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火强;朴香兰;闫美娜;崔箭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冬凌草药材的质量,为冬凌草的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迷迭香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中测定法对冬凌草中水溶性浸出物和醚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综合分析评价各冬凌草样品间的差异.结果:不同产地、不同变异类型冬凌草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有明显差异.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迷迭香酸是造成不同地区冬凌草质量差异的主要因素,相比较而言醚溶性漫出物对冬凌草质量差异的影响要大于水溶性浸出物;而冬凌草变异类型的质量差异主要是由冬凌草甲素和乙素的含量变化造成的.结论:不同产地和不同变异类型来源的冬凌草在质量上有所不同,应用时应加以区别.
作者:陈随清;崔璨;裴莉昕;董诚明;冯卫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优选坎离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以提取液中黄芪甲苷、芍药苷、总皂苷和总生物碱含量为综合评分指标,多指标成分优选坎离颗粒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工艺条件为坎离颗粒处方量加水10倍,提取3次,每次45 min,提取前浸泡45 min.结论:该提取工艺条件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文小燕;刘力;徐德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0例符合诊断标准患者,分为金匮肾气丸治疗组和消渴丸对照组各120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观察两组口服用药1个月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24h尿糖(24 h U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C(HbA1C)、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能明显提高血糖控制水平,降低FBG2h(P <0.05),U G(P <0.05),FINS(P <0.01),并能改善HbA1C、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等指标.结论:金匮肾气丸治疗2型糖尿病总有效率优于消渴丸对照组(P<0.05).
作者:杨晓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确定水蒲桃种子总多酚超声提取的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总多酚含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结果:当提取溶剂乙醇的体积分数38%,提取时间32 min,液料比47∶1时,在此工艺条件下的总多酚提取率为16.32%.结论:响应面分析法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7%,该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作者:郑妮;张生潭;汪铁山;林敬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对不同炮制程度的菟丝子酒制品中槲皮素含量进行检测,研究酒制炮制对槲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加酒量、不同温度、不同时间酒制样品,高效液相法测定槲皮素含量.结果:生品中几乎不含槲皮素,炮制后含量显著增高,并且不同烘制温度、不同烘制时间、不同闷润时间、不同黄酒用量对菟丝子中槲皮素含量均有影响.结论:酒制炮制提高菟丝子槲皮素含量,不同炮制工艺水平对菟丝子槲皮素含量影响不同.
作者:谢新年;刘艳芳;吕鹏;张振凌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心安宁胶囊的质量标准,以提高其质量标准.方法:建立了葛根和丹参的薄层鉴别方法,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方中葛根及丹参酚酸B含量,色谱条件为C18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甲酸-水(30∶ 10∶3∶59);流量1.0 mL· 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50 nm.结果:采用HPLC方法检测图谱清晰,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葛根素0.004~0.163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丹参酚酸B含量在0.144.~1.44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葛根素、丹参酚酸B的平均回收率为97.69%,102.76%,RSD别为1.10%,1.34%.结论:薄层色谱法图谱清晰,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心安宁胶囊质量.
作者:曾振兴;顾雪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介绍柴胡皂苷对肝脏功效与肝毒性的新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对柴胡皂苷近5 ~1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21篇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研究认为柴胡皂苷是柴胡发挥疏肝解郁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过程中亦逐渐认识到柴胡皂苷具有肝脏毒性,其肝损伤机制与途径主要与多途径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柴胡的毒性研究及毒性物质的安全控制需在其功效表达和功效物质分离与控制过程中进行,才能提出切合柴胡临床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预警方案和早期诊疗措施,保证其临床用药安全,科学应对国内外有关柴胡毒性的相关问题.
作者:黄幼异;黄伟;孙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IH22荷瘤小鼠瘤组织Bax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1H22荷瘤小鼠模型进行体内抗肿瘤试验,将5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环磷酰胺组(CTX组)、黄芪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连续ip给药10 d,观察肿瘤生长情况以及小鼠一般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10 d后处死小鼠,剥取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药物作用后肿瘤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Bax及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小鼠移植瘤H22试验结果显示,在12,8,4 g·kg-1的剂量下黄芪注射液的抑瘤率分别为52.36%,33.68%,17.28%.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黄芪注射液各剂量组均可明显增加肿瘤细胞凋亡率;增强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且Bax/Bcl-2明显增高(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通过促进Bax蛋白表达、抑制Bcl-2蛋白表达来诱导H22肿瘤细胞凋亡,进而发挥抑瘤效应.
作者:李连琨;黄云峰;谢旱红;陈果;王滨容;匡文娟;万莉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以槐角为原料,研究槐角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以总黄酮的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槐角黄酮的佳工艺条件.结果:选用8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 g∶50mL,温度50℃,超声提取时间45 min,超声功率为250 ×70%W,总黄酮提取效果佳,黄酮的得率为3.04%.结论: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提取槐角总黄酮时间短、效率高、无需加热,可推广至大生产.
作者:倪帆呈;刘增辉;于楠楠;杨停;周安祥;黄荣峰;徐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筛选测定蔓荆子种子生活力的佳方法,明确生活力与发芽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5个不同产地的蔓荆子作为实验材料,分别用四氮唑染色法、红墨水染色法、BTB指示剂法测定种子的生活力.测定不同培养床(滤纸、海绵、沙子、蛭石)和不同温度( 15,20,25,30,30/20,25/15℃)对发芽率的影响,优化种子发芽条件.结果:四氮唑染色法测定种子的生活力是3种测定方法中准确的,在蛭石培养床、30℃恒温培养条件下,蔓荆子的发芽率高.四氮唑染色法测定的蔓荆子生活力与发芽力比值为0.992,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进一步求得蔓荆子四氮唑测定生活力X与发芽率y的回归方程为Y=0.967X+6.038.结论:四氮唑染色法是蔓荆子种子生活力测定的佳方法,生活力与发芽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作者:孙荣进;杜婷;杨光义;李鹏;朱继孝;曾金祥;王晓云;吴波;朱玉野;罗光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银翘解毒颗粒中与金银花共煎饮片对绿原酸转移率的影响,为其制备工艺筛选及质量控制标准制定提供试验数据.方法:选择银翘解毒颗粒中5种药材饮片与金银花共煎,分为金银花组,金银花+淡豆豉组,金银花+牛蒡子(炒)组,金银花+桔梗组,金银花+淡竹叶组,金银花+甘草组,金银花+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组,煎煮后采用HPLC测定绿原酸含量,并计算绿原酸转移率.结果:金银花分别与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及以上5种饮片共煎后绿原酸转移率均有所降低.结论:不同中药饮片与金银花共煎对绿原酸转移率有一定影响.
作者:刘德军;张源源;苟琼心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溃疡平对乙酸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血流量(GMBF)及血清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Okabe法制备大鼠慢性乙酸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溃疡平低、中、高剂量组(1.40,2.80,5.60 g·kg-1,ig)和盐酸雷尼替丁组(2.83 ×10-2g·kg-1,ig)6组.给药14 d后,运用MP150多道生理记录系统中的LDF100C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模块测定溃疡周边部的GMBF;ELISA法检测血清ET-1的含量;硝酸盐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溃疡平高剂量组GMBF明显增多(P<0.05),血清ET-1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清NO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盐酸雷尼替丁组相比,溃疡平高剂量组GMBF明显增多(P<0.05),血清ET-1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清NO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溃疡平刺激NO的合成和释放,反馈性抑制ET-1的释放,从而增加GMBF,这可能是其加速胃溃疡愈合和改善溃疡愈合质量( QOUH)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赵红晔;曹军;王月飞;赫灵菊;周丽;卢长柱;王滨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考察大孔吸附树脂用于芫花中2种主要黄酮苷元-芹菜素和芫花素的分离纯化效果.方法: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法,利用高效液相对芹菜素和芫花素进行定量分析,筛选佳分离纯化工艺.结果:佳工艺条件为AB-8树脂,上样液的质量浓度0.1g·mL-,吸附流速2 BV·h-1,上样体积5 BV.再以9 BV 95%乙醇洗脱,洗脱流速2 BV·h-1,体积9 BV.经树脂处理后2种黄酮苷元纯度均达到20%以上.结论:大孔树脂对芫花中芹菜素和芫花素具有较好分离纯化效果,优选工艺操作简单、稳定可行.
作者:夏林波;李博;邓仕任;贾天柱;英锡相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壮骨止痛方无水乙醇提取A部位对去势雌鼠骨质松模型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50 g左右SD雌性大鼠75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正常组、壮骨止痛方无水乙醇提取A部位组(0.12 g·kg-1 ·d-1)、壮骨止痛方组(13.2 g·kg-1·d-1),每组15只.去卵巢术后5d开始给药,连续13周.取血和骨标本从骨密度、骨生物力学、病理形态学等几个方面研究其药效,从血清雌激素(E2)、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方面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壮骨止痛方无水乙醇提取A部位能明显增加去卵巢模型鼠股骨、腰椎骨的骨密度(P<0.05);显著提高股骨头平均骨小梁密度(P<0.01);显著增强模型大鼠胫骨的大应力和大抗弯强度(P<0.01);与去势模型组比较壮骨止痛方无水乙醇提取A部位明显增加子宫系数(P<0.05),能显著降低去势模型鼠血清CT(P<0.01).结论:壮骨止痛方无水乙醇提取A部位能增加模型鼠骨密度及骨大应力和大抗弯强度,逆转骨质疏松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发挥药物自身的雌激素样作用,改善激素代谢紊乱,直接或间接调节了机体的骨代谢和细胞因子,降低了骨转换,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
作者:甘国兴;莫新民;李劲平;张国民;范娟娟;刘仕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比较钠石灰和低压氧仪2种不同缺氧方式诱导的慢性间歇性缺氧小鼠模型的整体行为变化,为进一步构建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采用氧分压从21%逐渐降至6%,平均下降速度为0.5%/min ~ 1%/min的钠石灰缺氧法和氧分压在短时间内骤降后维持在7% ~8%的低压氧仪缺氧法,考察2种缺氧模式对小鼠体重,摄食量,自发活动以及心率、T波等气阴两虚临床相关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钠石灰和低压氧仪2种不同的缺氧方式均能够导致小鼠体重下降;摄食量减少;行走格数减少,直立次数增加等自发活动改变;心率加快,T波持续抬高等心电图变化,二者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呈基本一致的趋势,其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钠石灰和低压氧仪2种缺氧方式诱导的慢性间歇性缺氧小鼠模型均能够模拟形体消瘦,食欲不振,体倦乏力,烦躁,心悸,脉细数等气阴两虚证的主要临床特征.
作者:王文萍;柴程芝;寇俊萍;余伯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复方党参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复方党参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0.25,0.5,1.0 g·kg-1),各剂量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均ig给药,持续10 d,并在第7天开始同时ip环磷酰胺制作免疫抑制小鼠模型.MTT法检测免疫细胞的活力,鸡红细胞吞噬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绵羊红细胞免疫法检测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结果:复方党参提取物各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足跖厚度增加;脾细胞溶血空斑数增加、血清溶血素水平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增加;复方党参提取物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党参提取物对环磷酰胺处理的免疫低下小鼠有免疫保护作用.
作者:贾宁;王汉;郑晶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三因素不同组合对大鼠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三因素,即高脂、高蛋氨酸及球囊拉伤术,通过不同组合建立4个模型组,分别为高脂结合球囊拉伤术组,高脂结合高蛋氨酸组,高蛋氨酸结合球囊拉伤术组,高脂、高蛋氨酸结合球囊拉伤术组.各模型组给予相应饲料喂养,第4周后各球囊拉伤术组行颈总动脉球囊拉伤术,12周末测定血脂、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病理形态学相关指标对4个模型组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高蛋氨酸结合球囊拉伤术组(三因素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Hcy、血清hs-CRP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1).各模型组间比较,三因素组斑块面积以及管腔狭窄率明显.结论:高脂、高蛋氨酸结合球囊拉伤术组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较其他模型组明显,血清hs-CRP升高显著,提示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倾向,表明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球囊拉伤术造成内皮损伤三者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颈总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及易损斑块形成.
作者:王建辉;李磊;柳芳;史跃;马彦雷;刘建勋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和比较大黄4种炮制品(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提取物的泻下作用异同.方法:昆明小鼠单次给药,比较大黄4种炮制品提取物泻下效应的ED50及观察各组小鼠服药后首次泻下时间、5h内泻下次数及总排便次数;用炭末推进法比较大黄各炮制品提取物对小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大鼠给药5d后测定结肠肠壁细胞Na+-K+-ATP酶的活性.结果:生大黄与酒大黄ED50相当,熟大黄和大黄炭即使在生大黄全致泻量(2ED50)的20倍下也无致泻作用.生大黄和酒大黄两者均在给药后3h左右产生泻下作用,但酒大黄从泻下时间和泻下次数上都较生大黄有所延迟和减少.生大黄高剂量、酒大黄的高、低剂量组以及大黄炭的低剂量组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的小肠炭末推进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而熟大黄的高、低剂量组及大黄炭的低剂量组能降低小鼠的小肠炭末推进率,但与空白组比较均未见显著差异.对大鼠结肠肠壁细胞Na+-K+-ATP酶的活性,各炮制品都对其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生大黄的酶抑制作用强于其他.结论:大黄4种炮制品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泻下作用,但泻下作用强度有所不同.生大黄泻下效力强,酒大黄次之,而熟大黄和大黄炭作用弱.
作者:李燕;隋峰;刘亮亮;林娜;肖永庆;李丽;马超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朱砂对大小鼠染色体的损伤作用,比较短期给药与长期给药对遗传毒性检出的影响,探讨结合生殖毒性I段试验进行遗传毒性研究的可行性.方法:18只小鼠分3组灌胃给药10,5.0,2.5 g·kg-1(分别相当于人临床高等效剂量约100,50,25倍)朱砂悬浊液,2d后处死;结合生殖毒性I段大鼠(每组6只)连续灌胃给药1.0,0.3,0.1 g·kg-1(分别相当于人临床高等效剂量的20,6.4,2.0倍),雄性42 d以上,交配成功后处死;雌性20 d以上,妊娠第15天处死,取骨髓细胞做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结果:小鼠各剂量组灌胃给药的微核率分别为0.175%,0.108%,0.09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但彗星试验结果阴性.结合生殖毒性I段试验的微核试验中雄性和雌性大鼠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有随剂量增高而增高的趋势;而彗星试验结果显示雄性的中、高剂量和雌性的高剂量的拖尾阳性率为27.6%,42.8%,22.3%,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和极显著意义.结论:①朱砂短期内大剂量灌胃给药或长期小剂量给药可能引起染色体损伤;②利用生殖毒性Ⅰ段试验多次给药后取材做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在方法上是可行的,在剂量设计上更符合中药长期低剂量给药方式;③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的组合在评价药物的体内遗传毒性中具有互补性.
作者:张超超;吴文斌;汤家铭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以益气活血解毒为治法的化瘀丸对肿瘤生长及血栓形成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动物模型,造模后24 h随机分组并开始给药,实验分为5组:模型组(无菌水10 mL·kg-1 ig,0.9% NaC1 10 mL·kg-1 ip,1次/d)、低分子肝素组(无菌水10 mL·kg-1 ig,低分子肝素注射液100 u·kg-1,ip)、环磷酰胺(CTX)组[无菌水10 mL·kg-1 ig,CTX50 mg· kg-(1,6,11,16 d)ip,1次/d]、化瘀丸组(化瘀丸4 g·kg-1 ig,0.9% NaCl10 mL·kg-1ip,1次/d)、空白对照组(无菌水10 mL·kg-1 ig,0.9% NaCl 10 mL·kg-1 ip,1次/d),给药12d或19d.定期观察各组小鼠体重及肿瘤生长情况,接种后13,20 d处死小鼠,检测瘤重、肺转移数,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 F-a)、P-选择素(P-selectin)、内皮素-1( ET-1)水平.结果:化瘀丸组小鼠瘤重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抑瘤率分别为34.97%(13 d)和31.52%(20 d),肺转移抑制率为83.25%(20 d).20 d化瘀丸组小鼠血清ET-1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P-selectin,ET-1水平低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并显著低于CTX组(P<0.01).结论:化瘀丸作用于Lewis肺癌荷瘤小鼠,具有一定抗肿瘤生长的作用,并能降低荷瘤小鼠异常升高的血栓形成相关因子水平.
作者:于明薇;杨国旺;王笑民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