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文稿中常见错别字勘正及常用医学名词规范用法

计惠民;戎文慧;张钟钦

关键词:医学文稿, 错别字, 常用医学名词
摘要:为保证医学论文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严肃性,笔者结合近年在编辑审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来稿中常见的错别字及不规范使用的医学名词列举如下,并附正确用法建议(见表1,表2),供广大读(作)者撰文投稿时参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院前诊断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是突发的急性心脏事件,常导致死亡或心力衰竭.MONICA研究报道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是50%左右,其中近35%的患者于入院前死亡.本文现就无痛性心肌梗死的院前诊断体会如下.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35例诊治体会

    老年糖尿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常有低血糖的发生,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09年10月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35例临床资料,探讨其原因及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爱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骨折后行皮肤牵引术的护理

    骨折后行皮肤牵引术,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牵引前,牵引时、牵引后的护理和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笔者总结骨折后行皮肤牵引术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君;陈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成分输血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高科技在输血领域中不断使用,使输血工作从传统的输血观念逐步提升到科学、合理、安全、经济有效的使用成分输血,为保障输血工作健康发展,输血管理委员会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制定输血工作的持续发展目标,做到临床输血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达到安全、节约、合理、有效的输血目的.

    作者:张若龙;李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颈椎病的自我疗养体会

    颈椎病是颈椎的一种劳损退变疾患,与长期的屈颈动作有关.严重的可以压迫通向上肢的神经根或通向脑的椎动脉而引起臂至指的酸麻痹痛或眩晕,甚至压迫神经的低级中枢-脊髓,而产生半身无力.颈椎病病变是难以逆转的,现将颈椎病的自我疗养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曾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医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发病率占颈椎病的8%~10%[1].椎动脉型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由于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年轻人患病比例有所提高.现代医学认为,外伤、劳损和颈椎退行性改变是其主要病因,尤其到中老年以后,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颈椎不稳或颈部软组织痉挛等原因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而反射性的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痉挛,导致供血不足而出现症状[1].

    作者:祁荣叶;高爱华;曹坎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逆向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常见的眼表增生疾患,常双眼发病,手术后易复发.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散光、视力下降、眼部不适感及美容问题.翼状胬肉可影响眼表功能,破坏了泪膜稳定性,并能导致眼表上皮鳞状化生[1].传统的胬肉单纯切除术复发率高达45%~60%[2],我科自2002年开始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192例252眼,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饶玉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长期调脂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方法 110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在膳食控制和适当加强锻炼的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10~20mg,每晚1次;治疗6~12周后将达到治疗目标的患者改为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隔日晚服1次,维持应用.每12周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肾功能、肌酸激酶(CK). 结果 治疗6~12周后TC、LDL-C达调脂治疗目标值为89例(80.9%),TC、TG、LDL-C下降,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持用药各时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及不良反应. 结论 阿托伐他汀调脂作用肯定,在10~20mg每晚1次的剂量下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在调脂达到目标值后,改为阿托伐他汀10mg,隔日晚服1次,长期维持,临床达标率亦满意.

    作者:马爱君;李秀娟;赵立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 方法 100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西沙比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埃索美拉唑,观察2组不良反应和疗效. 结果 观察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15%和81.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61%和56.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FD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首选用药.

    作者:李小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实施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建档健康管理的效果. 方法 对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建立健康教育和饮食管理,观察并分析其结果. 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日常行为变化和血压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建档后定期进行社区健康教育,能使患者的治疗有连续性、系统性,随访方便,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维护能力,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梁校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脑梗死发病率与性别、年龄及并发症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脑梗死发病率与性别、年龄及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 对3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发病年龄、性别分布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年龄30~49岁及50~69岁的男性患者所占的百分比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梗死发病因素是多方面位的,故应采取综合性防治,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发病率.

    作者:路彦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阿胶的真伪鉴别

    当前一些常用中药中出现了伪品、混淆品.其原因主要有:(1)误种、误采、误收、误售、误用.如以丝石竹的根冒充桔梗,以参薯的块茎冒充山药等.(2)一些名称相近、外形相似或基原相近的品种之间的混乱.如以滇枣仁冒充酸枣仁,川射干冒充射干等.(3)有意作假,如用其他动物的皮熬制的胶冒充阿胶等.中药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用药疗效,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误害患者[1].笔者就中药阿胶从来源、性状等方面进行真伪鉴别,现分述如下.

    作者:崔宝华;刘树峰;段丽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 方法 85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抗病毒及对症、补液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退热、皮疹消退情况. 结果 治疗组退热、皮疹消退显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安全有效.

    作者:范敏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择期剖宫产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择期剖宫产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方法. 方法 130例择期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于术前30min给予头孢呋辛钠1.5g加入生理盐水250ml快速静脉滴注,术后给予甲硝唑1.0g静脉滴注, 距术前用药6h再用等量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1次, 以后不再应用任何抗生素.对照组术前不给药,术后常规给予头孢呋辛钠1.5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 每天2次, 共3d.观察2组术后平均体温、产褥病率、腹部切口愈合情况、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等. 结果 观察组产褥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剖宫产围术期给予抗生素1~2次,能有效预防感染,减轻产妇经济负担.

    作者:乔国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

    目的 探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测定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 对487例3个月~2岁小儿进行末梢血NBAP活性检测,并按1986年卫生部颁发的婴幼儿佝偻病预防方案对487例小儿进行佝偻病临床筛查. 结果 487例3个月~2岁小儿中NBAP阳性率为34.91%,而临床筛查佝偻病患儿为65例,阳性率为13.3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NBAP检测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对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预防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28例临床分析

    对我院2004~2008年收治的28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监狱流行性感冒疫情体会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经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病初2~3d传染性强,排毒时间至病后7d,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监狱是一个人口高度密集的场所,由于大多数服刑人员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加之监狱条件、环境制药,容易形成新的传染源而传给更多的易感者,甚至造成暴发流行,由此引发的并发症有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脑膜炎和中耳炎,尤其是肺炎,可以直接危及生命.

    作者:杨丛毓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活动,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保护和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健康.高血压病是全球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并且患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作者:贾建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抗病毒中药的研究及临床疗效优势

    近些年来,随着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扩大,证实一些中药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目前,已从中草药中筛选和寻找到了一些高效抗病毒药物,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发挥着独特的疗效优势.本文阐述抗病毒中药在病毒性疾病中的研究及应用,并探讨临床疗效优势和开发前景.

    作者:徐金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卵巢癌致消化道出血误诊1例

    患者,女,53岁.中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1年,反复发作黑便6个月入院.曾3次在本院内科以消化道出血住院治疗,纤维胃镜提示浅表性胃炎,纤维结肠镜提示乙状结肠轻度炎性改变,予对症、支持、制酸、止血治疗,病情无好转,妇科会诊,彩色超声检查以盆腔肿物转入妇科.

    作者:何静霞;吴珂;栾广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