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心理状态评估及护理对策

肖静

关键词:产后, 心理状态, 评估, 护理对策
摘要:产后心理障碍是产后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包括产后沮丧和产后抑郁,其表现涉及情绪、认知、行为、生活等方面[1].通过对产妇产后心理状态评估,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共确诊产后心理障碍患者39例,经心理疏导,增强患者自信心,提高自我价值,增加家人关爱和药物治疗.产后沮丧和轻度抑郁的36例患者康复出院;重度抑郁症患者3例,转入专科医院.现将产后心理状态评估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鼻腔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鼻腔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行单纯筛窦开放刮除术,治疗组采用鼻腔镜下手术.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鼻腔粘连发生率为5.9%低于对照组的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腔镜手术具有组织损伤小,保存鼻腔生理功能,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丽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和咪达普利对高血压患者24h血压测定的影响

    目的 比较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和咪达普利对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方法 5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18例.A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B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C组给予咪达普利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情况和降压谷/峰值(T/P).结果 3组用药后血压均下降(P<0.01),A组优于B、C组(P<0.05);A组总有效率高于B、C组(P<0.05和P<0.01);A组SBP和DBP的T/P值分别为78%和74%,B组为70%和65%,C组为81%和71%.结论 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和咪达普利治疗高血压均可每天服用1次,前2类药控制24h血压及清晨醒后的高峰期血压较后者为佳.

    作者:陈元成;闻丽萍;杨中良;王晋;韩青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导致患者行动障碍,使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大幅度下降.我院于2008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82例,使患者及早减轻病痛,恢复健康,预防残疾,大限度的恢复生活和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林少莉;刘洁杏;陈柳娟;招凯旋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年龄及婚姻状况对护士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士生存质量现状,探讨年龄及婚姻状况对护士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WHO生活质量表(WHOQOL-100量表)中文版,对广西9所医院的在职护士进行自评量表式调查.结果 与常模比较,护士6个领域和总健康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其中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领域护士得分低于常模,其他高于常模;不同年龄组护士在生理、独立性、环境、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领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 25~34岁不同婚姻情况护士在生理、独立性、社会关系和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领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本组护士生存质量低于普通人群,年龄及婚姻状况对护士生存质量的某些方面会产生影响.

    作者:刘媛航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化学发光分析法在抗生素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用于抗生素药物质量控制的传统分析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微生物法、电化学法等[1].分光光度法灵敏度较低;微生物法操作繁琐,误差较大;电化学法分析过程又过于复杂. 此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其分离效率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操作自动化、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成为抗生素的主要含量测定手段,但HPLC在测定微量及痕量物质时存在不足,这时便推动了具有高灵敏度的微量、痕量分析法-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发展.目前化学发光分析法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抗生素类药物的含量测定,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艳开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高血糖和多发并发症并存等为特点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上主要有胰岛素依赖型(IDDM,1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2型).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3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患病人数已达1.5亿,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为4000万,患病率达3.31%.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不断有新的药物研究成功、投入生产、应用临床.笔者就治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作者:李雅玲;李珊;李富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青少年抑郁症治疗和护理的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抑郁消极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患者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色胺(5-HT)神经递质失调有关[1],其患病率呈年轻化和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发展中国家严重的负担,届时重度抑郁会成为造成死亡和残疾的第2大原因[2].其中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在青春期为5%~8%[3],但目前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和护理又多是沿用的对成人抑郁症的治疗和护理方法,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和特殊性,笔者近年来对青少年抑郁症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其治疗和护理的佳方法.

    作者:余强芳;林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病历及处方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为考察我院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笔者抽取住院病历20份,门诊处方3283张进行调查分析.经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现将一些用药不当问题报道如下.1不合理的药物相互作用1.1住院患者非感染性疾病并发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克拉霉素+环丙沙星片+碳酸钙片口服 如果是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细菌感染,用一种抗菌药即可,不必2种合用.

    作者:武海军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产后心理状态评估及护理对策

    产后心理障碍是产后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包括产后沮丧和产后抑郁,其表现涉及情绪、认知、行为、生活等方面[1].通过对产妇产后心理状态评估,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共确诊产后心理障碍患者39例,经心理疏导,增强患者自信心,提高自我价值,增加家人关爱和药物治疗.产后沮丧和轻度抑郁的36例患者康复出院;重度抑郁症患者3例,转入专科医院.现将产后心理状态评估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肖静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分流加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48例临床观察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在我国为常见病,每年新发病例高达数十万,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外科治疗,其并发症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及难治腹水,是困扰当今外科界的难题.因此临床上术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我院采用分流联合断流术对符合条件的48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麦景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观察和护理

    甲泼尼龙作为一种新型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小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可大大减少急性脊髓损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3~61岁,中位年龄37.5岁.均于伤后8h来院应用甲泼尼龙治疗.

    作者:孙银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白附子和白附片的鉴别应用

    白附子与白附片名称相近,临床上和饮片调配过程中经常出现混用情况,极大的影响了中药饮片的正确使用,甚至贻误了病情.要合理应用好白附子与白附片,须从其药材基源、炮制、性状、鉴别、归经与功能主治方面区分.现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分析.

    作者:郭红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观察组)给予奥曲肽治疗.另设5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止血效果快,在常规止血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早使用.

    作者:梁奇;马代全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爆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护理体会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而爆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起病更急剧,病死率高[1].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爆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并不多见.我院于2009年11月收治爆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庄旭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苯巴比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防作用

    目的 观察苯巴比妥在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作用.方法 121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预防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预防组出生24h内给予苯巴比妥钠预防性治疗.结果 预防组HIE、惊厥和颅内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苯巴比妥不仅是作为控制HIE时惊厥的首选药物,而且可以作为新生儿窒息时的预防性用药,可减少HIE以及颅内出血和惊厥的发生.

    作者:刘付安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围生期常见病及多发病,多发生于足月儿,也可发生于早产儿.我院对2007年5月-2009年9月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临床证实HIE患儿75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HIE的超声检查诊断的符合率及对临床治疗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凤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LDH、HBDH、GGT及尿酸的变化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LDH)、丁酸脱氢酶(HBDH)、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尿酸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APL患者31例(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31名(对照组),采用德国罗氏Modular PP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检测2组LDH、HBDH、GGT及尿酸(URIC)水平.结果 观察组LDH、HBDH高于对照组,URI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G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LDH、HBDH及URIC水平可在临床上对APL具有早期辅助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振胜;林晓燕;金宏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丙氨酰-谷氨酰胺防治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防治其肠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B组给予基础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100ml(含丙氨酰8.20g,谷氨酰胺13.46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使用9d.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肠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后A组肠功能评分为3分的患者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静脉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能够有效防治SAP患者肠功能衰竭的发生.

    作者:赵慧敏;黄茜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外用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结合压力疗法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30例观察

    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康瑞保)作为外用药物预防和治疗瘢痕增生有相关报道,自2006年以来我科采用外用康瑞保乳膏结合压力疗法治疗深Ⅱ度烧伤愈合创面及Ⅲ度烧伤切削痂植皮愈合创面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爱国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重症患者异常心理的护理体会

    异常心理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及康复多个过程的一个关键因素.急症作为急性应急事件会引起患者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反应.其中异常心理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以及康复整个过程关键因素,尤其是急重患者的异常心理对其治疗和护理的影响更大[1].为了提高治疗效果,笔者对急重症患者中存在的异常心理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莹莹;吴鲤霞;李晓茵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