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体会

吕宏克

关键词:静脉曲张, 硬化剂, 综合治疗
摘要: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primary lower extremity varicose veins)指病变范围仅在下肢浅静脉,因其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影响血液回流,引起静脉延长、弯曲、扩张.大多发生在大隐静脉,少数合并小隐静脉曲张或单独发生在小隐静脉.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的人.我院采用注射硬化剂结合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多种病因致细菌感染重症并发黄疸29例临床分析

    重症细菌感染引起的黄疸多见于国外文献报道,实际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现就1984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9例重症细菌感染并发黄疸患者做如下分析.

    作者:宫雪梅;史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OREM护理模式在外科进修人员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OREM护理模式在外科进修人员带教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进修的基层外科护理人员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OREM带教方法.进修结束后,对2组带教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理论、操作、综合素质能力优秀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对医院护理的教学和管理有着深远意义.

    作者:王俊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糖尿病性肝损害169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肝损害是指糖尿病本身引起的肝脏组织学和功能异常[1].为提高糖尿病性肝损害的认识和诊断,本文就2008年1月-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8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69例符合糖尿病性肝损害的临床诊断,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书涛;张燕燕;李春北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输卵管结扎术切口感染的防治体会

    2006年3月-2009年5月我院共行输卵管结扎手术1 436例,发生切口感染或切口愈合不良8例,发生率为5.6‰ .笔者对预防和治疗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的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姬树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中西结合治疗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5例

    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因其起病突然,病情发展快,容易被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等而延误治疗,病死率高,后遗症多.若能及早认识本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笔者收集1995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5例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患儿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谢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抗生素致不良反应125例分析

    目的 对我院由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法.结果 在125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药品31种,以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多(55例);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90例).结论 应重视不良反应的监察,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作者:沈中琴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不合理用药提高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风险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中药注射剂被临床广泛应用,其克服了传统中药起效迟、作用慢、生物利用度低等诸多不足,尤其是在急危重症的抢救过程中,发挥着其他中药剂型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随着应用的日趋广泛,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在逐年增多,其安全性已引起国内外医药界的广泛关注,防范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石晓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小儿抗生素的安全合理应用

    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范围广,种类繁多的一大类药物.小儿感染性疾病多,因此应用抗生素的机会亦多.但是,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解剖、生理、病理方面有明显的特点,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尚未建立,解毒和排泄功能较弱,耐受性较低,若抗生素应用不当,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出现毒性反应.因此,合理应用抗生素,对患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尤其是要慎用以下几类抗生素.

    作者:崔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精神患者社区康复中的护理干预

    社区康复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康复途径,在社区层次上利用和依靠社区人力资源,采取简单、有效、易行的康复措施,使病、伤、残者在其生活区域内得到全面康复服务的系统工程.社区护士在患者康复过程中,为克服康复对象的身心障碍而进行一系列护理,主要是在给患者心理支持的基础上,进行指导、训练,教会其如何从被动地接受他人照顾过渡到能自我照顾日常生活.而对精神患者社区康复护理则要通过对精神患者及家属成员、社区支持系统的护理干预手段,调整患者与有关人员的情感表达,提高对他人的应付能力,达到降低复发、改善社会功能,以便于更好康复.

    作者:侯祖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中药现代化研究进展

    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长期丰富经验的总结和理论高度的概括,是人类医学史上的宝贵财富.随着时代发展中医药现代化迫切需要充分吸收现代科技成果,揭示和丰富其科学内涵,实现中医药亟待发展、突破的迫切要求.本文就现代科技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如何使现代科技成果更有效地融入中医药研究体系等问题进行如下论述.

    作者:安福丽;张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痰热清注射液与儿科25种药物的配伍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与儿科25种药物的配伍情况.方法 取痰热清原液与儿科25种药物原液各2ml,均匀混合后肉眼观察配伍情况.结果 2种药物混合后5min及30min分别进行肉眼观察,5min发生混浊、沉淀及颜色改变11例,阳性率44%;30min发生混浊、沉淀及颜色改变17例,阳性率68%.结论 痰热清与儿科17种药物肉眼观察存在配伍禁忌,2种药物混合后5min发生配伍反应阳性率明显低于30min后的阳性率.痰热清注射液易现用现配.

    作者:吴丹红;崔秀云;杨晨;徐慧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2种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生理盐水、肝素钠2种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分成A组和B组,各50例.A组用生理盐水封管,B组用肝素钠溶液封管.比较2组封管效果.结果 A组堵管、回血、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钠溶液封管法的封管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封管法.

    作者:廖晓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对急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焦虑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焦虑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急性肌张力障碍患者2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8例.研究组肌内注射东莨菪碱(海俄辛)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仅肌内注射海俄辛.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焦虑,以自编治疗依从性表记录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2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时焦虑量表评分相当(P>0.05),均较入组前明显增加(P<0.05和P<0.01);2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缓解时和缓解2d后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缓解2d后焦虑量表评分与入组前相当(P>0.05),而对照组仍显著高于入组前(P<0.05).研究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缓解1h后和缓解2d后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 心理护理能明显减轻急性肌张力障碍引起的焦虑和改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赵根娣;韦驱;黄美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综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体会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primary lower extremity varicose veins)指病变范围仅在下肢浅静脉,因其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影响血液回流,引起静脉延长、弯曲、扩张.大多发生在大隐静脉,少数合并小隐静脉曲张或单独发生在小隐静脉.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的人.我院采用注射硬化剂结合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宏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给予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2组疗效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52.7%和总有效率92.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6.4%和7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下降,且治疗组SBP、DB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钱永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探讨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关系到医患人员的健康,医院感染控制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做好这项工作不在于医院是否具备高精尖的设备,而关键在于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本建设,尤其是高危科室--口腔科应值得关注.

    作者:刘士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丧亲者ASD的预防效果研究

    目的 探索预防丧亲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ASD)的信息传达方式.方法 将2008年10月-2009年4月在我院死亡患者73例,涉及亲友429例作为试验组;2008年4~10月死亡患者67例,涉及亲友358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脱敏方式通知亲友;对照组采用传统通知方式.比较2组丧亲者ASD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ASD发病率为1.4%低于对照组的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脱敏式通知方式可以有效预防丧亲者ASD的发生.

    作者:杜忠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下颌角肥大截骨整容术口内径路效果观察

    下颌角肥大表现为颜面部的方形或突出外观,甚至使面部轮廓呈上小下大形态.有些咬肌良性肥大者也可伴有下颌骨骨质增生,单纯切除咬肌并不能完全改变颜面下部轮廓[1].传统的直线截骨法效果不佳,还通常遗留下颌骨水平部中分的角性突起,且口外进路术后面部留下较长的瘢痕.

    作者:董云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生长抑素及禁食治愈乳糜性腹水1例

    患者,女,62岁,因腹胀伴双下肢水肿于2009年4月25日入院.患者既往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并肝硬化病史.2月前于我科就诊时发现乳糜性腹水,苏丹Ⅲ染色及乙醚提取试验均阳性.期间3次腹水查抗酸杆菌及肿瘤细胞阴性,尿乳糜试验阴性;X线胸片、结核抗体、PPD试验、肿瘤标志物无异常;全消化道钡餐示食管中度静脉曲张;全腹CT示肝硬化(尾叶稍大)、脾肿大及大量腹水;心脏、下腔静脉彩色超声检查无异常.患者无外伤及手术史.

    作者:任孟军;文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常用抗真菌药的合理应用

    真菌感染分为浅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前者主要侵犯皮肤、指(趾)甲和口腔等部位,容易观察;后者侵犯皮肤深层组织和内脏器官,如肺、脑、消化道等器官,不易观察和确诊,有效控制深部真菌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抗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真菌感染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抗真菌药物耐药性不断增加,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作者:李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