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巍;左国营;徐贵丽
无痛人流是在麻醉科医师实施无痛的条件下终止妊娠的一种安全无痛手术.我院2009年1~8月在人工流产术中,采用丙泊酚注射液静脉麻醉,麻醉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12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均无高血压、心脏病、肺病、癫痫及药物过敏等病史.年龄19~45岁,中位年龄25岁;体质量35~65kg,平均50kg;其中妊娠40~50d 185例,妊娠51~60d 102例,妊娠61~70d 20例,妊娠70~75d 5例;初孕者210例(67.3%).
作者:张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分泌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在胰管或腺泡内被提前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的化学性炎性反应,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发病急、恶心、呕吐、发热和血清淀粉酶增高等特点.我院近年来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16例,经治疗与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龙文凤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心包填塞征及大量心包积液是一种临床急症,常需反复心包穿刺放液及检查,以解除心包填塞症状,并根据心包积液的性质提供诊断依据.为避免多次心包穿刺给患者带来的危险和痛苦,现多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我科将中心静脉置管术应用于心包腔留置,对大中量心包积液患者施行引流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胡国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在急性左心力衰竭的抢救治疗中,在西医抢救措施基础上配合使用生脉注射液可起到加速肺水肿吸收、收敛汗液、减慢心率、稳心安神、缩短抢救时程、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作用,疗效稳定可靠.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明高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和评价骶骨肿瘤术前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的价值和作用.方法 将36例骶骨肿瘤术前行动脉栓塞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直接行手术切除的骶骨肿瘤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就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32例患者栓塞后造影均显示肿瘤血管、肿瘤染色明显减少,较栓塞前减少90%以上.全部病例均在栓塞后24h内手术,术中失血量为(1062±221.67)ml,手术时间为(158.26±47.83)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栓塞后肿瘤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液化和囊性变,部分肿瘤边缘有假包膜形成.结论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骶骨肿瘤能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的危险性,提高肿瘤手术切除率,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海涛;解皓;柴斌;吴文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宝安区中老年妇女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方法.方法 将10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样本分层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只进行一般指导;试验组定时随访,并从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及用药方面进行干预,1年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及评价.结果 试验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及生活质量等方面比对照组明显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连续监测骨密度,进行健康教育及药物指导干预,对改善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值,减少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亚云;席惠玲;周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5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2g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注射液4.5g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均为7~14d,观察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0%和86.4%;治疗组细菌清除率为84.0%,对照组为80.0%,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液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好,使用安全,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秋慧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国际护士会明确提出护士的职责为”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促进健康”[1].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护士应该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方面的适应能力而进行.手术患者通过实施教育,可以消除不良心理反应,增强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钱彩娣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急诊死亡者的直系亲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分析,了解丧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追踪走访急诊科接诊的急诊死亡者直系亲属,每人进行3次SCL-90测量.结果 调查涉及211例死者的1321位直系亲属,3次测量有效问卷3909张,总分阳性问卷2932张占75.01%,阳性因子数占40.77%.结论 在急诊抢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对丧亲者的心理护理,对于保护丧亲者心理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杜忠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总结临床药师在我院医疗行政查房制度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临床科室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主要药学问题,指导药师参与临床工作.方法 对46份临床药师参加医疗行政查房记录表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发现药品管理不规范的记录表15份占32.3%.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医疗行政查房对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余巍;左国营;徐贵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患者,58岁,已婚,孕3产3,于32年前顺产后放置宫型金属节育器(IUD),术后未感不适.于30年前受孕,产1子后,当地乡计生站考虑IUD脱落,故其丈夫行结扎绝育术避孕,未再行透器及妇科检查.于2004年7月因腹部疼痛收入外科住院,腹部X线平片示:L1水平见器形金属影,小肠腔内积气,可见小液气平.诊断:腹痛待查:(1)不全性肠梗阻?(2)节育器移位至腹腔.入院后行非手术治疗,腹痛加重,出现中腹部压痛、反跳痛,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有120cm小肠缺血坏死,其系膜根部见节育器嵌入,致血运障碍,行坏死肠管切除加异位器取出术,住院9d,治愈出院.
作者:周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妇女绝经的年龄存在着个体差异,与诸多因素有关.我国妇女平均绝经期年龄为49~50岁,女性在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医源性损伤而发生的卵巢功能衰竭,称为卵巢早衰.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女性更应注重自我保健,现体会如下.
作者:司艳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实验室分析前后的质量管理应包括临床医师正确选择检验项目、患者准备、标本运送及标本保存,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王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各45例.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奎硫平组治疗有效率为75.6%高于利培酮组的7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奎硫平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利培酮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
作者:侯占岭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方法.方法 在社区范围内,选择>40岁高血压患者60例,定期进行用药、管理和教育干预,1年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情况并汇总分析.结果 干预前患者的年龄越大,药物治疗依从性越差;社区干预后,各年龄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高龄组,效果更加明显(P<0.01).结论 社区范围内,对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高血压患者行社区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增强药物治疗效果.
作者:屠明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是危重病患者极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目前临床上除积极治疗原发症、制酸、保护胃黏膜等外,也在积极探讨止血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10月我院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21例采用去甲肾上腺素、立止血、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任建;李瑛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卡贝缩宫素(巧特欣)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对具有潜在产后出血因素的高危产妇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静脉滴注缩宫素,同时静脉注射或子宫肌层、臀部肌内注射巧特欣;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只常规静脉滴注缩宫素.比较2组产后<2h及2~24h内的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2h、2~24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产后静脉滴注缩宫素的同时静脉注射或子宫肌层、臀部肌内注射巧特欣可更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淑华;涂小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颈外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从颈外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NICU患者及反复采血、输入血制品者.但此技术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无菌观念、专业知识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正确掌握相关知识,对穿刺使用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如渗液、红肿、导管堵塞、感染等问题有良好的应对和处理方法.
作者:李冬芹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西瓜霜喷剂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西瓜霜喷剂联合甲硝唑和碘甘油局部治疗,比较2组的促愈合和镇痛效果.结果 试验组促愈合和镇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西瓜霜喷剂联合甲硝唑对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士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抗生素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11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于入手术室麻醉诱导期或手术开始后给二联抗生素(头孢曲松钠和替硝唑)静脉滴注,术后不再给抗生素;对照组于术后给予二联抗生素静脉滴注3~5d.观察2组术后体温变化、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感染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2组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腹部切口感染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选择性剖宫产预防感染应用小剂量、短疗程抗生素足以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刘英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