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节苷脂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卢光亮;赵庆利;田德峰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 脑梗死, 生存质量, 神经重构
摘要:目的 研究神经节苷脂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的治疗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320例首发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口服,每天1次;低分子肝素钙5 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银杏达莫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4周;胞磷胆碱0.5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1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周,而后改为4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周.比较2组疗效及其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患肢肌力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增加,随访2~10月,再发住院病例明显减少(P<0.05).结论 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梗死,显著增加了患者患肢肌力,改善了患者预后,减少再发率,降低病残率,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丹红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常规治疗+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常规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血液流变学、血常规、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肝功能、肾功能及血脂等检查.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除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外,其余7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除红细胞沉降率和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外,其余7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全血黏度(高、中、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液高黏及高凝状态,提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缓解率.

    作者:冯妍;赵军;杜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大败毒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比较

    目的 探讨大败毒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对该品种进行微生物限度及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方法 采用培养基0.2ml稀释法,分别使用5种实验菌株,采用菌液组、供试品对照组、实验组、稀释剂对照组进行3次独立平行实验,分别计算各实验菌每次实验的回收率.结果 各实验菌的回收率均>70%.结论 采用培养基0.2ml稀释法进行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

    作者:郑淑艳;王丽环;王彩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发挥纽带作用当好行政参谋

    重庆市巴南区基层卫生协会于2004年6月经区民政局批准,2004年8月6日召开成立大会正式成立,开始履行工作.成立大会审议通过了协会<章程>.选举了协会理事39名,常务理事11名,会长1名,常务副会长1名,副会长5名,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1名,名誉会长1名,顾问3名.

    作者:刘永武;龙佑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计算机网络用于门诊检验报告单的管理

    目的 探讨计算机网络应用于门诊检验报告单的管理方法.方法 分析比较计算机网络应用前30 888例门诊采血室患者(对照组)和应用后41 986例门诊采血室患者(观察组)检验报告单的发放时间、漏发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检验报告单的发放时间早,漏发率少,患者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计算机网络应用于门诊检验报告单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能更好地满足门诊患者快捷、准确的服务需求;采血室护士应掌握计算机基本管理,加强与检验、临床科室的沟通.

    作者:周建容;黎倩;曾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谈儿科护士心理压力与调节

    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对子女疼爱、重视的程序越来越高.儿科护理人员所面对的对象大多是不能表达或对症状表达不清的幼儿及过于疼爱孩子的家长,且儿科疾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护理、治疗、以及对护士素质的要求等方面与其他科护士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对儿科护士的身心健康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倪红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减毒增效升白汤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减毒增效升白汤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方法 将200例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服用减毒增效升白汤,每天1剂,水煎服;对照组服用利血生200mg、鲨肝醇100mg,每天3次.2组疗程均4周.试验采用单盲法.观察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免疫学指标、生活质量及症状缓解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白细胞、总稳定率、生活质量总稳定率、免疫学指标及症状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只有NK指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减毒增效升白汤可增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白细胞总稳定率,改善其生存质量和全身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作者:田翠丽;赵博雅;田翠霞;赵聚宾;王凌芬;毕宏观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老年COPD患者270例护理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通常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成,特点为气道阻塞阻塞性呼吸功能障碍.它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以气流受阻为特征.反复咳嗽、咯痰、气促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气道阻塞进行性发展,呈不完全可逆性,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1].

    作者:宋镇生;张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慢性咳嗽诊治疗效及临床分析

    咳嗽是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因咳嗽症状就诊患者占呼吸专科门诊的80%以上,根据咳嗽持续时间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咳嗽指的是咳嗽时间>8周,以咳嗽为惟一症状或者主要症状,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者,国内调查资料显示慢性咳嗽就诊患者占门诊咳嗽患者的20%.

    作者:马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县级医院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

    目前,县级医院面临着机制更加灵活的民营医院引发的竞争,而且在事业单位推行绩效工资,国际资本进入我国医疗产业的可能性日益变成现实.可以预料,我国不同所有制医疗单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作者:刘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丹参注射剂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丹参作为传统中药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且用途广泛,近几十年间国内相继开发出了片剂、滴丸剂、浸膏剂、注射剂等.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颈肩腰腿痛等病症的治疗.随着丹参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梅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单纯疱疹的疗效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单纯疱疹的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方法,60例单纯疱疹患者分为治疗组(A组)30例和对照组(B组)30例.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外用作为治疗组,以3%阿昔洛韦软膏外用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单纯疱疹的症状好转程度和治愈总病程天数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是治疗单纯疱疹安全、有效的新型药物.

    作者:叶光荣;黄显翔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ACEI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30例给予ACEI口服治疗.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尿β2微蛋白、空腹及加餐后2h血糖、HbA1c水平,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0例患者血压均≤17.3/10.7kPa.治疗后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分别为2.35(2.23~4.86)mg/L和0.12(0.09~0.24)m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75(1.90~7.13)mg/L和0.51(0.18~1.2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CEI可作为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作者:肖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采用血塞通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胜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组.A组行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行异氟醚吸入麻醉.结果 (1)A组各指标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从T4起,各时点指标均高于T1、T2、T3,且也高于相同时点A组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苏醒及拔管时间均较B组短(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可减轻患者痛疼,不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正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护理人员睡眠紊乱与妇科病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睡眠紊乱者妇科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将128例护理人员按有无睡眠紊乱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比较妇科病情况.结果 试验组妇科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睡眠紊乱的护理人员妇科病发病率高,关心护理人员的生活,降低其工作紧张度,纠正睡眠紊乱,对提高护理人员的生活和工作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刘胜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

    存在于口腔科诊疗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难题,受到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口腔诊疗操作大多数都是在患者口腔内进行,操作中牙科器械与患者的血液、唾液、口腔组织等接触频繁,许多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都可通过此途径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和规范诊疗过程中的医院感染管理尤为重要.

    作者:苏林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罗氟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Meta分析

    目的 初步系统评价罗氟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ISI、ScineceDirect、OVID、http://clinicaltrials.gov、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纳入罗氟司特治疗COP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收集罗氟司特治疗COPD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的临床资料.应用RevMan 5.0.1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个RCT,研究地点均在国外,研究质量均较高,各试验间具有基线可比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对比,罗氟司特治疗COPD患者时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恶心、头痛和体质量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罗氟司特的不良反应轻微,持续时间短,多不需停、减药.需进一步研究使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在保留或提高疗效的基础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张哲;卫小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脑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111例行脑血管支架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脑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α-干扰素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α-干扰素联合羊膜移植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效果.方法 将90例翼状胬肉羊膜移植患者随机分成3组.第1组未给药;第2组术中巩膜区放置干扰素α-2b棉片及术毕球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2b,第3组用干扰素α-1b滴眼液滴眼.比较3组复发情况.结果 第1组复发率为13.3%,第2、3组复发率均为3.3%,第2、3组复发率明显低于第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干扰素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新生血管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后预防复发的良好辅助药物.

    作者:滕艳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开展药学监护的困难、建议及展望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PC)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的新兴内容,是提高药学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现代医院药学内容将从简单的药品供应向药学监护过渡,PC将成为医院药剂科工作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顾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