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聘年;吴寿青;陈有明;王红梅
目的 探讨脑梗死发病率与性别、年龄及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 对3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发病年龄、性别分布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年龄30~49岁及50~69岁的男性患者所占的百分比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梗死发病因素是多方面位的,故应采取综合性防治,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发病率.
作者:路彦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应用回顾性处方调查方法对1 200张处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116张,占处方总数的9.67%.主要表现在药物联合应用不合理和用法不合理等. 结论 我院不合理用药比例较高,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师缺乏足够的用药知识,药师应协助医师做好合理用药.
作者:曾艳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将38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及EPO,而对照组仅注射EPO,疗程均为15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变化情况、EPO用量及高血压发生率. 结果 2组治疗后Hb、HCT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Hb和HC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高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EPO能提高治疗肾性贫血疗效,降低EPO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叶元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喜炎平雾化联合蒙脱石散对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 方法 105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41例,在常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喜炎平雾化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应用干扰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 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1.3%高于对照组的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喜炎平雾化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满意,值得基层推广.
作者:朱洪辉;王如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而心房纤颤和室性早搏又是常风的心律失常.轻度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不适,重者则可使原发心备管疾病加重,出现危急重症,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柳克述;钟丽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药疹是药物反应的一种表现形式,指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灌肠、栓剂使用,甚至通过破损的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在皮肤黏膜上引起的炎性皮疹,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的其他系统.笔者将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50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刘万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院用药咨询情况,为临床药师做好用药咨询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对我院2009年药物咨询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整理461例药物咨询资料记录进行分析. 结果 咨询药物分类中以抗感染药多,占23.86%;咨询内容分类中以药物用法用量居多,占27.76%. 结论 药物咨询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专设药物咨询窗口,不仅能促进医护人员与药师之间的合作,而且在医护人员、药师和患者三方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经济、合理.
作者:陈丽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新药研究与开发途径的第1阶段是发现先导化合物[1].所谓先导化合物又称原型药,它具有某种生物活性但因诸多缺点不能作为药物应用;先导化合物优化是新药开发的第2阶段,是针对第1阶段发现的先导化合物存在的缺点进行化学结构的优化从而筛选得到新药.
作者:杨友田;顾明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压疮是机体受压部位持续受压,血液流经皮肤及皮下脂肪时,被超过毛细血管压(4~5kPa)的持续压力所阻断,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及皮下脂肪所需营养,而导致组织的坏死和压力性溃疡[1],是长期卧床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现将循证护理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罗桂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建档健康管理的效果. 方法 对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建立健康教育和饮食管理,观察并分析其结果. 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日常行为变化和血压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建档后定期进行社区健康教育,能使患者的治疗有连续性、系统性,随访方便,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维护能力,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梁校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替硝唑治疗牙周炎的疗效. 方法 72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替硝唑首日顿服2.0g,以后每24小时服1.0g,疗程3d.对照组给予甲硝唑首日顿服0.8g,以后每24小时服0.4g,疗程3d.观察2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杀菌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硝唑治疗牙周炎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守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住院患者跌倒是困扰医院护士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住院率逐年增加,为加强和保障住院老年患者的安全,避免跌倒事件的再次发生,现将我院2004年12月-2007年12月内科住院老年患者中12 例发生跌倒事件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葛利静;姜新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泪道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虽然不能直接致盲,但严重患者的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也可以带来一系列影响视功能的严重并发症,泪道激光成形术是治疗泪道阻塞简单而有效的手术方式,近3年来,笔者在泪道造影下行泪道激光成形术1 50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饶玉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 方法 100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西沙比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埃索美拉唑,观察2组不良反应和疗效. 结果 观察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15%和81.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61%和56.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FD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首选用药.
作者:李小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患者,男,42岁.因带状疱疹2d就诊,有高血压病史6年.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流畅,血压152/94mm Hg(1mm Hg=0.133kPa),心率84次/min,心、肺、腹部无异常,右背中部2处红斑上可见密集小水疱,内容物稍混浊.按带状疱疹治疗,患者仰卧位,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00ml加更昔洛韦注射液250mg静脉滴注,10s后患者自觉后背部有沉重感,迅即自行停止输液,并自述头晕、心悸、咽喉部瘙痒不适,呼吸困难、上下嘴唇麻木、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极度恐惧有濒死感.
作者:赵世华;赵世库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骨折后行皮肤牵引术,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牵引前,牵引时、牵引后的护理和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笔者总结骨折后行皮肤牵引术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君;陈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一种病因不明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累及多系统的慢性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免疫复合物主要沉积在中小血管的血管壁上,导致血管的慢性炎性损伤[1].血液透析是治疗SLE所致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笔者对我院在2004年5月-2009年5月LN血液透析患者13例行动静脉直接穿刺的方法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珊;万喜红;龚伟;杨雅文;李则珍;李树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为保证医学论文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严肃性,笔者结合近年在编辑审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来稿中常见的错别字及不规范使用的医学名词列举如下,并附正确用法建议(见表1,表2),供广大读(作)者撰文投稿时参考.
作者:计惠民;戎文慧;张钟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 方法 7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与心绞痛发作情况. 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1%和94.9%,对照组为41.0%和7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T段下降导联数(NST)、ST段下降的数值总和(ΣST)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UAP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谈晓洁;魏翠敏;马宏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常见的眼表增生疾患,常双眼发病,手术后易复发.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散光、视力下降、眼部不适感及美容问题.翼状胬肉可影响眼表功能,破坏了泪膜稳定性,并能导致眼表上皮鳞状化生[1].传统的胬肉单纯切除术复发率高达45%~60%[2],我科自2002年开始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192例252眼,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饶玉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