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圆形分布方法探讨盐源县家鼠型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季节性

张甫国;陈先美;张建华;卫大英;南磊;张正纯;毛玉华

关键词:圆形分布, 家鼠型, 肾综合征出血热, 季节性
摘要:目的 探讨盐源县家鼠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的季节性,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圆形分布统计方法首先分析11年内的发病是否有1个平均角存在,在此基础上求出各年的平均角ā,标准差s、显示集中趋势的r值,作圆形分布的F检验,求高峰发病月(日)和95%的可信区间.结果 盐源县HFRS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集中在每年的2~10月,高峰发病日期的95%可信区间为1月27日-8月16日.发病率<30/10万和>100/10万的年份经统计无季节性(P>0.05).结论 在冬季开展消灭宿主动物和预防注射将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心理状态评估及护理对策

    产后心理障碍是产后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包括产后沮丧和产后抑郁,其表现涉及情绪、认知、行为、生活等方面[1].通过对产妇产后心理状态评估,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共确诊产后心理障碍患者39例,经心理疏导,增强患者自信心,提高自我价值,增加家人关爱和药物治疗.产后沮丧和轻度抑郁的36例患者康复出院;重度抑郁症患者3例,转入专科医院.现将产后心理状态评估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肖静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中西药联用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用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化疗联合中药,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比较2组疗效、生存质量、症状改善、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客观有效率、生存率、生存质量提高率与症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转移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用方法治疗中晚期胃癌较单纯化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陆志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现代医院药品库存的规范化管理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药品库存的规范化管理成为现代医院药品管理的首要任务.医院药剂部门必须加强药品管理,杜绝假、劣药品流入医院,提高药品质量,保证医院临床用药安全、保证充足的药品供应.因此,规范的药品库存管理就成为药品管理的重要环节.现将现代医院药品库存的规范化管理介绍如下.

    作者:周彩虹;关玉琴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家庭访视在高血压病家庭护理中的作用

    我社区自2007年开展责任医师制度,使社区中的每个居民都有固定的责任医师或护士负责,要求责任医师或护士了解和掌握所辖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家庭支持情况,对居民定期家庭访视,建立家庭档案.在家庭访视过程中,经常遇到已明显患病却不表现求医行为的患者,在家庭中及时纠正其健康危险因素,改变其不良行为方式,现将家庭访视在高血压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中的作用介绍如下.

    作者:司秀红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60例治疗体会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长期以来都认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无法阻止病情进展,也无法降低病死率.自2007年我国发布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以来,我院对60例此类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临床预后明显改善,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荣贵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徐州市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与防治评价

    目的 了解徐州市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方法 于2006-2007年随机抽取徐州市10所学校,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调查5130例,并给予集体驱虫,分析防治效果.结果 总感染率为13.02%,共检出肠道寄生虫13种,集体驱虫后,3个月后复查,总感染率为4.89%,检出肠道寄生虫12种.结论 有效的集体驱虫干预是降低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的重要方法.

    作者:冯建革;张博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与护理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发病率为30%~60%.此病多为革兰阴性菌及厌氧球菌感染,目前西医较多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并配合传统盆腔炎护理方法,治疗效果不佳,我科近年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琴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白附子和白附片的鉴别应用

    白附子与白附片名称相近,临床上和饮片调配过程中经常出现混用情况,极大的影响了中药饮片的正确使用,甚至贻误了病情.要合理应用好白附子与白附片,须从其药材基源、炮制、性状、鉴别、归经与功能主治方面区分.现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分析.

    作者:郭红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执业药师在药剂科应发挥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医院药剂科工作在医疗工作中的位置与作用正在不断的提高与深化,将跳出单纯药品供应的范围,涉及到临床用药的管理与监护、合理用药的设计与监督等.这期间执业药师作用将是指导、推进更高层次的医药结合过程.将对公众生命和健康负责,保障人们享受高质量药学服务.

    作者:关玉琴;周彩虹;刘建宁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羊水污染对胎儿的危害及观察处理

    近年来我院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其中以胎儿宫内窘迫为指标上升明显,羊水污染常被认为胎儿窘迫的指标,为产科较常见的症状,是由于胎儿宫内缺氧反射性引起肠蠕动增多和肛门括约肌松弛,使胎粪排入羊水中,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征象[1].

    作者:彭书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分娩后数日或数周.对于孕产妇来说,从妊娠到分娩是一次非常强烈的身体和情感体验.在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及抚育婴儿过程中,带来一系列生理及心理方面的改变.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婴儿、家庭、婚姻、社会.现将防治产后抑郁症的综合性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国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LDH、HBDH、GGT及尿酸的变化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LDH)、丁酸脱氢酶(HBDH)、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尿酸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APL患者31例(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31名(对照组),采用德国罗氏Modular PP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检测2组LDH、HBDH、GGT及尿酸(URIC)水平.结果 观察组LDH、HBDH高于对照组,URI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G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LDH、HBDH及URIC水平可在临床上对APL具有早期辅助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振胜;林晓燕;金宏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围生期常见病及多发病,多发生于足月儿,也可发生于早产儿.我院对2007年5月-2009年9月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临床证实HIE患儿75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HIE的超声检查诊断的符合率及对临床治疗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凤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子宫局部缝扎法治疗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近年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使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问题也日显突出.尤其是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子宫出血,经常规的按摩子宫、药物促子宫收缩、血管结扎等处理办法无效时,常导致子宫切除[1],也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采用子宫局部缝扎法治疗宫缩乏力所致的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玉萍;曹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复合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人工流产是妇科常见手术之一,术中疼痛一直为广大妇女所恐惧,并且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人工流产综合征,药物流产虽能减轻一部分妇女的痛苦,但却面临不全流产、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及急诊刮宫可能[1].我院自2006年应用复合麻醉行无痛人工流产1220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鲁建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孕期用药与胎儿畸形的关系探讨

    胎儿出生缺陷有2%~3%是由药物引起的,妊娠期所用药物一般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孕期用药引起胎儿畸形多发生于孕12周内,以8周内影响大.此期胎儿正处于胎盘相继分化和联合阶段,各个系统尚未完全形成.妊娠>4个月,胎儿各器官已形成,此时药物的不良影响主要是在发育迟缓和功能方面的缺陷.同一种药物在妊娠早期可能影响刚开始发育的心脏,中晚期影响骨髓、牙齿或呼吸中枢等.现将对胎儿有影响的一些药物报道如下.

    作者:陈红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2种不同的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2种不同的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非诺贝特缓释胶囊(利必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非诺贝特联合辛伐他汀,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三酰甘油(TG)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LDL-C、HDL-C及TG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2种不同药物的联合应用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并能有效控制药物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作者:林秋波;潘俊泰;李仲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胺碘酮,4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心律失常时稳心颗粒可作为首选中成药.

    作者:肖昭元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中放置宫内节育器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放置IUD的孕足月剖宫产的住院产妇51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期剖宫产未放置IUD的产妇5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产褥病率、术后24h阴道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分析观察组的带器妊娠、脱落、因症取出及续用率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产褥病率、24h出血量与恶露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放置IUD具有可行性.

    作者:邓明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爆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护理体会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而爆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起病更急剧,病死率高[1].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爆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并不多见.我院于2009年11月收治爆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庄旭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