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唇颊沟加深术13例临床分析

董云杰

关键词:唇颊沟加深术, 分析
摘要:唇颊沟过浅是牙槽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常因影响义齿的固位,尤其是下颌全口义齿的稳定性,不能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而需做唇颊沟加深手术[1].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组.A组行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行异氟醚吸入麻醉.结果 (1)A组各指标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从T4起,各时点指标均高于T1、T2、T3,且也高于相同时点A组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苏醒及拔管时间均较B组短(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可减轻患者痛疼,不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正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5例临床体会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出现的一组症候群.常表现为:眩晕耳鸣、潮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月经紊乱、情志不舒等,亦称绝经前后诸证.

    作者:王文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

    作者:廖晓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脑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111例行脑血管支架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脑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尿毒症20例死因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恶化转归,其发病率逐年升高[1].其中,大部分患者均依赖透析(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维持生命,仅极少数患者进行肾移植.

    作者:刘琳;刘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大败毒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比较

    目的 探讨大败毒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对该品种进行微生物限度及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方法 采用培养基0.2ml稀释法,分别使用5种实验菌株,采用菌液组、供试品对照组、实验组、稀释剂对照组进行3次独立平行实验,分别计算各实验菌每次实验的回收率.结果 各实验菌的回收率均>70%.结论 采用培养基0.2ml稀释法进行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

    作者:郑淑艳;王丽环;王彩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PICC置管在肿瘤肠外营养中的护理体会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因进食不良,营养状态差,术前术后需给予足够的能量支持.高分子营养物质对血管的刺激或液体外渗导致的组织损伤均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对此类患者建立了良好的静脉通道,减少了患者负担.

    作者:徐敏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桡动脉穿刺术的护理体会

    桡动脉穿刺术是一种临床应用技术,系在桡动脉上用穿刺针穿刺以抽取动脉血用以化验及进行持续有创血压的动态监测确保用药及药物剂量的随时调整或留置动脉通道进行各种介入手术,尤其血液净化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是血液净化成败的关键.

    作者:安晓霞;曲丽娟;张东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4-苯并噻嗪衍生物对KCl诱导血管收缩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1,4-苯并噻嗪衍生物(Th-1s4n)对KCl诱导的血管环收缩功能的拮抗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实验法,观察Th-1s4n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和肺动脉收缩作用的影响.结果 Th-1s4n对KCl诱导的离体大鼠血管环的收缩均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 Th-1s4n可能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抑制了Ca2+内流.

    作者:杨梅;申社林;代伟伟;宋晓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神经节苷脂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目的 研究神经节苷脂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的治疗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320例首发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口服,每天1次;低分子肝素钙5 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银杏达莫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4周;胞磷胆碱0.5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1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周,而后改为4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周.比较2组疗效及其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患肢肌力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增加,随访2~10月,再发住院病例明显减少(P<0.05).结论 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梗死,显著增加了患者患肢肌力,改善了患者预后,减少再发率,降低病残率,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卢光亮;赵庆利;田德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尿α1-微球蛋白在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尿α1-微球蛋白在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伤的意义.方法 窒息新生儿58例按出生时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32例、重度窒息组26例;同期选择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患儿在生后3d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G)浓度,并与其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重度窒息组和轻度窒息组的BUN、Cr和尿α1-MG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重度窒息组BUN、Cr和尿α1-MG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尿α1-MG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同组血清BUN和Cr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尿α1-MG是评价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作者:董春晓;张立明;张爱梅;孙学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326例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药物敏感性结果进行分析,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药敏,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结果 326例患者共分离出菌株169株,阳性率为51.8%.培养结果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128株,75.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46株(27.2%)、流感嗜血杆菌28株(16.6%)、肺炎克雷伯杆菌20株(11.8%)、不动杆菌18株(10.7%)、肠杆菌属16株(9.5%)为主要革兰阴性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占第2位(29株,17.2%),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8.9%),肺炎链球菌(9株,5.3%),肠球菌(5株,3.0%),真菌占第3位(12株,7.1%),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万古霉素对绝大多数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 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而且耐药性较高,经验用药宜选3、4代头孢或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生素,同时应动态监测细菌耐药性,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案.

    作者:甘兵;吴本权;潘明安;黄静;朱家馨;张天托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104例病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52例,联合用药组予泮托拉唑40mg,口服,每天2次,多潘立酮10mg口服,每天3次;泮托拉唑单用组予泮托拉唑40mg,口服,每天2次.2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临床疗效和胃镜征象改变随访量化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建立患者的档案.结果 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和胃镜征象改变有效率均高于泮托拉唑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更有效.

    作者:刘志清;张润平;周晖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慢性咳嗽诊治疗效及临床分析

    咳嗽是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因咳嗽症状就诊患者占呼吸专科门诊的80%以上,根据咳嗽持续时间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咳嗽指的是咳嗽时间>8周,以咳嗽为惟一症状或者主要症状,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者,国内调查资料显示慢性咳嗽就诊患者占门诊咳嗽患者的20%.

    作者:马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精神科护士在职教育模式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护理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而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精神科护士要适应这种新形势发展,就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所以,精神科护士的在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胡晓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HBV-M与HBV-DNA结果差异研究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HBsAg(+)血清中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模式与HBV-DNA检测结果的相互关系,了解HBV-M模式其对应的HBV-DNA载量.方法 用TRFIA法定量测定HBV-M,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标本同时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患者进行HBV-DNA检测.结果 在271例患者血清中检测出HBV-DNA病毒基因拷贝值范围为2.1×103~3.8×107copies/ml,平均含量为3.0×104copies/ml,总阳性检出率为48.0%(130/271).模式4HBV-DNA阳性率高于其他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M和或HBV-DNA检测评价乙肝疗效或治愈标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联合诊断和寻找新的指标.

    作者:陈述文;蒲荣;郑文振;刘建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ACEI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30例给予ACEI口服治疗.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尿β2微蛋白、空腹及加餐后2h血糖、HbA1c水平,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0例患者血压均≤17.3/10.7kPa.治疗后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分别为2.35(2.23~4.86)mg/L和0.12(0.09~0.24)m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75(1.90~7.13)mg/L和0.51(0.18~1.2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CEI可作为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作者:肖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体会

    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是妇科急腹症之一,严重者危及生命,其发病率为妊娠的1%以上[1].近几年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患者年龄年轻化,且患者需要保存生育能力.随着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传统的手术已逐渐被保守治疗所代替,甲氨蝶呤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且异位妊娠的用药护理是保守治疗宫外孕成功与否的关键[2].

    作者:郭树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社会支持状况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妇产前的社会支持状况对其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750例待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371)和观察组(n=379).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分别对其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并追踪记录其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社会支持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有效的心理护理能使产妇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可减少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

    作者:陈爱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县级医院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

    目前,县级医院面临着机制更加灵活的民营医院引发的竞争,而且在事业单位推行绩效工资,国际资本进入我国医疗产业的可能性日益变成现实.可以预料,我国不同所有制医疗单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作者:刘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