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娟
下颌角肥大表现为颜面部的方形或突出外观,甚至使面部轮廓呈上小下大形态.有些咬肌良性肥大者也可伴有下颌骨骨质增生,单纯切除咬肌并不能完全改变颜面下部轮廓[1].传统的直线截骨法效果不佳,还通常遗留下颌骨水平部中分的角性突起,且口外进路术后面部留下较长的瘢痕.
作者:董云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65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锁骨钢板内固定;对照组35例,采用克氏针髓腔内固定.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60例达骨性愈合,1例使用钢板固定后不愈合,4例使用克氏针固定后不愈合.观察组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段粉碎骨折采用锁骨钢板治疗效果好.
作者:刘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1903年,Einthoven在心电图T波后描记出另一个独立的低振幅波,按英文字母的排序将其命名为U波.U波是心电图中较小的波,易被忽视.近年来发现U波的改变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甚至是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在心电图上的惟一表现,诊断价值不亚于甚至超过T波.临床上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主动脉瓣病变、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等,可引起U波振幅、方向的改变.分析U波,对临床诊治疾病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光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分类计数与冠心病类型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30例,选择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各种白细胞亚型的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 4组之间的白细胞(WBC)总数、中性粒细胞(N)计数、单核细胞(M)计数、淋巴细胞(L)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嗜酸性粒细胞(E)计数及嗜碱性粒细胞(B)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总数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27,P<0.01).结论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的升高可能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和急性病变的情况,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可能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事件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白细胞总数可能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重要预测价值.
作者:于仁亮;张爱元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如果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伴截瘫,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生残疾,使患者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且并发症较多,因此护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近年来,我科收治颈椎骨折患者15例,2例采用枕颌带牵引,5例使用颅骨牵引,8例行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与儿科25种药物的配伍情况.方法 取痰热清原液与儿科25种药物原液各2ml,均匀混合后肉眼观察配伍情况.结果 2种药物混合后5min及30min分别进行肉眼观察,5min发生混浊、沉淀及颜色改变11例,阳性率44%;30min发生混浊、沉淀及颜色改变17例,阳性率68%.结论 痰热清与儿科17种药物肉眼观察存在配伍禁忌,2种药物混合后5min发生配伍反应阳性率明显低于30min后的阳性率.痰热清注射液易现用现配.
作者:吴丹红;崔秀云;杨晨;徐慧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秋季腹泻患儿1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60例.2组根据病情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西咪替丁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为35.1%和16.7%,总有效率为93.0%和58.4%(P均<0.05).结论 西咪替丁治疗秋季腹泻安全有效.
作者:路彦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酶(enzyme)在希腊语里,就是存在于酵母(zyme)中的意思.它是由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是细胞赖以生存的基础.细胞新陈代谢包括的所有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酶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叫酶活力(酶活性).温度对酶活性有显著影响,温度降低酶促反应减弱或停止,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当上升至某一温度时,酶促反应速度达大值,此温度称为酶的适温度.各种酶在其适温度范围内,活性强,酶促反应速度大.但如果超过适温度继续升温,反应速度反而下降.笔者以唾液淀粉酶为例,研究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是否存在及其活性大小.
作者:许冰;贾爱芳;赵文献 刊期: 2010年第07期
胎儿的体质量是评估胎儿成长的重要依据,正确预测胎儿体质量在临床上有较重要的意义.临床上有很多估计胎儿体质量的方法:利用胎儿的双顶径、腹围、头围、股骨长等来计算胎儿大小.但计算方法比较复杂,而且胎儿姿势、先天遗传因素、胎头入盆情况以及所使用的超音波仪器的精确度,都会影响医师对胎儿体质量的判读.本研究采用测量60例足月孕妇的宫高、腹围,运用公式来计算胎儿大小,比较2种公式计算与实际胎儿体质量的接近程度.现报道如下.
作者:区凤玲;蔡燕颜;黎月银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急性脑梗死是丘脑供血障碍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软化,除积极地配合治疗外,做好基础护理对防止进一步梗塞、预防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脑梗死致残率高,由疾病所致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口角歪斜等身体改变造成患者心理障碍,而恶劣的心态则又可使机体调节功能减弱和抵抗能力下降,因此积极纠正心理障碍对促进机体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OREM护理模式在外科进修人员带教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进修的基层外科护理人员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OREM带教方法.进修结束后,对2组带教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理论、操作、综合素质能力优秀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对医院护理的教学和管理有着深远意义.
作者:王俊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辨证分型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辨证分型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辨证分型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辨证分型治疗方法.比较2组疗效.结果 辨证分型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72.0%和96.6%,高于对照组的45.0%和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辨证分型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格列本脲(优降糖)为第2代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笔者2006年8月-2008年12月采用优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4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玉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处于分娩期的产妇心情特别复杂,不良情绪可导致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分娩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导致难产、手术产等.为了减少或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医护人员应该重视产妇的心理活动,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使其在佳的心理状态下顺利分娩.
作者:杨丽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临床试验[1]是新药研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严格执行与否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严格按照GCP精神,切实重视和加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建设和管理,迅速提高新药临床试验水平,是当前医院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我院作为高等院校的附属医院,对此项工作也作了探索和尝试.
作者:唐海英;马传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重症细菌感染引起的黄疸多见于国外文献报道,实际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现就1984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9例重症细菌感染并发黄疸患者做如下分析.
作者:宫雪梅;史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因其起病突然,病情发展快,容易被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等而延误治疗,病死率高,后遗症多.若能及早认识本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笔者收集1995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5例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患儿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谢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手部开放性损伤中,常有皮肤软组织缺损,并伴有肌腱骨质外露,不宜一期游离植皮,常需紧急行皮瓣移植修复.临床常用髂腹股沟皮瓣来修复此类损伤.
作者:关建朝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73例,治疗组采用高氧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21d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67.4%和90.2%高于对照组的61.6%和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BI)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NDS低于对照组,B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氧液配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宋长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侵入神经和皮肤所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是以突发单侧簇集状水疱呈带状分布的皮疹,并伴有烧灼刺痛为主症的病证.本病多发于腰腹胸背及颜面部.笔者运用梅花针叩刺配合超激光照射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患者92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睿;史晓丽;谢晓龙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