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呹香
目的 观察0.75%盐酸罗哌卡因对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40例,Ⅰ组给予0.75%盐酸罗哌卡因麻醉,Ⅱ组给予0.5%盐酸布比卡因.2组均取L1~2行硬膜外麻醉.并进行麻醉监测和评定.结果 2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肌松效果和低血压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长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首次注药20min和120min后Bromage评分为0的百分比均高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0.5%盐酸布比卡因相比,0.75%盐酸罗哌卡因感觉阻滞完善,镇痛效果更好,对循环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
作者:李郑平;沙清锋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患者,女,21岁,于2009年7月30日入院,2009年8月10日手术.患者既往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术后恢复良好,2009年8月28日行紫杉醇化疗,单次剂量240mg.用药前12h、6h各口服地塞米松20mg,用药前30min分别予以苯海拉明50mg肌内注射,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西咪替丁0.3g入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入壶静脉滴注.行心电监测,生命体征无异常后,先予以生理盐水250ml加入紫杉醇30mg先行静脉滴注30~40min,在输入紫杉醇液体2min后,患者突感胸闷、眼花,恶心、呕吐,濒死感.查体为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面部潮红、口唇发绀,立即停液,吸氧4L/min、更换液体及输液器,再次建立静脉通路.
作者:陈素兰;张桂荣;刘媛媛;韩萍;韩素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妇女由于妊娠期生理与常人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分娩前后产妇的心理活动变得极为复杂.因此,在其分娩前后常规护理的同时,了解其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产妇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孙春仙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查对制度的掌握执行与落实,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卫生部医院质量年活动, 把查对制度列为重点核心制度.通过查阅文献[1,2],认为护理安全与核心制度落实密切相关,是医院护理工作有序开展的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是确保安全, 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投诉的佳措施.
作者:麦志晖;郑丽娇;冯燕英;梁少霞;黄细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消化道异物在吸毒及服刑人员中的发病率颇高,有调查显示海洛因依赖者中消化道异物者占调查人数的20.76%[1].笔者分析2009年9月收治的消化道异物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石趁梅;申志云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例1.男,55岁,体表面积(BS)1.65m2.因咳嗽、胸痛逐渐加重3个月,行胸腹部CT及经皮肺活检确诊为右肺腺癌Ⅳ期,无化疗禁忌于2005年6月17日接受NP方案:第1、8天应用长春瑞滨(NVB)40mg,第1~5天联合顺铂(DDP)20mg行第1周期化疗,无明显化疗相关性消化道反应,于6月30日出现腹胀,仍可排少量成形便,且血白细胞(WBC)降为0.6×109/L,应用升白细胞及对症治疗后回升至5.81×109/L,而腹胀无好转,于7月4日摄腹部X线平片考虑肠梗阻,即按麻痹性肠梗阻给予相应治疗,于2005年7月5日抢救治疗无效死亡.
作者:夏月琴;杨荣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慢性咽炎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引起,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是发生于咽部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特征为咽部不适、异物感、干燥、发痒、烧灼感,有时疼痛,症状轻重不同,给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多用抗生素、抗组胺药及激素,效果不理想,且不良反应大,我科于2002年10月-2009年8月用微波治疗慢性咽炎1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实际工作中制订出预防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9年8月神经内科住院的7 3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次感染率为6.72%,其中高龄、肌力受损严重、脑血管意外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结论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是综合作用的结果,预防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措施要有针对性.
作者:肖群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眼科具有病种多样性、用药种类与途径的复杂性、工作的持续性和高负荷性等特点,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护理工作对手术患者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红;黄炜;胡红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VDNA阳性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8例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3例.2组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服替比夫定片;对照组加用拉米夫定片,均观察4周.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率、HBVDNA阴转率、肝功能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高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BiL降低、PTA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比夫定能快速抑制HBVDNA,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使用安全有效.
作者:褚廷广;魏兆勇;张分明;丁俊青;王全楚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Ⅰ组和Ⅱ组各30例,Ⅰ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Ⅱ组给予黛力新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Ⅱ组总有效率为93.1%高于Ⅰ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黛力新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达到满意的疗效,2药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曲美布汀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卫民;高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高血压是指未用降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 Hg(1mm Hg=0.133kPa)或舒张压≥90mm Hg,或者有明确高血压病史服用药物已降压正常者.
作者:王菊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左氧氟沙星属于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是氧氟沙星的光学异构体,体外抗菌活性较氧氟沙星强2倍.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II)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组织渗透性好,广泛用于呼吸科、消化科、皮肤科、外科等科室,但近年来其不良反应的报道较多,笔者对近年来关于左氧氟沙星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文霞;李雅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妊高征是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临床特征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头痛、眼花、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预防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越来越被产科工作者所重视,由于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尚缺乏肯定的预防措施.现根据临床经验将早期预测和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马素品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更年期妇女常见病,笔者用自拟补肾调冲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5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艳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患者,女,63岁.主因腹胀、乏力4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偶有恶心、呕吐、腹泻.查体:右侧腹部可触及一22.0cm×11.0cm巨大肿物,质硬,活动度可,轻压痛,无反跳痛.超声所见:右侧腹可探及一巨大中等回声肿物,大小21.1cm×10.5cm,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回声不均质,右肾被包绕其中,右肾大小14.1cm×5.8cm,皮髓质界限不清,集合系统回声增强、杂乱.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肿物内可见血流信号.
作者:贾鹏;薛楠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心脏病,是患者的冠状动脉突然由于血栓而堵塞,造成心肌缺血坏死.及早的、正确的实施院前现场救护和安全转运,对减少心肌的梗死程度,维持心功能、防治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1].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现场救治和转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贤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强.为了适应新形势,医院工作重心迫切需要护理人员更好地适应现代护理工作,一定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意识并提高与患者沟通的技能.社会、医学的发展使得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有条件的医院都开展了系统化整体护理,而且这种新的护理模式因具有很多的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作者:彭琦琳;李宇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重者可迅速发展为休克,抢救不及时可留有后遗症或造成孕产妇死亡,严重威胁孕产妇的健康[1].目前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须重视产后出血的预防.
作者:张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门冬酸-鸟氨酸(瑞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慢型乙型肝炎患者给予瑞甘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治疗2周和治疗结束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各观察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瑞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沈爱春;张翼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