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银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现将我院2006-2009年收治DKA患者38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本组患者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13~82岁,其中1型糖尿病21例,2型糖尿病17例,合并高血糖高渗状态2例,以DKA为首发症状2例,病程15d~21年,均符合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
作者:方冬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患者,21岁,孕1产0,于孕10周时首次常规产前检查B型超声发现宫内双胎妊娠,其一胎儿存活,相当于孕10+周,另一胚芽停育,相当于孕8+周.1个月后B型超声复查所见:双胎之胎儿1形态、结构发育正常;胎儿2股骨长1.6cm,未见胎儿颅骨光环、上肢及心脏搏动声像,胎儿全身被囊性多房性包块包裹,宽3.2cm,胸腔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宽0.6cm,脐部见一稍强回声团向外凸出,大小1.3cm×1.0cm,边界清,有包膜;超声提示:胎儿2为无心无头胎儿,合并淋巴水囊瘤,脐膨出,胸腔积液,相当于孕14+周.
作者:王玉莹;张秀丽;邓燕梅;周锦婷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液袋在手术俯卧位中运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40例颈椎、胸腰椎后路需取俯卧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患者取俯卧位时采取液袋保护,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手术结束时及术后 2~4h、12h观察两颧骨及额部局部皮肤受压情况.结果 试验组压疮1、2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液袋可减少手术俯卧位导致的压疮发生.
作者:肖献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观察组)给予奥曲肽治疗.另设5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止血效果快,在常规止血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早使用.
作者:梁奇;马代全 刊期: 2010年第11期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1%~3%,致残率高达30%.但跟骨骨折中85%~90%均为跟骨关节内骨折.跟骨形态不规则,具有多个关节面,因此,跟骨骨折类型复杂,复位固定难度大,治疗上应予重视.我院自2005年9月-2009年9月对24例跟骨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鹏 刊期: 2010年第11期
医院X线床边摄影,以简便、快捷、高效的优点不宜搬动的患者带来方便,也为临床医师的诊疗工作提供了方便,深受医师、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的欢迎.笔者将X线床边摄影的经验与技巧介绍如下.
作者:李文红 刊期: 2010年第11期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药品库存的规范化管理成为现代医院药品管理的首要任务.医院药剂部门必须加强药品管理,杜绝假、劣药品流入医院,提高药品质量,保证医院临床用药安全、保证充足的药品供应.因此,规范的药品库存管理就成为药品管理的重要环节.现将现代医院药品库存的规范化管理介绍如下.
作者:周彩虹;关玉琴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盐源县家鼠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的季节性,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圆形分布统计方法首先分析11年内的发病是否有1个平均角存在,在此基础上求出各年的平均角ā,标准差s、显示集中趋势的r值,作圆形分布的F检验,求高峰发病月(日)和95%的可信区间.结果 盐源县HFRS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集中在每年的2~10月,高峰发病日期的95%可信区间为1月27日-8月16日.发病率<30/10万和>100/10万的年份经统计无季节性(P>0.05).结论 在冬季开展消灭宿主动物和预防注射将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张甫国;陈先美;张建华;卫大英;南磊;张正纯;毛玉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导致患者行动障碍,使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大幅度下降.我院于2008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82例,使患者及早减轻病痛,恢复健康,预防残疾,大限度的恢复生活和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林少莉;刘洁杏;陈柳娟;招凯旋 刊期: 2010年第11期
情境教学法是使护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护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1],是情感教学的一种方法,根据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要求,有计划地让护生处于类似真实活动的情境中,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加深护生对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护理学基础操作技术中药物过敏试验一章,药物种类较多、基本内容相似、简单,为使学生重视该部分内容、有效提高学习效果,笔者在该章中运用情景教学的方法,使护理学操作技能的理论学习能与临床护理实际结合,教学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琳;周立颖;刘会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初次全膝置换术(TKA)后患者体温变化的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 91例施行初次TKA患者中施行单侧TKA 72例,施行双侧TKA 19例.测量围手术期患者每天腋下体温,比较术前和术后体温的差异.结果 单侧TKA组术前体温(36.36±0.20)℃,术后的单日平均体温高峰出现在手术后第2天,为(37.14±0.53)℃.术后第6、7天患者体温>37.5℃者分别占20%、14%,术后4~7d内有3d体温>37.5℃者占13%.双侧TKA组术前体温(36.35±0.17)℃,术后的单日平均体温高峰出现在手术后第1天,为(37.17±0.48)℃.结论 初次TKA的术后体温高峰一般出现在术后1~3d,从术后第4天起,体温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双侧TKA与单侧TKA相比,术后体温反应出现较早,峰值也高.
作者:潘晓;储小兵;徐瑞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1],发病突然,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严重危及产妇生命.1 护理对策建立完善的孕产妇抢救组织,针对高风险的产妇建立孕产妇抢救机构,配备人力、物力,当有孕产妇需抢救时能快速组织产科、儿科、麻醉科及护理技术骨干组成的抢救小组参加抢救工作;加强全体产科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掌握危、急重症的抢救监测、护理,特别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训练,要求全体产科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危重病情的抢救常规,掌握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加强各种急救药品、设备、药品的管理,做到定位、定量,放置完好率达100%.
作者:姜凤珍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白附子与白附片名称相近,临床上和饮片调配过程中经常出现混用情况,极大的影响了中药饮片的正确使用,甚至贻误了病情.要合理应用好白附子与白附片,须从其药材基源、炮制、性状、鉴别、归经与功能主治方面区分.现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分析.
作者:郭红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随着现代医疗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数字X线摄影(DR)的广泛应用,其影像质量远远高于普通X线,胸部DR片通过调节能很好的显示骨质及肺部的病变.因此,对胸部外伤的患者,往往忽略了斜位片的投照价值.但是,只照胸部正位DR片,肋骨骨折的漏诊率很高,加照胸部单侧斜位片或双侧斜位片则明显提高了肋骨骨折的诊断率,甚至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现将我科2010年1月-2010年3月投照胸部正位及一侧或双侧斜位DR片的57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燕;桓电钢;陈绍康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有所提高,尤其儿童、老年人和女性多见.中医认为病位在大肠,与肺、肝、脾胃、肾关系密切,病机复杂[1].我科在临床采用增液润肠汤(丸)治疗习惯性便秘36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慧敏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氯沙坦和胺碘酮联合应用对阵发性心房颤动转复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59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3例,转复后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组联合应用胺碘酮和氯沙坦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2组心房颤动复发率和左房内径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房颤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左房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联合胺碘酮可明显降低心房颤动复率后再复发,减小左房内径,效果优于单用胺碘酮.
作者:卢文宣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黄体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叶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2%和92.3%,对照组分别为50.0%和76.9%,2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对促进胚胎发育,维持妊娠发展起到显著疗效.
作者:唐洪权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苯巴比妥在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作用.方法 121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预防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预防组出生24h内给予苯巴比妥钠预防性治疗.结果 预防组HIE、惊厥和颅内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苯巴比妥不仅是作为控制HIE时惊厥的首选药物,而且可以作为新生儿窒息时的预防性用药,可减少HIE以及颅内出血和惊厥的发生.
作者:刘付安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影响小儿静脉输液不顺从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对100例门诊输液患儿进行调查登记,分析不顺从原因.结果 不顺从患儿共67例,相关因素有性别、年龄、输液部位等.结论 改善输液环境,提供心理护理,提高技术操作水平,以减少小儿静脉输液不顺从的发生.
作者:王海涛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我国近几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是利用电子技术和内镜技术相结合进行的.由于腹壁创伤极小,仅用创可贴行切口粘贴,术后无痛苦,一般2~4d即可出院.我院2000-2009年共开展此手术100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刘益红 刊期: 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