期间对过去绩效情况的回顾,针对的是点绩效考核,根本目的在于改善员工的绩效,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黄连、黄柏加紫草浸出液湿敷治疗渗漏性静脉炎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采用黄连、黄柏加紫草浸出液湿敷治疗渗漏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62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黄连、黄柏加紫草浸出液湿敷病变部位,对照组给予50%的硫酸镁溶液湿敷,观察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黄柏加紫草浸出液湿敷治疗渗漏性静脉炎疗效确切,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瑾;欧阳兆兰;范传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X线与CT诊断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X线与CT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效果,为膝关节损伤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7年9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57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与CT进行检查,将2种诊断的骨折检出率与骨折类型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检验分析.结果 X线诊断浮膝骨折、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关节腔积液、髌骨骨折的检出率均低于CT诊断和手术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中,CT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及应用.

    作者:张继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9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20例与对照组46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缩宫素10U静脉注射.观察组则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缩宫素注射的同时,放置米索前列醇片0.4mg于肠壁处.观察2组第3产程时间、产生24h出血量及血压、脉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第3产程时间及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前后脉搏、血压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治疗产后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作者:江从春;郑雪荣;吴侃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与体位关系的研究

    脑卒中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病之一,对中老年患者的健康危害较大,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和高血压患者的增多,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有上升趋势.因此,治疗及护理非常重要.体位护理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及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及肌萎缩等.我科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对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早期进行正确的体位护理,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靳彦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