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择期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

张丽娟

关键词:舒适护理, 剖宫产, 围手术期,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择期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我院产科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实行舒适护理.比较2组护理后焦虑值和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焦虑值为53.11±8.17,对照组焦虑值为59.87±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择期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减轻了焦虑及疼痛感,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及并发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用于开胸手术的超前镇痛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在开胸手术前使用是否有超前镇痛的效果,并对比其不良反应.方法 我院ASA 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Ⅰ、Ⅱ、Ⅲ 3组,各20例.Ⅰ组采用术前氟比洛芬酯,术后吗啡的镇痛方法;Ⅱ组采用术后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镇痛;Ⅲ组采用术后吗啡镇痛.观察各组术后1、2、4、8、12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 手术过程中3组患者都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术后1、2、4、8h VAS评分Ⅲ组明显高于Ⅰ、Ⅱ组;且术后4h内VAS评分Ⅱ组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 VAS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Ⅰ组和Ⅱ组无差别,均明显低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与吗啡复合应用可以增强镇痛效果,而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田彬;刘万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高三尖杉酯碱对白血病原癌基因bcl-2、c-myc、抑癌基因p15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三尖杉酯碱对白血病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细胞培养、DNA片段凝胶电泳、Western blot和cDNA阵列杂交等方法检测高三尖杉酯碱对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及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高三尖杉酯碱使HL-60细胞、bcl-2蛋白表达明显较低,c-myc表达较弱,而p15表达较强.结论 高三尖杉酯碱抑制HL-60细胞增殖、诱导其分化和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高三尖杉酯碱下调原癌基因bcl-2、c-myc及上调抑癌基因p15有关.

    作者:邓建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应用多种血液净化技术治疗重症药物中毒15例临床体会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就是通常所讲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这些治疗模式不仅用于肾功能衰竭,也常用于药物、毒物中毒及严重败血症等疾病[1].2008~2009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成功抢救了15例重症药物中毒患者,其中13例利用多种血液净化技术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晓霞;刘宝琴;柳春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甲状腺腺瘤8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及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 了解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的符合情况,评价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甲状腺腺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图像所描述的甲状腺边界、形态、组织内部回声、血流等情况,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的符合率为95%,甲状腺腺瘤具有典型的实性占位、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包膜光滑等声像学特征.结论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有较高价值.

    作者:侯婷婷;韩辉;夏燕妮;黄春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

    处于分娩期的产妇心情特别复杂,不良情绪可导致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分娩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导致难产、手术产等.为了减少或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医护人员应该重视产妇的心理活动,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使其在佳的心理状态下顺利分娩.

    作者:杨丽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中西结合治疗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5例

    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因其起病突然,病情发展快,容易被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等而延误治疗,病死率高,后遗症多.若能及早认识本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笔者收集1995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5例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患儿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谢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不合理用药提高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风险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中药注射剂被临床广泛应用,其克服了传统中药起效迟、作用慢、生物利用度低等诸多不足,尤其是在急危重症的抢救过程中,发挥着其他中药剂型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随着应用的日趋广泛,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在逐年增多,其安全性已引起国内外医药界的广泛关注,防范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石晓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冰袋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冰袋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将冰袋置于患者双侧颈旁以固定头面部,对照组将小沙袋置于颈旁以固定头面部.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术中切口出血量为(22.0±1.6)ml少于对照组的(53.3±2.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冰袋应用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既可达到固定患者头面部的目的,又充分利用了其冷效应,使患者疼痛减轻,减少了术中失血.

    作者:邓万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探讨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关系到医患人员的健康,医院感染控制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做好这项工作不在于医院是否具备高精尖的设备,而关键在于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本建设,尤其是高危科室--口腔科应值得关注.

    作者:刘士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精神患者社区康复中的护理干预

    社区康复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康复途径,在社区层次上利用和依靠社区人力资源,采取简单、有效、易行的康复措施,使病、伤、残者在其生活区域内得到全面康复服务的系统工程.社区护士在患者康复过程中,为克服康复对象的身心障碍而进行一系列护理,主要是在给患者心理支持的基础上,进行指导、训练,教会其如何从被动地接受他人照顾过渡到能自我照顾日常生活.而对精神患者社区康复护理则要通过对精神患者及家属成员、社区支持系统的护理干预手段,调整患者与有关人员的情感表达,提高对他人的应付能力,达到降低复发、改善社会功能,以便于更好康复.

    作者:侯祖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RP-HPLC-ELSD法同时测定中药及保健食品中酸枣仁皂苷A和B含量的方法验证

    目的 建立测定中药及保健食品中酸枣仁皂苷A和B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Agilent zorbaxC18(4.6mm×250mm,5μm),柱温25℃;流动相为0.5%冰醋酸-甲醇(32:68),流速1.0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飘移管温度105℃,氮气流速2.4L/min.在以上条件下制备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并观察比较其测定效果.结果 酸枣仁皂苷A和B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37~39.20μg和4.25~38.60μg;低检测限分别为0.63μg和0.85μg;定量限分别为2.11μg和2.73μg;加样回收率(n=5)分别为96.35%和97.12%;12h内稳定性良好;仪器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良好.结论 RP-HPLC-ELSD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含酸枣仁中药及保健食品中2种以上成分的含量测定和产品质量控制.

    作者:马玲云;吴朝阳;马双成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辨证分型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辨证分型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辨证分型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辨证分型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辨证分型治疗方法.比较2组疗效.结果 辨证分型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72.0%和96.6%,高于对照组的45.0%和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辨证分型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4例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的产后大出血产妇随机分为2组,27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mg(治疗组),27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U肌内注射(对照组),观察2组产后2h出血量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能产生有效的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是一种简便、高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

    作者:史呹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氟罗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2例分析

    例1.女,25岁.主因下腹部疼痛1d就诊,诊断为急性盆腔炎,在门诊予5%葡萄糖氯化钠250ml+头孢曲松钠3g+氟罗沙星注射液100ml(0.4g)静脉滴注,当液体滴入10min后,患者诉胃部不适、恶心、出冷汗、四肢麻木、呼吸困难等.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吸氧,测血压为80/60mm Hg(1mm Hg=0.133kPa),脉搏40次/min,呼吸22次/min,给予盐酸异丙嗪(非那根)25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和5%葡萄糖溶液250ml快速静脉滴注等,30min后症状缓解.

    作者:张琮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医学论文的基础结构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风险管理教育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随着社会进步,国家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和市场经济对医疗市场产生的巨大影响,使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大大增强,护理纠纷也逐渐上升.肿瘤患者大都是年老体弱、恶液质患者,其使用的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大,由于病种的特殊,家属及患者的负性心理大,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和投诉.我院通过风险管理教育,全科护理人员集中讨论并分析存在风险的因素,制定避免风险管理措施,组织实施并检查督促落实,以加强护理质量.

    作者:赵花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低灌注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

    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3大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残和致死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0%以上,分水岭区脑梗死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0%,若有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则可占19%~64%,且病史中有血压下降或血容量减少的佐证.血流动力学改变致脑组织低灌注是其主要发病机制.

    作者:胡艳格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多潘立酮和甲氧氯普胺治疗呃逆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呃逆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呃逆患者73例按咨询顺序随机分为2组,多潘立酮组37例,给予多潘立酮10mg顿服,如1h后无效再服1次;甲氧氯普胺组36例,给予甲氧氯普胺10mg,如1h后无效再服1次.2组疗程均为1d,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多潘立酮组治疗呃逆显效时间快于甲氧氯普胺组,而且疗效优于甲氧氯普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潘立酮治疗呃逆效果优于甲氧氯普胺.

    作者:张伟业;庞晓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胎儿体质量评估方法的探讨

    胎儿的体质量是评估胎儿成长的重要依据,正确预测胎儿体质量在临床上有较重要的意义.临床上有很多估计胎儿体质量的方法:利用胎儿的双顶径、腹围、头围、股骨长等来计算胎儿大小.但计算方法比较复杂,而且胎儿姿势、先天遗传因素、胎头入盆情况以及所使用的超音波仪器的精确度,都会影响医师对胎儿体质量的判读.本研究采用测量60例足月孕妇的宫高、腹围,运用公式来计算胎儿大小,比较2种公式计算与实际胎儿体质量的接近程度.现报道如下.

    作者:区凤玲;蔡燕颜;黎月银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综合疗法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伊曲康唑治疗,同时配合碳酸氢钠水冲洗阴道;对照组给予酮康唑治疗.比较2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曲康唑配合碳酸钠水冲洗外阴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旭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