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春;欧汝奋;赖坤平
左旋门冬酰胺酶为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的主要药物之一,但是该药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导致治疗方案的更改和停止,如引起血糖异常的升高,严重的可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甚至死亡.笔者就应用此药所引起的血糖异常升高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申克明;王菊美;陈海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前脑中风的预后不容乐观,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这除了与医学发展相对滞后、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等原因外,还与医师在治疗上存在的许多误区有关.现将脑中风治疗过程中的误区分析如下.
作者:田美香;陆秀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应用临床路径对股骨头置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 通过制订临床路径,将186例行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前对每位患者进行住院天数、健康教育达标率、对护士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 结果 试验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和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结论 运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作者:王汉云;牟美丽;房永叶;王明英;李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压疮是机体受压部位持续受压,血液流经皮肤及皮下脂肪时,被超过毛细血管压(4~5kPa)的持续压力所阻断,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及皮下脂肪所需营养,而导致组织的坏死和压力性溃疡[1],是长期卧床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现将循证护理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罗桂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 方法 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A组30例,B组25例和C组25例.A组:口服阿昔洛韦每天4 000mg及泼尼松每天40mg,1周后泼尼松减至每天20mg;B组:口服阿昔洛韦每天4 000mg;C组:口服阿昔洛韦每天1 000mg.观察3组药物的不良反应、止疱、脱痂、全病程和止痛的时间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情况. 结果 A组止痛时间早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及B组止疱、脱痂、全病程及止痛时间均明显早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及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 结论 大剂量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安全、简便、高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仙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贝美格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 方法 58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贝美格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神志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所需时间. 结果 治疗组神志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纳洛酮联合贝美格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
作者:贾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超声雾化后拍背、吸痰治疗婴幼儿肺炎的疗效. 方法 79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药物后拍背吸痰,观察2组疗效和住院时间. 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雾化后拍背、吸痰辅治婴幼儿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国庆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当前一些常用中药中出现了伪品、混淆品.其原因主要有:(1)误种、误采、误收、误售、误用.如以丝石竹的根冒充桔梗,以参薯的块茎冒充山药等.(2)一些名称相近、外形相似或基原相近的品种之间的混乱.如以滇枣仁冒充酸枣仁,川射干冒充射干等.(3)有意作假,如用其他动物的皮熬制的胶冒充阿胶等.中药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用药疗效,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误害患者[1].笔者就中药阿胶从来源、性状等方面进行真伪鉴别,现分述如下.
作者:崔宝华;刘树峰;段丽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泪道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虽然不能直接致盲,但严重患者的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也可以带来一系列影响视功能的严重并发症,泪道激光成形术是治疗泪道阻塞简单而有效的手术方式,近3年来,笔者在泪道造影下行泪道激光成形术1 50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饶玉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方法 110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在膳食控制和适当加强锻炼的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10~20mg,每晚1次;治疗6~12周后将达到治疗目标的患者改为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隔日晚服1次,维持应用.每12周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肾功能、肌酸激酶(CK). 结果 治疗6~12周后TC、LDL-C达调脂治疗目标值为89例(80.9%),TC、TG、LDL-C下降,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持用药各时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及不良反应. 结论 阿托伐他汀调脂作用肯定,在10~20mg每晚1次的剂量下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在调脂达到目标值后,改为阿托伐他汀10mg,隔日晚服1次,长期维持,临床达标率亦满意.
作者:马爱君;李秀娟;赵立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是指部分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经抢救,中毒症状缓解或消失2~30d后,再度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DEACMP在ACMP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10%~30%[1],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困难、预后差,成为当今医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就DEACMP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葛桂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放松训练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方法 将10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放松训练,于治疗4周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2组患者的精神状态. 结果 2组治疗后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综合性放松训练可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作者:曾会群;张仁刚;韩淑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在护理肝病患者的工作中笔者发现,情绪恶化往往会加重肝病病情.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在护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笔者在肝病日常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边继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职业压力是个体特征与职业(环境)因素互相作用导致工作需求超过个体应对能力而发生的紧张反应.职业压力是一种职业性危害,在护士行业中普遍存在.护士是为人们提供健康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置身于特殊的职业环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1].因此,针对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早期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旬芳;贺晓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 发生率为2%~11%,目前仍然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的产后出血常导致产妇子宫切除甚至死亡,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是减少因产后出血导致的子宫切除及降低产妇病死率的关键[1].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明显上升,术中大出血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我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采用改良B-Lynch压缩缝合术成功治疗剖宫产术产后大出血1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近些年来,随着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扩大,证实一些中药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目前,已从中草药中筛选和寻找到了一些高效抗病毒药物,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发挥着独特的疗效优势.本文阐述抗病毒中药在病毒性疾病中的研究及应用,并探讨临床疗效优势和开发前景.
作者:徐金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测定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 对487例3个月~2岁小儿进行末梢血NBAP活性检测,并按1986年卫生部颁发的婴幼儿佝偻病预防方案对487例小儿进行佝偻病临床筛查. 结果 487例3个月~2岁小儿中NBAP阳性率为34.91%,而临床筛查佝偻病患儿为65例,阳性率为13.3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NBAP检测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对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预防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药物不良反应(ADR)[1]指正常剂量的药物在人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所引起的任何有毒害的非预期的反应.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广、种类多的药物,在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抗菌药物在临床的使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现将近1年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报道如下.
作者:祖玉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替硝唑治疗牙周炎的疗效. 方法 72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替硝唑首日顿服2.0g,以后每24小时服1.0g,疗程3d.对照组给予甲硝唑首日顿服0.8g,以后每24小时服0.4g,疗程3d.观察2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杀菌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硝唑治疗牙周炎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守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1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8例,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均为7~14d.观察2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与疗效. 结果 治疗组发热、体温恢复正常、咽峡炎缓解、淋巴结和肝脾肿大开始缩小、异型淋巴细胞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安全,效果明显.
作者:蓝栋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