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附注射液致肝功能异常1例

孙晓燕;马群华

关键词:参附, 肝功能异常, 护理
摘要:1 病例介绍患者,女,75岁,因反复气短、胸闷40余年,加重伴咳嗽5h于2007年4月15日入院,查体:T 36.5℃,P 102次/min,R 25次/min,BP 100/70mm Hg(1mm Hg=0.133kPa).双肺闻及干湿啰音,颈静脉充盈,双下肢轻度水肿,心界向左下扩大.ECG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小肠破裂86例总结

    小肠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内脏损伤.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86例,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6例,男64例,女22例;年龄9~64岁,平均34.4岁.其中开放性外伤18例,闭合性损伤68例;撞击伤30例,高处坠伤6例,挤压伤25例,车祸伤10例,刀刺伤15例.

    作者:李江力;司翠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精神科护士在职教育模式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护理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而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精神科护士要适应这种新形势发展,就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所以,精神科护士的在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胡晓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谈儿科护士心理压力与调节

    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对子女疼爱、重视的程序越来越高.儿科护理人员所面对的对象大多是不能表达或对症状表达不清的幼儿及过于疼爱孩子的家长,且儿科疾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护理、治疗、以及对护士素质的要求等方面与其他科护士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对儿科护士的身心健康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倪红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我院骨科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骨科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方法 采用跟踪、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50例骨科患者所用抗生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抗生素49例(98.0%),未使用抗生素1例(2.0%);其使用频率高为氨曲南(52.2%);抗生素使用合理与基本合理占28.0%,不合理占72.0%.结论 应大力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管理,骨科医师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全面考虑、综合分析、确保用药合理.临床药师可采取一定措施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

    作者:余巍;左国营;徐贵丽;尹晓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慢性咳嗽诊治疗效及临床分析

    咳嗽是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因咳嗽症状就诊患者占呼吸专科门诊的80%以上,根据咳嗽持续时间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咳嗽指的是咳嗽时间>8周,以咳嗽为惟一症状或者主要症状,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者,国内调查资料显示慢性咳嗽就诊患者占门诊咳嗽患者的20%.

    作者:马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单纯疱疹的疗效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单纯疱疹的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方法,60例单纯疱疹患者分为治疗组(A组)30例和对照组(B组)30例.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外用作为治疗组,以3%阿昔洛韦软膏外用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单纯疱疹的症状好转程度和治愈总病程天数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是治疗单纯疱疹安全、有效的新型药物.

    作者:叶光荣;黄显翔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我院2005-2008年抗感染药物利用分析

    目的 评价我院抗感染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 对我院2005~2008年抗感染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抗感染药销售金额占西药总销售金额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口服抗感染药平均占抗感染药销售金额78.37%;大环内酯类、抗真菌药、抗病毒药销售金额排序各年度均列抗感染的前3位.大环内酯类使用频率高(平均占抗感染药DDDs 29.85%);克拉霉素缓释片、伊曲康唑胶囊(2005年除外)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各年度均列前3位.结论 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的口服抗感染药占主导地位.

    作者:陈煜;屈信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138例冠心病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0例的血清hs-CRP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AMI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和UAP组,UAP组高于SAP组.AMI组CK、CK-MB水平显著高于UAP、SAP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水平高低可反映冠心病患者病变的程度.

    作者:王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α-干扰素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α-干扰素联合羊膜移植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效果.方法 将90例翼状胬肉羊膜移植患者随机分成3组.第1组未给药;第2组术中巩膜区放置干扰素α-2b棉片及术毕球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2b,第3组用干扰素α-1b滴眼液滴眼.比较3组复发情况.结果 第1组复发率为13.3%,第2、3组复发率均为3.3%,第2、3组复发率明显低于第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干扰素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新生血管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后预防复发的良好辅助药物.

    作者:滕艳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4-苯并噻嗪衍生物对KCl诱导血管收缩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1,4-苯并噻嗪衍生物(Th-1s4n)对KCl诱导的血管环收缩功能的拮抗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实验法,观察Th-1s4n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和肺动脉收缩作用的影响.结果 Th-1s4n对KCl诱导的离体大鼠血管环的收缩均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 Th-1s4n可能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抑制了Ca2+内流.

    作者:杨梅;申社林;代伟伟;宋晓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茶碱缓释片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慢性持续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茶碱缓释片与布地奈德气雾剂合用治疗慢性持续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51例慢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茶碱缓释片口服;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剂量、用法同治疗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和大呼气流速(PEF)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症状和PEF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茶碱缓释片与布地奈德气雾剂合用治疗慢性持续性哮喘可明显改善症状和PEF,且优于单独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

    作者:董贤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保健及治疗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保健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8例常规体格检查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无更年期症状者35例(17.7%),轻度症状者47例(23.7%),中度症状者103例(52.0%),重度症状者13例(6.6%).基本了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知识者59例(29.8%),同意参加医院保健知识讲座者129例(65.1%),采用心理疏导者25例(12.6%).经调查,低收入、婚姻状况不稳定和月经不正常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和心理疏导,并保持良好乐观的生活态度及合理的饮食,可使其平稳地度过围绝经期.服用大豆异黄酮、雌激素以及中医药膳,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司艳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58例文献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预防或避免其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58例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结果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无关,与药物自身因素、药物间配伍和临床医师中医诊疗水平等因素有关.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于用药过程中的前30min,均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器官损害并死亡2例.结论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很多,且后果严重,临床医务人员应引起重视,规范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高玉桥;苏丹;曾聪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转变观念努力谋求社会效益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处翠屏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服务面积1.72平方公里,服务总户数11 995户,服务总人口40 000余人.区域内机关单位多,中心学校多,社区人口老龄化严重,服务质量要求较高.

    作者:谭中元;腾华安;郭昌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尿α1-微球蛋白在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尿α1-微球蛋白在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伤的意义.方法 窒息新生儿58例按出生时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32例、重度窒息组26例;同期选择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患儿在生后3d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G)浓度,并与其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重度窒息组和轻度窒息组的BUN、Cr和尿α1-MG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重度窒息组BUN、Cr和尿α1-MG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尿α1-MG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同组血清BUN和Cr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尿α1-MG是评价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作者:董春晓;张立明;张爱梅;孙学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神经节苷脂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目的 研究神经节苷脂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的治疗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320例首发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口服,每天1次;低分子肝素钙5 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银杏达莫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4周;胞磷胆碱0.5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1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周,而后改为4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周.比较2组疗效及其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患肢肌力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增加,随访2~10月,再发住院病例明显减少(P<0.05).结论 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梗死,显著增加了患者患肢肌力,改善了患者预后,减少再发率,降低病残率,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卢光亮;赵庆利;田德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组.A组行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行异氟醚吸入麻醉.结果 (1)A组各指标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从T4起,各时点指标均高于T1、T2、T3,且也高于相同时点A组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苏醒及拔管时间均较B组短(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可减轻患者痛疼,不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正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农村儿童急性中毒30例临床分析

    小儿急性中毒是农村儿科急症中的常见疾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如不及时诊治常危及患儿生命.为提高对小儿急性中毒的认识、诊断、治疗和预防,现将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中毒30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脑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111例行脑血管支架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脑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水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水痘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69例水痘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和B组36例.A组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治疗,B组肌内注射干扰素与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联合治疗.观察患者疱疹的干涸时间和水疱完全结痂时间.结果 B组水疱完全结痂天数(7.02±1.06)d少于A组的(8.15±1.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水痘可缩短皮损愈合时间.

    作者:赖朝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