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谢芝蓉

关键词:医护人员, 职业防护, 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职业防护现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提高职业防护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我院147例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活动基本防护、防护行为、洗手、针刺伤及预防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47例医务人员中从事诊疗、护理活动基本防护者占42.86%,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戴手套者占46.26%,接触诊断未明戴口罩者占42.86%,接触患者污物后能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者占47.62%;传染病流行期按危险程度使用防护用品者占48.98%,锐利器具和针头小心处理,防止刺伤者占69.39%,按正确的六步洗手法者占24.49%,洗手不擦手者占69.39%,发生针刺伤及时处理者占100.00%(上报58.33%,不报41.67%).乙肝疫苗接种率95.24%,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78.23%.结论:影响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主要原因:信赖多年习惯,而对防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理论清楚,实际操作简化.注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教育,从改变观念入手,强化安全防护意识,避免职业暴露感染疾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进展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炎症,以夏秋季发病率高[1].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虽然国内、国际屡拟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但目前仍存有广泛的争议.现对其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地塞米松致过敏性休克2例

    例1.男,35岁.2008年6月24日以支气管炎收住院.当时患者主诉胸闷、气短、发热3d.测体温38.8℃,脉搏 94次/min,呼吸 22次/min,血压 120/80mmHg(1mm Hg=0.133kPa).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静脉滴注10min时,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紫绀、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症状.

    作者:王翠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豚鼠皮肤刺激性实验观察

    目的: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豚鼠皮肤刺激性实验,以了解其安全性.方法:以一次给药和多次给药方法,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涂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其产生豚鼠皮肤刺激性反应.结果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豚鼠完整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均<0.5分, 对豚鼠破损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在给药后1h和24h均>0.5分,但<2.99分,48h后平均反应分值均<0.5分.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豚鼠完整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给药后48h刺激性消失.

    作者:于葆华;盛国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二剂量浊度法测定红霉素软膏效价的方法验证

    目的:探讨测定红霉素软膏效价的方法.方法:采用二剂量浊度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测定不同浓度下其吸收光度、回收率及可信限率以验证此法的可行性.结果:抗生素浓度在0.40~0.97μg/ml的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二剂量法测定红霉素软膏效价的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7%,n=9);比浊法与管碟法所测得的效价结果基本一致,但此浊法的可信限率明显低于管碟法.结论:本方法灵敏、快速,可作为测定红霉素软膏效价的方法.

    作者:魏立平;张润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取节育器168例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有效简易的取节育器方法.方法:将168例要求取节育器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术前3h给予米索前列醇0.2mg 湿化后阴道给药,术时于宫颈3点和9点分别注射利多卡因5ml和2.5ml后手术取器;对照组于宫颈3点和9点注射利多卡因5ml后手术取器.观察2组宫颈松弛情况.结果:观察组未发生扩宫困难,对照组扩宫困难28例(34.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和利多卡因联合用药更安全、简单,能有效减轻取节育器者痛苦.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安全输血护理体会

    安全输血指输血既能达到预期和应有的治疗效果,又能避免由于输血不当或者血液制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如何做好安全的输血工作,保证医院输血安全,防范输血风险,护理人员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笔者通过分析临床输血所出现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将安全输血的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苗秀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IgA类和IgM类单克隆抗体血型定型试剂的比较研究

    自从单克隆抗体技术建立以来,发达国家的血型定型试剂大多采用抗血型单克隆抗体取代传统的标准血清.以往的人ABO血型定型试剂,无论是传统的标准血清,还是动物免疫血清或单克隆抗体,都是IgM类抗体.本科建立了IgA类抗人A和B血型物质单克隆抗体,已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并被批准为国家定点生产的血型定型试剂[1,2].

    作者:张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灯盏花素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将70例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分别给予注射用灯盏花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4.3%和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和68.6%(P<0.01或P<0.05).结论:灯盏花素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NF-kB与周围神经损伤

    国内外学者通过不同研究方法证明NF-kB在周围神经损伤和轴突再生等一系列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损伤应激反应激活NF-kB作用于靶基因表达多种细胞因子[1],同时各种细胞因子通过不同信号转导机制进一步激活或抑制NF-kB,形成正负反馈环路,NF-kB信号转导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其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目前仍存争议.

    作者:袁华兵;布林;涂源源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应用柔性管理促进护理团队快速发展

    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和思想变为人们自觉行动的一种管理方式[1],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现代管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的护理管理也不过短短10余年[2].本病区运用柔性管理的理念,通过2年多的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翠色;林雯青;王琼娟;郑锦萍;潘秋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1,4-苯并噻嗪衍生物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血管收缩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1,4-苯并噻嗪衍生物(Th-1s4n)对去甲肾上腺素(NA)诱导的血管环收缩功能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血管实验法,观察Th-1s4n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和肺动脉舒缩作用的影响.结果:Th-1s4n对NA诱导的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和肺动脉的收缩均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Th-1s4n可能是通过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受体和(或)影响Ca2+调控,降低了细胞内Ca2+浓度,抑制了血管的收缩.

    作者:代伟伟;杨梅;岳春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瑞芬太尼、芬太尼增强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麻醉效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观察瑞芬太尼、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增强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探求理想麻醉方式.方法:将我院5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25例.分别应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比观察2组患者苏醒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和丙泊酚用量.结果:与芬太尼组比较,瑞芬太尼组麻醉诱导后SBP、DBP、MAP、fH下降明显,术中丙泊酚用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芬太尼组,术后腹痛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麻醉效果确切、安全.瑞芬太尼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术后恢复时间短,但术中要加强对呼吸的管理.

    作者:吉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GuttaFlow进行根管充填后近期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采用单盲法评价GuttaFlow充填系统进行根管充填后疼痛发生情况.方法:将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28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143例.分别采用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加牙胶尖(试验组)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对照组)进行根管充填,观察术后2d和1周内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充填可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

    作者:董丽娜;崔伯瑜;高玉光;牛田华;赵雪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浅析合理用药的目的及措施

    患者就医不可避免涉及到用药,用药合理可以治好病,如果用药不合理,不但不能使疾病康复,而且还有可能会滋生其他疾病、拖延病情,甚至危及命.现就合理用药的目的及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赖世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肥胖与糖代谢

    肥胖到目前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病,它是糖代谢出现障碍的主要症状的综合性特殊病症,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下的一种病,是机体内脂肪含量过多,并能合并成多种慢性病.主要的并发症是三高症--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2000年发病率5%,全国第一,2002年发病率8%,2008年发病率11.2%,到目前还有上升的趋势.

    作者:沙国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贫血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的观察

    贫血中,除溶血性贫血(HA)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活性增高外,再生障碍性贫血(AA)、缺铁性贫血(IDA)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LD活性均有变化,故笔者对MA、IDA和AA 3种贫血观察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盛凤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婚前医学检查3 250例情况分析

    目的:保障欲婚者健康婚配,防止法定传染病传播、严重遗传病传递.方法:按<婚前保健工作规范>要求对3 250例欲婚者进行体格检查.结果:可以结婚率99.51%,暂缓结婚率0.49%.结论:婚前医学检查是提高我国人口质量不可缺少的主要预防保健措施.

    作者:邓香珠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纵隔良性畸胎瘤32例诊治体会

    我科自199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32例纵隔良性畸胎瘤,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2例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14~62岁,中位年龄36岁;肿瘤位于右纵隔16例,位于左纵隔13例;突向双侧胸腔3例.其中肿瘤破溃入左胸腔2例,破溃入右胸腔1例;侵入右肺2例,左肺2例.

    作者:张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职业防护现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提高职业防护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我院147例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活动基本防护、防护行为、洗手、针刺伤及预防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47例医务人员中从事诊疗、护理活动基本防护者占42.86%,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戴手套者占46.26%,接触诊断未明戴口罩者占42.86%,接触患者污物后能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者占47.62%;传染病流行期按危险程度使用防护用品者占48.98%,锐利器具和针头小心处理,防止刺伤者占69.39%,按正确的六步洗手法者占24.49%,洗手不擦手者占69.39%,发生针刺伤及时处理者占100.00%(上报58.33%,不报41.67%).乙肝疫苗接种率95.24%,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78.23%.结论:影响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主要原因:信赖多年习惯,而对防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理论清楚,实际操作简化.注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教育,从改变观念入手,强化安全防护意识,避免职业暴露感染疾病.

    作者:谢芝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药物不良反应269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及其药物种类分布,以提高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我院搜集上报的269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整理,从ADR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类别、侵犯器官及引发ADR排序靠前的药品并对发生严重ADR药物做个案分析.结果:止痛药、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女性、老年患者ADR发生率较高,ADR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较为常见,止痛药卡马西平皮肤损害为严重.结论:必须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也要做到严格掌控、有的放矢、加强监管,一般药物使用也要因人而异,不可盲目滥用.

    作者:王国如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