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脾破裂31例治疗体会

劳旺兴

关键词:脾破裂, 治疗方法
摘要:脾脏受外伤暴力易破裂,并大出血危及生命.脾脏是一种免疫器官,因此目前多数学者主张脾破裂后主张尽量保留脾脏.笔者自2005年10月-2009年10月共收治脾破裂31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IgA类和IgM类单克隆抗体血型定型试剂的比较研究

    自从单克隆抗体技术建立以来,发达国家的血型定型试剂大多采用抗血型单克隆抗体取代传统的标准血清.以往的人ABO血型定型试剂,无论是传统的标准血清,还是动物免疫血清或单克隆抗体,都是IgM类抗体.本科建立了IgA类抗人A和B血型物质单克隆抗体,已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并被批准为国家定点生产的血型定型试剂[1,2].

    作者:张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药物不良反应28例报告分析

    目的:统计和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以促进其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收集的2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女性明显偏高(71.42%),且≤10岁年龄段发生比例较高(53.57%);静脉给药途径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71.43%),涉及的药物中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涉及的药物中抗菌药物占绝大多数(78.57%).结论: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谭秋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非药物性方法提高自然分娩率的体会

    我国剖宫产率在近30多年里不断上升,由1971~1980年的0.9%增高至2001~2002年的20.2%,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妇女主动要求行剖宫产术比例也不断增加,由1971~1985年的19.3%增加到2001~2002年的49.7%[1].

    作者:王红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妇科手术170例护理分析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我院妇科手术患者170例,其中腹腔镜组90例,开腹组8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3d内体温、离床活动、拔尿管及排尿时间、流质进食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术后3d内体温及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后护理时间短,恢复快,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马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豚鼠皮肤刺激性实验观察

    目的: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豚鼠皮肤刺激性实验,以了解其安全性.方法:以一次给药和多次给药方法,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涂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其产生豚鼠皮肤刺激性反应.结果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豚鼠完整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均<0.5分, 对豚鼠破损皮肤平均反应分值在给药后1h和24h均>0.5分,但<2.99分,48h后平均反应分值均<0.5分.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豚鼠完整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给药后48h刺激性消失.

    作者:于葆华;盛国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开放性腹膜前无张力修补双侧腹股沟疝及复发疝18例总结

    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属后入路修补手术,操作上不同于通常的前入路手术,近年来绝大部分由腹腔镜完成.我院2005年12月-2009年1月采用开放性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及复发疝18例,效果满意.

    作者:李江力;司翠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髓过氧化物酶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表达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透析组)和正常对照者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及MPO水平,比较2组之间的差别及2种因子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透析组血清VEGF及MP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组患者VEGF与MPO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r=0.5,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VEGF及MPO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且两者之间的变化呈正相关.

    作者:张仕娟;赵战云;陈传磊;王学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老年人用药依从性的回顾分析

    目的:通过开展老年人出院回访用药指导,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1例,对照组81例.住院期间用药前后,护士均要讲明遵医嘱所用药物、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等,并进行观察,出院时给予用药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由院医疗服务中心每月进行1次回访,每位患者安排3次.重点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老年人药物代谢的特点、所用药物、药物的作用及易发生的不良反应.并通过用药知识问卷表对2组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其结果.结果:试验组在对疾病知识了解、对药物知识了解、不依从方式及不遵医嘱原因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老年人出院回访用药指导,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作者:熊英;曹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40例和奎硫平组50例.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2~5mg/d,奎硫平组给予奎硫平200~800mg/d.治疗8周后,观察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的阴性、阳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奎硫平临床疗效稍优于利培酮治疗患者;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震颤、扭转痉挛、口干、头晕、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但奎硫平组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晋娴;杨轲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临床药师干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研究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全程持续的干预实现围手术期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通过临床药师组织的一系列措施来改变临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对干预效果从术前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以及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使用剂量、用法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干预前的数据进行比较来验证干预效果.结果: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用药的合理性明显提高,术前用药合理率达91.67%;术后平均用药时间由原来的8.14d缩短到4.98d,抗菌药物费用降低了29.49%;各种不合理用药情况得到抑制,围手术期用药趋于规范.结论:临床药师直接组织并干预抗菌药物的使用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积极地作用.

    作者:徐欣昌;田晓云;余金喜;李慧侠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应用柔性管理促进护理团队快速发展

    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和思想变为人们自觉行动的一种管理方式[1],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现代管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的护理管理也不过短短10余年[2].本病区运用柔性管理的理念,通过2年多的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翠色;林雯青;王琼娟;郑锦萍;潘秋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浅析合理用药的目的及措施

    患者就医不可避免涉及到用药,用药合理可以治好病,如果用药不合理,不但不能使疾病康复,而且还有可能会滋生其他疾病、拖延病情,甚至危及命.现就合理用药的目的及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赖世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0.2~0.4mg+生理盐水50ml静脉注射,2~4ml/h,微量泵维持,连续应用3~7d.比较2组腹痛缓解及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腹痛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迅速降低血、尿淀粉酶;减少重症化、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死率.

    作者:齐梦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小儿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救治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农村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之一,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有发生,因此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遇有农药中毒患儿要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以免延误时机或失去抢救机会.我院2006年1月-2009年7月共诊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儿3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志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穴位按摩治疗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通常包括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本文主要论述慢性单纯性鼻炎,此病多由鼻腔血管的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使副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而致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形成以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为特点的慢性炎症.

    作者:常东亮;王晓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新辅助放化疗治疗乳腺癌33例临床分析

    乳腺癌是我国妇女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采取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术前术后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为辅的综合性治疗.乳腺癌确诊时,肿瘤有5%~15%向远处转移,当肿瘤直径为2~3cm时,腋窝淋巴结肿大潜在危险性>60%,而远处微小转移的危险性>50%.

    作者:陈国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观察及体会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目前引起异位妊娠的原因不断增加,发生率也不断上升,是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血、尿β-hCG检测敏感性的提高和高分辨率阴道超声等诊断技术的普遍应用,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

    作者:孙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RP-HPLC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net TC-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05mol/L辛烷磺酸钠(用醋酸调节pH 3.0)∶乙腈=3∶ 1,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浓度在0.005~0.05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0%,RSD=0.8%(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

    作者:李桃;林焕泽;吴秀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贫血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的观察

    贫血中,除溶血性贫血(HA)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活性增高外,再生障碍性贫血(AA)、缺铁性贫血(IDA)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LD活性均有变化,故笔者对MA、IDA和AA 3种贫血观察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盛凤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实践与探索

    目的:探索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不同层次学历的护理实习生8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按传统带教方法带教,试验组按PBL教学法带教.结果:试验组在教学效果、出科考核成绩、对教师评价3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护理临床带教中使用PBL教学法,对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思考性有实际意义.

    作者:魏玲;周桂容;朱美香;何湘英;张燕;孙春秀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