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并发症的处理体会

黄唐剑;郭会文;李铂

关键词:吻合器,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并发症
摘要:目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是治疗痔病的新技术,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我院自2003年以来开展PPH手术325例,现将其并发症的情况及处理总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救护理》课程说课设计

    说课是指在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让教师面对同行或教学研究人员,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口头表述一节课的教学设想,然后由听者评析,以便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是教师在备课或讲课基础上的理性思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使教师的教学实践上升到一定的理性层面[1].

    作者:王群;魏志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49例分析

    脑积水是因颅内疾病引起的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和)循环、吸收障碍而致颅内脑脊液存量增加,脑室扩大的一种顽症.临床患儿多见头颅增大、囟门增大、紧张饱满、颅缝开裂愈期不合、落日目、呕吐、抽搐、语言及运动障碍、智力低下;成人多见间断性头痛、头胀、头沉、头晕、耳鸣、耳堵、视力下降、四肢无力等.我科2006年4月-2009年11月共收治脑积水患者49例,现对其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少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是影响人类健康及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多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起病缓慢,病情较轻,症状隐匿,容易误诊、漏诊.因此应该引起高度警惕,早期发现,长期治疗,科学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现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廖金凤;吴阿凤;蔡秀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药源性低血压研究进展

    药源性低血压或药物相关性低血压是指由于药物的使用导致动脉血压降至90/60mm Hg(1mm Hg=0.133kPa)的一种情况.对于某些高血压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出现血压下降过快或下降幅度过大,同时出现低血压的临床表现,即使动脉血压并未降至90/60mm Hg时也视为药源性低血压.

    作者:罗玉英;雷招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X线与CT诊断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X线与CT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效果,为膝关节损伤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7年9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57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与CT进行检查,将2种诊断的骨折检出率与骨折类型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检验分析.结果 X线诊断浮膝骨折、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关节腔积液、髌骨骨折的检出率均低于CT诊断和手术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中,CT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及应用.

    作者:张继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早产儿的喂养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的妇幼专门机构于1961年建议,早产儿的概念应为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而出生体质量<2 500g的婴儿应统称为低出生体质量儿.将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 500g的早产儿称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应根据早产儿的成熟程度选择不同喂养方法.

    作者:唐文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Smartcare智能化脱机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Smartcare(SC)智能化脱机的安全性.方法 准备撤机的37例患者应用SC脱机,分别监测脱机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的pH值、PaO2、PaCO2、乳酸(Lac)值,进行脱机前后的比较.结果 SC脱机前后pH值、PaO2、PaCO2、L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智能化脱机能够保持血气稳定.

    作者:成永晖;曹相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工作中的使用技巧

    静脉输液是治疗儿科疾病的常用方法.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才能在救治过程中迅速、快捷的补液及给药.但由于反复多次静脉穿刺,造成患儿痛苦,又易损伤浅表静脉,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静脉留置针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既可减轻患儿多次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又可降低护士反复穿刺的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因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难点,笔者现将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工作中的使用技巧,总结如下 .

    作者:张建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72例单胎、头位、足月妊娠、自然临产阴道分娩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胎肩娩出后肌内注射缩宫素20U,胎儿娩出后一次性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胎肩娩出后肌内注射缩宫素20U.观察2组第3产程时间、产后30min、2h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30min、2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第3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能明显降低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冬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脑钠素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关系.方法 86例AMI患者经12个月的随访,观察AMI组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及血浆BNP浓度变化,并与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血浆BN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可作为AMI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作者:周志兰;韩凤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抗生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如何降低SAP感染的发生已成为胰腺炎治疗中关键的问题.近期研究显示,早期使用能够穿透血胰屏障的广谱抗生素,可以降低SAP患者的病死率.为了探讨抗生素对感染的预防作用,笔者对2002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4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兰戴天;杨皓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益气养血、温经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足5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益气养血、温经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103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足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养血、温经通络中药口服;对照组应用前列腺素E1静脉滴注.观察2组疗效、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5%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的左、右足背动脉平均速度、内径、血流量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右侧内径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益气养血、温经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足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飞;杨海英;韩新玲;彭国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400例需要行妇科手术者根据其意愿随机分为丙泊酚静脉麻醉组(A组)150例,笑气吸入麻醉组(B组)150例及无任何干预组(C组)100例,比较3组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镇痛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妇科门诊手术时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可行.

    作者:刘巧风;王惠珍;潘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腹泻患儿粪便检测结果分析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肠道微生态与小儿健康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儿童微生态环境尚不稳定,抗生素的应用,特别是广谱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越来越多,其中真菌引起的小儿腹泻亦不可忽视.

    作者:马颖;桓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女贞子中女贞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女贞子中女贞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女贞苷的含量.使用Alltima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40 min,15%A→40%A),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结果 女贞苷线性范围50~1 000μg/ml(r=0.19999);平均回收率(n=5)为99.01%(RSD=0.17%).结论 HPLC测定女贞苷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女贞子药材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凤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妇科急腹症10例误诊分析

    我院2002年10月-2009年5月将妇科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0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确诊,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0例患者年龄20~35岁,中位年龄28.3岁;已婚7例,未婚3例.平素月经不规律2例,有痛经病史4例.患者均以急性右下腹痛为主诉入院.

    作者:刘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呼吸机是用于各种原因(疾病、中毒、外伤等)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以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手术中需要更有效地氧供及排痰,我科对轻、中度COPD患者在施行下腹部、上下肢、甲状腺等非全麻手术时应用呼吸机施行呼吸管理,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Ⅰ类切口手术期抗生素应用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生素物情况及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91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对其用药种类、用药时间、药物联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生素率达79.12%,平均用药时间4.18d,术前用药69例,术后用药3例;用药合理占61.8%,不合理用药占26.8%.结论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用药种类不当及用药过度等问题,丞需加强监管.

    作者:周甘平;周舍典;蔡静月;李琼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4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均以改善中耳通气、清除中耳积液及病因治疗为原则,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GW-92C-E耳鼻喉综合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运用微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文广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调节思考

    护生向护士角色的转变是临床教学的过程.转变过程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术,还要具备文字书写、协调配合、健康交流、心理沟通等能力.面对繁忙、有序的临床工作,护生如何尽快进入护士角色,完成护生到护士的转变,已成为临床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现就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调节谈几点看法.

    作者:耿文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